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秦儒家“君子观”的流变

2015-03-01曹祎黎

关键词:荀子孟子论语

【文学艺术研究】

先秦儒家“君子观”的流变

曹祎黎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西安710119)

摘要:在先秦儒家所设定的社会体系中,除了处于统治地位的“君”和处于被统治地位的“民”之外,还有一个阶层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即“君子”。在先秦儒家的观念里,“君子”是儒家理想人格的象征,而一个君子应该具有的基本的构成条件并非一成不变。从《论语》《孟子》《荀子》等先秦儒家经典著作中,撷取关于“君子”的片段,梳理先秦儒家“君子观”的变化轨迹。

关键词:先秦儒家;《论语》;《孟子》;《荀子》;君子

收稿日期:2015-01-05

作者简介:曹祎黎(1989—),女,陕西西安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章编号:1008-777X(2015)03-0005-05

文献标志码:A

在先秦典籍中,有许多词语无法用现代汉语替换或精确解释,这些词语往往在字面上看起来十分简洁直白,但说明起来却又容易夹缠不清,“君子”一词便属此类。时至今日,这个词仍在被频繁使用,但谈及究竟何为“君子”,则又莫衷一是。

《荀子·君道》有云:“君子者,治之原也。”[1]可见“君子”这个群体,在当时政治活动中的作用之大、地位之高。 君子是君王治国理念和方针政策的执行者,也是社会道德风尚和行为规范的引领者,是沟通君民、抟和上下的重要桥梁。先秦儒家诸子对于何为君子、怎样成为君子等问题都有过大量论述,其观点与内容,有一条清晰的传承扬弃的脉络。

春秋时期,周王室的式微导致各诸侯纷争不断。孔子作为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家,希望维护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奴隶主贵族等级制度和以奴隶主贵族的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周礼,因此提出了“仁”的学说。为了构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孔子眼中作为仁义礼乐的实际维护者的“君子”,其人格标准也就应运而生。

在《论语》一书短小精悍的20篇文字中,几乎每一篇都可以看到关于“君子”的内容,全书共出现“君子”一词107次。由此可见,这个话题在孔子的教学传道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明确提到“君子”一词,并有详细论述的地方不胜枚举,对这些内容略加梳理,大致可以得出孔子及其弟子的“君子观”: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1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殚改。”[2]6

子曰:“君子不器。”[2]17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2]17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2]38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2]40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2]46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2]62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2]76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2]122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也。”[2]164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2]164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2]174

“在《论语》中,‘君子’一词,有时是指有德者,有时是指有位者”,[2]9但无论哪一种,都至少可以确定,“君子”是社会的精英阶层。而通过以上《论语》中关于“君子”的主要论述,可以看出,孔子及其弟子对“君子”的要求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人修养,二是处理公共事务。在个人修养方面,孔子一直要求君子应当做到孝悌好学,博文知礼、择友谨慎,重义轻利,讷言敏行,坦荡内省,不忧不惧,团结友善但又不结党营私,不为人理解时能够不焦躁、不愤懑等。除了这些毋庸置疑的标准之外,当面对子路提问君子是否应该“尚勇”时,孔子答曰“君子义以为上”。那么这是否说明在孔子眼中,君子不应该勇猛果敢呢?拙见以为并非如此。这个答案应该是针对子路给出的。因为在《论语》另一个著名段落中,子路还曾经问过“闻斯行诸”的问题,而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2]115但当冉有问同样的问题时,孔子却给出了截然相反的答案。由此可见,孔子说“义以为上”,并不是绝对否定君子尚勇,而是对以勇猛莽撞闻名的子路的一种约束。在《宪问篇第十四》中,孔子说过这样的话:“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2]153可见,“勇”是孔子对“君子”的要求之一。

这些个人修养的最终目的当然是为统治阶级服务。“修己”是为了“敬”,为了“安人”“安百姓”。至于“敬”的对象,参考孔子在评价子产时说的“其事上也敬”,可见“敬”是对“上”的态度。这个“上”自然包括君主,但更重要的对象则应是“命”,“君子有三畏”中第一便是“畏天命”,何况“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在孔子看来,敬而畏之,才是君子对“上”的合礼态度。

