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方式转变问题研究

2015-03-01陈宇航

现代教育管理 2015年11期
关键词:制度化管理发展

陈宇航,程 瑞

(1.河海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8;2.安徽农业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6)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方式转变问题研究

陈宇航1,程 瑞2

(1.河海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8;2.安徽农业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6)

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转变与外界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及由对知识诉求引发的适应知识范式转变存在密切关系,且高等教育固有问题的存在成为其转变的内在驱动力。随着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因素对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影响的逐步深入,为应对外部变化与内部矛盾,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必须确立系统化、制度化、生态化的转变方向,在实践中以进一步明确转变目标为前提,以提高高校办学自主权为核心,以处理好高校的内外部关系为支撑,以完善高等教育管理相关制度为保障。

高等教育;管理方式;转变的方向与路径

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方式转变的驱动力

1.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结构与规模的变化,高等教育发展方式也主动或被迫地进行调整。从要素角度分析,高等教育发展方式主要分为外延式与内涵式两种:外延式即依靠办学要素的大量投入促进规模化发展的方式;内涵式即依靠要素的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效率增长谋求内部发展动力的方式。两种发展方式皆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没有绝对的是非标准。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高等教育专业化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的债务风险、质量日益下滑等问题也促使高等教育发展方式需要从外延式向内涵式的方向转变。“高等教育发展从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是高等教育发展方式演进的一般趋势,体现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阶段性规律。从根本上讲,它服从于经济增长及其方式的阶段性规律。”[1]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也要求其管理方式作出调整,因为发展离不开管理,管理是发展中的重要方式与手段。

2.知识范式的转化

知识范式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知识型社会到来之前,社会对于知识的诉求并不是很高,知识生产与传播只是在小规模范围展开,高校在社会中只是扮演传播高深知识的角色,其与社会的关系比较单一,高等教育的社会化程度较低。随着知识型社会到来,社会对于知识的诉求愈发强烈,知识范式的转化要求高等教育输出知识的形式有所调整,高等教育也需要更多的从社会中汲取发展的资源,需要社会提供人才输出市场,这样高校由社会边缘逐渐走向社会中心。知识范式的转化导致知识的范畴与维度已经超过了学科的界限,学科的基础性地位已经被打破,这种关注操作性与实践性的知识诉求导致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满足高校对社会提供知识输出过程中,其内部各要素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也包括管理方式的转变。由此,高等教育的管理日益复杂化,其管理的重心愈发集中在绩效与办学成本上,不得不承认知识范式的转化导致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变得特殊紧密,这便引发高等教育内部各要素的调整。

3.高等教育发展问题长期存在

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到内部规律与外部环境的双重制约,其共同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发展方式及发展目标等。高等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高等教育甚至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策源地,这也导致了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会经常出现违背社会环境的现象,也就是高等教育发展问题。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结构面临调整,社会改革进入深水区,其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类型有了新的要求。另外,高等教育本身存在发展的风险债务问题与质量问题,大学生就业难也引发了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这种种现象都促使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作出一定的调整,涉及管理中的问题也必然要求管理方式作出转变。

二、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

1.政治因素

目前,我国教育已经确立了中央与地方两级管理的体制,不再由中央全权干预,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在教育的管理上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同时也承担必要的财政支持及相关责任。高校自身作为发展的主体也要基于自身的条件确立发展目标,但这一目标必须与政府制定的总体目标保持思想和性质上的一致。因此,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选择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政治诉求,必须坚定政治方向,而这往往是由国家的政治体制决定的,从高校的管理体制与组织制度设计就预示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治因素的影响。

2.经济因素

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经济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这是由于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外部社会提供必要的教育资源,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主要是在有充足经济与物质支持的基础上进行的,外延式的发展方式则更加依赖经济因素的有效作用。与此同时,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依赖于高等教育提供人才服务与技术支持,用以支撑社会的快速发展,这是高等教育引发经济因素介入的直接原因。社会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经济结构决定高等教育的结构,经济发展方式决定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式,由于经济形态以及经济环境的变化,高等教育也不得不调整它的管理方式。

