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考察研究

2015-03-01程长宁,贺林林

关键词:保护传承蓝田艺术特点

贺林林(1979—),女,陕西大荔人,西安文理学院艺术学院音乐学教研室讲师,主要从事音乐学研究。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考察研究

程长宁,贺林林

(西安文理学院 艺术学院,西安710065)

摘要:蓝田普化水会音乐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具有浓郁民间特色的古老乐种。从四个方面对水会音乐进行论述:首先讲述了蓝田普化镇的历史概况;其次论述了蓝田普化水会音乐的历史渊源,水会音乐属于盛唐遗风,讲述了古老的取水场景;再进一步论述现存的蓝田普化水会音乐的艺术特点,从水会音乐的表演形式、乐队编制、演奏乐器以及现存水会音乐曲牌四个方面进行剖析;最后谈到这一古老音乐品种的保护与传承,是我们音乐文化工作者应该肩负的使命,我们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蓝田;水会音乐;艺术特点;保护传承

收稿日期:2014-12-25

基金项目:陕西省文化厅课题:陕西蓝田普化水会音乐研究(2014032)

作者简介:程长宁(1964—),男,陕西彬县人,西安文理学院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传统音乐与作曲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章编号:1008-777X(2015)03-0030-03

文献标志码:A

一、蓝田县及其普化镇历史概况

蓝田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因盛产美玉而闻名,《周礼》:“玉之美者为蓝”,故得县名为蓝田。相传秦始皇传国玉玺即为蓝玉所制,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有诗云:“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蓝田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属于西安市郊县。位于关中平原东南部,南以秦岭为界,北以骊山为界。灞河、浐河等重要河流贯穿蓝田境,蓝田自古为秦楚大道,是关中通往东南诸省的要道之一。

蓝田县普化镇位于蓝田县中部,北倚秦岭王顺山,南接道教圣地齐云山,距离西安约50公里。普化镇地貌奇特,南部临山,北部靠岭,中间为川,山川原岭皆有。滔滔不息的灞水东西横贯全境,将全镇分为南北两块。普化有“广施化育”之意,从普化镇的名字也可以感受到当地佛教氛围的浓厚,佛门圣地悟真寺、水陆庵也享誉盛名。蓝田普化水会音乐更是千余年来流传在陕西省蓝田县普化镇的民间音乐,直到今天依然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

二、蓝田普化水会音乐的历史渊源

1.盛唐遗风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蓝田县志》中就有“水会音乐,源于隋,盛于唐”的说法。水会音乐是唐代宫廷音乐传至民间后,经与民间音乐融合后演绎成的一种地方特色的民间乐种,带有浓厚的唐代风格,是专门用于佛事、善事、祭祀的民间吹打音乐。水会音乐更多的则是用在“取水”“祈雨”时所用,其音乐曲调婉转,悠扬清雅。

唐朝音乐家段安节《乐府杂录》中有过这样的记载:“贞元中有康昆仑,第一手。始遇长安大旱,诏移两市祈雨。及至天门街,市人广较胜负。及斗声乐,即街东有康昆仑琵琶最上,必谓街西无以敌也……翌日,德宗召入,令陈本艺,异常嘉奖。”当时唐朝贞元年间,遇到了大旱灾,皇帝命令老百姓求雨,当地的民众在东市和西市组织了祈雨队伍,并且进行了声势浩大的音乐比赛,皇帝还奖赏了在音乐比赛中的获胜者。这种风俗就一直在民间流传开来,长安、蓝田、周至等乐社都有类似的朝庙赛乐活动。

“水会”,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取水形式,民间也叫“取水”或是“祈雨”,是过去天气大旱时老百姓祈雨的一种带有迷信色彩的祭祀活动。在历代人们的取水活动中伴随的吹打乐就叫做“水会音乐”。因其旋律委婉细腻、悦耳动听,又被称为“细乐”,因为演奏乐器便于长途行走,又被称为“行乐”。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水会不动乐,马角不起驾。”也就是说,祈雨大会中如果没有演奏水会音乐,水会神“马角”就不会率领队伍到山洞中去取水。可见水会音乐在民间祭祀求雨中的重要作用。

