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三次工业革命与我国职业教育之应对①

2015-03-01汪明

现代教育管理 2015年11期
关键词:工业革命人类职业

汪明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

第三次工业革命与我国职业教育之应对①

汪明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

第三次工业革命不仅是人类走出破坏性生产与粗放式发展之蓝图构想与路径选择,而且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之趋势方向与必然结果,具有历史必然性、现实可行性以及未来悦纳性,第三次工业革命肯定会到来且已初现端倪。面对扑面而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我国职业教育要实现自身的范式转型以积极拥抱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所提出的新要求、带来的新挑战为导向,抢占职业教育发展之先机与制高点。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第三次工业革命

“职业教育属于公共产品范畴,是公益性事业”[1],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我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托举并践行中国梦、助力中国崛起等皆有重要价值。当前,第三次工业革命已初现端倪且对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日益产生重大冲击和影响,职业教育也不例外。面对扑面而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职业教育如何在应对挑战之际抓住机遇,抢占职业教育发展的制高点,是一个亟待关注与思考的战略性和全局性问题。那么,面对扑面而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我国职业教育到底该何去何从、如何是好呢?对此,笔者不揣谫陋,在阐述何为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及澄明第三次工业革命为何会到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就我国职业教育在现实中究竟该如何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简要谈谈自己的一点思考与拙见,权作一家之言,旨在引发大家对此进一步关注与思考。

一、何为第三次工业革命

何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于这一问题,公允地说,目前尚未达成较为统一的看法,不同的研究者对此均持有自己不同的观点与阐述,真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严格来说,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个舶来词,毕竟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思想和理念皆滥觞于国外,为弄清楚第三次工业革命到底是什么,我们不妨回顾一下第三次工业革命三位先驱者和领军人物对此的看法与阐述。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我们首先要提到的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人》编辑保罗·麦基里(Paul Markillie)。2012年4月,保罗·麦基里在《经济学人》上刊发了一组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专题文章,在文中其以敏锐而富有洞察力的眼光、高瞻远瞩地指出了人类将迎来第三次工业革命。在保罗·麦基里看来,第三次工业革命就是当前业已兴起且引起人们广泛兴趣与关注,以3D打印机发明与使用为标志的新型工业革命,或者我们可以更一般地说,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一种以网络信息革命与材料技术革命融合而成的数字化制造为标志的新型工业革命。由此可见,在我们这位第三次工业革命先驱者眼里,数字化革命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之核心,3D打印技术的发明与扩散、新能源、新材料与数字化制造间的创造性融合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之重点。这是保罗·麦基里对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看法与理解,对此,杰里米·里夫金却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与理解。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一书中,享誉全球的人类未来学家杰里米·里夫金一针见血地指出,人类文明已处于十字路口,这主要源于先前人类社会的破坏性生产以及粗放式发展,那些曾经支撑起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化石能源已行将就木,且会将人类生存与发展拖进泥淖。百年来的化石燃料燃烧已向地球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正日益扰乱并破坏着地球生态系统的稳态与自我修复机制,引发了一场极为严重的生态危机,这场危机将深刻而长远地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安危和可持续发展。为走出当前人类发展困境,将人类社会引领到康庄大道上,人类理应也必须采取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可喜的是,互联网技术和新能源、新材料的创新融合与加工使用给人类带来了希望的曙光。可见,在我们伟大的未来大师杰里米·里夫金看来,所谓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以互联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创造性融合、开创性使用为标志的新型工业革命。此外,克里斯·安德森在其《创客:新工业革命》一书中也提及到第三次工业革命,在克里斯·安德森看来,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实体世界是统一的,未来理应实现虚拟与实体二者间的优态共存,而互联网及最新的制造业技术正在引发一场新型工业革命。可见在克里斯·安德森这里,其也是强调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互联网技术依托和数字化制造的。尽管人们关于何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看法不同,事实上,就连上述三位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先驱者和领军人物对此都有不同的描述,“从这些不同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得到大致认可的一般性结论:所谓‘第三次工业革命’,实质就是以数字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再生性能源技术的重大创新、融合与运用为代表,从而导致工业、产业乃至社会发生重大变革,这一过程不仅将推动一批新兴产业诞生与发展,还将导致社会生产方式、制造模式甚至生产组织方式等方面的重要变革,最终使人类进入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2]。

