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粮食统购统销:一个文献综述

2015-03-02高军峰

许昌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粮食政策农民

高军峰

(许昌学院社科部,河南许昌461000)

1953年,新中国确立农村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使农村粮食生产剩余流通和消费分配完全受到国家计划掌控。其中粮食统购政策延续到1985年,粮食统销政策延续到1993年。农村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实施对计划经济体制历史演变、工农业发展关系变迁、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固化、各级政府组织政治运作模式生成以及党和政府处理粮食问题方式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梳理我国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形成实施和历史评价等方面研究成果,对于党和政府推进粮食政策改革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农村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形成原因研究

1985年,党的“一号文件”对农村粮食统购统销政策进行了比较客观的历史评价,学术界随机展开对这项政策形成原因的研究。薄一波在《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中指出全国范围伴随着工业化实施对粮食需求大幅度增加,建国后农民提高生活水平愿望,私营粮商囤积粮食等是1953年实施统购统销政策原因。刘洋在《统购统销—建国初期统制经济思想的体现》(《中共党史研究》,2004年第6期)中指出这项政策不只是为了解决粮食供应问题,还存在建设社会主义意图。田锡全在《1953年粮食危机与统购统销政策的出台》(《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中认为粮食统购统销在解决粮食危机同时,也存在改造传统城乡生产关系的目的。黄耿阳,陈益元在《统购统销与农村社会重构——以1953~1957年湖南省醴陵县为研究个案》(《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中认为实施统购统销政策有助于国家权力直接嵌入农村,推进农民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根本变迁。陈艳梅,李幼军在《粮食统购统销:一个经济史的分析框架》(《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中认为主要是为了保证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国家不得已选择了统购统销。从党的领导人视角分析,邹华斌,刘小莉在《农业合作化视域下毛泽东与统购统销政策的关系》(《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认为毛泽东认为粮食紧张反映出国家与农民关系紧张,为了改造农民而实施了这项政策。杨奎松在《从“小仁政”到“大仁政”》(《开放时代》2013年第6期)梳理和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与中央其他领导人在农民粮食问题上态度异同与变化。

不过,崔晓黎在《统购统销与工业积累》(《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1期)中认为统购统销政策实施没有达到为工业化建设提供资金积累的目标,工业建设汲取的农业资金与农业税持平。徐建清在《建国前夕的市价与牌价——从价格机制到统购统销》(《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粮食存在市场价和牌价两种价格,两种价格运行机制实际上是一种高成本机制,国家以较低成本实现计划目标是实施粮食统购统销的直接原因。王瑞芳在《陈云与粮食统购统销》(《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4期)中认为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形成上升到意识形态高度,是为了把农业纳入社会主义改造轨道。徐勇在《论农产品的国家性建构及其成效——国家整合视角下的“统购统销”与“瞒产私分”》(《中共党史研究》2008年第1期)中认为,20世纪50年代,统购统销政策出台和实施,把粮食生产和流通纳入国家掌控,农民只是生产者而不是农业经营者,主要是为了强化农民对国家的认同。

对于农村粮食统购统销形成过程研究,有论者认为陈云提出该政策根本目的是要将粮食生产和分配纳入国家计划之内,但该政策最初只是临时性应急措施政策,最后才成为了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组成部分。这方面研究成果主要有朱佳木的《陈云与中国工业化起步过程中若干基本问题的解决》(《当代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3期);梅行的《我国过渡时期经济战线的三大战役》(《陈云与新中国经济建设》,中史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吴硕的《粮食流通体制的战略性大改革》(《经济研究》,1985年第3期);武力的《中国计划经济的重新审视与评价》(《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4期);赵发生主编的《当代中国的粮食工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等。

学界在研究中往往忽视粮食统购统销政策背后的政府财政问题,应该说,该政策形成本质上是为了解决国家财政问题。如果国家通过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和相应的制度保障汲取的农业剩余没有完全用于工业化建设,那么这些资金的流向就成为需要关注的问题。

