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膳食钙摄入调查及来源分析
2015-03-09王亚非
王亚非,林 兵
(中日友好医院营养科,北京 100029)
骨质疏松高发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骨质疏松症和特发型骨质疏松[1],骨质疏松及其骨折等并发症是导致中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大量的观察结果表明,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发病率逐渐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呈升高趋势[2]。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钙摄入减少是骨质疏松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3]。
防治骨质疏松的基本策略首先为基础措施干预,其次为药物干预,而基础措施重中之重则为保证绝经后妇女元素钙的适宜摄入(1 000mg/d)[4]。过量补钙可能导致血管钙化、肾结石等疾病风险升高[5],在实际临床治疗中膳食补钙或含钙制剂需依据当前膳食钙摄入进行适当的搭配以达到适宜的钙摄入水平。本研究拟调查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患者的钙摄入情况及食物来源,为骨质疏松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中日友好医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骨质疏松专病门诊患者,纳入标准:(1)有双能X 线骨密度检查结果,临床诊断为绝经后骨质疏松;(2)进行骨质疏松的临床综合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干预,未行激素替代治疗,规律饮食者;(3)能配合完成食物频率调查者。排除标准:(1)排除透析、性腺、肾上腺、甲状腺疾病等继发性骨质疏松;(2)伴有严重肝、肾、胃、肠等功能疾病影响膳食摄入者;(3)服用华法林、激素类药物等影响骨质代谢者。
1.2 方法
(1)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身高、体重、吸烟饮酒史、各种疾病史 (骨折史、肿瘤、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等。(2)食物频率调查:参考同行发表资料,采用自制食物频率问卷(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FFQ)进行调查,按照钙的来源分为主食类、蔬菜类、豆类、奶类、蛋类、肉类(含鱼虾)和其他(果仁、调料等)共7 类,参考《中国食物成分表》中食物钙含量,应用NCCW2009营养软件辅助计算,分别统计钙含量,结果按年龄45~59 岁、60~69 岁、大于70 岁分3 组阐述。
1.3 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采用SPSS19.0 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定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并以LSD 法行两两比较,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一般情况
总共完成膳食频率调查110 例,合格108 例,合格率98.1%。其中45~59 岁组28 例、60~69 岁组50例、>70 岁组30 例,最小46 岁,最大81 岁,平均年龄62.3 岁。所有入组患者均接受双能X 线L2-L4 检查结果,且低于正常值2.5 标准差,诊断为绝经后骨质疏松或严重骨质疏松,平均病史7.6年,总日均膳食钙摄入量476.6 ±177.5mg,总达标率4.6%,均需接受钙、维生素D 制剂补充治疗且在门诊随访。
2.2 膳食钙摄入情况
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膳食钙摄入量明显低于机体的适宜摄入量(AI)的1 000mg/d,仅为推荐量的50%,且绝经早期摄入量更低仅为409 ±157.1mg/d,可能存在样本量偏低的关系,结果在年龄组间并没有观察到显著性的差异(P=0.25)。在总共108 例调查者中,达到适宜摄入量的比例仅为4.6% (5/108),在3 个年龄组间没有明显的差异(表1)。
表1 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膳食钙摄入情况
2.3 钙的食物来源
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钙的食物来源主要有奶制品和蔬菜类,两者合计元素钙量接近300mg,超过日均摄入的一半,钙的次要膳食来源为主食和豆类,主食和豆制品各提供了约50mg 的钙摄入。在年龄分布上,随着年龄的增加,奶类和蔬菜的摄入有所增加,钙来源高于低龄组,但是由于组内患者的膳食习惯差异较大,使得与组内差异相比,年龄组间的差异均没有显著性(P 值分别为0.12 和0.15),两两比较后表明差异主要体现在>70 岁组蔬菜类(P=0.04)和60~69岁组奶类(P=0.08)的钙摄入,在其他的钙食物来源上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表2)。在食物来源占比上,奶制品位居第一位,约占40%,其次为蔬菜类略超20%,主食类和豆制品各贡献了约10%,其它的少量来源为肉类、鱼虾类、果仁、调料等(附图)。
表2 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钙摄入的食物来源 单位:mg/d
附图 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膳食钙食物来源构成