二、第三次工业革命会如期而至吗

第三次工业革命近来可谓炙手可热,占据了各大报刊网站的头条,越来越多的报刊网站都刊出了相关专题,甚至像《求是》这样的国家级权威刊物都于2013年6月刊出了专题文章,集中解读与探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本质与影响。对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研究者目前也是莫衷一是,悲观者视第三次工业革命为避之不及的洪水猛兽,担心其将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冲击与影响,忧虑其将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问题与挑战;而乐观者则将第三次工业革命视为继人类文明史上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与飞跃,欣喜其将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福音与福利,畅想其将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机遇与变革。然而,在探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可能性影响之前,这里尚有个极其重要的前提性问题亟待回答——那就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真的会如期而至吗?它真的会到来吗?要知道第三次工业革命毕竟只是人们关于未来的一种期望与构想、谋划与预测,问题是理想并不等于现实,预测有可能会失误,而期望也会遥遥无期。

公允地说,第三次工业革命委实有其应然和乌托邦的一面,它是人类走出当前破坏性生产、粗放式发展与现实性困境的一种蓝图构想与路径选择。作为一种谋划与预测,我们不得不承认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确有落空、失算、流产,甚至遥遥无期的可能,对此我们不能过于乐观、盲目自信,把理想当作现实、把或然当作必然。毕竟就连杰里米·里夫金自己在其《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一书中都曾多次明确表示第三次工业革命是自己的一种“构想”与“期望”,是对人类走出破坏性生产和粗放式发展的一种出路谋划,是对人类未来美好社会的一种应然期盼和可能性描绘。所以,我们要慎重,要悬置第三次工业革命,要在心中对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否会如期而至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不过,客观来说,第三次工业革命虽然是人类走出破坏性生产、粗放式发展、现实性困境的一种蓝图构想与路径选择,有其或然性和超前性的一面;但这种构想、谋划与预测还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现实可行性以及未来悦纳性的。说到底,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之大势所趋和必然结果。因此,第三次工业革命不是可能而是确定、肯定以及一定会到来的。“从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来看,第三次工业革命具有其历史必然性。它是人类社会解决能源枯竭和严重生态问题的根本出路……它是信息技术革命和人工智能等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是新材料和纳米等技术革命广泛扩散应用的现实后果。”[3]首先,接踵而至的能源危机、生态恶化使得工业革命势在必行。第二次工业革命所仰赖的主要是化石能源,而化石能源不是可再生能源,随着人类的无节制使用以及肆意浪费,化石能源已在全球范围内呈枯竭之态,人类不得不寻找新的能力,以应对能源危机,维持自身的生存。此外,更为糟糕的是,由于先前的人类生产都要依靠燃烧化石能源维持,而化石能源的疯狂开采和肆意燃烧无疑会给人类环境造成巨大的危机与危害,致使人类陷入极其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之中,空气的污染、温室效应的加剧都令人类的生存环境蒙上了一层阴影,如何摆脱危机是摆在人类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性难题,而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对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无疑给人类带来了希望的曙光和宝贵的机遇。恰如有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能源危机和社会危机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契机”[4]。其次,新技术为新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基础和人才支持,由此催生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电子计算机、原子能、航天空间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纳米技术和海洋技术等不断涌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5]而专业人才队伍壮大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提供了人才支撑。可以说,这些都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出现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条件,成为其不断深化和推进的保障。最后,理论研究的相关成果以及政府等其他社会团体的支持还成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催化剂,加速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并扩大了其影响范围。一方面,“理论研究成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提供了思想先导”[6],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有效避免了其走上过多的弯路。另一方面,政府的财力、物力支持也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免去了后顾之忧,媒体的宣传还使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为更多的人所熟知,进而使人们坚定了推进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决心。总之,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现实基础和实现条件的,其必定、肯定、也一定会到来的。事实上,像第三次工业革命中诸如3D打印这些标志性数字化制造业已初现端倪,并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崭露头角,甚至形成了蔚为可观的生产线和产业链。所以说,第三次工业革命已不再是遥遥无期、遥不可及的夙愿与梦想,也不是可能会落空和失算的谋划和预测。现如今,第三次工业革命已从理想迈向现实、从或然走向必然。

