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院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困境及改革路径选择
2015-03-01何云峰陈晶晶赵水民
何云峰,陈晶晶,赵水民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 太谷 030801)
从国际趋势来看,培养具备“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使“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1]的创业教育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当代中国,面对严峻就业压力,许多农林院校尝试以创业教育作为优化人才培养方式、解决学生就业难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但从目前创业教育开展的情况来看,地方农林院校创业教育的开展还存在理念与操作层面的诸多问题,影响着这些院校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
一、农林院校创业教育的理念误区与发展困境
(一)理念误区:对创业教育存在“形式化、表面化、个别化、脱离专业化”的理解
创业教育是系统工程,但许多农林院校仍是将创业教育视为可有可无,或仅将其看作就业教育的补充,只是解决学生就业难题的一种不得已的途径而已;或把创业教育视作是培养致力于自主创业的人才,大学生创业教育被当成是企业家速成教育,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就是成立“学生创业公司”,培养“学生老板”,而忽视了本应关注的“专业教育”优势和“通识基础课程”的学习;或课程设置只注重创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把创业教育主要局限于操作层面和技能层面,结果是创业教育成了与专业教育相脱节的“第二课堂”。与专业教育相隔离的创业教育,注定成为一种形式化、表面化的应景做法。另外,许多时候创业教育仅针对部分有创业动机的学生,而非针对全体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与创业素养的培养,这又使创业教育成为一种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使专业教育中本有的创业教育特质彻底丢失,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未能体现出创业教育的理念,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被人为地割裂。
(二)发展困境:开展创业教育的“师资缺乏、课程单调、氛围不浓、主体被动”
1.师资缺乏。有关专家强调,高校的创业教育相对滞后,师资缺乏是主因。农林院校虽为行业背景高校,但其师资来源主要是“院校-院校”的供给模式,师资类型单一,普遍缺乏符合创业教育模式所需的专业师资。而且,受“985”、“211”高校的“基础研究+理论论文”导向趋向的影响,师资管理上形成一种脱离“农业一线”的科研趋势,绝大多数教师都埋头于提学历、忙出国、抢项目、发论文、争奖项,不愿走出“象牙塔”将所学专业与农业生产实践作紧密结合,且创业教育所需的经管类知识背景也不具备,难以胜任创业教育的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学历和科研的“高门槛”,许多具有实际创业经验的高水平人才却被拒之高校门外。师资严重缺乏已成为制约地方农林高校创业教育深入开展的瓶颈之一。
2.课程单调。其一是课程体系不健全。要么重视了创业理论实践课却忽视与专业优势的结合,要么重视了专业技术技能培训却忽视经管学科知识设计,顾此失彼,不系统、不完善。其二是课程结构不合理。农林院校已有创业教育课程多以全校性“就业指导课”为主,兼有创业教育课程的部分内容,也有少部分老师开设创业教育类的选修课程,但在整体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缺乏必要的创业教育理念在各个课程环节的渗透设计,课程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性,显得结构单一且不协调。其三,课程内容不新鲜。多数农林院校创业课程开设者多为行政管理人员的“兼业”,对农科专业实践中的问题和技术缺乏必要了解,也由于经历、精力和水平所限,课程内容取材陈旧,缺乏新意。其四,课程实施不灵活,已有课程的授课方式以讲授为主,不少创业教育课成了教师的演示课,“黑板上谈合同、黑板上跑市场、黑板上办企业”,不能贴近学生、贴近现实,缺少生机。
3.氛围不浓。目前,创业教育的研究和推广主要局限在高等院校内,政府引导创业和创业教育的力度不够,国家虽然也下发了很多关于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文件,但少有具体的实施细则;社会各界对创业教育的认识有限,还未引起普遍的重视与回应,高校孤军奋战力单势弱,不足以形成声势、造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大多农林高校创业教育氛围不浓,机制不顺,措施不力,投入不足,设施条件有限、创业案例库一穷二白,很难满足面向全体学生创业教育的实际需求。
4.主体被动。大学生应是创业的主体,但据笔者对所在学校观察,受传统观念的片面影响与熏染,大部分学生都希望能找到一份稳定、收入可观、环境较好的工作,缺乏强烈的创业意识,且对农林类专业认同度不高,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缺乏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能力,即使个别学生有创业想法,也因周围同学打击而逐渐放弃,学生个人潜力得不到有效挖掘。大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不强,危机感不强,严重影响学生的创业激情和愿望。
二、创业教育融入“专业优势”的必要性分析与理念转向
学者孙星研究总结得出,目前国内高校创业教育有三种典型模式:一是以中国人民大学为样板,侧重学生整体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模式。二是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样板,侧重大学生创业知识教育和创业技能锻炼的模式。三是以上海交通大学为样板,重在将大学生创新教育作为创业教育基础的模式[2]。
(一)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增强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的必然选择
从上述典型模式的分类可以看出三类创业教育模式体现出的内在特征与规律,即专业教育是创业教育实施的基础和载体,创新创业教育则是专业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方向,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与互动,这应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必然选择与现实旨归。
