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多元排序选择logit模型的发现

2015-02-28李永杰

关键词:意愿大学生教育

蔡 颖, 李永杰

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多元排序选择logit模型的发现

蔡 颖, 李永杰

“支持青年创业”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基于2013年全国1 773名大学生问卷调查的微观数据,运用多元排序选择logit模型实证分析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发现:人口统计学特征、财富禀赋、人力资本、商业感知、社会资本、高校创业教育与服务等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具有重要影响。

大学生 创业意愿 影响因素

一、引 言

近年来,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毕业人数年年创新高,供给源源不断和国内新增就业岗位有限并存,大学生就业处在高峰期,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已严重影响到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人们普遍认为创业是一种灵活的就业方式,即可解决个人就业,也可带动他人就业。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强调“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并号召全党“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第28—29、45页,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国家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就业战略下,鼓励扶持大学生创业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大学生创业实现的影响因素众多。大学生创业意愿是指大学生欲采取创业行为的偏好程度。偏好程度越高,创业意愿则越强烈。大学生创业意愿涉及效用排序,不是一个具体数值,也非简单的“愿意”或者“不愿意”。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大学生创业意愿采用一般回归估计方法并不适合,多元排序选择模型更能表现效用排序的特点。多元排序选择的随机效用项可服从正态分布或极值分布,对应Probit模型、Logit模型和Extreme Value模型三种常见模型。Axel Borsch-Supan (1987)认为,如果选择按照效用最大化进行估计,具有极限值的logistic分布最为适合。*Axel Borsch-Supan.Econometric Analysis of Discrete Choice.Springer-Verlag,1987:43.故此,本文采用多元排序选择logit模型研究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

二、文献综述与制度背景

纵观国内外研究,关于劳动者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文献不少,但是基于大学生群体而开展的研究相对较少。针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国内外文献多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建立TPB,SEE,PHAN,LUTHJE及王重鸣理论模型进行分析。相关研究发现,创业态度、父母亲友影响、创业感知、职业选择、成就动机、创业能力、个人特质、个人经历、创业教育、创业环境等因素与创业意愿显著相关。以上因素可归结为个人因素(内部因素)和环境因素(外部因素)两部分。大部分学者认为,个人因素是影响创业意愿的最重要因素,环境因素则强化了大学生的创业意愿。

基于经济学角度研究创业意愿,更多关注一般意义的劳动者而非具体的大学生群体。文献多从创业、就业和失业三者间关系出发研究创业意愿和创业行为。“就业相对收入”理论指出,劳动者创业与否,取决于失业、自雇(自主创业)和受雇(就业)的三种状态的相对价格或相对收入。“失业推动创业”理论认为,失业率上升、劳动者受雇变得困难以及经济衰退导致的创业成本下降,势必刺激劳动者的自雇意愿。随后相关研究得出,创业意愿与创业行为具有逆周期特征(D.M.Blau,1987;D.G.Blanchflower 和 B.Meyer,1994)。*D.M.Blau.A Time Series Analysis of Self Employ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7,95(3):445—467; D.G. Blanchflower, B. Meyer.A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Young Entrepreneurs in Australia and the United States.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1994,6(1):1—20.N.Loayza和J.Rigolini(2006)认为劳动者创业意愿受就业前景不佳、处于劳动力市场弱势地位、找不到普通或高薪工作、生计压力等因素的影响。*N.Loayzan and J. Rigolini. Informality Trends and Cycles.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World Bank,2006.此后,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创业意愿与创业行为具有顺周期特征。N.M.Fiess et al.(2010)指出,失业率高的同时创业意愿下降,创业活动减少。*N. M. Fiess, M.Fugazza and W.F.Maloney. Informal Self-employment and Macroeconomic Fluctuation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2010,91(2):211—226.Thurik et al.(2008)发现,经济繁荣时期创业意愿高涨,创业行为增多。*Roy A. Thurik, Martin A. Carree, Andre van Stel and David B.Audretsch. Dose Self-employment Reduce Unemployment?.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8(23):673—686.研究者的解释,一是劳动力市场上的“难民”不大具备创办和经营新企业所需的人力资本、创业能力和财富禀赋;外部资金支持受限;创业风险过大,都会导致劳动者创业信心缺乏,创业意愿下降,创业活动减少。二是经济高涨时期的创业是劳动者的主动选择,创业者往往具备创立和经营企业的企业家才能、市场感知、商业头脑和创业资金支持。此外,H.J.Baumgartner和 M.Caliendo(2007)的实证研究发现,创业促进政策有助于增强劳动者创业意愿。*H.J.Baumgartner, M.Caliendo. Turing Unempolyment into Self-employ: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of Two Start-up Promgarmmes. German Institute for Economic Research Discussion Paper,No.671,Berlin,2007(3).

