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凡的世界》中人物形象的美学价值

2015-03-01魏娟辉

关键词:美学价值平凡的世界人物形象

【文学艺术研究】

《平凡的世界》中人物形象的美学价值

魏娟辉

(西安文理学院 思政部,西安710065)

摘要:《平凡的世界》是路遥最具代表性的长篇小说,小说全景式地描写了变革中的农村生活,生动地刻画了以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的众多普通人物平凡而又不平庸的形象。这些人物不屈不挠、积极向上、艰苦奋斗的个人经历,在读者心中引起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美、质朴善良的人性美、一咏三叹的悲剧美。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 人物形象;美学价值

收稿日期:2015-01-23

作者简介:魏娟辉(1974—),女,陕西西安人,西安文理学院思政部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思想政治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章编号:1008-777X(2015)03-0026-04

文献标志码:A

《平凡的世界》描写的是1975—1985年期间中国西北农村的变迁史,全景式地表现了中国当代城乡的社会生活。这一时段可以说是农村发展的“黄金时代”。土地所有制改革刚刚实行,“大锅饭”开始打破,在饥饿中挣扎多年的农民们有望过上勤劳致富、丰衣足食的好日子。在这样的大背景和主旋律下,《平凡的世界》塑造的人物形象刚健有力、自强不息、质朴纯洁、勤劳善良,读来让人一咏三叹、荡气回肠,有着崇高的美学价值。

一、自强不息的精神美

《平凡的世界》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的奋斗史为中心,以整个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转型为背景,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的形象,“用历史和艺术的眼光观察在这种社会大背景(或者说条件)下人们的生存与生活状态”。[1]成功地塑造了以孙家两兄弟为代表的那些在苦难的生活里坚忍不拔、自强自立、顽强拼搏的人们。这种在艰苦环境中自强不息的精神带给我们极大的美感,也激励着我们发奋进取、不懈努力。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美,既鲜明地体现在孙家两兄弟身上,也可以在一些小人物的身上窥豹一斑,成为这部小说的主旋律。

(一)忍辱负重、留守家园的创业者

这是平凡世界里的一群平凡的人。孙少安,一个普通、耿直、坚韧、质朴的农村汉子。但就这样一个看似普通的农村汉子,却用自己宽厚的肩膀早早地担当起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虽然身为农民,孙少安却有着精明的头脑和不屈的斗志。偶然的机会给了这个随时准备放手一搏的人,拉砖赚来的两千五百元成了他手里破天荒的第一大笔收入,也是孙少安创业路上的第一桶金。他没有像父辈那样有了钱就箍窑盖房,而是把这笔钱作为启动资金,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办砖厂。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也反映了孙少安不屈的创造精神和敏锐地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历史一再证明,开拓者的路要比寻常路更加艰辛和困苦。从拉砖、烧砖到扩大砖厂规模,目光远大的孙少安在当时的农村率先一步发家致富了,他以自己的刚健有为和自强不息在当地脱颖而出,成了农民企业家和致富的带头人,有了一定的资产,也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

孙少安尽管没有读过多少书,但他既有着传统的勤劳朴实、坚忍不拔,又有着敏锐的眼光和灵活的头脑。他是改革开放新时代下的新农民,他成长于封闭落后的黄土高原,这片贫瘠的土地锻造了他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意志,培养了他努力适应生活的能力。在精神上,他仿佛永远有使不完的劲儿,永远斗志昂扬、凯歌高唱,永远不被苦难压倒。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美在平凡的生活中熠熠生辉。

(二)独立奋斗、精神高贵的硬汉子

孙少平是作者着力塑造的核心人物,作者在他的身上倾注了太多的心血和个人情感。苦难的出身;艰难的求学生涯,如饥似渴的精神追求,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拼命三郎般的劳动和工作态度,这些都像极了路遥平凡而不平庸的人生。路遥在写作的过程中经常地不能自已,分不清是小说还是自己的真实的生活。因此,他也在孙少平的身上寄托了自己太多的人生理想。孙少平身上既体现了现代青年那种不断向命运挑战、自信刚毅的品质,又保留着勤劳、朴实的传统美德。他自尊又敏感,他热爱生活、感恩家庭、心性极高,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他既不甘于像他的父亲那样做一个安分守己的农民,也不愿像他哥哥那样只在那片土地上与命运抗争,他有着更高的精神追求,他渴望更广阔的人生天地。

