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禅净合流的角度分析道信的“一行三昧”思想

2015-03-02

许昌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三昧净土台北

白 冰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陕西 西安710069)

禅宗与净土宗是中国影响最大的两大宗派,尽管有着种种的不同,但最终实现了禅净合流,此处的合流有义理的、修行的、组织的等多方面的涵义,我们仅从义理的角度来探讨禅净合流。魏晋时期,禅宗与净土宗虽然并未形成宗派,但禅法修持与净土信仰在社会上已经广泛传播。无论是修禅还是修净土都不注重义理的探讨,讲究实修实证,颇受民众的欢迎,这时候禅、净虽然分离,但已经出现了融合的迹象。洪修平指出,“禅净融合,最早在东晋慧远倡导的念佛禅中就已初露端倪。”[1]127南北朝时期,随着大乘佛教如来藏经典的传播,如来藏心性思想不仅在义理上占据了中国佛学中的重要地位,而且也被应用到了修持者的实践当中,从而开启了具有“返本净心”的中国佛教修持特色。这在禅宗的表述中即为“明心见性”,又依“随其心净,则佛土净”[2]538下,形成了“唯心净土”思想,成为禅净合流在义理上的基石。在这一大的思潮背景下,禅净合流的思想融入到了“一行三昧”当中。关于“一行三昧”这一禅法,学界给予了较多的关注。法国著名佛教学者伯兰特·佛尔在《早期禅的“一行三昧”观念》一文中指出“如果对天台、禅和净土宗作整体性考察,将会发现,该观念(按:一行三昧)的存在有益于最大限度地弥合各种佛教思想趋向之间的裂痕。”[3]7尽管该文对“一行三昧”和禅宗“一心戒”、密宗“看一字”、净土宗“称名念佛”、道教“守一”观念之间的意义关联作了分析,但对道信的“一行三昧”及其对禅净合流的影响并没有做具体而深入的探讨。

此外,肖黎民在《文殊三昧与一行三昧——以〈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为中心》中将“文殊三昧”与“一行三昧”作比较分析,对我们理解“一行三昧”有正本清源的作用,但学界从禅净融合的角度分析道信的“一行三昧”思想尚不多见。那么“唯心净土”与净土的念佛、禅宗的见性、天台宗的净土观念究竟是什么关系?搞清楚这些问题,对于我们研究禅净合流具有重要的佛教思想史上的意义。

一、“事一行三昧”与“理一行三昧”

“一行三昧”是道信(580~651)、弘忍(601~674)所创建的“东山法门”禅法思想中的重要概念,指心专于一行而修习的正定。又作真如三昧、一相三昧、一相庄严三摩地。“一行三昧”在修持层次上有“事一行三昧”和“理一行三昧”之分。事一行三昧的修持次第是从现实心开始念佛进而观想佛,此为称名念佛,属于禅观。理一行三昧的修持次第是从观想佛开始,进而观法界实相真如,此为实相念佛,属于禅悟。由此可见,事一行三昧是理一行三昧的基础。

事一行三昧,以“系心一佛,专称名字”为内容。《文殊说般若经》说:“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4]731中修行者念佛之前先找一处空闲的地方,面向佛的方向端坐正身,念念相续不间断。道信说:“又依《文殊说般若经》‘一行三昧’,即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念佛时,不能起妄念,方能达到效果。

理一行三昧,说明法界平等无差别的道理,而这又成为佛与众生平等的依据。《文殊说般若经》说:“文殊师利言:‘世尊,云何名一行三昧?’佛:‘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如法界缘不退不坏,不思议无碍无相……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5]1286下-1287上

其他佛教经典对“理一行三昧”亦有相同的解释。《大智度论》认为“一”就是“一相智慧”,“行”就是“观”,修行者用定心观诸法,无论有相、无相还是空都是一样的,并没有差别,法界平等无碍。《三藏法数》把“一行三昧”界定为“真如三昧”,用观想真如之理的方法,来禅定。“一行三昧者,惟专一行,修习正定也。谓修行之人,应处空闲,舍诸乱意,系心实理,想念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而不懈怠,于一念中,即能得见十方诸佛,获大辩才也。”[6]556下

