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曹魏屯田与周口社会经济发展

2015-03-02王国民

许昌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西华县屯田曹魏

王国民

(周口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周口466001)

曹魏屯田一直受到史学界的重视,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周口作为曹魏屯田的中心区域之一,学术界的关注仍然不足。有鉴于此,本文以地处颍河流域的周口为研究范围,以屯田与周口社会经济发展为视角,通过文献梳理,结合历史地理、历史遗迹考察等,对曹魏时期的周口屯田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曹魏周口屯田的时间和特点

周口,古称陈,地处豫东要冲,无山水之隔,交通便利,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清代顾祖禹说,陈地“控蔡、颍之郊,绾汴、宋之道,淮泗有事,顺流东指,此其经营之所也。……又其地原隰沃衍,水流津通”,[1]2174-2175汉武帝时汲黯为淮阳太守,修陂塘以灌溉民田,三国时贾逵为豫州刺史,修运渠二百余里,邓艾又在淮北颍河流域大举屯田,促进了周口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一)周口是曹操最早屯田的地区之一

曹魏的屯田始于东汉后期的曹操时期。枣祗是屯田的最早倡议者,还是早期的领导者。《三国志》记载,建安元年(196年),“是岁用枣祗、韩浩等议,始兴屯田。”[2]14《资治通鉴》也记载:“羽林监枣祗请建置屯田,曹操从之,以祗为屯田都尉,以骑都尉任峻为典农中郎将。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于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积谷,仓廪皆满。”[3]1990

枣祗屯田的许下在哪里呢?束世澂认为许下在襄城,陈家麟认为许下在颍阴。[4]18多数学者主张许下在今天的许昌市及其周边地区。

周口与许昌接壤,周口西华县黄桥乡有枣口村,就是枣祗当年屯田留下的遗迹。1993年出版的《西华县志》记载:“相国曹操以羽林郎枣祗为屯田都尉,骑都尉任峻为典农中郎将,募民屯田许下。西华属其范围(西华今有其遗址——枣口)。”[5]10

民国版《西华县续志》也记载:“按今西华县西十五里颍河东岸有枣祗口。《河南通志·水利篇》载称:“枣祗河,在县西南十八里,三国时枣祗凿井灌田。乾隆旧志亦称为汉枣祗屯田引颍水遗迹。临颍之石梁河即潩水,由临颍至西华合河口入颍,其地距临颍之枣祗河甚近,然则枣祗口与枣祗河皆属于枣祗许下屯田之范围明矣。”[6]19

综合上述记载,周口是曹操最早屯田的区域之一,周口屯田始于建安元年(196年),建安二年(197年)周口大部分地区都有了屯田。刘静夫说,建安二年(197年)“屯田便在当时的辖区内推广了。曹操当时的辖区还只限于司、兖、豫三州,见诸记载的屯田区有颍川、许昌、襄城、汝南、西平、西华、睢阳、梁国、陈国、谯郡……。它们主要分布在今河南省及其与邻省交界地区。……其后,曹魏在统一北方过程中和统一后又新设立了一些屯田区。”[7]18

(二)曹操时期的屯田以安置流民和强制生产为特点,具有明显的时代性

周口是中国农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从夏商周至两汉,人口稠密,一直是重要的农业区域。但从黄巾起义到三国初年的30多年里,由于战争、天灾、疾疫和流移迁徙,人口骤减,土地荒芜,“自遭丧乱,率乏粮谷,……袁绍之在河北,军人仰食桑椹。袁术在江、淮,取给蒲蠃。民人相食,州里萧条。”[2]14面对凋蔽的经济、动乱的社会和大量的无主荒地,曹操认识到,要安定国家,首先就要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世之良式也。”[8]783