要为统治阶级服务,思想上就必须与其保持一致,孔子一向提倡仁政,因此作为“君子”也必然要心怀“仁”道。“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2]35离开了“仁”,“君子”便无法在社会立足,也失去了治理人民的立场。在治理人民的具体手段上,孔子提出了“知言”的方法论。“知言”的重要性在于,若“不知言”则“无以知人也”。但“言”并不是评价一个人的绝对标准,因为孔子同时还要求“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并且其自身还应当“讷于言而敏于行”。这种看似矛盾的论调正是孔子的权变之处。这一特点还表现在描述“君子”于社会事务中需要发挥的作用时。孔子使用了“不器”二字来说明“君子”必须具备“一专多能”的素质。只要符合大“义”的要求,那么君子之于天下,就可以“无适也,无莫也”,而不必教条地办事。

从以上叙述可以看出,孔子要求君子首先要完善自我,其次须敬天爱民,仁义礼智长存于心,几乎近于圣人。那么他们可以有所厌恶吗?子贡曾经问过这个问题。而孔子的回答则是:“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2]188可见,在孔子的心目中“君子”不是“爱一切人”的上帝,他们也可以有自身明确的爱憎。正是这种观点,才符合儒家半宗教、半哲学的性质和注重现实的理性思辨的特点。“君子”是一个现实的人能够达到的目标,而不是一个被神化了的圣人。

在孔子这里,对“君子”的要求标准是多层次且可实现的。但这些标准又有一个共同的明显特征,即主要集中在思想、品德和行为上,李泽厚认为“(《论语》中)‘君子’、‘小人’一般都做道德高下的标准,是一种价值区分”。[3]至于体力劳动、生产知识、专业技能这些属于“野人”的内容,则不在其考量范围内。

这种关于君子的看法,到孟子那里又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伴随着私田制的建立和铁器的广泛运用,战国时期的中国各方面都迎来了变革的高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各国的改革及变法运动不可避免地促进了奴隶制上层建筑的崩塌,孔子“克己复礼”的仁政思想已经不可能实现。而孟子的政治主张看似与孔子一脉相承,甚至有些词句直接援引孔子的原话,但事实上孟子所代表的是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其基本立场与孔子所代表的奴隶主阶级是对立的。他希望各国国君在不完全打破周代奴隶制的前提下,增加某些封建制度的内容。但是其思想又尚未与奴隶制的旧传统彻底割断联系,其中充满着既要革新又要保守的矛盾。

孟子在周游列国时,所宣扬的政治理念是“仁政”学说,这无疑是对孔子“仁”学的继承发展,但与孔子主要把“仁”作为一种调节社会矛盾的伦理观念不同,孟子的“仁政”,其目的是为了行“王道”。为了与这种“王道”相匹配,“王道”的真正执行者——“君子”的标准和作用也要随之改变。

《孟子》全书中“君子”一词出现得不如《论语》中那么频繁,其中明确提出君子的标准和孟子对君子的看法的,主要有以下这些:

孟子曰:“……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4]

孟子曰:“……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4]84

孟子曰:“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4]92

孟子曰:“夫滕,壤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野人焉。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4]108

孟子曰:“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济之?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4]170

陈子曰:“古之君子何如则仕?”

孟子曰:“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4]286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才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4]296

孟子曰:“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4]309

孟子曰:“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矣。”[4]314

从以上引文可以看出,孟子对于“君子”的论述,有些观点与孔子有明显的渊源,比如君子不喜言过其实,声闻过情;君子有过能改,坦荡光明;君子还必须有良好的自我修养,遵义守礼,爱民以仁,重利轻义。但是不难看出,孟子在“君子”身上附加了强烈的其独特的理论色彩。

