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需求及态度调研
2015-03-01王蔚虹
王蔚虹
(华侨大学机电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指出:“教育的目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主张生命发展的一切作为。”[1]生命既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又是教育的最高目的。点化和润泽生命是教育的核心。关怀生命是现代教育的应有之义,关注生命的教育才是完美的教育。因此,作为“本真的教育”[2]应该是一种既授人以生存的技能与知识,又导人以生存的意义与价值,使人建构生命意义和精神世界的教育。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一直被赋予很高的期望,大学生的生命观影响着他们对人生、对他人以及社会的看法,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方式;然而从实际来看,教育受知识本位、技术至上主义的影响,更多谋求的是“何以为生”的本领,而放弃了对“为何而生”的思考,忽视了对生命的关怀、尊重与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导致了部分大学生对生命的漠视与践踏。因此,近些年越来越多学者、高校开始关注生命教育,希望通过开展生命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和全人观念,滋养学生的关爱情怀,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乐观进取的生命价值观,与他人、社会、自然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
一、思路与方法
如何让高校生命教育的开展更具有针对性,笔者认为首先应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看法和需求。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及部分访谈旨在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高校实施生命教育的需求与态度,具体包括当代大学生对生命教育的了解程度、对开展生命教育的态度、对生命教育的实施主体、实施载体以及实施内容的需求等,从而为高校更有效地开展生命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建议。本次调查对象为普通高校大一至大四各年级本科在校生,共发放问卷2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756份,有效回收率为87.8%。
二、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需求及态度调查
(一)大学生对生命教育的了解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对生命教育表示系统了解的学生所占比例仅为8.6%;很大一部分学生表示对生命教育有所了解,但并不系统,所占比例为52.6%;分别有28.9%和9.9%的学生表示对生命教育的概念很模糊或几乎不了解,两者累计百分比达到38.8%(表1)。在访谈过程中,学生表示很少接触有关生命方面的教育,仅在人身安全讲座、心理健康讲座中略有涉及,没有接触到系统的生命教育课程。通过列联表及卡方检验进一步分析,笔者发现,年级、专业、性别、生源地、家庭基本形态、家庭经济情况等变量所带来的差异较小,P值均大于0.05。从以上数据中不难发现,生命教育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程度普遍较低,近四成的学生在生命教育上的盲点令人担忧。
表1 当代大学生对生命教育的了解程度
(二)大学生对开展生命教育的态度
从调查结果来看,有999个学生肯定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所占比例为57.5%,显示出学生对生命教育的迫切需求;认为必要性一般的学生所占比例为34.0%;仅8.5%的学生认为没必要(表2)。可见,绝大多数学生对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持肯定态度,认为高校应该开展这类教育,希望获得更多有关生命教育的信息。通过进一步分析,笔者发现理工科学生较文科生对生命教育的需求更为迫切,显著性水平为0.000;大一新生的需求也较其他年级学生来得迫切,显著性水平为0.002。
表2 当代大学生对开展生命教育的态度
(三)大学生对生命教育的实施主体需求
高校的生命教育应由哪些人负责实施?在被调查学生中,选择高校所有教职工的学生所占比例最高,为34.7%;通过访谈了解到,学生认为实施生命教育贵在细节、重在平时,因此高校全体教职工都负有责任,应形成共识;其次是心理辅导中心专任教师,比例为29.9%。可见,生命教育可融入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选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比例也不低,为23.2%;其中辅导员是一支重要力量,辅导员是大学生接触较为密切的群体,其自身的生命观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的看法,可提倡辅导员先行,将生命教育日常化;而选择高校领导所占的比例较少,仅为12.2%(表3)。
表3 当代大学生对生命教育的实施主体需求
(四)大学生对生命教育的实施载体需求
通过以上调查,笔者了解到绝大多数学生肯定了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那么具体到教学形式,学生更赞同用何种形式开展生命教育?在该问题上,25.2%的学生觉得有必要单独开设课程;62.8%的学生认为既可单独开课,也可融合于其他教育形式中;仅有12%的学生对此反感,认为最终将流于形式。访谈结果表明,学生更认可在低年级采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补的形式,高年级则可采用第二课堂为主的教育形式,做到理论讲述与实践体悟相结合。
在对生命教育具体实施载体的调查中,大学生的选择较为分散,心理健康实践教学和生命教育课程的比例最高,分别为25.0%、24.3%;其次是校园文化活动、寒暑假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活动,比例分别为23.3%和18.8%;选择两课教学的比例最低,仅为8.6%(表4)。访谈过程中,学生们也表示对实践课程和实用知识课程比较感兴趣,这为高校实施大学生生命教育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表4 当代大学生对生命教育的实施载体需求
(五)大学生对生命教育的实施内容需求
生命教育是“让个体意识到自己生命的存在,意识到他人生命的存在,意识到世界上一切生命的存在以及生命间错综复杂的关联”[3]。在本次调查中,笔者将生命教育内容设置为对生命的认知、对死亡的认知、对生命价值的认知、生命质量体验以及生存技能与生命安全5个方面。从调查情况来看,当代大学生对死亡现象认知的需求最弱,仅为10.3%,在访谈过程中,学生表示对死亡这一话题较为避讳和恐惧,因此需求也较低;然而这恰恰揭示出生命教育的死角,我们经常会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等,却往往忽略了有关正确认识生老病死的教育。调查显示,学生对生存技能与安全、生命质量体验、生命价值认知3方面的内容需求最为迫切,百分比分别达到26.8%、24.7%、23.6%(表 5)。
表5 当代大学生对生命教育的实施内容需求
这点在对学生有关生存急救技能方面的调查中得到了印证。生活在自然社会和人类社会的每个个体都应具备一定的生存急救技能,而调查显示,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当代大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却令人担忧。列连表及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在这方面,专业、性别、年级、家庭情况等因素并未带来太大的差异性,而是整体性地表现出大学生们在生存急救技能方面(如遭遇火灾、地震、溺水时如何自救与他救等)的缺失,即使懂得急救知识,但运用能力却十分有限。仅有16.1%的学生表示自己很熟悉生存急救技能并能熟练运用;近3/4的学生略懂一二,但运用能力不强;9.4%的学生则表示几乎不懂。可见当前大学生保护自己生命的急救知识、技能相当有限,需引起高度重视。