三、我国职业教育该如何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其影响也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以及其中的职业教育也不可免除,关注与思考我国职业教育该如何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问题不仅必要而且必须。那么,第三次工业革命又是如何关涉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呢?

(一)我国职业教育何以需要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

事实上,现实中确实有不少人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领域的事,与教育无关,更与职业教育无涉,所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劳心费神去关注与思考我国职业教育该如何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一伪问题。就目前而讲,这种看法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它不仅广泛存在于普通大众那里,甚至就连不少专业人士也这么看。然而,问题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真的无涉职业教育吗?我国职业教育真的无需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首先,虽说职业教育具有独立自主性,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封闭系统,但究其实质,尤其是在大多情况下,职业教育更是个动态流变的开放系统,会受到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这些重要影响因子的左右,需要对社会变化作出及时、灵敏的回应与应对。事实上,我们常说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与社会同构共生的,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教育虽具有超越性,但这种超越性也是植根于适应性之上,教育是在适应中超越的,由此看来,第三次工业革命作为社会领域中的重大变革,将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冲击与影响,这种冲击与影响必定也会传递和波及到教育领域,而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自然也无法独善其身。对此,职业教育是不可,也不能不闻不问的。这不仅是职业教育的责任担当和道义使然了,更是职业教育安身立命之本、存在发展之基了。

实际上,在各级各类教育中,要数职业教育与第三次工业革命靠得最近、关联最大,因此,职业教育不仅会受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甚至可以说这种影响在整个教育系统当中都是首当其冲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所谓职业教育,就是以生产劳动为直接指向和目标的教育,其与社会结构的调整密切相关。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不仅解构了先前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塑造的生产方式和工作模式,而且重构了以第三次工业革命为纲领的新型生产方式和工作模式,人们的工作方式和职业选择都经受着巨大的变革,原有的工作模式显然已经过时,无法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需求了。面对此情此景,职业教育还能不闻不问、迟疑含糊吗?撇开终端需求和新型人才规格不论,先前的职业教育范式已过时了,难以与第三次工业革命所塑造的生产方式和工作模式顺利对接。此外,第三次工业革命在冲击传统职业教育之际,也给职业教育带来了重新洗牌之绝佳机会,为职业教育的调整带来了新的契机,对于这种难得的好机会,抓住了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如果职业教育能够主动出击,积极做出反应,不仅可以求得自身的生存,还能够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因此,如何以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为抓手,抢占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先机与制高点,也是我国职业教育不得不关注与重视的现实性课题。

(二)我国职业教育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战略思考与路径选择

第三次工业革命不仅是人类走出当前工业生产桎梏和经济发展困境的谋划布局和路径选择,而且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之大势所趋和必然结果,具有历史必然性、现实可行性以及未来悦纳性。因此,第三次工业革命不仅会像人们热烈期盼的那样如期而至,而且肯定会到来的,实际上,当前第三次工业革命已初现端倪并日益对人类社会之诸多方面产生着深刻而长远的影响,职业教育也不例外。对此,职业教育要积极关注并妥善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所提出的新要求、带来的新挑战,绝不能有丝毫迟疑和半点含糊。总之,我国职业教育要站在拥抱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最前列、要冲在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最先头。那么,我国职业教育究竟该如何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呢?为此需要做哪些思想转变和行动准备呢?笔者认为当务之急和务实之举主要在于以下三方面。