在美国,中小企业就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但在国内,随着就业难问题越来越突出,许多大学生才不得不做出到中小企业就业的选择,虽是无奈之举,却也是一个新的发展趋势,高等院校要敏锐地研判这一新变化、新趋势,抓住契机,以系统整合的观点,以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为出发点,统筹考虑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坚持“学科本位”与“能力本位”相结合,坚持“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在培养模式上、课程体系上、课程内容上、教学方法上等方面全方位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互动与融通,以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创业型人才的多样需求做出敏捷反应。只有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地融合,把培养具有专业优势的“创业人才”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才是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根本出路所在。
(二)服务农业行业的“农科特色”,是农林院校创业教育的起点与基础
农科特色是地方农林院校的“安身立命”之本,丢失“农科特色”得不偿失。大学四年的学习积累使学生具有了其他专业从事农业行业所不具备的专业基础优势与比较优势,这是农林院校应给学生的首要的创业资本准备。因此,在农林专业教育中,深度融入创业教育的理念,为大学生将来“真枪实弹”地发挥专业优势做好充分准备,将农林院校的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将创业理论与专业知识技能无缝衔接,进而形成创意思维与能力,这是农林院校创业教育需要牢牢把握的主要原则与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改革的方向。因此,农林院校要着力培养与正确引导大学生做出正确的职业生涯与创业选择。
(三)创业教育凸显“专业优势”,也必须实现“三个转向”,全面更新教育理念
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通,就必须更新观念,实现由侧重“知识导向”、“理论导向”、“知识本位”,向侧重“问题导向”“实践导向”“能力本位”的观念转变。其一,由侧重“学科知识导向”向侧重“创业项目导向”的观念转变。创业项目本身起于问题,学生对以不同项目、不同载体形式呈现的创业问题进行探究与发现。国内外富有影响力的创业计划竞赛与项目,启示我们要从创业教育本身的实践性与开放性等特质入手,强调针对性与操作性,这种“问题导向”的创业教育可有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大学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素质的提升。其二,由侧重“抽象理论导向”向侧重“创业实践导向”观念转变。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参加一些简单易操作的创业实训项目和丰富多彩的创业实践活动来培育学生。创业教育的主流观点认为,在对学生进行课堂的专业理论教育的基础上,更应侧重对学生创新素质、实践能力与创业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力促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笔者曾在教学实践中提出的“三课堂”[3]概念,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三课堂,即第一课堂(教室:理论课堂)、第二课堂(校园:活动课堂)和第三课堂(社会:实践课堂),实现大学教学在内容、时空上的延伸,形成“三课堂”贯通联动的开放式教学。旨在让学校与社会结合、师生与劳动者结合、课堂教学与实际操作结合,分别解决教学育人与社会需求衔接的问题、认知与感知结合问题、理论和实践问题、科学与技术相结合问题。简言之,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一定是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融合、环动螺旋上升的过程才最终实现融通的。其三,创业教育应由侧重“系统知识掌握”向侧重“多维能力发展”的观念转变,多年的教学实践工作,笔者也认识到仅限于正式课堂的理论教学是难以引起学生兴趣,也难以培养学生多维能力素质的,而应拓展延伸到课外、校外,搭建供学生边做(研)边学、边做(研)边悟、做(研)学合一的、参与体验式的综合教育实践载体平台,以培养学生职业胜任力和增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适应力为目标。
三、凸显“专业优势”的农林院校创业教育模式设计与路径选择
(一)基于全学程、面向全体学生的“创业教育”模式设计
笔者结合所在的山西农业大学实践教学与创业教育的实际,尝试总结提炼出了“着眼于创业能力培养”的创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框架——“1144”模式(见图1)。
图1 基于专业优势的创业教育“1144”模式
一条主线: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与创业实践能力,能够形成职场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社会适应力的卓越农林人才。
一个循环:让低年级学生在学习通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开展初步的农业见习、农事操作等实习与实践,安排高年级学生参加一个完全生产周期或两个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生产环节,然后再根据生产实习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诊断性学习,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校内走向校外,再从校外带着问题回到课堂,让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完成从“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再理论提升”的提升过程,直至完成毕业论文,结束这样一个循环。
四年不断线:让学生在大学的四学年八学期中,参加“认知实习-技能实习-专业课程实习-毕业综合实习”的过程,经历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实习与实践过程。将创业课程开设、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策划训练、创业技术竞赛、学科竞赛、创业基地实践、课外自主创业实践、教师课题训练、社会调查实践、校园调查实践、创业学院创业先锋班、卓越农林实验班、校企合作班等形式多样的创业教育实践活动贯穿于大学四年,让每位大学生有机会参与创业实践训练。
