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对产后出血患者的影响
2015-03-10谢晓娟万荣县人民医院山西万荣044200
谢晓娟(万荣县人民医院 山西 万荣 044200)
人性化护理对产后出血患者的影响
谢晓娟
(万荣县人民医院山西万荣044200)
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对产后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抽选2012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接收产后出血患者60例,按入院时间分成两组(常规组、干预组),常规组患者实施临床基础性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比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出血量、住院时间、护理满意率和常规组相比,均存在明显性临床差异,统计学意义突出( P<0. 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措施应用于产后出血患者处理过程中,效果明显,可减少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产后出血;护理效果
产后出血为临床产科常见并发症,是导致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快等临床特点,如不给予临床针对性处理,将直接导致产妇死亡。因此,产后出血救治过程中实施合理护理措施意义重大。近年来,我院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产后出血患者救治中,取得显著成效。对此,将抽选我院接收产后出血患者60例,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抽选2012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接收产后出血患者60例,按入院时间分成两组(常规组、干预组),常规组患者30例,年龄处于22-34岁范围内,平均( 29. 3±1. 3)岁;初次生产患者20例,其余10例为经产妇;该组30例产后出血患者中,宫缩乏力患者15例,凝血功能障碍患者7例,产道损伤及胎盘因素导致出血患者各4例;干预组患者30例,年龄处于23-33岁范围内,平均( 29. 6±1. 6)岁;初次生产患者22例,其余8例为经产妇;该组30例产后出血患者中,宫缩乏力患者16例,凝血功能障碍患者8例,产道损伤及胎盘因素导致出血患者各3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不存在明显性差异,可比较( P>0. 05)。
1.2临床诊断( 1)患者均符合产后出血临床诊断,产后24小时出血量均在500mL以上( 2)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组研究实验,且签署临床意向书。
1.3方法:常规组患者实施临床基础性护理措施,如:健康教育、防治出血等;干预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如下:
1.3.1心理护理患者生产期间经过长期生理疼痛及产后出血刺激,极易产生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不利于临床康复[1]。因此,护理人员应多和患者交流,充分了解患者心理,并制定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案,比如:若患者自诉会阴疼痛,护理人员需考虑是否为阴道血肿,并将患者情况告知医生,以便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并且,护理人员还需告知患者临床治疗产后出血具体方法和过程,耐心开导患者,指引患者调整最佳情绪接受临床治疗,进而加快康复进度。
1.3.2病情观察临床分娩后应将出血严重患者送至监护病房,且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并从预见性护理角度出发,针对极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应急措施,随时监控患者血压、出血量、脉搏等情况,针对持续性出血患者,护理人员可在医生叮嘱下借助药物、液体补给等方法治疗;针对大出血患者,可给予输血处理,若输血期间穿刺失败,可切开静脉补给血液[2]。
1.3.3针对性处理一般来说,宫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胎盘异常、产道损伤等因素为产后出血主要原因,临床急救过程中可给予针对性处理。对于宫缩乏力导致出血患者而言,可借助缩宫素、米索前列醇药物注射治疗;对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可给予输血处理;胎盘因素导致出血患者常用处理方法为及时娩出胎盘,如情况允许可给予刮宫处理;产道损伤患者处理方法为缝合出血位置。
1.3.4健康教育待患者病情趋于平稳后,护理人员应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告知产后出血原因及防范措施,以便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意识[3]。同时,患者出院前期,护理人员应进行再次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相关护理关键,指导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规范饮食,多吃富含铁、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并时刻保持愉悦心情,尽量减少不良刺激。一旦出现伤口裂开现象,应立即回院治疗。
1.4观察项目( 1)比对两组患者相应指标( 2)比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结果,标准:利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调查表,总分在95分以上为满意,85-95分为一般,85分以下为不满意( 3)比对两组患者临床并发症。
1.5统计学方法:借助SPSS18. 0软件对本文相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选择(±s)对结果中相关计量数据进行表示,利用%对结果中相关计数资料进行表示,在本文中对计量数据与计数资料分别进行t检验与X2检验,若结果显示P<0. 05,则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相应指标比对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产后2小时出血量、产后24小时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常规组相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 P<0. 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相应指标比对(±s)
表1 两组患者相应指标比对(±s)
组别 例数( n)产后2小时出血量( mL)产后24小时出血量( mL)住院时间( d)干预组30 980. 2±160. 3 1254. 8±191. 6 4. 3±0. 5常规组 30 1123. 5±205. 4 1397. 2±257. 4 7. 9±1. 3 t 3. 012 2. 431 14. 157 P 0. 004 0. 018 0. 000
2.2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结果比对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率和常规组相比( 96. 7% vs80. 0%),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 P<0. 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结果比对( n,%)
2.3两组患者临床并发症比对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期间均出现并发症,干预组患者休克、感染、席汉综合征等并发症总率和常规组相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 P<0. 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并发症比对( n,%)
3.讨论
产后出血为临床产妇分娩常见并发症,临床将产后24小时出血量超过500mL称之为产后出血,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如不及时救治,将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护理产后出血患者,以便减少死亡率。本组研究实验的60例产后出血患者,分别给予基础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干预后发现:人性化护理干预组患者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基础护理组,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 P<0. 05),说明: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可减少患者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且干预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率、并发症总率和基础护理组相比,也存在明显性差异( P<0. 05),提示:根据患者出血原因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总率,符合莫廷美[4]研究报告。
综上,将人性化护理措施应用于产后出血患者处理过程中,效果明显,可减少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芬.人性化护理在产后出血的应用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30( 26) :660-662.
[2]张继荣.人性化护理用于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河北医学,2013,22( 06) :952-954.
[3]李世言,迟杰.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3,18( 30) :248-249.
[4]莫廷美.对45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体会[J].当代医药论丛,2014,16( 02) :260-261.
【中图分类号】R473. 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019( 2015) 07-024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