二、农村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实施过程研究

对农村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实施过程进行历史考察。罗平汉的《票证时代:统购统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一书,是迄今为止概括比较全面的关于粮食统购统销过程通史性著作。除此之外,还有大量个案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主要是学位论文,如顾国花在《松动与解体:粮食统购统销制度研究(1978-1985)——以江苏省溧阳县为个案》(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中梳理和分析了该县的粮食统购统销制度走向解体的过程;田锡全在《粮食统购统销制度的形成及其在唐河县的运作(1953-1957)》(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中对唐河县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形成和实施进行了探讨;冯志军在《巩固与强化:粮食统购统销制度研究(1961-1965)——以山东泗水县为个案》(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中从个案角度对于县级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变迁进行研究。其他如以上海为个案研究的有汤水清:《上海粮食计划供应制度的建立(1953-1956)》(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赵明明:《建国初期地方政府的粮食调控研究——以1949-1957年的上海为中心》(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杨伟明:《粮食统购统销中的宣传动员——以1953-1958年上海郊区为中心考察》(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如以安徽、河南为个案进行考察的有孙琦:《大跃进前的粮食征购——以河南内乡县为中心》(2010);马华:《粮管所:粮食资源配置中的国家要素(1953-1985)——以河南省汝南县王岗粮管所为个案》(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以河北为个案进行研究的有张闯:《1953-1955年河北省粮食统购统销述论》(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以江苏为个案进行研究的有唐文起:《简述陈云粮食统购统销思想——从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在江苏贯彻实行谈起》(《学海》,1995年第6期)。以重庆为个案进行研究的有李婉琨:《粮食市场与政府控制:统购统销的准备过程——以江津县为考察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等等。个案研究主要从基层微观视角梳理政策实施过程,主要是分析政策实施过程中不同主体思想和行为特点,在观点上并没有形成对已有结论的突破。

对于农村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实施问题研究,如“高征购”问题,葛玲在《统购统销体制的地方实践——以安徽省为中心的考察》(《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4期)中认为统购统销体制并不内含高征购必然性。统购统销基于地方政治化操作是导致制度发生变异的重要因素和基本特征。关于三年大饥荒与统购统销关系研究,多数学者依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的结论进行分析,即认为“大跃进”发动、持续“反右倾”运动、三年自然灾害和中苏关系破裂等是造成“大饥荒”的主要原因。然而,臧金峰在《从统购统销的视角探析三年大饥荒的爆发》(《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6期)一文中认为,统购统销政策的不恰当实施同样是引起大量人口非正常死亡的重要原因,同时统购统销政策内部本身缺乏激励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对三年大饥荒的发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农村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历史评价研究

对这项政策进行历史评价分析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类是做出正面的评价,充分肯定粮食统购统销作用;另一种是重点分析粮食统购统销负面影响,指出统购统销政策实施给社会、农民和市场等带来严重后果;第三种是在肯定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作用的同时,也指出相应的负面影响。

首先,肯定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应有作用。从粮食供应视角进行分析,朱丹在《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在湖北的实施及影响》(《当代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1期)中认为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出台是解决建国初粮食供需紧张的唯一办法,它结束了粮食市场自由经营的混乱局面,并推进了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农业发展。如湖北省为了缩小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对农业产品和工业品价格进行调整。刘圣陶在《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形成的原因、特征和启示》(《求索》,2006年第4期)中认为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既能够满足工业化建设对粮食的需求,又能够维持城乡社会稳定。

其次,重点论述粮食统购统销的负面影响。陈国庆的《统购统销政策的产生及其影响》(《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2期)认为统购统销政策主观地用行政手段代替经济手段来调控农产品生产和流通,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许经勇的《对统购统销与政社合一的深层思考》(《毛泽东思想论坛》,1994年第1期)认为农产品收购价格长期偏低,不仅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而且抑制了农民收人水平提高,削弱了农业发展能力。同时人为压低要素价格,从长时期看可能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得更快。

