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尿速度对急性尿潴留患者膀胱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2015-03-06陈桂君刘忆菁益雯艳
陈桂君,刘忆菁,曹 凤,益雯艳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 质量控制办公室,上海200137)
急性尿潴留(actue urinary retention,AUR)是指膀胱内突然发作充满尿液而不能自行排尿,时常伴有耻骨的疼痛,需要立即处理的一种临床症状。对AUR患者进行导尿管的留置是一项基础的护理工作[1],一般每2~3h为患者放尿1次。临床实践中发现,AUR患者的膀胱过度充盈,会引起患者难受不安、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导致病情加重,给患者造成了经济与身心的负担[2]。为此,本课题组对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门诊收治的AUR患者进行了留置尿管后不同放尿速度的分组研究,以了解放尿速度与AUR膀胱缺血再灌注损伤之间的关系,以期找到最合适的放尿速度以及首次放尿量,从而进一步指导护理人员的临床工作,减轻对患者膀胱组织细胞的损伤。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便利抽样法选择,2014年6-12月在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的突发AUR患者90例,均为男性,年龄32~79岁,平均(64±12.5)岁;膀胱内压力80~100mmHg(1mm-Hg=0.133kPa),平均(90±1.7)mmHg。所有患者经物理治疗后无效至我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诊断标准为:小腹膨胀疼痛,小腹部可扪及胀大的膀胱,膀胱区叩诊明显浊音,不能自行排尿。纳入标准:神志清,能配合者;无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排除标准:已知有泌尿道感染者;有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患者;不能经尿道留置导尿者;过度消瘦,体重≤40kg;年龄≥80岁;行为异常,不能配合研究者。按就诊先后将9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A、观察组B各30例,3组患者的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并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在膀胱内压力监测下,按常规集尿袋最大流速(约300ml/min)放尿;观察组A:在膀胱内压力监测下,按常规集尿袋最大流速的1/2(约150ml/min)放尿;观察组B:在膀胱内压力监测下按常规集尿袋最大流速的1/4(约75ml/min)放尿,3组患者放尿至800ml后均停止放尿。设置放尿前(T1)及放尿中400ml(T2)、600ml(T3)、800ml(T4)时及停止放尿后0.5h(T5)5个时间点,测量、记录或留取:(1)3组患者T1及T4这2个时间点的血压及心率;(2)3组患者5个时间点分别留取2ml的尿标本,并送化验室查镜下检测均一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数;(3)3组患者5个时间点放尿同时,用简易测压管监测膀胱内压力下降的速度。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或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显示,除T5时间点的上皮细胞数外,观察组患者5个时间点尿标本的镜下均一红细胞、白细胞及上皮细胞数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两组患者在T1及T4这2个时间点的血压及心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1 3组患者5个时间点尿液中红细胞数、白细胞数及上皮细胞数的比较(n=30,个/高倍视野)
表1 3组患者5个时间点尿液中红细胞数、白细胞数及上皮细胞数的比较(n=30,个/高倍视野)
?
表2 3组患者2个时间点心率及血压的比较(n=30
表2 3组患者2个时间点心率及血压的比较(n=30
?
3 讨论
对于AUR患者,留置尿管后首次导尿不能一次排空。AUR患者的膀胱高度充盈,尿液对膀胱组织造成了压迫,留置尿管后若一次性排空尿液,会突然减轻对膀胱组织的压力,造成黏膜血管破裂,致膀胱出血[3]。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在为AUR患者留置尿管后首次放尿时,单纯的按照所放尿液不超过1000ml这一常规要求进行操作,患者有时会发生肉眼血尿及休克。
李文刚[4]提出,在对AUR患者进行尿液引流操作时,应减慢尿液排出速度,可减轻血流再灌注造成的膀胱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损害。金晓东[5]也提出,在对AUR患者进行尿液引流操作时,应减慢尿液的排出速度。但在文献检索时未发现对AUR患者留置尿管后放尿速度进行临床研究的国外文献,国内文献仅检索到3篇[6],但其研究目标也只是单一的研究首次放尿量多少,评价指标也只是粗浅的以肉眼血尿为标准,对缺血再灌注的概念及内涵未能关注,目前不能科学地判断所施行的干预措施是否对膀胱缺血再灌注损伤真正具有保护意义,故研究放尿速度对膀胱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具有临床意义的。在护理工作中,要根据患者用药种类、患者表情效果、患者自然昼夜规律、心理因素、尿道紧张度与尿失禁、输液量、饮食等实际情况来控制放尿速度与放尿量,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1]Choong S,Emberton M.Acute urinary retention[J].BJU,2000,85(2):186-201.
[2]Vilke G M,Uberg J W,Harrigan R A,et al.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acute umary retention[J].J Emerg Med,2008,35(2):193-198.
[3]吕淑琴,段亚平.护理学基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317.
[4]李文刚.急性尿潴留后膀胱功能和组织结构改变及其与活性氧关系的实验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05.
[5]金晓东.急性尿潴留持续时间对膀胱功能和组织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9.
[6]谢东萍.急性尿潴留导尿第一次放尿量探讨[J].中国医疗前沿,2011,6,(1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