颍河流域是黄巾起义军活动的主要地区之一。活动在颍川(今河南禹州)、汝南(今河南汝南)、陈国(今河南淮阳)一带的起义军,由波才、彭脱等领导,是黄巾起义军的主力之一。建安元年(196年)活动在豫州颍川、陈国、汝南的黄巾军被曹操镇压,“及破黄巾定许,得贼资业。”[2]489“资业”就是从黄巾军手中夺得的耕牛、农具等生产工具,也包括大批劳动力,这些是曹操推行屯田的基本条件。借助这些“资业”,曹操采纳枣祗的建议,在颍川郡、汝南郡、陈郡就地组织屯田。荒芜的土地得到了开垦,流离的人民得到了安置,动荡的社会因此稳定。曹操屯田是对汉代屯田的继承和发展,在屯田实施的过程中,曹操又进行了一定调整和完善,以后则在中原广大地区逐步推广。陈家麟认为曹魏“民屯几乎集中于内郡,特别是黄河以南,淮河以北的汝水、颍水、涡水诸流域,亦即曹魏统治中心的司州、豫州、兖州一带,尤以司州最为集中。”[4]21所以,曹操在颍河流域的屯田是具有实验和示范双重意义的。

民屯的管理者分别称为典农都尉、典农校尉、典农中郎将等,组织形式也仿效军队系统,屯田民没有自耕农民的自由身份,不能自主经营,生产具有强制性的特点。西晋建立后,由于民屯实施的条件已发生了变化,加之屯田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才正式废止民屯。

今周口各县有众多以“屯”为通名的村落。商水县民间流传“南屯北营”的说法,南部的固墙、魏集、袁老、胡吉4个乡镇有17个以“屯”为通名的村落。进一步的调查发现,这些以“屯”为通名的村落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和曹魏时期屯田有关,屯田的管理者是司马,通常多以这些屯田单位小头目的姓氏冠以“屯”字,其后裔久居此地而沿用至今;二是和明初移民屯田有关。

(三)曹魏后期的屯田与兴修水利相结合,具有明显的军事性

曹操时期的屯田以民屯为主,而从曹丕建国到魏末,军屯、民屯并重。营是军屯的基层组织,军屯的各级将领就是军屯的管理者。《三国志·邓艾传》《三国志·诸葛诞传》《晋书·食货志》《太平寰宇记》卷十一等材料中都记录有曹魏周口屯田的记载。

1.疏通漕运,开凿河渠,灌溉农田。鉴于颍河流域“田良水少,不足以尽地利”[2]775和军事漕运的迫切需要,曹魏周口屯田的特点之一,就是重视兴修水利,把疏浚河道、兴建陂塘等放在屯田的优先位置。

讨虏渠。魏文帝黄初六年(225年)三月,“行幸召陵,通讨虏渠。”[2]84《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七载:“讨虏渠,在县东五十里。曹魏黄初六年行幸召陵,通讨虏渠,谋伐吴也。”[1]2191三国时代的郾城县,在今河南郾城县西南,漯河市以西。此渠沟通汝水、颍河,既有利于调节颍河水流,又较方便地将南阳地区的粮食从汝水通过讨虏渠送达颍水,然后由颍水顺流而下送至寿春(今安徽寿县),最后转运至合肥、庐江一带对吴作战的前线。

贾侯渠。魏文帝时豫州刺史贾逵所修,“外修军旅,内治民事,遏鄢、汝,造新陂,又断山溜长溪水,造小弋阳陂,又通运渠二百余里,所谓贾侯渠者也。”[2]482贾侯渠长二百余里,沟通颍河和洧水,“贾侯渠所在的地理位置可以确定为西起今河南西华县,东至今河南淮阳县北,是一条呈东西向的运河。”[9]377

百尺渠。又名百尺沟、八丈沟。《水经注》卷二十二《渠·沙水》记载:“沙水又东而南屈,径陈城东,谓之百尺沟,又南分为二水,新沟水出焉。……又东南注于颍,谓之交口。水次有大堰,即古百尺堰也。”[10]535-536谭其骧先生在《中国历史地图集》中提道:“在今河南沈丘标有百尺堰,与《水经注》所记载的广漕渠位置一致。”[11]7-8

2.组织士兵屯田。正始元年(240年),邓艾受命巡行陈、蔡,著有《济河论》,他认为:“今三隅已定,事在淮南,每大军佂举,运兵过半,功费巨亿,以为大役。陈、蔡之间,土下田良,可省许昌左右诸稻田,并水东下。令淮北屯二万人,淮南三万人,十二分休,常有四万人,且田且守。水丰常收三倍于西,计除众费,岁完五百万斛以为军资。”[2]775-776

