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择题之偏

2015-03-11聂幼犁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史观卢梭

聂幼犁

[关键词]史观,卢梭,妇女解放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09)05-0039-04

有的试题主观上似有在史观层面创新、纠偏的立意,但实际上反而把课程中原来正确的东西搞偏了,在教学后果上弊大于利,甚至有害无益。

例: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写道,妇女们应该在家中劳动,永远不要到需要讲话的公共集会上去……难道世界上还有比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的母亲更感人、更让人尊敬的吗?这表明卢梭反对妇女

A拥有教育权

B获得劳动权

C争取人身自由权

D享有政治参与权

答案:D

卢梭(1712~1778年)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近代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先驱。他不仅酷爱大自然,而且在理论上也是个自然论者。从对自然的观察和研究中提出了自己的哲学观点,据此鞭笞“旧制度”(lAncien R e gime)——大革命前的君主专制、等级特权、教会权威、宗教歧视和腐败奢靡等等。他一生发表过多方面的著作,其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阐述了政治思想,《爱弥儿》反映了教育思想。他强调人生而自由,国家即公民社会,是自由的人民通过契约构成的。主权即“公意”,是大多数人意志的运用。人民应当能够充分行使包括革命在内的各项权利。《爱弥儿》的副标题为“论教育”,是一本夹叙夹议的小说。卢梭从人类自然“性善”的原理出发,以“自然”和“文明”对立的思想贯彻始终。他认为“旧制度”下的教育违反自然,戕害人性,提出教育应当遵照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本性与成熟规律来进行,为未来的理想社会培养新人。这与他的哲学和政治思想是密切相联、浑然一体的,中学历史课程往往把启蒙运动与此前的宗教改革一起,放在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背景、前期酝酿或条件的位置,侧重政治思想方面,突出介绍卢梭“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的理论。这种处理方式是被学术界认可的。

试题向考生推介了卢梭在《爱弥儿》中有关妇女的观点,并以标准答案的方式告知考生“这表明卢梭反对妇女享有政治参与权”,着实令人生疑:

第一,卢梭在《爱弥儿》中是否讲过这样的话,并以此表示或可以推论其“反对妇女享有政治参与权”?答案是否定的。

《爱弥儿》共五卷,另有序和附录。前四卷以主人公爱弥儿的成长为主线,揭露当时男子教育的荒谬,提出了基于“自然”的教育范型。最后一卷以苏菲为例,提出了女子教育的样板。翻遍全书,找不到,也无法演绎或归纳出试题确定的判断。那么,在《爱弥儿》中,卢梭对女子及其行为与教育究竟持什么立场、态度和意见呢?摘要如下:

1“两性之间……这种不平等的现象决不是人为的,或者说,至少不是由于人们的偏见造成的……大自然既然是委她以生男育女的责任,她就应当向对方负责抚育孩子。毫无疑问,任何人都是不容许背信弃义的,任何一个不忠实的丈夫,如果在他的妻子尽到了女性的艰巨的责任之后,竟剥夺了她应当享受的唯一的报酬的话,他便可以说是一个不正直的野蛮人”;

2“从总的方面说来,他们和她们的能力是互相补充的。妇女以妇女的身分做事,效果就比较好……这是一个普遍的真理……如果在妇女们的身上去培养男人的品质,而不去培养她们本来应该具备的品质,这显然是在害她们”;

3“是不是因此就可以得出结论说,应当使她对一切事物都蒙昧无知,只能够让她们经管家务呢?一个男人应不应该把他的伴侣当作奴仆呢?他会不会不让她去享受社交的乐趣呢?为了更好地使役她,他会不会使她没有一点思想和知识呢?他会不会把她造成一个十足的机器人呢?不会的,当然不会的。大自然……希望她们有思想和有眼光,希望她们有所爱和有所认识,希望她们像培养身体那样培养她们的心灵”;

4“从大体上说来,希腊人在这方面的教育方法是很有道理的。青年女子经常出现在公共场合,只不过是女孩子同女孩子聚在一起……在任何一个节日、集会或祭神的典礼中都可看到一队一队的优秀的公民的女孩子……年轻的姑娘们一结了婚,就再也不在公共场合露面了:她们呆在家里,把她们的全部精力用来管理家务。大自然和理性给女性安排的生活方式就是如此”:

