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雾化方式在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2015-03-05武玉斌吴祖凤
武玉斌,吴祖凤
(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安徽 合肥 230061)
◇临床护理◇
不同雾化方式在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武玉斌,吴祖凤
(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安徽 合肥230061)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雾化方式吸入治疗对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将该科6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A,B两组。两组常规治疗方法相同。A组在停用无创通气间雾化吸入,B组在使用无创通气中串联呼吸机管道吸入药物。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观气促、血气、心率及呼吸情况。结果相同时间内B组患者气促程度、血气分析改善程度较A组明显,心率及呼吸频率变化较A组小,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创呼吸机串联雾化吸入药物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更明显,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无创通气;雾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由于其患病率及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40 岁以上人群COPD 总患病率为8.2%,其中成为中国人群第三大致死病因。COPD 急性加重( AECOPD) 患者每年的急性加重次数约1~4 次,患者的症状恶化、肺功能下降,生活质量下降,严重危害着人民健康[1]。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其病死率更高。急性加重期使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疗效已得到肯定[1-3];无创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越来越确切,使用范围越来越广[1,4];无创通气和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具有两者共同的优势[5]。但对于基础肺功能较差,入院时胸闷气促明显,患者使用传统的口含式雾化装置存在使用中不能配合或胸闷气喘加重现象,故而停止雾化使用。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不同的联合方式应用,探讨其更佳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伴Ⅱ型呼衰患者62 例,男44 例,女18例,年龄46~86岁。选取病例均符合,所有病例诊断均符合2013 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COPD 学组制定的《COPD 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患者神志清楚,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能自行或经协助完成雾化吸入,排除肺脏以外其他器官的严重功能障碍,符合无创通气的指征[1,3],在治疗过程中完全能配合无创通气,并且有效。
1.2方法将所选病例随机分成A、B两组,其中A组32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69.03±9.92)岁;B组3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70.04±10.53)。两组采用无创呼吸机,依据患者颜面形态选择合适的鼻罩,用头带固定调至不漏气为止,采用S/T模式:吸气压(IPAP)从8 cmH2O开始,逐渐上调至20~22 cmH2O,呼气压(EPAP)从4 cmH2O开始,维持在5~6 cmH2O。备用呼吸频率每分钟15次左右,吸气时间与呼吸周期百分比为30%~40%。
两组均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药物。治疗前先指导患者尽量能将痰液咳出以免妨碍雾滴渗入。神志清楚者采用坐位、半坐卧位,而意识模糊者则取侧卧位,床头抬高30°治疗时指导患者配合呼吸机进行呼吸,治疗结束后及时叩击背部,排出痰液。不同的是:A组为每日上午10时、下午4时在停用无创呼吸机过程中单纯泵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1 mg+特布他林2.5 mg+异丙托溴胺500 μg。B组为每日上午10时、下午4时在使用无创通气过程中雾化装置串联呼吸机管道雾化吸入布地奈德1 mg+特布他林2.5 mg+异丙托溴胺500 μg,具体方法为原有的空气压缩泵驱动雾化吸入器通过氧气管与储物罐下端出口相连,储物罐上端与T型接头的下端相连;T型接头的“一”端接咬嘴或面罩用于自主呼吸患者,T型接头的“一”端另一侧与呼吸机管道相接后连至呼吸机。开动空气压缩泵驱动产生雾滴,通过正压通气将药液雾滴连同氧气输入气道内(图1)。观察患者治疗前后24 h有关指标:(1)气促主观程度;(2)血气分析变化;观察治疗前和治疗中平均心率和呼吸频率的变化。
2结果
两种雾化吸入方法治疗后较治疗前主观气促胸闷都有好转,但B组好转程度明显好转A组(P<0.01),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血气分析、心率及呼吸频率变化比较见表1,表2。A、B组经由不同方法雾化吸入后,心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A组心率加快的速度比B组更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B组也就是呼吸机串联空气压缩泵雾化法治疗组,经治疗后PCO2下降,PO2上升,呼吸频率保持平稳,而A组治疗后PCO2下降,PO2有所上升,呼吸频率加快,P<0.01。A组与B组组间比较B组无论PCO2下降程度,PO2上升程度均明显好于A组,两组组间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变化的比较±s)