3.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比政治与经济因素更具有稳定性。高等教育肩负文化发展与复兴的重任,也可以说高等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策源地,实际上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同时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制约,并潜移默化地影响高等教育系统内各人员的思想管理,影响利益主体的行为。文化因素渗透到高等教育内部便会产生不同要素的特有文化,包括管理文化、组织文化等,一种文化决定一种体系,也决定一种方式,文化因素势必会造成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转变。

4.教育因素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场域中的一部分必然离不开教育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从宏观上讲,国家教育政策的颁布与实施会对高等教育的总体发展产生较大影响,地方性教育法规与条令的出台也会在一定程度产生效应。微观层面上的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等也会是左右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这些利益主体之间的相互博弈对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将会产生极大影响。教育管理者、教师与学生这三类群体的立场不同,价值与目标也存在较大差异,这在同一高等教育系统中就会出现利益诉求的分歧,为调和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就势必选择相对稳妥的管理方式,当一部分利益主体发生变化时,高等教育的管理方式也要随之转变。

三、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方式转变的方向

1.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系统化

系统化是高等教育管理方式转变的重要趋势。高等教育本身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职能,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些职能,必须探寻适合的高等教育管理方式,促使作用于高等教育管理的因素能够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其一,系统化目标能够让各项管理工作紧密联结。在高等教育管理目标体系中,首要的便是人才培养目标,其不仅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也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亟需人才、促进社会发展的功效。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形成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多层次与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尤其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的人才培养目标逐渐与世界接轨,并与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目标产生极大关联,这对于高等教育管理来讲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另一方面,科研管理也依赖于系统目标的制定,尤其是要与社会服务目标建立紧密联系,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因此,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有机整合,必须依赖于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系统化转变。其二,系统化任务分解能够让管理工作更加高效。高等教育管理的作用之一在于更好地分解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任务,让各项管理工作能够有机运行。社会转型期,社会节奏明显加快,各项工作更加细化,高等教育对任务系统分解的方式促使其分工更加明确,形成既相互衔接又各司其职的运行机制,这是高等教育管理方式转变的主要趋势。

2.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制度化

制度建设始终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高等教育管理方式转变的重要保障与逻辑起点。从这个角度讲,制度化对于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存在两层意义。一方面,制度是对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重要保障,适宜的制度能够促进社会、教育等宏观事物的发展,能够协调事物之间的关系,通过有效要素投入与要素整合,在良好的体制机制下发挥最大功效。与此同时,良好的制度也能够促进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等微观层面事物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其良好的转型,解决其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另一方面,制度化亦是高等教育管理方式转变的重要方面,正是因为制度对于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重要性,更应该促使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向制度化的方向转变。首先,制度化能够规范高等教育管理体系,协调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各种矛盾,保障高等教育管理中各具体工作都能够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加强各部门的有效衔接。其次,制度化有助于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处理好内外部关系,主要是高校与外部政府、社会的关系,高校与内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最后,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制度化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要求。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发生剧烈变化,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更加密切,分权化与去行政化已成为主流发展趋势,在这种背景下,需要高等教育不断作出调整,以唤醒高校主体意识,不断扩展自我发展空间,形成现代大学治理结构,这一系列转变与改革过程中必须以章程为载体,以顶层制度设计为依据,从根本上实现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高等教育管理方式转变有机结合。

3.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生态化

在系统化与制度化的前提下,高等教育管理方式也要向生态化的方向转变,这是由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与高等教育管理的本质属性决定的。所谓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生态化,是指高等教育管理在目的、动力、行为活动等方式的选择上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基本规律,体现高等教育管理内涵,主动地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也就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教育教学在高等教育职能属性上的根本地位,落实教师与学生在高校中的主体地位等。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教师与学生是构成高校的主体,如果没有学生高校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教师在高校教学与科研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内容之一便是教师与学生在高校中地位的转变,两者不再是高校的从属角色,这也需要高等教育在管理方式上确立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原高等教育的生态属性,毕竟教师与学生曾是高等教育的唯一主体。与此同时,教育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最基本职能,也是目前高等教育管理方式进行生态化转变的重要因素。