唐代宗密把“理一行三昧”称为如来禅。他认为只要修行者能够顿悟自心本来清净,也就是顿见真如之理,就是“此心即佛”,这种禅法即为“如来清净禅”、“一行三昧”或“真如三昧”。“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原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摩门下展转相传者,是此禅也。”[7]399中

理一行三昧与事一行三昧的区别在哪儿呢?理一行三昧是见道后的境界,即“法界一相,系缘法界”,“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如果没有见道,怎么能够知道法界一相无差别的境界呢!这是见道以后所用的词语。事一行三昧指一心念佛,念念相续,这样就能从事一行三昧入理一行三昧,而证得真如之理。“菩萨摩诃萨当念一行三昧,常勤精进而不懈怠。如是次第渐渐修学,则能得入一行三昧。”

“一行三昧”虽然是念佛的法门,但是以见道为旨归,并非追求往生西方净土。道信认为念佛见净土、念佛见道的法门,是对利根之人所说,因此不一定非要用西方来指称。

“用向西方不?信曰:若知心本来不生不灭,究竟清净,即是净佛国土,更不须向西方。《华严经》云:无量劫,一念无量劫,须知一方无量方,无量方一方。佛为钝根众生,今向西方,不为利根人说也。”[5]1287下

这句话的含义是问修持者在念佛的时候是否要观想西方阿弥陀佛净土?道信说只要明见自己的本心本来清净,不生不灭,这就是佛国净土,不需要再另外找一个西方净土,这是对利根之人而言的。道信的净土思想实质就是“心土不二”,净土就在自己的清净本心当中。

“即看此等心,即是如来真实法性之身,亦名正法,亦名佛性,亦名诸法实性实际,亦名净土,亦名菩提金刚三昧本觉等,亦名涅槃界般若等。名虽无量,皆同一体,亦无能观所观之意,如是等心要令清净,常现在前,一切诸缘,不能干乱。何以故?一切诸事,皆是如来一法身故”[5]1287上

道信将禅与念佛相结合,形成了“禅净合一”的修持特色,其着眼点是在“事一行三昧”与“理一行三昧”的结合上。道信所说的“事一行三昧”代表了净土宗,而“理一行三昧”代表了禅宗,这两者的结合便是“禅净合一”,也可称为“心土合一”。这时的境界就是见道的境界,即“性相不二”、“心土不二”。修行者如果还执迷于在心外追求净土,那就是事与理还有区分,尚未见道。如果从“理一行三昧”的角度来看,道信的净土思想就是“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二、“系心一佛”与“亦不念佛”

对于凡夫而言,“入一行三昧”也并非是一件易事,道信强调“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由此而渐入,通过“念佛”的方式而“见道”。修持者的念佛心从现实层面开始,摆脱妄念,逐级深入,从而返回清净本心。“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5]1286下-1287上对于一般修持者而言,是从现实心念佛、观想佛,进而观法界实相,悟空寂之理。而对于利根之人,则从现实心直接观法界实相,顿见佛道,即能达到“亦不念佛,亦不捉心”[5]1287中的境界。事、理一行三昧之分,充分地解释了“系心一佛,专称名字”与“亦不念佛,亦不捉心”两种看似矛盾的说法,其实是所指不同而已。

“云何能得悟解法相,心得明净?信曰:亦不念佛,亦不捉心,亦不看心,亦不计心,亦不思惟,亦不观行,亦不散乱,直任运,亦不令去,亦不令住,独一清净。究竟处心自明净,或可谛看,心即得明净,心如明镜。或可一年,心更明净。或可三五年,心更明净。或可因人为说,即悟解。或可永不须说得解。经道:众生心性,譬如宝珠没水,水浊珠隐,水清珠显。”[5]1287中

“亦不念佛,亦不捉心,亦不看心”是已经见道,这是就“顿悟”或者是先通过渐修之后“见道”而说的。对于未见性的人,是根本做不到“亦不捉心”的这种境界,但后文又说,“或可一年,心更明净,或可三五年,心更明净”这种说法又明显是渐修的方法,不过修持实际上分为“见道”与“修道”两个过程。此处渐修说的是修道,讲的是保持“心性明净”的过程,“心即得明净,心如明镜,或可一年”这就要看修持者长时间的功夫了。非利根者,从现实心到念佛,到观想佛,最后悟空寂之理,从而心得明净。利根之人,从现实心直接悟空寂之理,少去了中间的观想过程。对于道信所说的“心”如何更深一步的理解呢?下面来看两段文献:

