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外敷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效果分析及护理

2015-03-13董燕琴邓代金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24期
关键词:静脉炎无菌输液

董燕琴 邓代金

(江西省乐安县人民医院外科,乐安 344300)

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形成的输液系统内压高于人体静脉压的原理,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静脉的技术[1],是临床抢救和治疗患者常用的技术操作,也是药物治疗的重要途径。目前,静脉输液的患者中近80%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输液性静脉炎[2],其主要原因:①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②静脉内放置刺激性的塑料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炎症反应;③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导致局部静脉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沿静脉走向发生痛、热、肿、红,或发生沿静脉端呈红色树枝样或条索状改变,严重者可发生静脉栓塞或静脉硬结,偶尔会伴有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3]。根据临床表现又可分为三型:①红热型:沿静脉血管走向区域发热、肿胀及疼痛;②栓塞型:沿静脉走向区域变硬,呈条索状硬结,外观皮肤有色素沉着,血流不畅伴疼痛;③坏死型:沿静脉穿刺部位疼痛加剧,皮肤发黑坏死,甚至深达肌层:随着静脉留置针的普及,静脉炎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而静脉炎不仅给患者增加痛苦,同时给护士穿刺增加难度[4],让患者对输液产生恐惧心理。我院外科用中药外敷的方法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红热型或栓塞型) 及我们科学规范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外科输液性静脉炎患者81例,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46例;年龄在17岁到79岁;其中16例因输注甘露醇所致,6例因输注脂肪乳所致,16例为输注化疗药物所致,43例为使用静脉留置针所致,均为红热型或栓塞型静脉炎。

将其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1例(男18例、女23例),平均年龄45岁;对照组40例(男17例、女23例),平均年龄43岁;两组的年龄、性别及病情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中药煎剂:桃仁20 g,乳香20 g,没药20 g,蒲公英20 g,紫花地丁15 g,野菊花20 g。用法:将上述药物用水煎后,待凉后用无菌纱布蘸取此药敷在患处,每天5次,每次15~20分钟,2~3天为一疗程。对照组给予50%硫酸镁溶液湿敷,每天换药两次,连续用3~5天。

1.3 护理与预防

1.3.1 暂停输液 停止在该部位输液,抬高患肢并制动,促进静脉回流。炎症部位不要按压,避免栓子脱落,形成栓塞。

1.3.2 药物外敷护理 抗肿瘤药物宜早期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药物吸收,局限损伤部位[5]。保持外敷部位皮肤清洁,每次敷药前后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及用药后的反应。使用硫酸镁湿敷时易浸湿衣裤被套及床单,应及时更换,防止感冒。

1.3.3 做好心理护理 患者一旦发生了输液性静脉炎则会抱怨我们针没打好等等,心理不舒服,这时我们应耐心解释发生输液性静脉炎的原因,给予积极的处理,消除不安的心理。

1.3.4 高浓度高刺激性药物输液护理 长期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不可稀释需直接应用的高浓度药物如脂肪乳、甘露醇等,我们在穿刺时先将输液器与生理盐水相连,待穿刺成功后接入高浓度的药物,这样可防止液体外漏对血管造成损害,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在输液过程中,应随时巡视患者,及时发现药物外渗等情况,以便及时处理。

1.3.5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从液体的配制到输液完成的整个护理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规程,配药室及治疗室需定期消毒。

1.3.6 保护血管 增强血管保护意识,正确选择静脉,原则为先手后足,先细后粗,先远心端后近心端,血管轮流选用,不可在同一静脉上短距离反复穿刺输液,避免穿刺部位靠近关节,尽量选择易穿刺、有弹性、易于固定的静脉。在穿刺过程中减少反复穿刺,做到一针见血,减少对血管壁的伤害。

1.3.7 留置针护理 使用留置针期间的患者,应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宣教,提高自我护理意识,尽量避免输液肢体下垂,,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性反应等,及时发现并发症的早期症状[6],并给予相应的处理。留置时间最多不超过3天,定时给穿刺部位消毒及更换无菌敷贴。

1.4 临床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沿着静脉走向的红肿症状基本消退,触之无痛感,血管变软,弹性恢复;显效:沿着静脉走向的红肿症状明显消退,触之有轻微的压痛,血管变软;有效:沿着静脉走向的红肿症状明显消退,但血管仍出现条索状,血管硬度稍微降低;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5天后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2组总有效率比较 [例(%)]

3 讨论

随着静脉输液的增多,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目前西药治疗无特效方法。中医认为,输液引起的静脉炎属“脉痹”“恶脉”等范畴,由于药物攻伐,静脉穿刺直接伤及脉络及毒、邪、湿、热外侵,从而使脉道受到瘀血阻滞,不通则痛,气血不畅,则凝聚肌肤,血热内蕴则出现局部发红,瘀血内蕴则出现发热,津液输布受阻则出现肿胀。瘀、湿、热三者搏结脉道,气血运行不畅,则痛、热、红、肿均从生[7]。《千金备急要方》曰“脉道阻塞则肿,气血瘀滞则痛,久瘀而生热”。故治应清热解毒、化瘀散结、祛湿通络为主[8]。本方中的桃仁活血祛瘀之功;乳香与没药相须为用有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蒲公英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之功;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野菊花清热解毒[9]。诸药合用具有清热解毒、化瘀散结的功效,适用于输液性静脉炎的治疗,有利静脉疏通,不仅减轻了病人痛苦,也为临床护士的操作降低难度,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1]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33.

[2]孙莉.青敷膏外敷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护理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7):191.

[3]李娜.芦荟外敷与硫酸镁湿敷治疗静脉炎效果比较Meta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3):3-5.

[4]罗燕.中药外敷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综合版),2014(5):41.

[5]吴文青.输液性静脉炎治疗的护理进展[J].医药前沿,2012(33):119.

[6]张丽华.输液性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及护理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0):158-160.

[7]陶平,王青平.中药湿敷治疗静脉炎60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8(8):514-515.

[8]陈谦,盛芝仁.自制中药外敷贴与硫酸镁湿敷贴治疗静脉炎的疗效比较[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5:1156-1157.

[9]丁建中,丁安伟.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20-261.

猜你喜欢

静脉炎无菌输液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新型一次性无菌治疗巾的设计及应用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妇产科血栓性静脉炎临床护理
颈枕输液袋
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联合超声电导仪治疗静脉炎30例
基于无菌术的毫针持针钳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