四、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方式转变的路径

1.进一步明确转变目标

“任何管理都是一个过程,教育管理的目标生成于过程之中”[2]转变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提高高等教育管理质量,必须进一步明确转变的目标。高等教育管理方式转变的目标要与高等教育管理方式自身的目的相吻合,要把促进高等教育各要素的发展、提高高等教育管理水平始终作为转变目标,既要符合高等教育管理的内在要求,也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从现阶段高等教育管理方式转变的趋势来说,高等教育管理方式转变的目标要满足以人为本以及经济社会服务的需要。首先,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转变要与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一脉相承,管理是有效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式,而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则是实现管理职能的途径。在人本主义理念日益提升的当今社会,在制度化的管理框架内,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权益,是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管理方式转变的主要目标。其次,高等教育管理方式转变需确立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目标,尤其是要适应经济结构调整与政策导向,要通过有效管理将高等教育引入科学发展之路。

2.提高高校办学自主权

“转变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解决政府在教育管理上存在的缺位、错位和越位问题。”[3]现阶段,我国政府在高等教育办学方向、规模、形式等方面都具有绝对的管理权,虽然政府能够总体掌控高等教育的发展脉络,把握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但对高校管理过死的问题依然存在,限制了高校自主发展与改革的效率。因此,在未来的改革中,应转变政府在高等教育中的角色,放宽对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管理,减少对高校的直接干预,转而变为方向引领与宏观监督,更加明确政府相关部门与高校的权责范围,进一步落实高校的办学主体地位。高校只有获取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才能从根本上具有转变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可能,实现生态化与制度化。

3.处理好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

处理好高等教育的内外部关系是高等教育管理方式转变的重要前提。首先,处理好高等教育管理中的系统性矛盾。高等教育管理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在运作过程中存在制度上与机制上的矛盾,导致管理工作运行不畅,转变方式必须攻克管理制度与机制上的矛盾,才能保证管理方式顺利完成转变。其次,处理好高等教育管理中的本体性矛盾。高等教育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在其内部存在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模式等问题,而高校与教师、学生之间的矛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只有解决好这些高等教育内部固有的、本体性的矛盾,才能协调好高等教育内部各种关系,进而促进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转变。最后,处理好高等教育管理中的适应性矛盾。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必须处理好高等教育与外部环境之间的适应性关系,尤其是要注重高等教育管理对于增强高等教育社会价值的作用。

4.完善高等教育管理相关制度

制度化是高等教育管理方式转变的主要趋势,完善相关制度则是实现制度化的重要保障。在高等教育管理方式转变过程中,要根据现实的发展状态与需求制定设计相关制度,保障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依。这种制度安排必须牢固把握时代特征与发展趋势,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为重要依据,把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作为核心点,促使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科学化。只有完善了相关制度,才能建立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才能促使高等教育管理在不断进行方式转变中较少各种因素的阻碍。

[1]李国年,肖昊.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阶段性规律与转变[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4,(1):1-10.

[2]安世遨.当代教育管理的过程性质与特征[J].现代教育管理,2015,(3):43.

[3]伍宸,洪成文.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转型[J].现代教育管理,2013,(7):15.

(责任编辑:徐治中;责任校对:赵晓梅)

Transformation Issues of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Mode in Our Country

CHEN Yuhang1,CHENG Ri2

(1.Hohai University,Nanjing Jiangsu 210098;2.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efei Anhui 230036)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nsform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mode,the change of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way,and the shift of adaptable knowledge paradigm by the appeal for knowledge,and higher education inherent problems as the existence of the inner driving force of the transformation.As the political,economic,cultural,education and other factors affect the way for the gradual deepening of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must establish a systematic,institutionalized,ecological changes direction in response to external changes and internal conflicts,requirements in practice to further clarify the goals change as the premise,improve the sovereignty of universities as the core,universities to deal wi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lations for the support,to improve the education system for the protection related to the management.

higher education;management mode;the direction and the path of transformation

G640

A

1674-5485(2015)11-0019-04

陈宇航(1991-),男,安徽无为人,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管理学原理研究;程瑞(1996-),女,安徽铜陵人,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主要从事管理学原理研究。

猜你喜欢

制度化管理发展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推动以案促改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关于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化与人性化的探讨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法治视野中的非制度化生存论析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