正始三年(242年),司马懿“奏穿广漕渠,引河入汴,溉东南诸陂,始大佃于淮北。”[8]14广漕渠在今淮阳县,是蒗荡渠的一部分,是对蒗荡渠的中段的修治。据《水经注》卷二十二《渠·沙水》记载:“沙水又南与广漕渠合,上承庞官陂,云邓艾所开也。”[10]535《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七《河南二·陈州》贾侯渠条下载:“又州南有广漕渠,《水经注》以为邓艾所开。”[1]2177《中国方志丛书·淮阳县志》也记载:“广漕渠,在城南,邓艾所开。”[12]110

正始四年(243年),司马懿命邓艾“兼修广淮阳、百尺二渠,上引河流,下通淮颍,大治诸陂于颍南、颍北,穿渠三百余里,溉田二万顷,淮南、淮北皆相连接。自寿春到京师,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8]785

今周口市有大量以“营”为通名的村庄。项城181个,淮阳51个,沈丘192个,商水91个,西华81个。调查发现,这些以“营”为通名的村落来源有三:一是和历代驻军有关;二是和曹魏屯田有关,商水、项城、沈丘、西华等军屯发达的地区,以“营”为通名的村庄较多,项城、沈丘以“营”为通名的村庄占村庄总数的10%左右;三是与其他特殊原因有关。

总之,在曹操死后,曹丕及其继任者继续贯彻执行了曹操制定的“修耕植,蓄军资”[2]374的国策,十分重视屯田积谷和改善水运条件,形成了以蒗荡渠为骨干,沟通淮河北岸各支流的水运交通网。

二、曹魏屯田与周口社会经济发展

王夫之说:“曹孟德始屯田许昌,而北制袁绍,南折刘表;邓艾再屯田陈、项、寿春,而终以吞吴;此魏、晋平天下之本图也”。[13]21曹魏对颍河流域的屯田,为国家积累了大量粮食,奠定了对吴军事斗争的物质基础。屯田使颍河流域的水田空前发展,对周口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一)疏通河道,兴修水利工程,减少了自然灾害,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先秦时期,周口农田和林地尚未大规模开垦,自然灾害相对较少。秦汉时期,由于垦荒耕地数量增加,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平衡,致使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肥力下降,自然灾害频发。结合《史记》《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的记述,两汉时期颍河流域河水不断决口,水灾较多,淹没农舍,甚至“坏乡聚民舍,及水流杀人”。

水害严重。前186年、前185年,淮阳、西华、扶沟、太康连续两年大水,淹没民舍800余家。前86年,淮阳、西华、沈丘、项城大雨水。前73年,“霪雨,坏官民舍”。前39年,淮阳、太康、沈丘、项城大水,水流杀人。前32年,淮阳、扶沟、太康、沈丘大水。21年,淮阳大水60日。65年,淮阳、扶沟、沈丘、项城大水。

河水决堤,泛滥成灾。前185年,汝水溢入颍,淮阳大水。前177年,黄河决口,淮阳、西华、扶沟、太康大水。前130年黄河溢,淮阳大水成灾;前7年,沈丘大水,颍河溢。1年,“河汴决坏,黄河间有南侵之害”,许多年后水患才得到遏制;23年,沙颍河大水。58年,西华、太康、沈丘河溢。65年,洧水泛滥,危及周口多县。89年,太康河溢,漂害民众。106年,洧水盛涨,西华、淮阳伤稼。

商水县境内地势低洼,湖陂星罗,坡洼棋布,有“五湖十八陂”之称,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邓艾在此屯田,将湖陂水引入河道,县境内西部洼地积水就开渠多道入颍水东流,县境东部洼地积水也开渠多道入溵水(今汝河)汇入淮水。今邓城东的饮马台、灌溉渠,都是当年邓艾所开。