首先,他口中的君子,有着“性善论”的影子。在《论语》中,孔子并不曾对人性进行“善”或“恶”的定性分析,只说人生来是“性相近”的,不过“习相远”罢了。又用“和而不同”来阐明君子与他人的相处之道,但孟子却明确提出了“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的口号。当然,这种“善”的产生必须是发自内心的,正如孟子所说“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这“仁义礼智”经过孟子进一步的具体阐发,形成了他所标举的“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是孟子对于孔子的“仁”学说有所明确、丰富和发展的地方。其次,在“仕”的问题上,孟子也比孔子的论述更进一步。孔子只说“学而优则仕”,但并没有具体说明出仕的条件,而孟子则明确提出了“所就三,所去三”的说法,对于出仕给出了明确详细的条件。孟子自己很看重君主是否待臣以礼,所谓“如不待其招而往,何哉?”因此在《孟子》一书中,他明白地指出“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讎”[4]171的道理。第三,在《孟子》中,君子与普通人的对立划分得更加明显,提出“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的说法,进一步明确了君子与普通百姓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管理民众,在孟子眼中只要“君子平其政”,那么就“行辟人可也”,完全不必“人人而济之”。这样一来,君子作为统治阶层的地位,在孟子这里得到了极大的巩固和加强。第四,关于君子对“命”的看法,孟子似乎有矛盾之处。他一方面说“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是“命也,有性焉”,即命与天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君子不把“命”视作唯一的原因;另一方面又说“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矣”,君子按照法度办事,至于结果,则要交给“命”了。可见,对于“命”的态度,孟子还在否认和信仰之间摇摆,尚不能得出明确的结论。另外,孟子还提及了君子作为榜样对他人所起到的教育作用,即“君子之所以教者五……”,这也是他比孔子更进一步之处。但是孟子与孔子一样,对“君子”的论述没有涉及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而这也是儒家历来比较忽略之处。

荀子所处的时代,封建生产关系已经基本确立,诸侯割据的局面即将结束,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处于上升阶段的新兴地主阶级如日中天,整个社会洋溢着锐意进取、积极向上的氛围。荀子的思想体系便产生于这种大的历史环境之中。他对先秦诸子都进行了批判地继承,是战国后期一位集大成的思想家。纵观《荀子》一书,内容博大精深,全面系统。其思想虽然综合了战国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诸子的观点,但主要来源还是儒家的思想体系。因此,他是先秦时期最后一位儒学大师。

《荀子》一书中,提及“君子”二字的地方很多,由于当时历史环境的要求,其对于“君子”的看法,也不可避免地会带上时代的烙印。《荀子》中关于君子的重要论述主要有:

君子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已。……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1]1

《书》曰:“无有做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此言君子之能以公义胜私欲也。[1]23

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桡,是士君子之勇也。[1]40

君子必辩。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者,而君子为甚焉。是以小人辩言险而君子辩言仁也。[1]65

君子能为可贵,不能使人必贵己;能为可信,不能使人必信己;能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己;……[1]77

行法至坚,好修正其所闻以矫饰其情性……故诸侯问政不及安存,则不告也;匹夫问学不及士,则不教也;百家之说不及后王,则不听也。夫是之谓君子言有坛宇,行有防表也。[1]113

无道法则人不至,无君子则道不举。[1]221

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故曰: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故乐者,所以道乐也。……君子明乐,乃其德也。[1]329

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1]404

不难看出,荀子对于君子的阐述,其基本要求与孔、孟是一致的,然其创新程度则超孟子许多。先秦儒家,对于“礼”都非常重视,但其中又有差别:孔子的“礼”更多地显示出他对西周文明的留恋和向往之情;孟子的学说则以“性善论”为出发点,将“礼”的实现寄托于人内心的自发自觉。他们大讲“仁义”,以“仁”释“礼”,不重刑政。孔子甚至说过:“齐民以刑,民免而无耻。”而荀子的学说则很是不同,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他的“礼”建立在“性恶”的思想基础上,除了“隆礼”之外,也强调“重法”,非常重视法律的外在约束和制裁,所谓“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这种重法倾向也渗透在他的“君子”观中。