四个结合:实践与理论结合、基本专业技能训练与丰富多样的创新创业实践知识能力培养的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校外实战)的结合、理论教师与创业导师的协同结合。
(二)凸显“专业优势”的农林院校创业教育路径选择
围绕“培养什么样的农科大学生,怎样培养未来种地的人”的地方农林院校办学的根本问题,积极探索农林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的有效路径[4]。
全方位渗透、营造农林大学生创业的浓郁氛围。实践中,笔者所在学校坚持将创业意识、创业理想和创业信念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其一,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在各专业课程设置上注重将创业教育渗透其中,坚持‘四年不断线’”[5],倡导多层次国情省情教育、农情民情教育,不断强化学生学农、爱农、立志献身农业的理想信念。其二,启动“青年企业家进校园”大学生创业论坛,邀请创业成功人士来校做报告,坚持开展“校友导航-成功者之路”教育工程,邀请200多位优秀校友现身说法,还选树出以2014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江利斌(2014届毕业生)等为代表的在校大学生优秀创业典型,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增强信服力和感染力。
全程化培养,夯实农林大学生事农的创业底气。工作中,笔者所在学校以“实践育人”为抓手,在深化理性就业、择业和创业等观念的过程中,坚持“四年不断线”,全程提升农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能力与素质。其一,在各项创新创业和专业实践活动中强化动手能力,坚持把深化实验实践教学改革作为改革的“重头戏”,将科研育人、社会服务育人常态化,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调查、创业竞赛、学科竞赛、校企合作班等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实践。学校每年还拨出10万元专款用于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资助,并定期举办大学生“兴农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大学四年中要“参加一个科技社团,申请一项科技创新项目,投身一次科技服务活动,参与一次科技竞赛”。目前,共有600多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先后有160多件作品获省级以上奖励。其二,举办创业专题培训,丰富学生创业知识,设立“山西农业大学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培训、咨询、援助等公益服务,先后有38支大学生创业团队从中受益,还先后举办18期SIYB创业教育培训公益项目,开展科学化系统化的创业教育。2013年经团中央、全国青联等等部门评审,学校还被确立为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全面完善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训体系。其三,启动“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工程”,打破学院、学科、年级界限,向山东省寿光8家农业现代企业首批选送了100余名有志在农村、农业领域自主创业的青年学生,进行顶岗锻炼,让学生在农业企业中提升创业能力,现在已有农学院等更多学院共派出200余名学生分赴10余个现代农业企业进行实战锻炼。学生创业实习期间,实行“双导师”协同管理,由企业师傅负责学生创业技能培训、指导和考核,由校内导师对学生进行创业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远程指导和课业考核,学校还同时对创业实践基地(企业)进行技术服务与联合攻关活动。
多模式帮扶,创建助推农林大学生创业的网络化新机制。工作中,笔者所在学校探索了行之有效的多模式网络化的创业教育机制管理。其一,多渠道为大学生创业筹措创业资助金,学校设立了“金银焕创新创业基金”等基金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资助,还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项目孵化合作,与相关金融机构协商解决大学生创业小额度融资问题;其二,为孵化大学生创业团队搭建创业平台。学校从紧张的实验用地中专门辟出“大学生农业创业园区”,并配备由60多名专家组成的导师团,为创业学生提供创专业化的创业服务指导,已有90多个团队1 000多名大学生在园区开展创业实践;学校还建成700余平方米的大学生创业大厅,为创业团队提供小型办公室和创业场所;学校新成立山西农业大学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园区,为创业学生协调提供了100多亩土地及相应设施,方便学生开展设施蔬菜、中草药、牧草种植、果树管理等的创业实践。其三,实施“大学生创业助推工程”。坚持“扶上马、送一程、做后盾”的原则,对于在校期间就投身创业实践且毕业时项目仍未成熟的毕业生,为他们提供各种优惠政策与服务。对于起步较早、发展较快且企业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的校友,则请回校为在校生做报告,送学生到他们企业学习、实践和锻炼,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在扩大企业知名度的同时吸引更多毕业生加盟企业,共同开辟创业之路。
总之,只有发挥“专业优势”的创业教育才具有生命力,只有面向全体学生的创业教育才符合教育公平的理念,只有“四年一贯”的系统全面的创业教育才最具实效。地方农林院校不仅仅要把创业教育作为解决学生就业难题的权宜之计,更要把基于“专业优势”的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趋向,渗透到每位大学生学习的全学程中,为在校学生将来的创业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1]祝家麟,陈德敏.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矛盾冲突与融合[J].中国高等教育,2002(6):17-20.
[2]孙星.试论高等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6(1):75-77.
[3]何云峰,马瑞燕,陈晶晶.农科高校“三维互动”开放式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大学教学,2012(8):29-31.
[4]石扬令.点燃青年学子创业激情,放飞服务三农青春梦想[J]工作研究与交流,2014(11):2-9.
[5]陈晶晶,何云峰.创业教育如何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J]中国高等教育,2015(8):51 -53.
(编辑:王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