周口市川汇区有“溉灌城”。《元和郡县图志》卷八《河南道四·陈州》溵水县(今商水县南)条云:“溉灌城,县东北二十五里。本魏将邓艾所筑。艾为典农使,行陈、颍之间,东至寿春。艾以为田良水少,不足尽地利,遂开筑陂塘,大兴溉灌,军储丰足,因名此城。”[14]214溉灌城就是今周口市川汇区的水灌台遗址,原名为观水台,传说大禹治理水患,曾在此筑台观水象。

西华县有邓门陂。《读史方舆纪要》记载:“邓门陂,在县西。唐神龙中县令张余庆因废陂复开,引颍水溉田,盖以邓艾故址而名。”[1]2180艾成河当时也是一条邓艾修建的引颍河支流灌溉的工程。该渠自许昌东秋湖分流,经临颍县东北,然后折向东南,延伸到西华县境内。

由于曹魏时期重视河道疏浚,自然灾害相对较少,三国时期周口没有发生大的河水泛滥,水灾明显减少,整个晋代150多年周口也只有1次河水泛滥。于鹏飞说:“三国时期,由于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加之统治集团注意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故自然灾害比起东汉末年来说,大大减少了。”[15]97

(二)屯田大量种植水稻,促进了农作物品种多样化,改变了农业耕作方式

周口地势平坦,土壤疏松肥沃,气候温暖湿润,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拥有发展农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自夏商周以来,周口一直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域,粟、黍、稷、梁、秫一直是这一区域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水稻在颍河流域的种植始于殷商时期,历经西周、春秋、战国、秦汉。尽管颍河平原并没有广泛种植水稻的条件,但由于“谷中之美莫过稻”,稻米为上层社会所钟爱,因而从东汉开始推广种植水稻。东汉末到三国初年,周口人口骤减,土地荒芜,人地矛盾得到缓解,这就为水田的开辟,水稻的广泛种植提供了条件。

邓艾在沈丘屯田种植水稻。“司马宣王使邓艾于此屯田种稻,以备东南。”①王炳庆:《三国后期邓艾屯田开渠考略》,《东南学术》,1999年第3期,第112-113页。《读史方舆纪要》记载(陈)世修言:“陈州项城县界蔡河东岸有八丈沟,或断或续,迤逦东去,由颍及寿,绵亘三百五十余里。乞因故道浚治,兴复大江、次河、射虎、流龙、百尺等陂塘灌溉,数百里内复为稻田。”[1]2176西华县有种植水稻的记录,《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七《河南二·西华县》记载:“城侧有陂,魏邓艾营稻陂时柳舒为陂长,后人因目为柳城。”[1]2180高敏先生说:“建安元年的许昌屯田,以后淮水、颍水南北一带的屯田,沁水流域的屯田等都是水稻田。”[16]117

由于水稻的大量种植,人们开渠、筑塘,既用水灌溉,也用水畛草。耕作方式的变化,使水稻产量得以迅速提高,晋人傅玄说:“近魏初课田,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故白田(旱地)收至十余斛,水田收数十斛。”[8]1321

金家年说:“邓艾在两淮间屯田为五万人,按百分之二十的比例安排轮休,常年出勤的实际劳力只有四万人,而耕种二万顷土地,平均每个劳力承担五十亩,同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赵充国上屯田奏所说的每人分耕三十亩土地相比较,实际提高劳动效率40%。……可见,曹魏军屯每个劳力的实际劳动效率比起原有自耕农的水准提高了百分之三十。这说明,在当时是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准的,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17]86

(三)新运道的开辟,奠定了周口中原水运中心的地位

周口最早的运河可以追溯到西周周穆王时期的陈蔡运河。战国时期有魏国沟通黄河、淮河的鸿沟运河。三国时期,曹魏为了运兵、运粮和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在黄河、淮河之间,开凿和整治了多条运河,形成了以蒗荡渠为骨干,沟通淮河北岸各支流的水运交通网。

沿颍河东向,可以直达合肥。黄初五年(224年),“秋七月,行东巡,幸许昌宫。八月,为水军,亲御龙舟,循蔡、颍,浮淮,幸寿春。”[2]84

由颍河入涡水,入谯梁运道,可以达至淮河。谯梁运道,起于谯郡(安徽亳州),止于石梁(安徽天长)。建安“十四年(209年)春三月,军至谯,作轻舟,治水军。秋七月,自涡入淮,出肥水,军合肥。”[2]32