侯利敏在《对中国粮食统购统销制度的评价》(《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中指出在经济落后农业大国,实施粮食统购统销是国家从农业部门实施行政性方式汲取剩余,不过在工业化建设基础初步形成后,国家应该调整政策,结果是政策持续实施带来农业发展滞后,又影响到工业化建设的持续推进。唐正芒,彭秋香在《粮食统购统销32年》(《老年人》,2007年第1期)中认为这项政策限制价值规律发挥作用,挫伤农民种粮积极性,影响了整个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同时国家对粮食销售价格财政补贴与日俱增,逐渐成为财政负担。

再次,既肯定政策实施的必要性,但同时也指出负面影响。陈艳梅,李幼军在《粮食统购统销:一个经济史的分析框架》(《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中认为统购统销为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奠定了制度基础和微观基础,并加快了我国工业化进程。总之,统购统销政策实施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了农村传统以来自由市场的急剧萎缩。吴硕在《粮食统购统销之功过》(《中国粮食经济》,2004年第3期)中认为,该项政策实施保证了市场在城乡区域供需平衡,保证了工业化建设历史供应,但是政策实施首先是严重挫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废除了传统粮食流通渠道、流通网络和市场体系,使粮食成为不完全商品流通和商品交换。谢敬在《对统购统销政策运行三十余年的回顾和评析》(《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中认为这项政策实施缓解了资金和粮食等困难和紧张形势、加速了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不过取消农产品供求市场调节作用,以计划和行政干预为手段,对后来计划经济体制起了固化作用。

四、农村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专题性研究

粮食统购统销与国家政治动员。田锡全的《基层政治动员与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推行——以1953-1957年的河南唐河县为中心》(《历史教学问题》,2006年第3期)认为开展群众运动是实施这项政策的重要形式,国家对农村动员的主要方式是各级党组织召开会议、组织宣传、开展试点、思想批判等,最后实现了农村社会动员的效果。罗平汉在《1957年的统购统销大辩论》(《晋阳学刊》,2009年第6期)中指出由于粮食征购过头和农业合作化经营管理方面问题,1956年冬到1957年春有些地方出现一些农民闹事事件,为此全国开始进行两条道路大辩论,为了强化农民统购统销认识和观念,全国范围开展大鸣大放群众性运动。这些研究侧重于考察政治运动带来的严重后果,而有关农民行为中内含的文化属性是否对政治运动存在固有的推动作用,这仍然是需要继续探讨的课题。

粮食统购统销与国家工业化建设。刘传江在《中国粮食流通的制度安排及其变迁》(《经济评论》,2000年第2期)中的看法是,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前国家就面临粮食收购问题,国家工业化建设所需大量资金只有从农业部门汲取,因此,建国后出现多次粮食危机并不是粮食供给问题,而是国家垄断粮食流通,导致农民不能从市场上购买粮食造成的;田锡全在《1953年粮食危机与统购统销政策的出台》(《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中指出粮食危机是该政策出台的契机,并把这项政策纳入过渡时期的路线框架中,强调其对城乡生产关系的改造;庐陵在《1953年中国的粮食危机与统购统销政策的起源》(《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1993年第4期)中持相同的观点。不过,周其仁主编的《农村变革与中国发展:1978-1989》(下)(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一书认为,统购统销是既能满足工业化建设资金积累,又能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求的福利化政策;卢锋在《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与非市场体制的建立》(《教学与研究》,1989年第3期)中认为统购统销对工业化作出了贡献,不过也对农民物质利益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等。