2001年《全球创业观察报告》项目将创业分为生存型创业和机会型创业两类。生存型创业者是竞争弱者,其创业决策由贫穷推动;机会型创业者具备企业家才能和商业头脑,其创业决策由机会拉动。汤灿晴等(2011)指出,创业决策的“难民”或“企业家”特征导致不同的就业和收入结果。*汤灿晴、董志强、李永杰:《创业何时带动就业:一个理论考察》,载《中国劳动经济学》2011年第9期。有关大学生就业调查显示,大学生创业包含以上两种创业类型:一方面,在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背景下,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效应使得部分大学生遭遇若干次求职失败后,感到受雇前景暗淡,放弃受雇选择,转向自主创业;另一方面,优秀大学生捕获市场获利机会,积极实现创业梦想。从就业促进角度而论,鼓励和促成大学生机会型创业才能显著改变大学生就业现状。不管是“难民”创业还是“企业家”创业,大学生个人特质、企业家才能、社会资本、商业感知和财富禀赋都是影响创业意愿的因素。具体包括:

一是人口统计学特征效应。性别、年龄、家庭成员数量均可能影响创业意愿。一般来说,社会分工决定女性须在工作和家庭间平衡,劳动供给会出现间断;而男性多“主外”,天生好斗,乐于冒险,求“变通”,男性创业意愿强于女性。年轻人精力旺盛、喜欢推陈出新,试错成本低,老年人精力有限,安于现状,年轻人比老年人创业意愿强烈。家庭成员数量对创业意愿的影响不确定,既可因为家庭开销过大、负担过重而增加受雇、减少自雇保持稳定的生活水平,也可因多名家庭成员共担生活风险而尝试创业。

二是财富禀赋。家庭总收入越高,创业资金越有保障,创业意愿越强;家庭开支过大,生活水平下降,创业资金受限,则创业意愿变弱。

三是人力资本效应。人力资本投资过程中,劳动者不愿意供给劳动;当投资完成后,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存量增加,工资回报得以提高,失业的机会成本也因此变高,劳动者乐意供给劳动。通过在校兼职实习、研修创业课程、尝试经商以及接受创业教育等一系列人力资本投资,大学生不断积累人力资本和企业家才能,增强商业感知,提升捕捉市场的敏锐度和盈利能力,创业意愿得以增强。

四是社会资本效应。社会资本作为个体和团体之间的关联,其社会网络、互惠性和信任构成大学生创业的优质资源。创业父母、亲友等社会网络潜移默化中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植入创业基因。在社会网络资源的引导下,大学生逐渐熟知商业运作,获得便利创业咨询,达成默契商业合作和实现可观盈利,因而增强创业意愿。

五是政策效应。商业制度环境对中小企业的成长至关重要。大学生创立的企业多为小微企业。在良好的营商制度环境下,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受到激励,“生产性努力”增多,同时市场竞争的选择效应也变得明显。适度的创业扶持政策有助于帮助新创企业快速度过成立期、进入发展期。良好的制度环境提高了大学生创业预期和自信心。此外,企业成功运营离不开“人、财、物”支持,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财”。大学生创业受资金约束较大,“金点子”的落地和“第一桶金”的获得需要坚实的财力保障。“风投资金”“天使资金”以及高校设立的创业基金突破了家庭资金供给不足的约束,坚定了大学生创业决心,激发了大学生创业激情,有助于大学生实现创业行为。

三、变量定义与描述统计

本文数据来自于2013年对全国40所高校开展的“大学生创业意愿”问卷调查。该调查采取分层抽样的方式在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等地区开展。受时间等条件的约束,问卷未能按照地区分布、高校类别进行比例发放。调查共发放问卷2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773份,回收率为88.7%。

(一)变量定义

被解释变量Y定义为大学生创业意愿,根据大学生对“请问您对创业的渴望程度是怎样的?”的回答结果进行赋值:“没兴趣” 赋值1;“无所谓”赋值2;“一般”赋值3;“十分迫切”赋值4。数值越高,意味着大学生创业意愿越强烈。调查结果显示,20%的大学生缺乏创业激情,80%的大学生渴望创业,其中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占17.9%。

