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冬胰岛素50用于人胰岛素50R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
2015-03-02病例提供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
病例提供 刘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
门冬胰岛素50用于人胰岛素50R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
病例提供 刘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
患者男性,59岁
主诉
烦渴、多饮、乏力2年,血糖控制不佳3个月
现病史
患者因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烦渴、多饮、乏力,每日饮水量约3000毫升,尿量与之相当,夜尿增多,体重减轻约4千克,就诊于当地医院门诊,查空腹静脉血糖11.6mmol/L,餐后2小时静脉血糖18.6mmol/L,糖化血红蛋白9.4%,尿常规酮体(+),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给予人胰岛素50R早26单位晚20单位餐前30分皮下注射治疗,平素未系统监测血糖。3个月前间断测血糖提示空腹血糖8mmol/L左右,早餐后2小时血糖14mmol/L左右,午餐前经常心慌,乏力,血糖在4mmol/L左右,血糖控制不佳,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科。病程中,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无视物模糊,双下肢肢端麻木2个月,大便正常,食欲、睡眠良好。
既往史
否认其它疾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否认外伤及手术史。
家族史
否认糖尿病家族史。
体格检查
体温36.5℃,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0/80mmHg,BMI 28.0kg/m2。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80次/分,律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
血常规、肝功、肾功、离子、血脂未见异常;尿常规示尿酮体(-),尿糖(+);血酮0.3mmol/ L,空腹静脉血糖7.8mmol/L,餐后2小时静脉血糖14.7mmol/L,糖化血红蛋白8.1%;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20mg/24h;C-肽(空腹)0.65ng/ml,(正常值范围0.50~3.80ng/ml)、(餐后1h)1.31mU/L(正常值范围5.38~6.67ng/ml)、(餐后2h)2.46mU/L(正常值范围4.10~5.56ng/ml);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体感诱发电位提示双下肢存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且处于功能减退期。眼底检查未见异常;心电图、胸片未见异常。
临床诊断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病例特点
● 糖尿病病史2年,胰岛功能差,原应用预混人胰岛素50治疗,餐后血糖高,餐前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不达标。
● 患者不接受胰岛素泵及每日四次胰岛素皮下注射。
● 全天胰岛素用量大。
● 患者要求注射方式尽量简便。
治疗经过
治疗原则定为降糖、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支持及对症治疗。鉴于患者糖尿病病史2年,自行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2年,因经济原因,拒绝应用胰岛素泵及换用每日四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希望调整治疗方案后进一步控制血糖,并且方便操作。综上给予胰岛素方案改为门冬胰岛素50每日两次,餐前皮下注射,监测全天血糖情况(见表1)。5天后患者的全天血糖达标,且无低血糖发生,该方案操作简便,患者表示满意。
治疗心得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一天超过50%的时间处于餐后状态,就意味着一天至少有12个小时需要关注餐后血糖的控制。在中国,这种情况尤为突出——一项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餐后血糖升高的比例超过80%[1]!餐后血糖对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至关重要。而糖化血红蛋白又与糖尿病并发症息息相关,糖化血红蛋白每降低1%,糖尿病相关死亡率降低21%,心肌梗死发生率降低14%。同时,大量流行病学研究也证实,餐后血糖峰值与心血管事件发生和死亡的相关程度较空腹血糖更高[2-4]。故安全降低餐后血糖对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方面尤为重要。
另外在糖尿病患者治疗达标的过程中,有84%的患者担心会发生重度低血糖。因此在有效降糖的同时,尽可能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是糖尿病治疗的另一个重点,也是不断改进的方向。
门冬胰岛素50注射后早期胰岛素的峰值更高,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同时低血糖发生率远远低于预混人胰岛素,而相比人胰岛素50R,门冬胰岛素50能够更好地改善血糖控制(图2),并显著降低夜间低血糖风险达73%[5-7](图3)。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发布的《餐后血糖管理指南》也指出,相比于预混人胰岛素,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可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此外,门冬胰岛素50可邻餐注射,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综上,门冬胰岛素50不仅能够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进一步改善HbA1c水平,而且低血糖尤其是夜间重度低血糖风险更低,同时可邻餐注射,从而确保了患者的依从性和降糖疗效。
1 Yang W, et al. N Engl J Med,2010,362:1090-1101.
2 Adapted from Haller H. Diab Res Clin Pract 1998,40:S43-S49;
3 LEA Study Group. Diabet Med,1995,12:14-18.
4 Sheetz MJ, King GL. JAMA,2002,288:2579-2588.
5 Gao Y, et al. Accepted by Chinese Journal of Diabetes. 2012,20:686-691
6 Kapitza C, et al. Diabet Med,2004,21:497-501.
7 Iwamoto Y, et 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2010,98(165):52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