粮食统购统销与剪刀差关系研究。刘助仁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问题研究综述》(《价格理论与实践》,1997年第4期)一文认为剪刀差根源在于农产品市场价格偏离市场价格产生的差额;工农产品不等价交换产生的差额;工农产品价格上涨速度差额;农产品价格与价值差额,工业产品价格与价值差额;工农业产品不等价交换差额等,因此,指出剪刀差根源在于国家对农业产品流通的垄断。武力在《1949-1978年中国“剪刀差”差额辨正》(《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4期)中列举国内工农产品剪刀差计算方法:按照国内外劳动力效率比较方法,可比劳动创造的价值与工农业总产值比较、工农业劳动力文化程度、劳动力生产装备价值比计算、计划价格与市场价格偏离程度计算方法等。指出计算方式不同,计算剪刀差汲取农业剩余量便会出现较大差异。

不过,刘福垣指出,农业利润明显高于工业部门,因此中国基本不存在工农业剪刀差,人们混同了工农业等量成本收入差异与农民年收入差异,因此才认为存在剪刀差。顾晓斌的《论“剪刀差”存在的必然性》(《农业经济问题》,1995年第4期)指出剪刀差存在有其必然性,工农业部门有机构成和劳动时间差异是剪刀差短期存在的原因,不完全竞争的工业品市场以及农业生产要素转移困难等带来剪刀差中短期存在,长期存在原因源于工农业生产技术不平衡。付晨在《90年代剪刀差研究述评》(《农业经济问题》,1999年第12期)中梳理这场争论指出,剪刀差本质是工农业不合理不等价交换关系,市场条件下也具有自发产生剪刀差机制。

由于学界认为剪刀差存在客观性,有人提出缩小“剪刀差”的途径,黄素惠的《论缩小工农产品“剪刀差”》(《理论学习月刊》,1997年第4期)认为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增加农业投入等都是缩小剪刀差途径。黄庆明的《再谈工农产品剪刀差》(《中国统计》,1996年第5期)认为提高农产品价格可以缩小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但是容易造成通胀压力,因此提出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缩小剪刀差途径。赵子文的《我国缩小工农“剪刀差”的途径》(《山西财经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认为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剪刀差问题不是上策,提出降低农产品价格,减少农业生产资料的中间环节,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是缩小剪刀差途径。杨盛的《工农产品剪刀差探析》(《价格与市场》1996年第8期)认为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是一个内生变量,总体上呈长期趋势,只有加快农村体制改革,提高农业生产力,才是消除剪刀差根本途径。综上,学界提出缩小剪刀差方式,主要是基于农业统购统销政策已经取消,由提出政府支持农业措施,然而,在统购统销持续情况下,工农业价格剪刀差实际上无法消除。

粮食统购统销与基层组织关系研究。肖冬连的《加速农业集体化的一个重要动因——论优先发展重工业与农业的矛盾》(《中共党史研究》,1988年第4期)一文认为,为了保证农民在统购统销政策中服从于国家工业化建设需要,国家需要直接掌控农业部门生产、流通和分配等环节。从国家行政掌控的目的看,人民公社集体化经营方式是最有效方式。张济顺的《上海里弄:基层政治动员与国家社会一体化走向1953-1957》(《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认为在建国后国家对城市社会重塑和整合是谋求建立政治与福利统一的组织形式。徐进在《粮食征购与地方政治:1957~1958年安徽省无为县粮食的统购统销》(《史学月刊》,2014年第5期)中分析了1950年代中期安徽省无为县统购统销实施过程,认为上下级关系和干部行为是影响农民生存生活状况重要因素。更多还原国家制度建构和对小农改造是宏观规制和外在约束,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实施带来农业剩余流向国家和非农业部门,本质上政治要求与经济运作在目标和操作上存在一定冲突。