“纵观孙少平由学校生活到回乡当民办教师,进黄原城揽工到去铜城当工人的曲折生活道路,我们可以看到孙少平既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又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拼搏奋斗者。”[2]58作为一个农民出身的青年,孙少平从不鄙薄自己的出身,他甚至感念作为一个农民的好处,但他也清楚地认识到农民的狭隘性。他要努力摆脱这种狭隘,追求更高意义上的生活。在他看来,“首先要自强自立,勇敢地面对我们不熟悉的世界。不要怕苦难,只要能深刻地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3]在他看来,苦难让人变得强大,让人充实,也让人时刻处于一种准备战斗的亢奋状态,也许你不能对抗所有的困难,但只要我们自强不息、孜孜以求,我们也可享受那份曾经全力以赴为了生活、为了尊严、为了人生价值的酣畅的拼搏。在这种自强不息、持之以恒的努力之下,孙少平的人物形象让人油然而生一种精神的美感,这种美,是雄壮、是刚毅、是坚强、是豁达,是一个成熟的男人由内到外所散发出来的自强不息的精神美。

(三)各司其职、尽心尽力的责任人

自强不息不是男人的专利,更不是主角专属的特性。这种精神在这部小说中很多次要人物的身上都熠熠生辉,读来让人倍觉感动。首先是孙家的姐妹俩。孙兰花尽管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她对家庭的那份担当、对丈夫的爱恋,让我们在哀叹她命运不济的同时,也被她的那份执著所感动。孙兰香,一个单薄的女孩子,过早地为这个穷苦的家庭默默地尽自己的一分力。在以后的求学生涯中,兰香一直保持着艰苦朴素、勤奋努力的优秀作风,并成为重点大学的大学生,以自强不息的努力,为家人赢得了荣誉,也为自己赢得了美好的未来。

在小说中,还有很多人物的身上都彰显着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美。比如,田润叶和田晓霞,这姐妹俩用今天的话说都是属于“官二代”,但在她们的身上,我们看不到丝毫的骄纵、蛮横和懒散之气,相反,这两个女孩子质朴得让人感动,自强自立得让人敬佩。田晓霞为工作、为救人,献出了自己鲜活的生命;田润叶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俗的成绩。值得称道的还有润叶的丈夫李向前,在双腿残疾,经历过一段时间的低谷后,他勇敢地选择站了起来——在精神上,抛开世俗的眼光,一个高干子弟,自食其力,摆起了修鞋摊,他要用自己的双手证明自己身残志不残,一样可以创造人生的价值。还有小小年纪出来打工的小翠,偷偷跟着爸爸学车的金波,跟着姐夫跑长途的润生,背着孩子摆摊卖饺子的郝红梅,就连那个二流子王满银最后也算是浪子回头金不换,踏踏实实地在孙少安的砖厂里干起活来。

从这一系列人物的塑造上,我们不难看出路遥对这个世界的美好期许:尽管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强不息的奋斗,摆脱苦难和贫穷带给我们的屈辱,赢得自尊,也赢得人生的价值。这种期许中也有作者的一份坚持,“路遥始终坚守自己的审美理想,从来都不盲目趋时,也不愿置身于瞬息万变的文学潮流之中。”[4]

二、质朴善良的人性美

路遥作为一个受传统思想影响比较深的陕西作家,在他的笔下我们看到了很多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质朴与善良之美。“表现歌颂普通劳动者身上的人性美,表现他们富有个性的人性情感和人类真情,不仅体现了路遥对完美人性的追求,也是《平凡的世界》一个重要的审美特点。”[2]89这种美,来自于路遥对底层人民感同身受的尊重和同情,也来源于他对道德理想的不懈追求。在小说中,我们看到了很多平凡的人们以他们平凡的事迹演绎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性之美。

(一)家庭伦理道德中的“孝为先”“和为贵”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的行为,所谓“百善孝为先”,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注重孝行,孝行在这部小说里也有细致的描写。少平和兰香在很小的时候就经常为奶奶去采集一种可以滋润清火的草药,少平上学时从口中挤出可怜的一点儿钱为奶奶买眼药水和止痛片。后来少安也为这个大家庭做出种种努力。在他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之后,首先想到的是为父亲箍几孔全村最气派的窑洞,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对兰香的学业,少安也一直或明或暗地资助着,当妹妹担心会影响他和妻子之间的和谐而不接受他给的钱时,他的内心是非常痛苦和难过的。这种为家庭无私的付出,是孝,是和,是爱,是责任。在中国的农村家庭,更为看重家庭乃至家族的和睦与相互帮扶,也更为看重家庭在这个环境中的人气和声望。可以说,孙玉厚老汉一家最后的发展就是路遥理想中的农村家庭的楷模,一家人父慈子孝,有儿子发家致富,为善乡里;有儿子走出农门,成为国家工人;更有女儿考上了名牌大学。这样的人物塑造是一种近乎完美的理想状态,当然,也具有一种让人倍感温暖的力量。

