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伏热敏灸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5-03-13钟叙春刘建生谢宝全彭桂平陈日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24期
关键词:经气伏贴腧穴

钟叙春 刘建生 陈 芳 谢宝全 彭桂平 陈日新

(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中医科,赣州 341000)

“热敏灸”疗法[1]是使用清艾条或特制的直径较大的精制绒艾条产生的热感悬灸经探查得到的热敏化的穴位,激发出透热、扩热、传热、近部不热远部热、体表不热里部热、非热感觉等6种热敏灸感,根据个体化的饱和灸量实施消敏的时间不一,发现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的一种创新的艾灸疗法。热敏灸的理论源于《黄帝内经》,根基在于临床并有其继承创新,是江西省陈日新教授历经20多年的原始创新技术,临床疗效上较传统悬灸疗法有大幅度提高。本课题作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灸疗的热敏规律及其科学基础研究的子课题。本科从2012—2014年应用三伏天时节“热敏灸”疗法治疗老慢支,获得良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共110例,均为本科门诊及住院病人。采用数字随机化方法,平均分为2组,试验组55例,男30例,女25例;年龄60~85岁,平均69.5岁;病程5~38年;慢性迁延期25例,临床缓解期30例;其中肺虚型18例,脾虚型20例,肾虚型17例;对照组55例,男28例,女27例;年龄55~84岁,平均71岁;病程5~39年;慢性迁延期27例,临床缓解期28例;其中肺虚型19例,脾虚型19例,肾虚型17例;为最大限度减少随访脱落病例,患者均为方圆15公里内居民,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中医证型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按照《实用内科学》[2]中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反复咳嗽、咯痰,每年发病至少持续3个月,并连续2年或以上,可伴有气喘,多数患者肺部可有喘鸣音和湿罗音,X线检查结果显示肺部纹理粗多紊乱或有小斑片状影。排除严重肺气肿、支气管扩张、肺心病、肺结核、慢性鼻咽疾病等具有咳嗽、咯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

1.3 纳入标准 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急性发作期属轻、中度者,非急性发作期属间歇性及轻、中度者;3周内未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者;年龄60岁以上,85岁以下者;能按规定完成疗程者,居住范围在医院周边15公里以内者,3年后确保能联系到位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年龄小于60岁、大于85岁者;3周内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疾病者;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重度患者;孕妇、发热、皮肤对药物特别敏感者;不能按规定完成疗程者。

1.5 治疗与方法

1.5.1 治疗时间 2012年—2014年每年的三伏天期间

1.5.2 试验组(热敏灸组)

1.5.2.1 穴位选择 老慢支患者腧穴热敏的高发区:肺俞、颈百劳、膏肓、肾俞、志室、至阳、风门、脾俞等穴。按照全国统编教材第6版《腧穴学》定位。

1.5.2.2 热敏穴的探查 (1) 环境:治疗室播放有α波等安静的乐曲,室内温度保持在20~28℃为宜; (2)体位:充分暴露病位的体位,选择舒适的俯卧、坐位均可;(3) 探查工具:选择清艾条或特制的粗艾条:规格为直径20~26 mm×长度100~200 mm;(4) 探查方法:用点燃的艾条先在膀胱经上激发经气5~10分钟,然后在上述腧穴,距离皮肤2~5 cm左右施行温和灸,当患者在某些腧穴上有透热(热感从艾灸部位的表层直接向里、深层组织穿透)、扩热(以腧穴点为中心向四周扩散)、传热(灸热从局部开始循经络路线传导) 或凉、痛、抽、麻感等以上感觉时,即为发生穴位的敏化了,这穴位经探查出即为热敏穴。在其他腧穴上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所有的热敏腧穴被探查出。

1.5.2.3 治疗 选择上述高发区腧穴至少有2~5个穴位,每次施灸时间以该穴热敏灸感完全消失(即消敏量)为度(以20~75 min为佳),初伏每日1次,共治疗10天,中伏开始每2日1次,连续治疗5次,末伏起每3日1次,连续治疗3次,每年治疗18次,3年为1疗程。

1.6 对照组(三伏贴组)

1.6.1 治疗穴位 初伏选择风门(双)、膏肓(双)、肺俞(双)、肾俞(双)、天突、足三里(双);中伏选择脾俞(双)、定喘、颈百劳、志室(双)、胃俞(双);末伏选择肺俞(双)、膏肓(双)、肾俞(双)、至阳。