解释变量X来自五个方面:(1)人口统计学特征,包括大学生的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是否经济发达地区四个个体特征变量,还纳入父母年龄和父母教育年限两个父母特征变量。(2)家庭经济状况,包括是否贫困生、家庭年收入两个变量,预期家庭经济状况正向显著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3)人力资本与创业能力,包括研修创业课程、接受创业讲座培训、接受创业资助、参加社会兼职、参加社团工作、曾经尝试经商、以企业家为偶像和阅读创业资料习惯等八个变量,预期八个变量均正向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4)创业教育与服务,包括高校开展创业宣传与咨询、建设创业实践基地、开设创业课程体系、组建创业导师团队和举办模拟创业活动五个变量,预期五个变量均正向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5)社会网络创业,包括父母创业、亲朋创业和同学创业三个变量,预期三个变量均正向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

(二)描述统计

在有效样本中,受调查者各方面情况显示(见表1):男性大学生约占41%;独生子女大学生约占25%;城镇生源大学生约占42%;贫困大学生占40%;来自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占54%;父母平均年龄47.6岁;父母平均教育年限9年;家庭平均年收入62 556元。43%的大学生的父母在创业;75%的大学生的亲戚朋友在创业;67%的大学生的同学在创业。53%的大学生研修了创业课程;20%的大学生接受过创业讲座培训;11%的大学生接受过创业资助;77%的大学生参加过社会兼职;85%的大学生参加过社团工作;29%的大学生曾经尝试经商;33%的大学生以企业家为偶像;25%的大学生有阅读创业资料的习惯。69%的高校开展创业宣传与咨询;52%的高校建设创业实践基地,49%的高校开设创业课程体系,41%的高校组建创业导师团队,95%的高校举办模拟创业活动。

四、多元排序选择logit模型估计结果

(一)模型构建

本文建立多元排序选择logit模型:

通过最大似然方法,γ的极限值和系数向量β将同时被估计。

其中,N=1 773,1(·)为开关函数,条件为真取1,条件为假取0。

表1 解释变量定义与描述统计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二)估计结果

估计结果显示(见表2):人口统计学特征、财富禀赋、人力资本、商业感知、社会资本、高校创业教育与服务等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均产生影响。

表2 大学生创业意愿多元排序选择logit模型估计结果

注:(1)**、*分别表示1%和5%显著水平;(2)Y表示大学生创业意愿(1=没兴趣,2=无所谓,3=一般,4=十分迫切)。

1.人口统计学特征。男生比女生更愿意创业,男生比女生更加偏好冒险、创新。家庭成员数量显著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独生子女大学生不愿意创业,非独大学生愿意创业。子女多的家庭,劳动力就业形式多样互补,有利于抵抗创业风险,降低家庭收入减少的概率。区域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不容忽视,来自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生更愿意创业,这可能与经济发达地区相对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及经济对人的影响有关。城镇大学生创业愿意弱于农村大学生,这与创业和就业的相对价格(相对收入)有关,可能城镇大学生更容易获得高质量就业机会和生活保障,其创业机会成本高于农村大学生。本研究发现,父母年龄对子女创业意愿呈负面影响,父母年龄越大,风险规避态度越强,偏好影响子女寻求安稳工作。虽然父母教育年限对子女的创业意愿呈负向影响,但是统计上并不显著。

2.财富禀赋。回归结果表明,家庭年收入和大学生创业意愿呈反向变动关系,但由于虚拟变量“贫困生”的系数为负,所以,当家庭年收入较低时,即属于当地划分的贫困线以下时,大学生的创业意愿相较于非贫困生会有所降低。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对于贫困生和富裕大学生都是相对较低的。可能的解释:一是创业需要启动资金,贫困生缺乏创业本钱,而非贫困生则容易筹集。二是基于成本收益衡量,经济收入越高的家庭拥有更广的社会关系网络,社会资本高,子女获得就业或其他收入的机会更多,创业机会成本更高。同时创业存在风险,对于富裕大学生而言,创业并非利润最大化的选择。三是经济收入高的家庭能够为子女提供完善的生活保障(商业保险、教育医疗支持),导致富裕大学生缺乏创业动机。四是在父辈创业、子女守业的模式下,富二代大学生多喜欢享受,缺乏创业精神。