由颍河向西可达许昌和南阳。曹丕迁都洛阳以后,许昌是南征孙吴的后方军事重镇。周口泛舟而上,西至许昌;转汝水可达南阳;经洧水,可达新郑、嵩山。

由颍河向北可达开封和洛阳。由颍河在沈丘入百尺堰,过淮阳,经广漕渠,西北经浚仪(河南开封市),向西经圃田泽,达荥口入黄河,沿黄河西行,达洛阳。

曹魏在周口大力兴修渠道,利用汝、颍、洧、沙四水,形成四通八达的运河网,大大提升了周口中原地区水运、转运中心的地位。

(四)促进了颍河沿岸小集市的发展

随着中原社会经济的恢复,水运的发达,周口出现了多个驻兵、屯粮和商品交易的中心。

邓城,位于商水县城西北16公里的邓城镇,毗邻沙河,北与西华县隔沙河相望。《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七《河南二·汝阳城》记载:“魏正元中兖州刺史邓艾击毋丘俭于项城,进至乐嘉,作浮桥于颍水上以待司马师。师遂自汝阳潜兵就艾于乐嘉是也。志云:今县北有邓城,盖邓艾屯田时所筑者。”[1]2178邓城从三国时期开始,由于毗邻沙颍河,位置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

柳城,三国时有南北柳城。《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七《河南二·西华县》记载:“城侧有陂,魏邓艾营稻陂时柳舒为陂长,后人因目为柳城。志云:今县东北十五里有北柳城,县东南三十里有南柳城,皆以柳舒为名。”[1]2180南柳城位于西华县西南17公里的叶埠口乡,四周皆有城墙,城内南高北低,东南隅建有柳城寺庙,遗迹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尚在。经考古钻探,该墙为夯筑而成,城址内发现石箭头、铜箭头、汉代陶片、铜镜、钱币、石印、建筑构件等,在城西发现有汉代墓群,西北是屯兵驯马场,和史书记载相符。

集粮城,位于今西华县城西北6公里红花镇护当城村。《元和郡县志》卷八《河南道四·陈州》西华县条载:“集粮城,在县西十里。魏使邓艾营田,筑之贮粮,故名。”[14]215相传城上原有凉亭,为邓艾夏季乘凉之所。村南有凉马台,是邓艾操练兵马的地方。

沈丘县的砖城,也是邓艾屯田所筑的储粮城。《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七《河南二·沈丘县》记载:“又砖城在县东北四十五里,魏邓艾屯田置戍处也。今城址犹存。”[1]2182

这些新兴的储粮城,紧邻水运航道,交通便利,既是屯田的粮仓,又是驻军要地,还是区域商品交易的中心。这些小集市的出现与发展,对促进颍河流域经济发展,尤其是当地商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曹魏周口屯田,解决了当时严重的粮食问题,安置了降卒和流民,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颍河流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曹魏屯田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是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应该注意保护。

[1]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4]陈家麟.曹魏屯田的几个历史地理问题[J].汕头大学学报,1987(4).

[5]西华县地方志编篡委员会.西华县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

[6]中国方志丛书·西华县续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34.

[7]刘静夫.中国魏晋南北朝经济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8]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9]嵇果煌.中国三千年运河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10]郦道元.水经注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1]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

[12]中国方志丛书·淮阳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34.

[13]王夫之.读通鉴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3.

[14]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5]于鹏飞.三国经济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

[16]高敏.秦汉魏晋南北朝土地制度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

[17]金家年.论曹魏江淮屯田与水利建设[J].安徽大学学报,1994(4).

猜你喜欢

西华县屯田曹魏
晏福生:“坚持执行屯田政策”
西华县
曹魏的书法新纪元
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
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
念战友
神兮 魂兮——感怀于许昌水系建设和曹魏古城修复而作
刍议曹魏屯田的背景及影响
西华县
魏晋政权的演变与颍川地区士族及人才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