1.6.2 治疗药物 将白芥子、细辛、甘遂、麻黄、肉桂按2∶2∶1∶1∶1比例研粉,拌生鲜姜汁备制成1 cm×1 cm×0.3 cm大小的药饼,临时配制。

1.6.3 治疗方法 用龙胆紫记号笔定好穴位后,将药饼贴于穴位上,用5 cm×5 cm的三伏天专用胶布盖上,每次贴药2~6小时,三伏天内每10天1次,每年治疗4次,3年共12次为1疗程。

1.7 疗效评定

1.7.1 疗效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分为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无效4级。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治疗前后症候积分减少值/治疗前症候积分×100%。临床控制: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症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症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症候积分减少≥30%;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变,或加重,症候积分减少<30%。

1.7.2 生活质量测评 采用COPD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 测评表[4],由一名专职医师进行测评,该评分表由35个项目组成,每项按4级评分,1分为最好,4分为最差;35个项目分4个因子,即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情况、抑郁心理障碍和焦虑心理障碍。然后计算总积分(总分/测评项目数,) 和因子分(组成某一因子的各项评分之和除以组成该因子项目数)。

1.7.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包,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5.5%,对照组为6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2组生活质量比较 见表2。结果显示两组在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情况、抑郁心理障碍、焦虑心理障碍及总均分上,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2 生活质量评分表 (±s,分)

表2 生活质量评分表 (±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抑郁心理障碍试验组 2.43±0.52 2.42±0.49 2.39±0.45对照组 2.86±0.69 2.84±0.71 2.77±0.57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情况焦虑心理障碍2.40±0.46 2.79±0.53总均分2.43±0.45 2.81±0.63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以老年为多见,病程缓慢,初起在寒冷季节发病。随着病情发展,终年均有咳嗽、咳痰。属于中医学“咳嗽”“痰饮”“喘证”“哮证”等疾病范围。老年患者多属阳虚体质,所以喜欢三伏贴,更喜爱热敏灸,三伏天又是一年中阳气最旺之时,人体腠理张开,易于养阳、补阳,运用热敏灸,容易激发经气、发动感传、开通经络、搜涤人体深部之寒邪,况且夏季虚寒性疾病病情较稳定,针对“虚”采用“补”、针对“寒”采用“热”的治疗方法,一方面能祛除阴寒之病邪,另一方面又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从而达到治疗或明显缓解上述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

热敏灸疗法[1]与传统“三伏贴”天灸疗法虽然表面上都是对准穴位进行灸疗,但有以下本质的不同:①灸感不同:灸感即施灸时患者的自我感觉。热敏灸强调要求施灸过程中产生6种热敏灸感和经气感传,气至病所,而三伏贴仅有局部和表面的热感,而且容易引起皮肤发泡溃烂,患者难以接受。②灸位不同:灸位即施灸部位,热敏灸是在热敏穴位上施灸,热敏穴位对艾热异常敏感,最易激发经气感传,产生小刺激大反应;而三伏贴由于未认识到穴位有敏化态与静息态之别,不刻意追求感传,因此激发经气感传的效率很低。③灸量不同:在施行热敏灸疗法时,每穴的施灸时间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因人因病因穴而不同,是以个体化的热敏灸感消失为度的施灸时间,这是患病机体自身表达出来的需求灸量,所以是最适的个体化充足灸量即饱和消敏灸量。而传统三伏贴天每次每穴固定时间固定灸量,或者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往往达不到治疗个体化的最佳灸量。

因此,三伏天对老慢支患者实施热敏灸疗法,不失为一种临床较佳的创新治疗方式。

[1]陈日新,康明非.热敏灸实用读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

[2]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第1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8.

[4]Fishman A.Martinez F,Nauheim K,et a1.A randomized trial comparing lungvolume-reduction surgery with medical therapy for severe emphsema[J].N Engl Med,2003,348(21):2059-2073.

猜你喜欢

经气伏贴腧穴
经络腧穴学腧穴定位的学习心得*
人体经脉养生律
基于Unity3D技术的移动端数字人体腧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三伏贴贴敷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浅论手太阴肺经经气运行规律
旅途止泻按脾腧
人体经脉系脏养生律
《腧穴主治·国家标准》中月经病的“同功穴”分析
一起聊聊三伏贴
壮医三伏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