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叙事语境,寻找思想认同

2015-07-01薛亚聪

华文文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史观

薛亚聪

摘  要:朱双一教授自选论文集书名中的“两甲子”,既因书中内容是对近现代台湾文学历史的回顾,更代表着一种与“台独史观”相对立的将台湾放入近代以来中国历史脉络中的正确史观。强调历史地、具体地、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语境意识,则是朱双一学术观念上的另一特点。通过对相关叙事的考察,关注台湾民众的认同倾向并学理性批判“日本统治带给台湾现代化”等流行论调;从文学思潮的角度探讨两岸文学的渊源关系,指出多种“五四”时期创作思潮在当代大陆其势不彰,却在当代台湾得到延续;揭示1950年前后外省赴台作家将全国各地的地域文化带入台湾,形成台湾文学的独一无二的特点;善于发掘半个多世纪前陈旧报刊中的珍稀资料并加以意义的阐释,成为本书的几个创新性亮点。

关键词:两甲子;语境意识;叙事认同;史观;多元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77(2015)3-0075-04

自1986年开始发表学术文章以来,从最初的当作“职业”到现在的当成“志业”,朱双一教授一直致力于台湾文学研究,出版了《彼岸的缪斯——台湾诗歌论》(与刘登翰合作)、《近二十年台湾文学流脉——“战后新世代”文学论》、《台湾文学思潮与渊源》、《闽台文学的文化亲缘》、《海峡两岸新文学思潮的渊源和比较》(与张羽合作)、《台湾文学与中华地域文化》、《百年台湾文学散点透视》、《台湾文学创作思潮简史》等学术论著,参与编撰了《台湾文学史》、《台港澳文学教程》等多种著作,硕果累累,著作等身。2014年11月,其论文自选集《穿行台湾文学两甲子》列入“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文库”第2辑,在“首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召开之时与读者见面。该书不但在时间上涵盖了“两甲子”,内容上遍及作家、作品、思潮和流派,还关注到不同族群和地域作家的创作,可谓台湾文学研究的一部集大成之作。

该书在学术视野和观念上,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提出了台湾文学“两甲子”的概念,由此确定了研究对象的主要时空范畴。著者所在单位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筹办2013年11月的学术研讨会时,朱双一教授提议命名为“台湾文学文化双甲子研讨会”,紧接着即是农历甲午年,甲午战争相关历史经验成为学界、媒体省思和讨论的焦点,足见朱双一教授之学术敏感;2014年他又以“两甲子”作为其自选集书名。如此念念不忘“两甲子”,当然不是为了搞噱头,而是有其深意。首先,甲午战败、乙未割台后,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亡国灭种危机,由此激发起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潮,并真正开启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近代化进程,因此甲午战争可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对于台湾的影响,更是再多的言语笔墨也难以道尽。120年来台湾经历了那么多历史的风风雨雨,使其文学也格外地丰富多彩并具有特殊的思想价值和审美意义。在这一时间节点上全面总结近现代台湾文学的历史经验,也就成为本书的特殊价值之所在。然而提出“两甲子”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还代表着一种与“台独史观”相对立的正确史观的表达。由史明开其端的所谓“台独史观”宣称台湾自古即为一“独立的主体”,三四百年来不断遭受包括中国在内的外来势力、外来政权的统治。①但甲午战争及其直接后果却说明,台湾问题从来就不是单独的“台湾的”问题,甲午战争发生于千里之外,本来与台湾无甚关系,台湾之所以被割让,就因为它是中国的领土,且因其地理位置的重要而被日本垂涎已久。1895年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历史过程的一环,是日本有如切鱼片般片片切割中国——先是台湾,然后东北、华北……最终目标是吞噬全中国——而挥出的第一刀。②陈映真等“左统派”作家不视台湾为一“独立主体”而强调应将台湾的历史和文学纳入整个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斗争及其文学运动的巨大潮流中。朱双一以“两甲子”命名本书,说明贯穿全书的也正是这一正确的史观。