5“基督教的教义过分地强调了这些清规戒律的重要性,……禁止妇女唱歌、跳舞和做种种有趣的事情,结果就使她们在家中变成一个忧忧郁郁、动不动就吵闹、令人难以忍受的人……女人必须向男人学习她应该看的事情,而男人则必须向女人学习他应该做的事情……当他们彼此和谐的时候,他们就会一起奔向共同的目的……每一个人都受对方的驱使,两个人都互相服从,两个人都同样是主人。”

至此,可以清晰地看到,虽然作者源子自然的妇女观有着鲜明的时代限制,但在18世纪的法国,相对于“旧制度”,绝不是保守落后,而是与“天赋人权”一起,是一股弃旧图新的清风,一种巨大的历史进步。如此真诚、具体地主张女性与男性虽然在生理机制上有差异,但在健全人格与追求自我完善的权利上是生而平等的,都是家庭与社会中各尽其能、和谐发展的主人,以及从字里行间宣泄、喷发出来的强烈的反封建和天主教会的理念……这在同时代人中无疑是非常出色的。所以,《爱弥儿》与《社会契约论》问世不久,即被天主教会视为异端邪说,当局遂通令缉捕卢梭,他不得不逃离法国,流亡瑞士。

第二,当代史学是否有必要或有理由对卢梭没有提出妇女应当享有同男子一样的政治权利表示遗憾呢?答案也是否定的。

1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历史任务。18世纪的法国,正处于从封建制度转向资本主义制度的大变革时代。启蒙思想家面临和亟需解决的问题是探索并建立资产阶级革命的元理论,据此从根本上批判专制君主和天主教会赖以生存的“君权神授”和扼杀人性的“天条”。提出新型公民社会的构想。就这一点而言,他们“都是非常革命的”,“是法兰西精神的最高成就;如果考虑到当时的科学水平,那末就是在今天看来它们的内容仍有极高的价值,它们的形式仍然是不可企及的典范”。事实证明,启蒙思想家们无愧于时代,他们极其出色地完成了历史的使命。其中,卢梭是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他的批判锋芒不仅指向业已腐朽的旧制度。而且指向了方兴未艾的“市民社会”的弊端。赫尔岑评论道:当“伏尔泰还为了文明跟愚昧无知战斗,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文明了。”恩格斯说:“我们在卢梭那里不仅可以看到那种和马克思《资本论》中所遵循的完全相同的思想进程,而且还在他的详细叙述中可以看到马克思所使用的整整一系列辩证的说法。”把卢梭的贡献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无疑是人类思想解放历程中一座灿烂光辉的丰碑。

2妇女解放确实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必经之路,但决不是发生于任何时间、任何地方的资产阶级革命在动员阶段或一开始就必须马上跟

进,并有相同内容的。它不仅受制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特定现状、提出的具体问题和具备的各种条件,而且与伦理道德、民族特征、文化传统等密不可分。在欧洲,女性担任国王早已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在中国则长期被视为乾坤颠倒、牝鸡司晨,为主流文化所不容。即使在中世纪的黑暗时期,与普遍缠足、承受礼教伦理纲常之束缚的古代中国妇女相比较,欧洲妇女的社会地位和作用是迥然有别的。英国素有女性天堂之称,历来崇尚绅士风度,对女性彬彬有礼。男女之别,似无关尊卑。在法国的社会底层,从《爱弥儿》中就可以看到,妇女可以自由地从事许多社会职业而被大众认可;在上流社会,十七、十八世纪就有一批享有盛名、备受尊敬的沙龙女主人,乃至有作者认为:“在长达200年的时间里,女性主导着法国社会生活,无论从哪种角度看,这一段历史都趣味盎然……她们活动的舞台虽然只是小小的沙龙一角,但却深远地影响了后来的时代。她们所代表的上流社会虽然无不轻佻浮华之嫌,但也保有其严肃的一面。在这些沙龙里发生的一切,推动了当时的社会进程。”有兴趣的同仁可以读一读艾米丽亚,基尔,梅森的《法国沙龙女人》,看看她们是怎样运用自己的“智慧、从容、敏锐、独立这些现代女性身上才有的品质”影响法国文学、哲学、社交和政局的。在法国大革命中,更有罗兰夫人等直接左右政事、激荡巴黎的女性。总之,妇女解放与否和试题所谓的“政治参与权”并不是那个时代的大变革所面临的焦点或基本问题。所以,除《爱弥儿》外,在其他启蒙思想家的著作中都鲜见讨论。大概只有后来的孔多塞(1743~1794年)作过专门的阐述,在理论上是得风气之先的。