“亦不念佛,亦不捉心,亦不看心,亦不计心,亦不思惟,亦不观行,亦不散乱,直任运。”[8]1287中

“即看此等心是如来真实法性之身,亦名正法,亦名佛性,亦名诸法实性实际,亦名净土,亦名菩提金刚三昧本觉等,亦名涅槃界、般若等。名虽无量,皆同一体,亦无能观所观之意。”[8]1287上

“亦不捉心”的心指的是妄念,“此等心”是如来真实法性之身、正法、佛性、诸法实性、净土、菩提金刚三昧本觉等,所以这两个心的含义是不同的。道信说:“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修持者的念佛心是从现实层面开始的,从摆脱妄念逐级深入,通过“系心一佛,专称名字”,从而返回到自己的清净本心,本有的佛性,故能达到“亦不念佛,亦不捉心,亦不看心”的境界。

道信所提倡的“一行三昧”是一种“念佛法门”,既有观想念佛也有实相念佛,通过“事一行三昧”而进入“理一行三昧”。在此过程中,修持者的清净本心并非完全显现,而是逐步显现,无论“一年”或“五年”后,让心“更明净”,“更”的区别就在于“清净本心”显现的程度。“佛言:菩萨摩诃萨当念一行三昧,常勤精进而不懈怠。如是次第渐渐修学,则能得入一行三昧。”道信的“一行三昧”将禅与念佛相结合,是早期禅宗“唯心净土”思想的表现。

《文殊说般若经》详细介绍了如何来修一行三昧,以及念佛的种种益处。“欲入一行三昧”的前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当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然后能入一行三昧。”[4]731上“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便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5]1286下-1287上“得入一行三昧”的过程:“佛言:菩萨摩诃萨当念一行三昧,常勤精进而不懈怠。如是次第渐渐修学,则能得入一行三昧,”[4]731上、中“若得一行三昧”的结果:“如是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

结合《文殊说般若经》对“一行三昧”的叙述,总结以下三点:其一,理一行三昧是见道的境界。在理一行三昧中,能够体知法界一相,无有差别。其二,入一行三昧前有一定的条件。首先要知道般若波罗蜜,依智慧得入。修定的环境要空旷,修行的方法是专称佛号。其三,一行三昧是渐修的法门。修行者应该努力精进,不能懈怠,这样才能入一行三昧。但是,对于凡夫来说,“入一行三昧”也并非是一件易事,道信强调“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由此而渐入,通过“念佛”的方式而“见道”。

自达摩传法以来,禅法在修持的形态上呈现出一种变化的趋势,形式上变的简便易行,使禅法的受众范围扩大,禅法逐渐成为普利三根的法门。道信依《文殊说般若经》,所提倡的念佛法门,就是把理一行三昧与事一行三昧结合了起来,在念佛中达到“性相不二”的境界,而慧能把这个范围更有所扩大,将“一行三昧”扩大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当中。“善知识!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维摩诘所说经》又名《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莫行心谄曲,口说法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非佛弟子。但行直心,于一切法上无执着,名一行三昧。”[9]352下

三、“唯心净土”与“明心见性”

佛教将人类所居住的地方称为“五浊世间”,而将圣人所居住的国土称为净土。“问曰:何名净土?答曰:世界皎洁,目之为净,即净所居,名之为土。故《摄论》云:所居之土无于五浊,如颇梨柯等,名清净土。《法华论》云:无烦恼众生住处,名为净土。”[10]3下净土的其他名字还有,佛地、佛国、佛界、佛土、净刹、净首、净国等。净土分为四类:“一、法性土,以真如为体故……二、实报土,依《摄论》云:‘以二空为门,三慧为出入路。奢摩他毗钵舍那为乘,以根本无分别智为用,此皆约报功德辩其出体’……三、事净土,谓上妙七宝,是五尘色性,声香味触为其土相故……四、化净土,谓佛所变七宝、五尘为化土体故。”[10]3下从果报的位阶,修证的深浅,净土又分五层,“一、纯净土,唯在佛果;二、净秽土,谓净多秽少,即八地已上;三、净秽亭等土,谓从初地乃至七地;四、秽净土,谓秽多净少。即地前性地;五、杂秽土,谓未入性地。”[10]4下