曾在蓝田县文化馆工作的邓印海先生,在乡间调查民间音乐时,偶尔发现了蓝田普化镇一带曾盛行的一种叫“水会音乐”的民间乐种。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遍访老艺人,邓印海认为蓝田水会音乐手抄传谱原有八十多种曲牌,其记谱法为唐代燕乐半字谱,也称“俗字谱”,从中可以看出水会音乐来自久远的唐朝音乐历史。水会音乐的演奏乐器也传承了唐朝的宫廷音乐,演奏主要采用笛、箫、笙等多种乐器,这些乐器都是唐朝宫廷音乐常见的乐器。当然,水会音乐不完全属于宫廷,更带有许多民间色彩,演奏中有一些粗陋原始的乐器源自于民间。

2.古老的取水场景

水会音乐中带有“水”字,可见水会音乐与水的渊源之深。古老的“取水”习俗延续了千余年,如今大规模的“取水”活动非常罕见,究竟什么是“取水”,“取水”又与水会音乐有着怎样的关联呢?

根据蓝田县楸树庙村老艺人全培天等人回忆小时候的取水场景,人们为祈求雨水的降临和神灵的庇佑,取水当天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聚在村前,人数众多,热闹非凡,鼓乐声震天响。走在最前面的人扛着八面龙凤旗子,接着是两人扛的“华盖”,后面是跟着的两面大扇子。取水的人和围观的群众足有几万人,整个队伍见首不见尾,异常喧闹,而这样的大阵势就是为了吵“马角”。因为马角是水会中最大的神,马角想听什么音乐,艺人们就演奏什么音乐,马角坐在请神台上,祈求雨水的降临。人们经过辛苦的长途跋涉,从山洞中取水回来,方圆几里的村民都要去迎接,村民为取水回来的人准备好饭菜,大家一直等到雨水降临,整个水会活动才算结束。据现存亲历者口述,最后一次大规模祈雨是1950年史家寨乡七村八舍所举行的取水大会,耗时月余,参与民众多达数万,阵势之大、影响面之广,皆为空前。[1]

现在的普化水会音乐在蓝田有三处:楸树庙村水会乐社、全家岭村水会乐社和西川的田家村水会乐社。为了表示村民祈雨的诚心诚意,取水都要全程步行,其艰辛程度可想而知。对于取什么样的水,三个乐社却都有着默契的统一性,都意在取山中之水,而取水地点大多地形奇特,被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

三、现存蓝田普化水会音乐的艺术特点

1.水会音乐的表演形式

水会音乐的表演形式分为“行乐”和“坐乐”两种。

行乐,顾名思义是取水的队伍在进行中演奏的音乐,也称为“路拍”。如有大型民间活动,有整套仪仗配合,音乐声昼夜不觉于耳。有曲调婉转悠扬的《清江颂》《小曲子路》,也有较为热情有力的《敢中砂》,这些音乐组成的套曲连奏,都为取水的乐曲。现如今,人们经常在一些大型的祭祀活动中,可以见到水会音乐特有的行乐表演场景。

坐乐,是在寺庙堂前殿内诵经时演奏的一种小型合奏形式,有《粉红莲》《散拍坐夜》等乐曲,演奏乐器只用吹奏乐和打击乐木鱼、磬、碰铃等乐器,音乐风格细腻清新。坐乐又称为“坐夜曲”,因其有时也在夜深人静、寺庙僧人诵经完毕后才演奏,故更显意境清幽,悦耳动听。

2.水会音乐的乐队编制

近年来,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蓝田普化镇的青年多进城务工,居住在乡村的以老人和孩子居多,很多农村家庭不再仅仅依靠干农活维持生计。随着人们娱乐活动的丰富,参与到古老的水会音乐中的人数并不太多。水会乐队目前没有一定的乐队编制,少则几人,多则几百人。在水会音乐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曾经组织过上百人的演出,然而现如今,能够经常参与水会音乐排练演出的人数并不多。无论是演出的固定场地还是演出的服装、道具以及日常的演出经费,都不能到位。演出所获得的报酬微乎其微,因此人们对于参加水会音乐的排练演出,的热情并不高。只有在举办大型活动时,多个乐社联合,才有可能集合到几十至几百人的演出队伍。

3.水会音乐的演奏乐器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属于民间鼓吹乐,以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吹奏乐器以笛子作为主奏乐器,另外还有管、笙等乐器。早年间,蓝田乐社的老艺人演奏用的是自己自制的笛子,这些笛子的特点是没有笛膜,是用木竹掏通以后,再穿孔而成,比一般的笛子粗而短,叫“笨笛”,又被称为“饮笛”。因其吹奏前必须在水里浸泡之后才能吹出声音来,吹奏比较费劲,但发声非常高而且亮,不过并没有流传下来,现在乐社采用的笛子基本都是市面售卖的笛子。

