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阻塞性肺病气道排痰护理研究

2015-03-07耿延东,孙英

西南国防医药 2015年2期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疗效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病气道排痰护理研究

作者单位:610083 成都,成都军区总医院感染呼吸科(耿延东),护理部(孙英)

耿延东,孙英

[关键词]护理;排痰;慢性阻塞性肺病;疗效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呼吸科的一种常见病,是由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反复发作,最终造成了进行性加重的气道排出受阻。COPD患者多有吸烟史,主要的临床表现是逐渐加重的慢性咳嗽、咳痰,伴随着喘息和呼吸困难。在COPD急性发作期,咳出的痰液常为黏液性脓痰,晨起加重,严重者痰液较难咳出,堵塞气道,造成肺不张和反复咳嗽引起呼吸肌无力,甚至危及生命。故COPD患者的气道护理是治疗的关键,受到了普遍关注。通畅的气道可以维持适当的肺泡通气功能、肺泡的氧合作用和气体交换功能[1]。排痰护理就是气道护理的核心,是最基本和最关键的护理干预措施[2-3]。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150例COPD患者,探究气道排痰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COPD确诊至少3个月;因呼吸系统感染引起COPD急性发作;年龄30~80岁;神志清楚,能准确描述疾病状况;患者及家属遵医依从性较好;无严重心脏、肝脏和肾脏等疾病。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同时接受其他的物理排痰措施;不严格按照医护人员指导操作;因其他疾病引起COPD急性发作;COPD处于慢性期;合并其他不能使用物理排痰的疾病或者损伤。

1.2病例资料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科共入选符合上述条件的COPD病例150例,其中男性97例,女性53例,年龄48~86岁,平均59.5岁,病程2~13年;合并肺大疱8例,高血压43例,糖尿病25例,肺心病15例。按照患者入院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胸廓振动排痰组50例、叩击排痰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3组间性别、合并疾病等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入组时均已向患者或其监护人履行过知情告知义务,并取得知情同意。本研究得到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3治疗及护理方法所有患者根据病情接受吸氧、沐舒坦雾化祛痰、敏感抗生素抗菌治疗和营养支持治疗等常规治疗护理。胸廓振动排痰组采用TMK2000-Y01旋转振动排痰仪(西安希莱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专业护理人员的指导下,采用自动模式,保持患者身体不动,同时手持排痰仪的把柄,使叩击头在患者健侧背部缓慢来回移动,15 min/次,3次/d。工作时护理人员一手固定患者身体,一手持仪器把柄从下而上、从外往内、先左肺再右肺,缓慢地在患者背部移动,在痰鸣音明显的地方停留时间可稍微延长。叩击排痰组护理人员一手扶住患者,一手采用空心掌式,大小鱼际肌接触患者背部,从肺底往肺尖、从外往内缓慢叩击,注意力度。对照组仅做护理宣讲,告知患者有痰时应立即咳出[4-8]。

1.4观察指标观察和记录治疗后0~6 d患者的下列指标:

1.4.124 h痰量患者深呼吸后,屏气3~4 s,咳出深部痰液,收集到统一的量杯中,记录早7点到晚7点之间的累积痰量。

1.4.2血气分析治疗开始和治疗后3 d,早晨取患者静脉血,采用BWD3-GEM Premier 3000血气分析仪(西化仪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血气分析。

1.4.3体温体温每天测量3次,记录当天平均值,小于37.6 ℃视为正常。

1.4.4血常规测隔日测量1次血常规,正常为中性粒细胞比例小于0.70和白细胞计数小于10×109/L。

2结果

2.13组排痰量的比较3组治疗0~6 d后的日排痰量均有增加,但对照组变化不明显,而两个排痰组在治疗后第2 d开始排痰量增加,且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表1);振动排痰组排痰量增加比叩击排痰组更为明显(P<0.05,表1)。说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排痰护理可以促进患者将痰液排出,其中振动排痰护理的效果要优于叩击排痰的效果。

2.23组血气分析指标的比较治疗后3 d,患者的pH波动不明显,而两个排痰组的PaCO2下降,PaO2增加,SpO2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振动排痰组PaCO2、PaO2和SpO2的改善程度比叩击排痰组显著(P<0.05),表明振动排痰组的效果要优于叩击排痰组。见表2。

2.3各组体温和血常规恢复情况3组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比较,振动排痰组最短,叩击排痰组次之,对照组时间最长(P<0.05,表3)。表明振动排痰可以促进患者呼吸道炎症的转归,使生命体征恢复正常。

表3 体温和血常规恢复正常天数(d,n=50)