另一重要特点则是强调研究中的语境意识,并看重作品的思想性甚于技巧。作者在前言中谈到:“对于任何研究对象,都要放到当时当地的具体环境中来考察,才能有正确的理解,切忌用所谓‘普世、‘永恒的标准来对历史上发生的事情横加臧否。”③他认为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都与时代和社会现实紧密相连,并依靠其庞硕丰沛的思想和情感给予读者启迪和感动,因此格外推崇思想型作家如陈映真;对于“人性”,作者也认为它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但是新时期以来的大陆学界有些人却由于反对过去的一些弊端和偏颇,走向另一极端,将“技巧”当作“文学性”的全部并进一步将其当作首要的评价标准。针对此,朱双一反对用我们此时的感受、认知和观念来看待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而是强调要回到当时的具体语境中,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接近对象的世界。比如,我们不能以当今承平时代、衣食无忧中产生的“小资”情调和喜好来对当时的鲁迅、赖和以及众多描写贫穷苦难、战争革命等似乎缺乏“美”的品格的作品加以贬责,而独喜欢张爱玲、梁实秋、林语堂。④在书中,我们处处可以看到朱双一对于历史地、具体地、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语境意识的看重和坚持。

综观全书,笔者以为有几个重要的创新性亮点。

其一,本书作者将第一辑命名为“殖民与认同”,乃因为:“殖民”是甲午战争的直接后果,“认同”却呈现极为复杂的状况,而文学有幸成为其主要记录者和表征者。⑤笔者以为,台湾民众的“认同”问题其实是作者贯穿全书的最主要的关切。在2013年的一次访谈中他曾提到:文学具有反映、教育、熏陶、娱乐等功能,但有个重要功能往往被人们所忽略了,这就是它在民众“认同”中的重要作用。⑥在作者看来,“认同”问题乃当前台湾所有风风雨雨的总根源,台湾民众的认同取向不仅决定其手中选票的投向和选举结果,更关系着未来两岸能否实现民心所向的真正的统一,因此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关键所在,是台湾研究中的重中之重。而民众的“认同”又与“叙事”紧密相关,近年来国际社科界“叙事的转向”及其“叙事认同”理论认为:人们通过叙事活动(即“讲故事”)建立起自我的和集体的认同。在“台独”势力的兴起和坐大的过程中,充分证明了“叙事”对于民众认同有着举足轻重乃至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朱双一力求通过对文本叙事的研究,对台湾民众思想上的“认同”问题予以辨析,本书第三辑命名为“创作与思想”即寓此意。从书中可以看出,作者最为关注和忧虑的是所谓“日本统治带给台湾现代化”及其背后“日本统治比中国好”的潜/显台词,近年来在台湾几乎成为不证自明的流行论调,近日柯文哲发出“被殖民越久就越高级”的可笑话语,就是这种现象的一个缩影。本书中有多篇文章反复涉及了相关问题,更有《日据下台湾“现代化”的文学证伪》、《“日本统治带给台湾现代化”流行论调辨析》等文直接以此为题。作者指出,两个甲子以来众多台湾作家白纸黑字,昭昭揭露和控诉着日本殖民统治对台湾的加害,说明上述论调乃近年来“台独”派蓄意建构起来不实之论⑦;“台独”派并利用文学叙事及其他传播工具大肆宣扬此论调,从而深深影响了不少台湾民众的认同倾向,使之成为“台独”势力发展壮大的思想基础。