(二)人际交往中的“仁爱”精神

小说中有很多对于亲情、爱情、友情的描写,而在后人评论的文章中,则是着重对于小说中爱情的感喟,也有对于亲情的赞美。在这里,作者更加看重友情,更加看重一个可能被很多人忽视的,但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用情至深的男子汉——金波。金波是孙少平的发小,两人从小就好得“穿一条裤子”,当然是在少平没裤子穿的情况下,而且两人的友谊是建立在两个家庭有着较为悬殊的经济条件的基础之上的,这就更为难能可贵。金波明白朋友最需要什么,而少平,也总是在碰到最现实的困难时能够在这个朋友那里得到最直接的温暖和帮助,他们之间,无需太多的语言交流,小说中也没有太多的他们俩之间的语言描写,但行动有力地说明了一切。金波对少平的友情,从不求回报;少平对金波的付出,非常感动,但却没有负担,这两个男子汉彼此心照不宣却心心相印。“在物欲横流,理想淡漠,崇尚金钱的时代风气下,这正是社会良知和正义的体现。”[2]60

(三)夫妻关系中的同甘共苦、相濡以沫

《平凡的世界》里朴实、善良、勤快又热辣的贺秀莲,在与孙少安共同支撑的大家庭里,俨然是孙少安生活与事业上的得力助手。秀莲面对自己喜欢的男人时,表现出农村女孩少见的积极主动和热烈泼辣。他爱这个男人、心疼这个男人、体贴这个男人,不忍心看他吃太多的苦,担太多的责。尽管她有时候也有一点儿私心,她的这点儿私心,更让我们看到了她的真实与质朴,她就是这样为自己心爱的人不顾一切。自己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她也从不吭一声,这样的女性着实让人敬佩。也是作者心目中理想妻子的形象——朴实、善良、体贴、多情,既能在感情上给予慰藉,又能在事业上相互扶持。孙少安每次在事业上出现资金缺口时,都是秀莲的娘家给予义无反顾的支持。而每一次他要有什么大的决定,都是秀莲给他最大的支持最直接的帮助。她和他整日风吹日晒、奔波操劳,无怨无悔,相扶相携。这就是她,在丈夫事业的发展中,她是他的帮手、依赖和智囊;在丈夫遭遇挫折时,她既给他温存和抚慰,又给他鼓励和策略。在丈夫达到事业和人生价值的巅峰时刻,她却含笑九泉。

三、一咏三叹的悲剧美

路遥的作品,善于描写城乡交叉地带男女青年的爱情生活和理想追求,既表达青年男女在社会变革时期面对各种矛盾冲突心灵的痛苦和欢乐,也表达作者对爱情的独特感受。在《平凡的世界》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婚恋的悲伤。这种悲伤的氛围既让人一咏三叹,又让人体会到一种残缺和悲剧的美。

(一)青梅竹马却难成正果

“田润叶和孙少安的情感经历是一个典型的社会性悲剧。巨大的身份差异和社会力量断送了个体对情感的期待,更何况这种期待中还蕴涵着作者对人类情感的高度想象。”[5]128少安和润叶的爱情是让人惋惜的,明明互相爱着彼此却不能在一起。相对于少平和晓霞,他们两个在面对爱情时,少了许多勇敢和坚持,又多了些许的顾虑和坚持。少安和润叶,还是受传统思想影响比较深的,在他们身上,既有着同龄人少有的眼光和能力,也缺乏弟妹们追求个人理想和幸福生活的勇气和魄力。当然,我们都忘不了他们两个从小一起读书玩耍的点点滴滴;忘不了他们在原西河畔的散步和私语,更忘不了少安在看到润叶给他那封示爱信时内心涌动着怎样的温暖和激流。但现实仍然生生地把他们分开了。在润叶的心里,永远都为少安留着一片天地,当得知心爱的人结婚时,她的精神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对少安的爱,也使得她背负了无爱婚姻的痛苦。