3 讨论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补充足够的钙是治疗骨质疏松的基础,其可以减缓骨丢失,改善骨矿化。当前治疗指南建议成人钙的每日适宜摄入量为800mg,而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钙的每日摄入量建议达到1 000mg,欧美国家一般将成人和老年人的钙的每日适宜摄入量定为700~1 000mg 和1 000~1 300mg,尽管标准略有差异,但总体来说绝经后妇女达到1 000mg 的钙摄入是适宜的[6]。由于过量补充钙元素对人体没有明显的益处,且可能升高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5],因此,中国营养学会将成年人钙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定为2 000mg/d,认为超过此剂量的钙摄入对机体可能弊大于利。在临床治疗中,对骨质疏松患者的膳食钙摄入进行评估是临床治疗的必需步骤。本研究采用食物频率法调查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膳食钙摄入及来源,食物频率法作为一种半定量膳食调查,反映营养素长期和平均的摄入情况,可以减少抽样天数的误差。由于没有统计钙强化食品、饮料和饮用水等元素钙的摄入,调查结果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估。
在理想的情况下,膳食中多选择钙含量高的奶类、豆类和深绿色叶菜可以达到治疗指南推荐的钙适宜摄入量1 000mg/d,但是在实际调查中发现,绝经后女性钙摄入的总量为476.6 ±177.5mg/d,达标率为4.6%,随着年龄的增加,钙摄入有所增加,但是此次调查中没有观察到显著性的差异,可能由于样本量偏少、年龄组内膳食习惯差异较大尤其是钙含量丰富的奶类变异度较大,造成年龄组间差异不显著。人群钙摄入的调查报告以2002年全国范围抽样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较为权威,其结果显示,45~59岁、60~69 岁和>70 岁城市妇女的钙摄入量分别为399.9、404.2、365.3mg/d[7]。近年来钙摄入方面的研究多以一些特异性人群的膳食调查为主,钙摄入量偏低,与本研究人群的可比性差[8]。此次调查结果表明,60 岁后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钙摄入量高于人群平均水平,但是仍远远低于每日推荐量,达标率极低,这就需要在临床治疗中,加强营养宣教调整膳食结构,并且辅助钙补充剂以达到适宜摄入水平。由于个体间的膳食习惯偏大,钙摄入的差异较大,此次调查结果显示,钙摄入量的95%区间为299.1~654.1mg/d,临床治疗应规律性地对患者进行膳食评估,及时调整补钙方案。
钙的食物来源主要有奶类和蔬菜类,占比大致分别为40%和20%,且高龄组的摄入高于低龄组,钙的次要来源为主食类和豆类,各自占比约10%。作为接受过营养宣教的患病人群,奶类中钙的营养价值得到了认可,提供了近200mg 钙的摄入,这可能是临床工作中医师和营养师重视患者营养宣教的结果,鼓励并诱导患者接受奶制品作为基础治疗的一部分。饮食中包含足够的奶制品是保证钙达标的前提,虽然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豆及豆制品是我国的传统食物,除了富含优质蛋白质,与鱼肉相比有更丰富的钙含量,绝经后妇女豆制品的日均摄人量不足10g (折算成干黄豆),只提供10%的钙,因此应大力提倡豆类食物的摄人,以增加钙的摄人量。
我国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居高不下,适当的钙补充策略是应当提倡的,尤其是提高吸收率高的膳食钙的摄入,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学意义[9]。加强营养宣传教育,改善居民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例如多食豆制品及奶制品、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控制饮酒及咖啡等都有利于改善机体钙缺乏。钙强化食品是钙的良好来源,但是目前钙强化食品不规范,很多食品的钙含量标注不明确,难以统计,因此,暂未纳入膳食钙的统计之中。由于单纯钙剂的吸收率普遍不高,补钙一般联合补充维生素D,如果膳食结构中含有足够的维生素D 或者户外活动接触紫外线合成量多者有助于钙的吸收,此次调查中仅从膳食来源进行讨论,钙吸收和代谢的意义需进一步研究观察。
4 结论
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膳食钙摄入普遍偏低,绝经早期摄入尤其不足,饮食习惯的差异导致个体差异较大。食物来源中奶类摄入高于一般人群,但仍存在不足,调整膳食结构和补充适当的含钙制剂以达到适宜的摄入水平,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1]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年) [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4(1):2-17.
[2]Tella SH,Gallagher JC.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J].J Steroid Biochem Mol Biol,2014,142:155-170.
[3]Bischoff-Ferrari HA,Staehelin HB.Importance of vitamin D and calcium at older age [J].Int J Vitam Nutr Res,2008,78(6):286-292.
[4]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M].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
[5]Daly RM,Ebeling PR.Is excess calcium harmful to health[J].Nutrients,2010,2(5):505-522.
[6]Van der Velde RY,et al.Calcium and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state of the art for daily practice [J].Food Nutr Res,2014,58:21796.
[7]何宇纳,翟凤英,王志宏,等.中国居民膳食钙的摄入状况[J].卫生研究,2007,36(5):600-602.
[8]陈希民.农村妇女营养健康状况及村医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状况调查分析[D].青岛:青岛大学,2014.
[9]LÖtters FJ,et al.Dairy foods and osteoporosis:an example of assessing the health-economic impact of food products[J].Osteoporos Int,2013,24(1):13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