相较于孔、孟,在荀子这里,“君子”的地位被进一步提升,成为“治之原”。他解释说:“君子也者,道法之总要也,不可少顷旷也。得之则治,失之则乱;得之则安,失之则危;得之则存,失之则亡。”君子之重要可见一斑。在荀子眼中,作为国家治乱的关键,君子除了应该做到那些孔、孟曾经提及的内容之外,还第一次振聋发聩地提出了“公义战胜私欲”的口号,将其作为评判君子的重要标准。而这个口号后来也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最本质内容。其次,孟子眼中的君子“行法”之后,“俟命”而已;而荀子则说,君子须“行法至坚”,其对规则法度的维护跃然纸上。荀子所提倡的“法”,是后王之法。所谓“法后王,一制度,隆礼义而杀《诗》、《书》,其言行亦有大法矣”,[1]107而“百家之说不及后王,则不听也”,其“法后王”的态度之坚决,可以非常鲜明地感受到。所遵之“法”的不同,也是荀子与孔、孟的显著区别。第三,孔子讲求君子应当“讷于言而敏于行”,但荀子却又立场鲜明地提出“君子必辩”的观点。不仅反复论述君子“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强调“君子之辩”与“小人之辩”在性质上的区别,甚至还阐释了君子之辩的方法和步骤——“先虑之,早谋之,斯须之言而足听,文而致实,博而党正,是士君子之辩者也”。荀子关于君子之辩的阐述明显流露出纵横家对其学说的影响,在当时宗族制度彻底瓦解、诸侯割据不可收拾的社会背景下,要游说诸侯,使自己的主张被接纳,就必须陈明利害,如此一来,辩论之术就成为君子达成自身志向不可或缺的手段。第四,荀子首次旗帜鲜明地提出音乐对君子人格形成的影响。关于音乐,孔子和孟子都曾经有过论述。“乐”本是“六艺”之一,孔子闻《韶》乐,三日不知肉味,其“尽善尽美”的美学理念,对后世影响深远;孟子论乐,则主要强调“与民同乐”的态度,这一观点无疑是为其“民贵君轻”的主张服务的。而荀子则开中国音乐教育理论之先河,在《荀子》一书中独立有《乐论》一章,用以阐述音乐对社会生活和人格培养的影响,得出“君子明乐,乃其德也”的结论。在荀子笔下,音乐不仅具有怡情表志的作用,甚至可以移风易俗,是君子治理国家、教化人民的必要手段,因此能够正确恰当地欣赏和使用音乐,也成为君子必备的素质之一。还有不应忽视的一点是,孔子曾经谈及君子是否应当“尚勇”的问题,但并未具体指出“君子之勇”的内涵是什么,而荀子则在自己的论述中详细说明了这一点,所谓君子之勇便是“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桡”,这更接近于将孟子所说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标准进行了扩展,而非单纯是子路式的武夫之勇。总之,荀子的君子观,除了对孔、孟的传承之外,还有一些与孔孟之道颇为对立的突破之处。

从以上这些非常简略的分析中,可以大致看出先秦儒家自孔子到荀子,走过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这是一个渐渐抛弃了原始氏族社会的民主和人道,但却获得了对君主专制的现实经验和理论成果的历程。这种改变体现在先秦儒家思想的方方面面,而所谓的“君子观”,不过是这种改变的一个极小的缩影罢了。但即便是这极小的缩影,也还有很大的探究空间。

[参考文献]

[1]方勇,李波.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4]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

[责任编辑兰一斐]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nfucian “Gentleman Conception” in the Pre-Qin Period

CAO Yi-li

(SchoolofLiterature,ShaanxiNormalUniversity,Xi’an710119,China)

Abstract:In addition to “King”, who was the ruler, and “People”, who was the ruled, the social system designed in the Pre-Qin Period also includes “Gentleman”, who constitutes a nuclear force in society. In the Pre-Qin Confucian’s idea, “Gentleman” is the symbol of Confucian ideal personality and the qualities of what make a “gentleman”vary from time to tim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iscussion on “gentleman” excerpted from such classical Confucian works as Confucian Analects, Mencius, and Xunzi so as to analy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nfucian “gentleman conception” in the Pre-Qin Period.

Key words:the pre-Qin confucianism; Confucian Analects; Mencius; Xunzi; gentleman

【文学艺术研究】

猜你喜欢

荀子孟子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磨刀不误砍柴工
和谐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