注:与A组治疗前相比,△P<0.01,与B组治疗前相比,▲P<0.01,与A组治疗后相比,□P<0.01。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中平均心率及呼吸变化的比较±s)
注:与A组治疗前相比,△P<0.01,与B组治疗前相比,▲P<0.01,与A组治疗后相比,□P<0.01。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1]。支气管扩张剂特布他林和异丙托溴胺通过改善气道平滑肌张力舒张支气管,改善肺功能FEV1或其他肺功能参数[6],吸入糖皮质激素可以降低气道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减轻症状,减少住院天数[7-9]。特布他林、异丙托溴胺雾化吸入缓解气道痉挛的同时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 能增加后者进入气管树的药量,发挥更好的作用,减少副作用。无创机械通气应用于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逐渐增多,疗效肯定,被认为是该病的重要治疗措施,已得到指南的肯定。本研究者中尽管A、B两组雾化治疗后都较治疗前有效,但B组雾化治疗后效果明显优于A组(P<0.01)(表2)。
影响雾化吸入的因素很多,本研究主要为给药方式不同,B组患者经呼吸机串联压缩空气压缩泵雾化,储物罐成为无创呼吸机回路中的一部分,这样在无创呼吸机通气同时可将雾化后的药液随气流进入肺部,增加了气溶胶微粒在下气道和肺泡的沉降。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和血气指标改善更为明显,提示这种串联雾化方式将呼吸机的通气作用和雾化吸入的扩张支气管、抗炎作用叠加,起到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另外,因呼吸机本身具有送风作用能产生持续气流,无需呼吸配合技巧,患者只需平静呼吸,药物就能吸入播散到下呼吸道,减少患者因呼吸肌做功出现呼吸困难,心率增快,血氧饱和度下降的几率,也减少了患者的呼吸用力,从而降低雾化导致的呼吸做功增加,有利于减少呼吸肌疲劳。尤其适用于肺功能较差,不能配合雾化吸入或者因严重呼吸困难、嗜睡或昏迷需持续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患者。这正式A组部分肺功能较差的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甚至停止雾化治疗的原因。
少数病人雾化吸入后出现支气管痉挛,即所谓的“治疗矛盾现象”,其中之一的原因和气雾的温度有关,吸入过冷或过热的气体可能引起气道痉挛,而呼吸机有恒温器能保持恒定的气体温度[10],B组患者串联呼吸机,气雾温度稳定,治疗过程中无一例出现呼吸困难加重。
B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还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足,如雾化药液在呼吸机管道中通过,可能因管道及面罩等原因需加大药物剂量,但我们使用时将储物罐尽可能接近于面罩减少了药物的丢失;另外,药液如果因面罩漏气等原因进入眼部导致眼睛不适或者感染,这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改进。
综上所述,无创通气串联雾化吸入支气管舒张剂联合吸入激素在治疗AEC0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方面有协同作用,不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缩短呼吸衰竭纠正时间,又可避免患者因使用雾化可能出现的呼吸困难加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病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4):255-264.
[2]张群,江燕.布地奈德与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雾化吸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3,35(12):3771-3772.
[3]史亮,马壮.无创通气治疗AECOPD 伴重度呼吸性酸中毒的临床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1):2087-2088.
[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生理与重症监护学组.无创正压通气临床专家共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2):86-90.
[5]侯小华,张秀华,曹书华.无创机械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老年 COPD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3):4997-4999.
[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诊治专家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诊治中国专家共识(草案) [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3,12(6):541-551.
[7]赵磊,王媛媛.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AECOPD 的疗效分析[J].安徽医药,2013,17(8):1372-1373.
[8]谭芳,刘凌,张剑青,等.吸入布地奈德对AECOPD患者气道促炎/抗炎介质水平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8):1394-1396.
[9]胡文红.布地奈德与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喉炎临床疗效比较[J].安徽医药,2013,17(5):839-840.
[10] 俞森痒,蔡柏蔷 主编.呼吸内科主治医师660问[M].2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205-210.
(收稿日期:2014-10-08,修回日期:2014-11-23)
基金项目: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No 1301042220)
doi:10.3969/j.issn.1009-6469.2015.04.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