3女权运动的初宗是倡导自然、法律和造物主对所有的人都应当公平,无分性别的精神。妇女在生活、自由和对幸福的追求上具有和男子相同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看,如果我们能像恩格斯那样,考虑到当时的社会特征和科学水平,卢梭在《爱弥儿》中关于女子及其教育的那些朴素的论述,难道不正是女权运动得以兴起与发展的原初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吗?

在一个时代非常进步的理论或观点,到以后的时代变得落后,是被无数历史事实证明的辩证法。但这不是先驱的不足,而是后人的使命。崇尚与遵循“自然”的妇女观也同样如此。它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悄然兴起和迅猛扩张的时期存在了两百多年,说明它有相当的社会适应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直到进入20世纪,才在现代“享有政治参与权”的意义上被逐步扬弃。如果这个时候还坚持这些观点才是愚蠢的、落后的、反历史的。20世纪30年代,它甚至成为被法西斯阉割利用的理论之一。墨索里尼极力宣扬:“妇女应该做一个好主妇、好妻子、好母亲。如果她在这方面尽了职,就等于对国家尽了职。如果有空闲,不妨在互助会中出点力,不过必须在恪守本职的前提下去做。”希特勒更是使劲鼓吹社会与国家是男人的世界,女人的世界则是她的丈夫、家属、孩子与家庭。这两个世界的分隔是合乎自然的0。这些言论,虽然在表面上与卢梭的某种说法有些相似,但究其实质,它们出自绝然不同思想体系和目的。更重要的是时代不同了,对历史的作用和影响是完全相反的。

总之,在人类文明变化、发展的历程中,妇女解放及其程度的内涵与目标是不断丰富的,“妇女享有政治参与权”与其说是一个现代法律概念,不如说是一个被不断刷新的历史概念。我们不能把古代中国妇女的情形当作大革命前法国和欧洲妇女的境遇;也不能要求卢梭解决后人才遇到的并必须解决的问题,甚至说他持反对意见。这不是历史主义的态度。打一个不十分恰当的比喻,这就像不能说因为唐太宗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表明他反对“一条鞭法”或“摊丁入亩”,不可追问鲁迅为什么用文房四宝而不用或不赞成用电脑写作一样。对历史人物及其行为或观点的解释与评价,必须将其放回当时的历史条件中去观察、分析与比较,才能得出相对客观公正的判断,才有教育上的理,陸发展意义。

根据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如果想保持该试题考查阅读、理解与判断能力和引导史观的立意,并大体维系原来难度,比较方便的修改方案是依靠和抓住课程的主干知识进行拓展——“题眼”长在“文眼”上: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地质变化把人们集中到一起,度过了原始公社的“黄金时代”。铁和小麦的发现催生了私有制和国家,使人们陷入了阶级社会和可怕的战争状态。他宣扬这些观点的宗旨可能是

A论证地质变化是人类社会决定因素

B主张人类应当回到原始自然状态去

C反对科学技术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

D构建新型自由平等社会的人性依据

答案:D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他不愿意事物天然的那个样子。甚至对人也是如此,必须把人象练马场的马那样加以训练;必须把人象花园中的树木那样,照他喜爱的样子弄得歪歪扭扭。”

这段话可用于说明卢梭

A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

B认为人应当无所作为

C反对科学技术的发展

D主张遵循自然的规律

答案:D

以上两题分别运用了不同的史料考查阅读理解能力,但都必须以卢梭提倡“天赋人权”,呼吁建立自由公平社会的理解为大前提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后者难度显然要高一些。

[责任编辑吴丹]

猜你喜欢

史观卢梭
人生的最高哲学
大师的弯腰
深蓝要办“重建中华史观公投”
浅谈新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关系
论综合运用多种史观来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卢梭的三次弯腰
全球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立足叙事语境,寻找思想认同
卢梭:鞭打我吧,我的女王
卢梭——现实社会的失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