其二,书中第二辑取名“思潮与渊源”,挑明了本书的另一重点,就是从文学思潮的角度探讨两岸文学的渊源关系。一部分论文涉及光复初期。此时发生的“二二八事件”与乙未割台一起被视为所谓“台湾悲情”的两大源头,而同时进行着的两岸文化汇流则开启了“去殖民化”和“再中国化”的过程。由于社会多重矛盾交织,错综复杂,因此学界对此时期台湾社会文化的描述各执一词,莫衷一是。朱双一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原理,认识到面对多种矛盾并存的境况,就需要找到并抓住其中的主要矛盾才能使问题迎刃而解。以此辨析光复初期社会矛盾,可发现这时台湾迅速与大陆社会同构化,而当时的中国,官僚统治阶级与广大民众的阶级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台湾自然也不例外,因此这是一个只有“左倾”才代表着进步的时代,台湾文学也与大陆“国统区”文学一样,尽管在右倾的国民党的统治下,却以左翼文学为主流,特别是长期活跃于“国统区”的胡风等左翼作家,对此时期的台湾文坛有重要影响。朱双一由此说明了台湾甫光复即重建了与祖国文学文化的密切关联。本辑另一个重要的创新性观点出现于《中国新文学思潮脉络在当代台湾的延续》等文中。作者认为,“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学的某些思潮脉络(如现代主义、“自由派”、“三民主义文艺”乃至批判现实主义等)在当代大陆文坛其势不彰,或断续不整,在台湾却延续下来甚至有较大发展,将它们纳入中国新文学史的书写中,才能使20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过程和经验得以全面、完整地呈现。⑧该辑中最早发表于2000年的《〈自由中国〉与台湾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脉流》一文就着眼于自由派文学在台湾的延续。此前的文学史书写一般以“现代派”和“乡土派”二分台湾文坛,朱双一首次提出了当代台湾文坛存在着擎举“自由的文学”和“人的文学”两面旗帜的“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脉流,以及它与1960年代“现代主义文学”之间的关联与转进的关系。后来两岸的文学史著作不少沿用了这一说法,不过很少人会注明其最早的出处。台湾大学梅家玲教授在其《夏济安、〈文学杂志〉与台湾大学》一文中提到:“此说由朱双一首开端绪,其后论者,大多踵武其说。证诸聂华苓、彭歌等人的回忆文章,朱说应属持之有故。”“其后陈芳明、许俊雅、徐筱薇等人的研究,皆从此。”⑨可见这一创新性观点对学界研究的影响颇为深远。

其三,本书第四辑以“地域与族群”为标题,一方面旨在呈现汉族和少数民族以及汉族内部的闽南、客家、外省人等“族群”创作的各自特色和相互关联,另一方面则为了说明台湾地域文化与整个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之间的部分与整体、个性与共性、支流与本源的辩证关系。与众不同的是本书除了展示中华文化在台湾的播迁和弘扬外,同时也反过来强调“台湾文学”以其别具特色的创作经验和思想成果为中国文学整体做出了丰富,并认之为台湾文学的特殊价值之所在。⑩最具创见的是这样一个观点:1949年前后来自全国不同省份、地区的数百万人员涌入台湾,同时也带入了各自不同的地域文化因素,台湾因此成为汇聚多姿多彩的全国各地域文化的所在,如朱西宁之于齐鲁文化,司马中原之于两淮文化,於梨华、琦君之于江浙吴越文化,罗兰之于燕赵文化,席慕蓉之于蒙古文化,田原、梅济民之于东北文化,聂华苓之于荆楚文化,谢冰莹之于湘楚文化,苏雪林之于徽州文化。此类写作极大地丰富了台湾文学的文化内涵,台湾文学因此成为包含最丰富最完全的多元地域文化色彩的文学板块。这种情况在整个中文文学中是独一无二的。{11}近年来在台湾的外省作家遭受人为边缘化,甚至被排斥于台湾文学之外,朱双一却从其带入多元地域文化因素的角度给予高度的肯定,并视之为台湾文学最值得骄傲的宝贵资产之一。从这一新角度和新观点出发研究台湾文学,就能发掘原来被遮蔽和忽略了的台湾文学的丰富文化内涵。