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与农民关系研究。张学兵的《1953-1958年统购统销几个问题考议》(《长白学刊》,2006年第4期)认为,1958年后粮食统购统销实施背离价值规律,出现“高征购”以及强制执行等问题,主要源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展开,实际上提升了农业成本,统购统销政策所承载的国家与农民共同分享地租格局让位于工业部门对农业剩余的汲取格局。陆云航的《对减轻农民负担问题的一个贡献——统购统销对粮食生产影响的实证研究:1953-1982》(《南开经济研究》,2005年第4期)以浙江省象山县某生产队数据为依据,指出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实施从对农业生产者激励视角分析,国家掌控粮食生产剩余流通,已很难起到政策激励效能。黄耿阳,陈益元在《统购统销与农村社会重构——以1953—1957年湖南省醴陵县为研究个案》(《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中强调了这种影响,指出农民在合作组织和统购统销双重压力之下,唯有加入合作组织才不致被弱化、边缘化。

农民对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抵制出现“反行为”现象。徐勇的《论农产品的国家性建构及其成效——国家整合视角下的“统购统销”与“瞒产私分”》(《中共党史研究》,2008年第1期)认为,统购统销政策实施加强了农民对国家认同,农民“瞒产私分”行为反映了农民利益诉求,这种“无权者的抵制”促使国家政策改变2008年第1期;张晓玲在《中农的日常生活(1953-1956)——统购统销制度下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中提出了相同的观点。因此,农民在统购后余粮也受到关注,曹树基,廖丽莹在《国家、农民与余粮——河南省桐柏县的统购统销(1953-1955)》(《新史学》,2011年第2期)中指出随着统购量的增加,为了让农民口粮名义上得到保证,而以农民口粮的成品粮数量转变成原粮数量,不可避免导致了农民余粮减少,这应该是农民“反行为”的主要原因。

高王凌的《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反行为调查》(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认为,也应看到“反行为”对历史的正面贡献:“反行为”一定意义上缓解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所带来的灾难;“反行为”在相当程度上修改了公社制度,促进了人民公社最终解体;张昭国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的“反行为”及其社会分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中指出在学大寨中的“反行为”现象证明人民公社体制已经阻碍农业生产力的发展;雷颐的《“日常生活”与历史研究》(《史学理论与研究》,2000年第3期)切入人们日常生活的视角,描述和分析统购统销对生活的影响。因此,满永的《“反行为”与乡村生活的经验世界——从〈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反行为”调查〉一书说开去》(《开放时代》,2008年第3期)认为乡村普遍“反行为”现象的出现,对此有必要重新思考政治动员效能问题。他认为,农民在制度框架下“反行为”与农业集体化经营体系低效运营互为表里。尤其是在粮食供应出现危机条件下,政治约束与经济目标设定存在错位,导致统购统销政策实施不只是表现为粮食供应问题,而较多表现为体制约束问题。正是这种体制约束导致农业低效和政治导向实现的困境。

粮食统购统销与二元社会结构体制研究。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实施在社会结构层面强化了我国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体制。中介作用因素主要是围绕统购统销制度安排,即城乡隔离户籍制度、计划经济体制、人民公社生产经营体制等。这些制度在保证农业支持工业的同时,也限制了城乡物资和人口流动,国家在制度上形成了城乡居民社会身份差别。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有谢敬:《对统购统悄政策运行三十余年的回顾与评析》(《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汤水清:《论新中国城乡二元社会侧度的形成》(《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李永玲:《统购统销政策的影响》(《安顺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等。

五、农村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国外研究现状

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形成研究。斯蒂芬·安多斯在《China's industrial revolution:Politics,Planning,and management,1949 to the present》认为中国进行工业革命需要大量粮食供应,只有实行这种政策才能保证工业化建设顺利进行(Asia Library Series New York:Pantheon Books,1977)。德怀特·珀金斯在《Market Control and Planning in Communist China》中侧重于国家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对粮食需求增加因素的分析,从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投资向非农产业倾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国家对社会控制等视角分析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出台的原因(Cambridge and 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1968,P42,P205-214)。[美]费正清等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认为1953年秋中央政府解决粮食危机方式不是采取市场调节方式,而是通过实施统购统销政策行政化干预方式。