3讨论

COPD患者上呼吸道常常因为积聚的黏液脓痰发生阻塞,继发支气管痉挛、黏液分泌紊乱和痰液排除障碍,最终发生肺不张和肺炎等并发症。临床上常规使用叩背、吸痰和雾化吸入等各种辅助物理措施协助患者排痰,以保持气道通畅。常用的方法有叩击法、加压胸壁法和胸廓振动法[9-11]。

叩击排痰法需要护理人员的协助才能完成。拍背的手势是手固定成杯状,背隆掌空。首先了解患者痰液潴留的部位,再在相应的肺段对应的胸壁有节律地反复叩击,频率在3~6 Hz,使黏液脓痰松动容易咳出[12-14]。在对患者进行叩击时,不能直接敲击在裸露的皮肤上。也不能在肋骨以下或者脊柱和乳房上,以免损伤该部位的软组织或者使患者感到疼痛。护理人员可以协助患者叩击背部,患者自身可以在指导下对前胸进行拍打[15-16]。

表1 各组治疗后不同时间排痰量比较(ml,n=50)

注:与同时间对照组比较,①P<0.05;与同时间叩击排痰组比较,②P<0.05

表2 各组治疗后不同时间血气分析指标变化(n=50)

注:与本组治疗0 d时比较,①P<0.05;与治疗后3 d对照组比较,②P<0.05;与治疗后3 d叩击排痰组比较,③P<0.05

胸廓振动排痰法是国外常用的排痰方法,在患者缓慢呼气时,护理人员用手震动胸壁4~5次/min,或者用振动器快速振动胸壁,频率可以达到40 Hz。有研究发现,人工胸壁叩击或者机器振动可以改善黏膜纤毛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吸入气体和肺泡表面液体的相互作用,从而促进气液交换、刺激纤毛运动,减少黏液聚集,增加机体排出黏液脓痰的几率,促进患者排痰[17-18]。

对我院150例COPD患者的研究发现,胸廓振动排痰组与叩击排痰组治疗后7 d的日排痰量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血气分析指标、体温和血常规恢复正常的天数均有差异,胸廓振动排痰组总体疗效好于叩击排痰组。气道排痰护理有助于提高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疗效,改善患者预后,胸廓振动排痰优于叩击振动排痰,值得临床护理推广。

【参考文献】

[1]Dean B.Evidence based suction management in accident and emer-gency:a vital component of airway care[J].Accident and Emergency Nursing,1997,5(2):92-98.

[2]Wainwright SP,Gould D.Endotracheal suctioning:an example of the problems of relevance and rigour in clinical research[J].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1996,5(6):389-398.

[3]张会芝.国内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管理现状[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9):63-64.

[4]马燕兰,韩忠福.全麻开胸病人术后排痰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9):700-702.

[5]Lu Q,Capderou A,Cluzel P.A computed tomographic scan assess-ment of endotracheal suctioning-induced bronchoconstriction in ventilated sheep[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0,162(5):1898-1904.

[6]Chulay M.Arterial blood gas changes with a hyperinflation and hyperoxygenation suctioning intervention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J].Heart & Lung,1988,17:654-659.

[7]王敏丽.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1):23.

[8]武淑萍,陈京立.输液泵控制气道湿化对减少人工气道并发症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3):193-195.

[9]董咏梅,郑晓燕.微量注射泵在人工气道湿化中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9):9-10.

[10]Drudling MC.Re-examining the practice of normal saline instillation prior to suctioning[J].Medsurg Nursing,1997,6(4):209-212.

[11]Blackwood B.Normal saline instillation with endotracheal suctioning:primum non nocere(first do no harm)[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1999,29(4):928-934.

[12]Young-RA JI,Hee-Seung Kim,Jeong-Hwan PARK.Instillation of normal saline before suctioning in patients with pneumonia[J].Yonsei Medical Journal,2002,43(5):607-612.

[13]崔祥,王鸣岐,萨藤一.实用肺脏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99.

[14]周向东,杜先智,张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时气道冲洗液的选择[J].中国急救医学,2002,22(9):525-526.

[15]Wood C.Endotracheal suctioning:a literature review[J].Intensive and Critical Care Nursing,1998,14(3):124-136.

[16]耿文利,郝玉凤.ICU 护士为机械通气患者安全吸痰的临床观察[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1):15-16.

[17]Young C.Recommended guidelines for suction[J].Physiotherapy,1984,70(3):106-108.

[18]缪争.气管切开病人适时吸痰的临床体会[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2):37.

(收稿日期:2014-04-28)

文章编号1004-0188(2015)02-0186-03

doi:10.3969/j.issn.1004-0188.2015.02.029

中图分类号R 473.5

文献标识码A

通讯作者:孙英,E-mail:gydgydtc@163.com

猜你喜欢

慢性阻塞性肺病疗效护理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临床观察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及糖代谢影响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