因此,在被问及是否有必要开展安全自救自护方面的教育时,64.4%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开展安全自救自护教育;仅7.4%的学生表示没必要开展这类教育,访谈中他们表示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获得这方面的技能。但从总体来看,超过六成的学生赞同学校开展此类教育,换句话说,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学校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是大学生群体获得自救自护技能的重要途径。
(六)大学生获取生命知识的来源
调查显示,学校教育在学生获取生命知识以及学生生命观的形成方面影响力明显不足。学生获取生命知识主要来自自身生活体验,比例为43.9%;其次是社会媒体,为35.8%;再次是家庭教育,为10.9%;学校教育的比例竟不到10%,仅为9.4%(表6),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学校在学生生命教育方面的影响力甚小,存在一定的盲区与空白。事实上,影响力不足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高校开展生命教育行动不足,力度不强,亟待改进。
表6 当代大学生获取有关生命知识的来源
三、调查结论
1.目前生命教育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程度普遍较低,近四成的学生对生命教育知之甚少;年级、专业、性别、生源地、家庭基本形态、家庭经济情况等变量所带来的差异较小。
2.绝大多数学生对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持肯定态度,希望获得更多有关生命教育的信息,对生存技能与生命安全、生命质量体验、生命价值认知3方面的内容需求最为迫切;其中大一新生、理工科类学生的需求尤为突出。
3.在生存急救技能、技巧方面,当代大学生表现出整体性的薄弱,保护自己生命的急救知识、技能有限,专业、性别、年级、家庭情况等因素并未造成太大的差异性。
4.大学生获取生命知识的渠道主要来自自身生活体验、社会媒体以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对学生生命观的形成影响不足。
四、对策与建议
(一)重视家庭教育
著名作家老舍曾经说过,父母的教育是生命的教育。大学生从儿童、少年成长为青年,家庭教育是其个性和人格形成的基础,应特别重视家庭教育在生命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一方面,父母在言传身教中应让孩子感知万事万物都是有生命的,不仅要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必须尊重他人的生命。另外,此次调查显示,由于传统观念对死亡话题的避讳以及学生对死亡存在过多的恐惧,大学生对死亡现象认知需求较弱,但却揭示出生命教育的死角;传统教育经常会关注个体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等,却往往忽略了个体关于正确认识生老病死的教育。家庭教育应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生老病死的生命规律,帮助孩子从小积极思考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调查还显示,家庭经济情况、家庭基本形态等均会带来学生生命观的差异性,家庭成员关系淡薄的孩子,很难与别人亲近,有的甚至会对同学抱有敌意,产生极端行为;家庭父母离异、关系紧张等现象,也容易对孩子的成长造成某种心理创伤,对人生观的形成带来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应尽可能为孩子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与环境。
(二)多层面、多角度推进学校的生命教育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高校在生命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缺失。在对学生获得生命知识的主要途径以及学生生命观的形成调查中,学校教育的影响力明显不足。事实上,高校生命教育贵在细节、重在平常,全体教职工都负有责任,应形成共识。生命教育的实施有助于改变高校被喻为“象牙塔”的现状,对此,高校应从多维度进行生命教育体系的构建。生命教育课程的设置可以依学生群体特点略有区别,在低年级建议采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补的形式,既可单独授课,也可融入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但应作为重要的一块课程内容,高年级则可采用第二课堂为主的教育形式;课程实施过程应做到理论讲述与实践体悟相结合,以系统课程和实践体验活动作为载体;师资力量条件成熟的高校还可结合学校实际,借鉴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的生命教育课程,开发实用、有效的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同时,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应更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实施主体应与学生有较多的接触。其中,心理辅导中心专任教师、辅导员群体是生命教育实施主体的核心力量。事实上,我国高校辅导员在承担入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过程中已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实施了生命教育。因此,要有目的地把辅导员培养成学生生命教育的引路人,通过平时与学生的谈话、所承担的课程等载体,将不自觉的生命教育变为有意识的生命教育[4]。
(三)多渠道拓宽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形式与内容
社会应加强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关注与支持,社会各界可与学校建立实践基地,利用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等,把生命教育与保护环境、倡导健康及心理教育等融为一体[5];利用媒介开展各种活动,拓宽生命教育的宣传、普及渠道;还可借鉴港、澳、台地区,成立关注或参与生命教育的各种团体和基金会,为生命教育的实施、发展与推广创造有利条件。
[1]邓涛.教育视域里的生命教育[J].教书育人,2002(8):2-3.
[2]鲁洁.教育的返本归真——德育之根基所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12):1-6.
[3]连淑芳,魏传成.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状况调查报告[J].思想理论教育,2007(2):61 -65.
[4]魏安乐,陶新宏,黄晓云,等.大学生生命教育调查研究——以合肥地区高校为例[J].合肥学院学报,2009(2):111-112.
[5]孟媛媛.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问题探析[J].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编辑:刘伟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