第一,以职业教育办学理念调整为导向,尽快建构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当前,以互联网技术和新能源、新材料交互融合和创新应用为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迎面而来,这对人才需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工作者只要具备一技之长便可以生存,但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之后,这种专门型技术人才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如何具备综合素质和较高创新能力的新时代人才则成了当前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成为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挑战。面对上述要求和挑战,我国职业教育首先要从观念上有所转变,尽快以办学理念调整为抓手,顺势而为,构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所需之专业对口人才。杰里米·里夫金在其《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一书中强调指出,“要想让学生在可持续发展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生存和获得工作,就必须让他们具备专业技能、技术和职业技能”[7]。“学生需要掌握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从而生产自己的可再生能源,在一个开放的能源空间里与世界各地一同分享。”[8]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未来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和生存空间在于其能否培养出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人才,第三次工业革命看似是人类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与转型,然这些变化与转型反映在职业教育上则是人之规格的变化与转型,具体来说就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与转型。办学理念看似很空、很虚,实则却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因为,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办学目标和追求。为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我国职业教育在现有的定位上有所提升,将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应用技能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另外,在此需要强调的是,以往我们也强调职业教育要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但以往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多偏向流水线的操作人员,强调的主要是工作者的操作技能,而且这种技能一经掌握便可以终身受用,并不需要工作者进行经常性的更新。然而,这种应用技能型人才缺乏创业和创新精神,没有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这是不行的,是无法适应瞬息万变、信息爆炸的信息时代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所需的应用技能型人才是有独立思考、创新精神的,而这正是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职业教育亟待弥补与加强的短板与关键,也是其面临的重大挑战。

第二,以师资建设和管理评价为支点,撬动我国职业教育全局性改观和整体性发展。职业教育改革的顺利开展和深入落实离不开教师的配合与支持,毕竟,“教师既可能是教育改革的动力,也有更大的可能会成为教育改革的阻力”[9]。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和教学的承担者,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的变革最终也要由教师来具体执行,如果教师依然保有原来的教育观念,按照传统和惯性形式,而不在观念上进行必要的更新,那么,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的改革,也只能化为泡影,无法得到切实的执行。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面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职业教育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规约,这一切都提醒我们在以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为导向的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提升中不可忽视或轻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将教师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专业发展提上日程。为此,我们要重视与加强我国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工作,在自主、合作、开放的教师专业发展中弥补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之不足、渗透第三次工业革命对职业教育教师新要求,更新教师的观念,提升教师应对信息化时代教育的能力,如增强其信息收集和检索能力等。此外,我们还要关注与重视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评价体系。我国职业教育要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必须对其管理体制和评价体系做出相应调整与提升,只有具备了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评价体系,才能引导教师的发展,并为其发展提供自由的空间和充分的支持。具体而言,职业教育要化先前利益相关管理体制为全员管理、社会管理,尤其要重视和凸显自我管理。而在评价方面,则要扬弃先前单一静态式评价,加强多元动态式评价,尤其要注重创新精神、社会情绪能力和亲自然情结这些第三次工业革命所亟需的人类品质,一方面,这些品质可以为教师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谋求到立足之地,另一方面,教师的这些品质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也耳濡目染地成长为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所迫切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职业技术人才。