Kenneth.R.Walker在《回顾集体化:1955年秋至1956年春的“社会主义高潮”》——文中认为,在1955年头七个月,中共党内围绕粮食统购统销政策问题发生了关键性争论,1955年大家普遍认为小农生产继续存在会在农村产生资本主义,有必要采取统购统销以实行计划经济为主的社会主义(《中国季刊》[133],26(1966);“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in Communist China,”CB,373(20 January 1956),1-31)。

1955年粮食“三定政策”出台原因研究。休斯和罗德在Peasant China in Transition:The Dynamics of Development Toward Socialism1949-1956中认为,1954年国家并没有增加购粮指标,反而是自然灾害带来农民加大存粮,进而带来粮食短缺。而粮食“三定”政策出台显示出国家对粮食需求程度减轻(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0,pp.236);Kojima,Reiitsu 在《Grain acquisition and supply in China》中认为粮食危机表现在国家在国内地区之间调运粮食能力明显减弱(Contemporary China,5(1963),66-68)。

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与合作化关系研究。Lardy,Nicolas R.,and Liberthal,Kenneth 等在《Chenyun's Strategy for China's development:A non-Maoist alternative》中认为,1953年8月,为了完成粮食收购较高指标,国家限制了私人粮食交易,传统粮食市场改成了国家粮食市场,主要是为了保证取消粮食交易市场 (Armonk,N.Y.:M.E.Sharpe,1983.(425),XIX)。Vivienen shue 在《Peasant China in Transition:The Dynamics of Development Toward Socialism,1949-1956》中指出,1955年,为了使农民相信农业生产合作社不单纯是把更多资源无偿地流入国家之手的手段,党的政策降低收购量以保证在1955年农民增加收入(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0,pp.293)。

对粮食供应危机研究。托马斯·伯恩施坦的《1955年粮食供应危机中处于无保障和被剥夺状态下的干部和农民行为》,分析了基层干部在政治体制运作中关键作用以及与群众关系所面对的严重困难(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70,pp.365-399)。Kenneth.R.Walker在《Food Grain Procurement and Consumption in China》中指出,1955年夏,在城市地区全面实行粮食定量措施是企图减少城市人均消费量,但是定量水平在1956年不得不增加,这是对一次增加工资高达30%的大改革以后需求增加的反应。此外,1956年出现城市劳动力猛增,使供应非农业人口的供应粮更加紧张(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P68)。

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在基层实际运行状况研究。维恩·舒在《Food Grain Procurement and Consumption in China》中认为粮食统购统销推进农村向社会主义转化,重点通过运用省级报刊资料,分析考察了湖北和湖南两省统购统销实施情况。肯尼斯·沃克在《中国的粮食收购与消费》中分析了粮食统购统销发展演进进程,主要从省份之间、省内部区域之间和城乡区域之间分析粮食统购统销情况及其影响(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

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实施后果研究。在农业方面,埃墨森认识到强制收购和在农业生产合作社内部过分筹措投资资金,会对农民积极性产生有害的后果。

黄宗智在《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年版)中认为,1955年粮食“三定政策”实现国家对小农家庭的计划控制,客观上有利于农业家庭经营向集体化经营转变。简·奥伊在《当代中国的国家与农民:乡村政府的政治经济学》主要分析在人民公社时期,粮食征购过程所体现的各种权力关系,关注国家与社会互动方式(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and Oxford: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9)。

综上所述,学界对农村粮食统购统销的研究个案性研究较多,整体性研究较少,阶段性实施过程研究较多,通史性宏观研究成果较少。总体上看,围绕我国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形成与实施的研究并没有从整体上全面深入的展开,国外的研究成果大多没有受到国内学界广泛关注,没有形成比较和对话研究该项论题局面。粮食统购统销领域研究薄弱领域还大量存在,随着大量档案资料的解密,有些观点和看法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尤其是从纵向的历史视野和横向的国际比较视野角度进行的研究非常薄弱。

猜你喜欢

粮食政策农民
政策
珍惜粮食
政策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助企政策
政策
我的粮食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