(二)浪漫的爱情,悲伤的结局

少平与晓霞的恋情是一场绝世之恋,它纯洁、善良、热烈、知性。这是路遥理想中的爱情,但他又残忍地让它成为绝唱。这真的是一场浪漫的传奇,一个在现代常人看来不可能实现的虚无缥缈的梦。因为用世俗的眼光来看,他们两个之间是那么的格格不入:一个是农民家庭的穷小子,一个是干部家庭的白富美;一个高中毕业,一个大学本科;一个是揽工汉,一个是省报记者。但他们不管社会地位的悬殊,也不论门当户对,他们被彼此的思想、精神、气质所吸引。他们相爱了,开始了一段长达七八年的爱情长跑。从最初朦胧的彼此认同到对读书的热爱对生活理想的共鸣,再到一次次彼此的思念和爱慕,再到灵魂的高度契合,他们成就了一段不可复制的爱情神话。也暗示着一种极不协调的距离:他们之间的社会身份障碍。这是路遥心目中理想的爱情,而且是极具象征意义的。“田晓霞的死恰恰证明了路遥清醒地认识到二者结合的不可能性——美丽的理想终究是虚幻的。”[5]145田晓霞的死让人扼腕叹息,作为新时代的知识女性,她那么纯洁善良、那么年轻、那么真挚、那么勇敢,让我们几乎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尽管斯人已去,孙少平还是遵守了那个约定,来到了古塔山下。多少美好的东西消失和毁灭了,世界还像什么也没有发生。是的,生活仍在继续着。可是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却在不断地失去自己最珍贵的东西。

(三)至纯至美,无疾而终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每次看到金波与藏族姑娘那场刻骨铭心的爱情时,就会在心里吟唱这首歌,这首歌也是他们的“红娘”。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在一个幽静的湖泊旁,出牧的马群像一团团白云在草原上狂奔,落日的余晖把一切染成了绛红,从远方牧归的马群中,突然飘来嘹亮、美妙的歌声,不假雕琢,完全自然,听者闻之神魂颠倒。这是一个浪漫的约定,每日的余晖里,一男一女,一唱一和,从未谋面,却早已心有所许。此情此景,怎能让两颗年轻的心淡定从容,他们终于把一切清规戒律抛之脑后,不顾一切地见面了,尽管听不懂彼此在说些什么,但是两颗心早已系在了一起。美好来得突然,也去得倏忽。金波违反了军纪,复员了,正当他可以一身轻松地去追随心爱的姑娘时,姑娘却也被调走了。他连姑娘的名字都不知道,他那美丽的爱情就已经结束了。当他几年后再去寻找时,早已物是人非,不知爱在何处了。这段短暂的爱情美得像一场梦,让人不忍醒来。

小说中的爱情和婚姻,没有一段是完美的。润叶和向前的婚姻,在前期的痛苦中彼此煎熬,却在李向前付出双腿的代价后因祸得福,收获了妻子的真情和家庭的温暖。少安和秀莲的婚姻,本来已经在两人的奔波忙碌、同甘共苦中建立了牢不可摧的爱情,但命运却是如此的无情,让秀莲在病魔中去世。少平和惠英嫂子的感情同样是残缺的,惠英的体贴和温柔永远也理解不了孙少平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精神生活。凡此种种,都让我们沉浸在一种悲伤、痛苦、恐惧甚至失望的情绪中,但作者偏偏又用另一种力量在吸引着我们,这是一种人生中的残缺美,也是一种让人一咏三叹、荡气回肠的悲剧美。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着力塑造了一群出身于黄土高原的普通人,他们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过着平凡但不平庸的生活。他们经历坎坷、面对苦难,以自己的朴实与善良、坚强与奋斗为我们演绎着一幕幕生存与生活、现实与理想、贫穷与富裕、苦难与奋争、传统与现代、变迁与执著的人生现实剧。这幕剧中描述的人与事已离我们远去,但路遥为我们所呈现的人生的意义,值得我们不断地思考和回味。剧中人物身上所散发出的人性的光辉,使作品产生了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体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52.

[2]廖晓军.路遥小说的艺术世界[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3]路遥.路遥文集3·4·5合卷本[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529.

[4]赵学勇,王贵禄.守望·追寻·创生:中国西部小说的历史形态与精神重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58.

[5]石天强.断裂地带的精神流亡——路遥的文学实践及其文化意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朱伟东]

On Aesthetic Value of Characters inTheOrdinaryWorld

WEI Juan-hui

(Department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Xi’anUniversity,Xi’an710065,China)

Abstract:The Ordinary Word written by Luyao gives a panoramic introduction to the village life which is experiencing great transformation. The characters which was developed around the two brothers Sun Shaoan and Sun Shaopin are ordinary people but by no means mediocre. The perseverance, optimism, and hard working attitude strike a chord in readers.

Key words:TheOrdinaryWorld; character image; aesthetic value

【文学艺术研究】

猜你喜欢

美学价值平凡的世界人物形象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及其价值的解读分析
关于《诗经》中的婚恋诗及其美学价值分析
现代城市雕塑的美学意义探微
铁骨柔情——论《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形象
中国画的高贵传统
《平凡的世界》之魅力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