论语文教学中的古典诗词教学
2015-03-13祝坤仙
【摘要】古典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进行古典诗词教学,提高学生诗词鉴赏能力及审美情趣,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以苏轼作品为例,主要从知人论世、自读诗词、讲读诗词、背诵诗词四个方面来探析诗词教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 苏轼作品 古典诗词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038-01
古典诗词教学自古有之,从最初的口头相传到之后的文字记录,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如今,中学语文教学中,对诗歌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对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语文课堂上,让学生最大程度地汲取诗歌精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呢?笔者结合苏轼作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讨古典诗词的教学。
一、知人论世
由于古今差异,社会背景的悬殊,学生理解古典诗词尤显困难。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诗词背景,为解读诗词打下基础。此外,现行中学教材诗词数量较多,在安排上比较散乱。鉴于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作品写作背景,按事件发生的顺序整合教材,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以苏轼作品为例,根据对苏轼人生经历的了解,学习《浣溪沙》时,可以和《水调歌头》一起欣赏,让学生对苏词豪放的风格有一个宏观认知。根据创作时间,先学习《水调歌头》。这首词写于1076年的中秋佳节,41岁的词人苏轼因政治原因被贬密州,从“居庙堂之高”到“处江湖之远”,当了一个小小的太守官;加上与弟弟苏辙七年没见,面对一轮明月,于是发出了“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悲叹,但在结尾又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慨叹,与前面形成了反差,表明了作者乐观积极的精神境界。后学习《浣溪沙》。这首是在1082年写的,作者再次被贬黄州,壮志难酬,加上身体等各方面原因,生活非常艰难,但他在词中却写到“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再次体现了他的旷达胸怀。
二、授课前自读诗词
在讲课预备阶段,老师要让学生自读诗词。学生通过诗词背景,结合课文注解,可以对作品有一个初步感受。当然,基础好的学生可能大略体会思想情感,基础差的可能会偏离文本情感。老师要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给以适当的点拨和指导。只有让学生先自读,他们才会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成为学习的主动者,而老师也能更有效地引领学生读懂作品,体会情感。
三、讲读诗词的方法
讲读是诗词教学的重点,老师要储备大量的知识,精心备课,以便学生充分领会作品。那么,老师应该怎样来讲解呢?本文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注重反复吟诵
正如古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强调的就是反复读。因此,诗词教学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反复且富有感情地读。诗词的特点就是讲究声韵结合,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掌握节奏和情感的变化,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还能让学生对诗词有深层次的理解。
以苏轼《赤壁赋》为例,文中第一段“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1]读到这几句,就会想象在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像长翅膀一样,飞离尘世,升入仙境的画面。第二段,“余音袅袅,不绝如缕”[1]中“袅袅”要读得延长一点,“不绝如缕”要读得低回一点,就是断非断的感觉。
(二)通过意象体会意境
意象,是指诗词中作者对客观物体熔铸了主观情感。读者构建诗意的意境空间主要依赖意象而产生。诗词中的意象都是作者精挑细选且富有深意的。因此,在鉴赏诗词时尤其要反复揣摩意象,通过联想构造意境,深入体会诗人情感。
以苏轼《水调歌头》为例,首先要理解意象含义。文中“琼楼玉宇”展示了洒满月色的人间仙境。“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中“婵娟”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指共明月。整句词打破了时空的局限,表明了亲人即使远隔千里也能借明月把彼此的心连起来。其次要通过联想构造意境。月亮“转朱阁”,再到“低绮户”,表明夜已深了。月光透过“朱阁”,穿过“绮户”,照到“无眠”的人。这里除了有怀念弟弟的词人,还有中秋节因与家人分别而不能入睡的所有离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2]既是如此,就没有必要为暂时的离别而感伤。这三句紧紧围绕“月”字展开,一会儿天上,一会儿人间,一会儿离尘,一会儿入世,时空的转换,无论从语气还是结构上,都达到了人与月的融合。此背景和苏轼豁达的胸襟结合,就构成了一幅画面:在中秋佳节的深夜,美好的月光穿过窗户,照到难以入睡的词人,当他缓缓抬头望明月,其思想就如长了翅膀,在天上人间自由自在地翱翔。
(三)運用对比法进行知识迁移
实施对比法教学可以拓展学生诗词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诗词的鉴赏能力。这种方法要建立在一定的积累上,老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通过类比或对比的形式进行恰当的迁移。如学习欣赏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可以对比阅读《赤壁赋》,两者除了从写景及缅怀历史人物方面进行对比外,还可以从感情基调上进行对比。在感情基调上,两首都是苏轼借赤壁来阐发人生感悟。前者作者借“一尊还酹江月”寄托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但仍具有乐观旷达的精神;后者则显得深沉蕴藉,作者抒发了“人生无常”的哀怨之情,但不甘消沉,从自然中寻求超脱,表现出了一种洒脱而豪迈的气度。
四、及时背诵诗词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背诵一定名篇的要求。背诵诗词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学完一篇诗词后,老师应及时要求学生背诵,加强对知识点的巩固,尤其是课文后要求背诵的篇目。诗词尽管篇幅短小,但它凝练的语言、丰厚的内涵,只有让学生通过记忆,领会意象的妙处,积累一定数量的好词好句,在写作或言谈中,才能信手拈来。因此,背诵诗词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方法。
结束语
古典诗词作为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承载了悠久的文明发展史。如今,在掀起国学的热潮中,我们更不能忽视诗词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有效实施诗词教学,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推动语文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必修2)[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2.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八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85.
[3]王少荣.诗词教学四部曲[J].语数外学习,2012(4):12.
[4]王素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初探[J].语文教学通讯,2013(9):36-37.
作者简介:
祝坤仙(1988-),女,贵州遵义人,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