水会音乐中的打击乐器种类繁多,演奏形式不同,所选用的乐器也不同。在行乐的演出时,为了追求喧闹的阵势,多选用一些音量较大的打击乐器,如大锣、大钹、云锣、梆子、高把鼓等。还有一些人们自己制作的比较简单粗糙的打击乐器,比如一些没有打磨的原木或是竹筒制成的大梆子,用绳子穿过挂在脖子上,便可进行演奏,或是以一些粗糙的木棒子直接击奏发声。坐乐的演出则不相同,为了追求旋律的婉转悠扬,多选用一些小件的打击乐器,如木鱼、镗子、碰铃等发音精致悦耳的小型乐器。

4.现存水会音乐曲牌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在兴盛时期,它的曲牌传承多达上百首,据邓印海的统计,大约有80余首。其记谱法为唐代燕乐半字谱,大多很难翻译出来。现存的传世曲牌仅为10余首,曲牌名为《粉红莲》《鬼谷原》《敢中砂》《两头慢》《清江颂》《十八拍》《太平乐》《银纽丝》《拜罗汉》等。

在实际的演出过程中,可以将几个曲牌连缀成套,在行乐的演出中,根据行走路程的不同,使用的曲牌数量不同。曲牌各自有一定的独立性,曲式结构有比较清晰的单乐段、二段体或是三段体的曲式,也有不容易划分的乐句。有些曲牌的曲调舒展悠扬,如《清江颂》;有些曲牌速度较快,热情洋溢,例如《敢中砂》。总的来说,“散—慢—快”是水会行乐中最主要的速度布局方式,这一布局方式,符合中国传统音乐“渐变”的结构原则和审美习惯。[2]这是蓝田普化水会音乐的一般演出模式。

四、蓝田普化水会音乐的保护与传承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进一步挖掘、保护和传承这一古老的民间古乐,对于我们正确理解某一个特定民间音乐种类的产生发展和延续具有重要意义。蓝田县有关部门从各个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近年来多次开展文化宣传、保护和展演活动,2005年元月,县政府、县文体局、普化镇政府制定年度工作要点时,均把保护普化水会音乐作为年度主要工作之一。[3]2006年5月,蓝田普化水会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水会音乐来自于民间的传统信仰,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的变化,娱乐项目的丰富多彩,民间传统的信仰经历着变化和更替,水会乐社的请神奏乐随着人们的信仰变化而消失。老艺人相继离世,老乐器和乐谱抄本遗失严重,愿意学习和演出水会音乐的青年人数量很少,水会音乐面临着衰退甚至消亡的严峻局面,因而对于现存水会音乐的传承考察与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蓝田水会音乐的演出形式多是在政府的支持下,进行一些展演活动,要将这一古老的乐种赋予新的生命活力,改善眼下的困境,需要音乐文化工作者不断的创新探索。音乐不能作为孤立的一种现象去分析和研究,而要把音乐作为文化的有机整体去认知,才能在追寻古乐音韵的同时,探寻它所具有的现代价值。

[参考文献]

[1] 吴燕村.蓝田普化水会音乐文化考察[J].交响,2013,(2):166-176.

[2] 吴燕村.水会遗韵——蓝田普化全家岭水会音乐文化考察[D].西安:西安音乐学院,2012:31.

[3] 田明.浅析蓝田普化水会音乐的现状与传承[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4,(2):43.

[责任编辑石晓博]

An Investigation on Puhua Water Ritual Music of Lantian County

CHENG Chang-ning, HE Lin-lin

(SchoolofArts,Xi’anUniversity,Xi’an710065,China)

Abstract:Puhua water ritual music is a form of music featuring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is listed as the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is paper gives an introduction to water ritual music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Lantian County, the origin of the music, the ancient ceremony of water intaking and its artistic features. The protection and the culture inheritance of the music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 words:Lantian; water ritual music; artistic feature; protection and culture inheritance

猜你喜欢

保护传承蓝田艺术特点
王蓝田性急
我蓝田
蓝田日月
基于三维扫描技术的唐陵雕塑数字化保护研究
浅析贝多芬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回滩头年画”的特点研究
浅谈《玫瑰三愿》的艺术特点和美学思想
文学作品与舞蹈的艺术融合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平果嘹歌的文化生态壁龛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