第三,以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为抓手,切实落实职业教育改革方案和目标定位。课程与教学是教育的两项基本工作,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任何一项教育改革最终都要落实到课程与教学身上。事实上,也只有具体落实到课程与教学层面,根据社会需求和环境变化,重新调整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才有利于改革方案的落实与实施,也才能确保改革的彻底性和实效性,否则光在办学思想转变、人才培养模式转型这些方面大谈特谈、唱高调说空话,是难以起到实质性作用的。为此,我们要以第三次工业革命为导向,在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增设相关课程内容,并且,“课程安排也需要把重点转移到前沿信息、纳米技术、生物科技、地球科学、生态学、系统理论以及各种职业技能,包括制造和销售可再生能源技术,将建筑转化成小型的发电厂,安装氢气和其他存储技术,搭建智能公共事业网,制造使用氢燃料电池的交通工具,建立绿色物流网络等”[10]。上面简要说了课程,下面再具体说说教学。关于教学,为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需求与要求,我们要逐步采用分散式合作、扁平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当前,线上教学异军突起。从2008年第一个 MOOC的 2300个注册用户到目前多个MOOC平台的上千万用户,短短几年时间,MOOC已经从悄然无声发展到“井喷”阶段,2012年更被称为是MOOC元年,越来越多的世界一流大学在加入MOOC平台,可以说MOOC是一种世界性教育现象。在这一波在线教育大潮中,我国也不甘落后,基本做到了与世界的同步。2013年5月21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加入edX平台,2013年7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加入Coursera平台。党和国家也把MOOC视为提升变革我国高等教育,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竞争力的契机,十分关注与重视MOOC。除了积极加入国外MOOC外,还大力建设我国的MOOC平台。线上教育有其旺盛生命力和广阔发展空间的,线上教育固然难以取代线下教育,实现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但未来教育中必定有线上教育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未来教育一定是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优态共存的,二者在博弈中共生共存。为此,我们要以MOOC为抓手,打造线上线下优态共存的职业教育新常态,即将部分职业教育MOOC化,对此,可能有人会质疑:职业教育不比其他教育,其主要是缄默知识,是靠师徒制来完成,职业教育MOOC化会不会影响职业教育的质量。事实上,MOOC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因为“视频表现性极强,能形象生动、淋漓尽致地展示出人物活动的细微、动态变化,并且视频的具象性也很强,能够更持久、稳定地吸引观看者的注意力,特别适合那些难以简单诉诸语言、文本呈现的知识技能类教学”[11]。因此,我们完全可以MOOC建设为抓手,打造线上线下优态共存的职业教学新常态。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当前人们关于MOOC的理论探讨与现实践行,“多将MOOC视为一种新型课程,基于课程来审视解读、开发设计MOOC”[12],然事实上,“MOOC是一种在线教育,而非课程那么简单,我们要基于教育学的整体视角来考察MOOC”[13],并站在教育的高度来建设MOOC。此外,还需注意的是,在建设我国MOOC平台时,由于“MOOC平台成本昂贵且具有不确定性大,风险较大”[14],仅仅依靠职业学校自身的投入与付出是不够的、不现实的,当然也是难以支撑其长久运营的。为此,有必要构建“政府扶持、职校主导、企业参与”三位一体式MOOC平台建设、运转机制。

[1]陈玺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计划与市场[J].现代教育管理,2015,(1):109-113.

[2]周洪宇,徐莉.第三次工业革命与当代中国[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3:56.

[3]贾根良.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了什么?[J].求是,2013,(6):21-22.

[4][5][6]周洪宇,鲍成中.大时代:震撼世界的第三次工业革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0、31、31.

[7][8][10][美]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M].张体伟,孙豫宁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243、244、245.

[9]马健生.教师:何以成为教育改革的阻力[J].教育科学研究,2003,(10):15-17.

[11]汪明.远程教育中缄默知识教学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5):61-64.

[12]汪明,张睦楚.基于课程论视角的MOOC解读[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22):7-8.

[13]汪明,贾彦琪.MOOC二问[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23):23-24.

[14]汪明,张睦楚,庞立场,等.论我国高等教育的时代遭遇及其应对[J].未来与发展,2015,(1):61-65.

(责任编辑:赵晓梅;责任校对:杨玉)

The Research for Responding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to 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WANG Min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

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is not only the ideal path for stepping out of the unsustainable production and extensive development,but also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human development in social and scientific way.Being of the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realistically feasibility,it is safe to say 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would definitely arrive or even have emerged.Therefore,in order to cope with the emerging challenges of 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it is indispensible for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embrace the new paradigms to meet the demands of revolution and seize the initiatives of educational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vocational education;talents cultivation;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G710

A

1674-5485(2015)11-0097-06

①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教学伦理学研究”(12JJD880013);西安外事学院七方教育研究所资助课题“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民办高校发展战略研究”(QF2015009)。

汪明(1988-),男,安徽六安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西安外事学院七方教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教育信息化、教育战略规划以及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工业革命人类职业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煤、铁、蒸汽与工业革命
人类第一杀手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超级智能时代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