净土宗所认为的净土是西方极乐世界,为实报庄严土,到了此世界享有十乐。东晋慧远信仰的就是弥陀净土。不过还有信仰弥勒净土的,西晋道安、唐代玄奘与窥基崇奉弥勒净土,期生兜率弥勒净土,西晋竺法护所译《弥勒下生经》对弥勒净土有所介绍。弥陀净土思想的理路是,通过念佛的内因,依靠弥陀愿力的外缘,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净土的念佛有四种方法:称名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观佛妙相)和实相念佛(观佛法身)。实相念佛是理一心的正观,以自力为主的修行法门。

这里探讨的净土是弥陀净土,道信的一行三昧并未脱离净土修持的基本理路,仍有念佛的思想,但依靠的是自力,通过“念佛”而见“净土”。这正是“唯心净土”的思想,以“见道”为究竟,即理一行三昧。其修持过程是:执著之心的有相,通过念佛法门达到无相,显现清净本心。事为俗谛、有相,针对中下根之人;理则为真谛、无相,针对利根之人。“禅净合一”所代表的禅法思想是“唯心净土,本性弥陀。”[11]207上

把净土法门同禅法思想相结合是禅宗的一大创举。道信说:“若知心本来不生不灭,究竟清静,即是净佛国土,更不须向西方。”[5]1287下“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2]538下《传法宝纪》记载道信一系的弘忍、法如、大通神秀通过念佛而令自心清净。“忍、如、大通之世,则法门大启,根机不择,齐速念佛名,令净心。”《起信论义记》说:“众生真心即诸佛体,更无差别。”[12]275上明代祩宏说:“生入无生,念佛即是念心,生彼不离生此,心佛众生一体,中流两岸不居,故谓自性弥陀,唯心净土。”[13]606中

生活在五代末宋初的法眼宗门人永明延寿(904~975),既承认唯心净土,也承认佛报庄严实土,归根结底还是和人根器的差异相关,和所断的无明相关。唯心净土的心是自性清净心。“唯心所现”的净土也是有层次的,最高的层次就是“唯心净土”,也就是“唯心所现土”的最高层次,达到唯心净土的方法是“了心方生”。“故知,识心方生唯心净土,著境只堕所缘境中。既明因果无差,乃知心外无法。”[14]966下

“问:唯心净土周遍十方,何得托质莲台,寄形赡养,而兴取舍之念,岂达无生之门,忻厌情生,何成平等?答:唯心佛土者,了心方生。《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云:三世一切诸佛皆无所有,唯依自心,菩萨若能了知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随顺忍,或入初地,舍身速生妙喜世界,或生极乐净佛土中。故知识心方生唯心净土,着境只堕所缘境中,既明因果无差,乃知心外无法。又平等之门、无生之旨,虽即仰教生信,其奈力量未充,观浅心浮、境强习重,须生佛国,以仗胜缘,忍力易成,速行菩萨道。”[11]198下 -198上

延寿的观点为:利根之人是从理入手,了悟真谛无相;中下根之人是从事入手,了悟俗谛有相。“归命三宝者,要指方立相,住心取境”。[14]961中“道场有二:一、理道场;二、事道场”。[14]961上理,即唯心净土、性净之境、自性清净心、诸法实相、法性常寂光土。对应理的是识心,天台宗智顗大师说:“观心性本净,犹如虚空,即是性净之境。境即国也,观智觉悟此心,名之为佛。”[15]560中达到理的境界,即为无生法忍菩萨。事,指方立相净土,对应的是著境,“实报庄严土有相”,此为随顺忍菩萨。永明延寿把禅宗与净土宗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净土分为理与事,而这种对净土的划分依据的是修行者根器上的差异。