其四,另一贯穿全书的特点,是朱双一将其研究建立于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其中不少是他一页一页翻找半个多世纪前尘封已久的报刊杂志而发现的。如他最先在北京国家图书馆找到了1946年5月至1947年2月的台中《和平日报》,并撰写了《略论光复初期台中〈和平日报〉副刊》一文。{12}这一发现对于光复初期台湾文学的研究意义重大,因为它让同行学者获知,光复初期台湾的不少报刊,因种种原因在台湾本地早已亡佚湮没,却在中国大陆保存下来,这就为相关学术研究开拓了重要的资料来源。《〈台湾民报〉对五四新文学作品的介绍及其影响和作用》、《〈自由中国〉与台湾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脉流》等文显然也是翻查旧报刊的产物。朱双一在台湾学界颇获关注和赞赏的还有对王梦鸥、姚一苇、余光中等三位当代台湾大师级作家、学者早年在厦大就学或执教期间的文学创作活动的发掘和钩沉。这些工作提供了研究上述作家时绕不过的珍贵资料;而且朱双一往往不是停留于单纯资料的发掘,而是更注重于其意义的阐释——通过这些资料,进一步证明了台湾文学与“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学的紧密渊源关系。

《穿行台湾文学两甲子》是朱双一教授近30年台湾文学研究成果的结晶,融汇了作者多年来对台湾文学的深入思考。它既是近现代台湾文学的历史性总结,对于今后台湾文学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①②③④⑤⑦⑧{11} 朱双一:《穿行台湾文学两甲子》,花城出版社2014年版。

⑥ 丁宇:《重视文学在民众“认同”中的重要作用——访厦门大学台研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双一(上)》,《两岸关系》2013年第7期。

⑨ 梅家玲:《夏济安、〈文学杂志〉与台湾大学——兼论台湾“学院派”文学杂志及其与“文化场域”和“教育空间”的互涉》,台北《台湾文学研究集刊》创刊号,2006年2月;《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2期,收入林建法主编《华语文学印象》,辽宁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380页。

⑩ 朱双一:《“台湾文化丰富了中国文化内涵”申论》,《台湾研究》2011年第5期。

{12} 据悉,该文原来拟收入本书中,后因篇幅问题而删去。该文原发表于《新文学史料》2001年第1期,因同期刊物有朱双一另一篇文章,编者自行将其改署“双文”。

(责任编辑:黄洁玲)

In Search of Identification by Thoughts, with a Foothold in

the Narrative Context: On A Hundred and Twenty Years through Taiwanese Literature by Zhu Shuangyi

Xue Yacong

Abstract: The A hundred and Twenty Years was proposed by Professor Zhu Shuangyi in his self-selected book of essays,  A Hundred and Twenty Years through Taiwanese Literature by Zhu Shuangyi; not only because the contents of the book is a review of the modern Taiwan literature history, but also it represents a kind of correct conception of Taiwan history which was considered in Chinese history in the modern time opposing the view of “history of pro-independence”. Another feature of the academic idea of Zhu Shuangyi is that he always considers issues in the context and analyses them historically、concretely and dialectically. Through the study of relevant narrative identification, professor Zhu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the tendency of the identification of taiwanese people and Critisized the popular argument of “Japaneses rule leads to the modernization of Taiwan”rationally; Through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of cross-strait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literature ideological trend, Professor Zhu pointed out that the creation ideological trends of the Period of May 4 Movement was not clear in contemporary Mainland, but continued in contemporary Taiwan; Through revealing the writer from other provinces brought various of regional culture to Taiwan around 1950, Professeor Zhu found the formation of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Taiwan literature; Besides, Professor Zhu is good at finding the rare data in the old newspapers in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ago and explains their meaning deeply, Such points are the innovative highlights of this book.

Keywords: A hundred and Twenty Years; context consciousness; narrative identification; view of history; multi regional culture.

猜你喜欢

史观
深蓝要办“重建中华史观公投”
浅谈新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关系
论综合运用多种史观来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史学观点分析历史问题浅谈
论综合运用多种史观来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例谈史实、史论与史观之间的辩证关系
让历史课堂智慧闪烁
浅析多种史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简析多种史观在高考试题中的体现及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全球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