3.人力资本及商业感知。研修创业课程、接受创业讲座培训、接受创业资助、参加社会兼职、参加社团工作、曾经尝试经商、以企业家为偶像和阅读创业资料习惯等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是显著正向的,符合预期估计。与Chen等(1998)针对美国MBA学生的调查结果一样,研修创业课程和接受创业讲座培训与大学生创业意愿正相关。研修创业课程和接受创业讲座是获得创业知识的有效途径,而创业知识与创业能力有着天然的联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配备有助于创业信心提升;参加过社会兼职、社团工作等工作经历有助于提高创业兴趣;有过经商经历的学生创业意愿显著高于没有创业经历的学生。以企业家为偶像和有阅读创业资料习惯的大学生有较高的创业意愿。此外,创业能力也影响创业意愿。因此,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创业能力的增强、创业知识的丰富以及商业感知的增强使得大学生更愿意作出有利于自身的创业决定。

4.社会资本。父母创业正向显著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父母拥有企业的学生更加倾向于选择自己创业,而选择去大公司工作的概率也相对低。父母的支持是学生创业意愿培养的最主要因素。创业父母给予子女的不仅是经济支持,还有观念培养和知识配备。潜移默化中,大学生植入创业基因,培养创业精神,熟知商业运作,对创业持开放态度,容易激发创业意愿。亲友创业也会增加大学生创业的意愿。熟人创业是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的创业资源,带来宽松的创业环境,提供便利的创业咨询,实现默契的商业合作和有利的盈利预期,因而能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愿。A.B.Ibrahim和J.R.Goodwin (1986) 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个结论:家庭成员或学生的社交圈内人员的创业经历可能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创业者的人际关系及环境因素是小企业成功最重要的因素。*A.B. Ibrahim,J.R. Goodwin. Perceived Causes of Success in Small Busi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1986,Fall:41—50.

5.高校创业教育与服务。高校开展的创业宣传与咨询,建设创业实践基地,开设创业课程体系、组建创业导师团队和举办模拟创业活动等一系列创业教育与服务工作正向显著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符合预期估计。随着高校创业教育日益完善、创业服务工作日益深入,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不断增强,高校在促进大学生创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结论与启示

实证表明,人力资本、商业感知、社会资本、高校创业教育与服务、家庭成员数量对大学生创业意愿产生正向影响;财富禀赋、父母年龄对大学生创业意愿产生负向影响;男生比女生更愿意创业;来自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生更愿意创业;城镇大学生创业愿意弱于农村大学生。诸多因素中,高校创业教育与服务、大学生人力资本、商业感知及财富禀赋对于大学生创业意愿产生的影响较大。

在“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就业战略下,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途径之一是鼓励与扶持大学生创业。大学生创业包含两个重要因素:想创业,且正采取行动。而“想”是首要和关键所在。在创业意愿的培养和刺激中,大学生自我建设和高校积极扶持两方面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首先,推进高校高等教育改革,建立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和创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实现三类教育的高度融合。在专业教育中加入职业/创业教育元素,将实践习得的“干中学”方式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将大学生创业意愿、创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培养根植于学科专业学习中;在职业/创业教育中融合学科专业特色,促进高校教学科研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以及产学研的互动发展,强化大学生创业专业路径的良性作用,降低创业风险,刺激创业意愿。其次,创新高校创业教育工作。开拓以培养意愿为主、锻炼能力为辅的创业教育模式;健全融合专业和尊重个性发展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施“金字塔”式分类教育机制,针对不同大学生群体,分别进行启蒙层教育、授业层教育、孵化层教育和实战层教育*侯永雄、林闻凯:《创业教育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内在耦合性及实现路径》,载《高教探索》2015年第2期。;组建理论实干结合、领域广泛的创业导师团队;设计多样化的创业实践和创业比赛,实践促能,比赛养情。再次,提高高校创业服务质量。通过项目宣传、成果展示、先进表彰、榜样宣讲等营造积极宽松的创业氛围;优化社会资本,整合外部资源,搭建大学生创业的“政策” “咨询” “融资”及“服务”等综合平台,帮助大学生知晓和解读政策,掌握创业流程和技巧,树立健康创业心理,寻求创业融资机会,简化创业手续,提高创业热情*蔡颖、赵宁:《基于主成分回归方法的高校大学生创业意愿分析》,载《高教探索》2014年第4期。;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资助制度,积极“孵化”市场前景可观的创业项目,突破大学生财富禀赋不足的约束,坚定大学生创业决心,激发创业行为。最后,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力度,推进高校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人力资本。利用新生适应教育,培养大学生自学探究意识;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激发学习热情,形成学习内动力;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大学生学习实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教风带动学风。

【责任编辑:于尚艳】

2015-05-04

F241.4,G647.38

A

1000-5455(2015)06-0134-06

蔡颖,贵州黔西人,华南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处)经济师、助理研究员,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李永杰,广东肇庆人,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意愿大学生教育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