“佛说极乐净土,普劝娑婆群生,应当发愿生彼国土。然学顿者,拂之为权说,不通理性者,泥之于事相。吴尝学唯识,唯遮外境”[11]207下

“识表自心,心外无境,境全是心,心法遍周,净土岂离乎当念,生佛同体,弥陀全是于自心,总摄有情,诚无凡圣之异,融通法界,宁有远近之区。《首楞严经》言:心存佛国,圣境冥现。”[11]207下

境就是心,自性即为弥陀,佛国就是自性的境界。按照禅宗的观点如果能够见性,则会“性相不二”,对于有相、无相净土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宋代天台宗学者知礼说:“问:佛无上报是即理之事,可论金等,究竟寂光是即事之理,岂有金等。若其同有事理既混,如何分于二土义耶?答:佛无上报是究竟始觉,上品寂光是究竟本觉,始本既极,岂分二体,应知二土纵分事理,实非有无,岂真善妙有而非理邪,秘藏之理岂同小空,故此事理二名一体,以复本故,名无上报事也,以复本故,名上寂光理也。”[16]169上

净土宗对净土层级的区分,往生的程度是以所破的烦恼和所具有的觉悟高低为标准的。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智旭说:“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者,随其或散、或定,自于同居土中分三辈九品;若执持名号,至于事一心不乱,见、思任运先落者,则生方便有余净土;若执持名号,至于理一心不乱,豁破无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则生实报庄严净土,亦名分证常寂光土;若无明断尽,则是上上实报,亦是究竟寂光也。”[17]365上

从事的角度来说,净土的终极目标还是唯心净土,无明断尽后显现自己的真如自性,清净本心,这在逻辑上和道信从“事一行三昧”到“理一行三昧”的理路是一致的。

四、结论

早期禅宗“念佛”思想的研究多集中于六祖慧能的《坛经》,如《坛经·疑问品》的“随其心净,即佛土净。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坛经·定慧品》的“《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等,所依佛经主要为《金刚经》和《维摩诘经》。实际上四祖道信已经将净土的念佛法门融入禅修当中,这一修法称为“一行三昧”,所依佛经为《文殊说般若经》,强调通过念佛而见净土,这正是“唯心净土”思想的体现。“唯心净土”的思想是净土宗与禅宗融合的修持基础,其重要之处在于代表了佛教根植于中国所体现的“入世”、“自力”、“内在”的解脱特点。南北朝时期大乘如来藏经典传入中国,其心性思想与禅法思想、念佛思想相融合后而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道信“一行三昧”中所蕴含的禅净合流思想正是在这一思潮背景下形成的。

[1]洪修平,许颖.佛学问答[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姚秦)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A].大正藏:第14册[C].台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

[3]蒋海怒译.早期禅的“一行三昧”观念[J].中国哲学史,2010,(2):7-22.

[4](梁)释曼陀罗仙译.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A].大正藏:第 8册[C].台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

[5](唐)净觉.楞伽师资记[A].大正藏:第85册[C].台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

[6](明)一如等集注.三藏法数[A].大藏经补编:第22册[C].台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

[7](唐)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A].大正藏:第 48册[C].台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

[8](唐)道信.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A].大正藏:第85册[C].台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

[9](宋)契嵩本.坛经[A].大正藏:第48册[M].台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

[10](唐)道世.诸经要集:卷1[A].大正藏:第54册[C].台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

[11](宋)宗晓.乐邦文类:卷4[A].大正藏:第47冊[C].台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

[12](唐)法藏.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A].大正藏:第44册[C].台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

[13](明)袾宏.佛说阿弥陀经疏钞:卷1[A].卍续藏经:第22册[C].台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

[14](宋)延寿.万善同归集:卷上[A].大正藏:第48册[C].台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

[15](隋)智顗.维摩经玄疏:卷 6[A].大正藏:第 38册[C].台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

[16](宋)知礼.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 1[A].大正藏:第37册[C].台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

[17](明)智旭.阿弥陀经要解[A].大正藏:第37册[C].台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

猜你喜欢

三昧净土台北
“地球上最后一块净土”——瓦努阿图
守住心中感恩的净土——《一饭千金》读后感
放翁“诗中三昧”浅论
台北家居
冬日偶感
拾味夜台北
台北Z House
创造一方医疗净土
台北
天台学者的“王三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