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地域运动视角下的粤澳金融深度合作
——基于珠海横琴自贸区的思考

2015-02-28张凤超

关键词:澳门金融资源

张凤超, 张 明

金融地域运动视角下的粤澳金融深度合作
——基于珠海横琴自贸区的思考

张凤超, 张 明

金融合作描述的是双方或多方金融主体的金融产业之间交流、合作、协调、互利的金融关系。在金融地域运动的视角下,金融合作的初始催发点是金融资源的禀赋差异;本源驱动力是金融效率帕累托改进;生成基体是金融地域系统。金融合作是金融一体化的必经阶段,其有效运行的实现依赖于金融地域运动平台以及金融产业融合平台的搭建。粤澳金融体制上的巨大差异束缚着两地金融合作的进一步深化。珠海横琴自贸区具备的金融合作优越性可以推动金融地域运动高效进行,从而为粤澳金融深度合作提供契机。为实现粤澳金融产业融合的战略目标,必须发挥珠海横琴自贸区金融合作的优越性,“深化金融领域开发创新”,切实推进粤澳金融产业在运营工具、组织体系以及管理体系等方面的融合,进而实现粤澳金融深度合作。

金融地域运动 珠海横琴自贸区 粤澳金融合作

“金融合作”早已有之,只是一直处于实践探索中,而关于金融合作理论的基础性研究并不活跃。尽管许多学者都对区域金融合作问题加以关注,并提出了加强国内外金融合作的诸多设想,但对金融合作的指导理论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献仍然鲜见,零星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对金融合作的动因、金融合作的必要性以及金融合作的意义等方面的阐释。遗憾的是,这些研究并没有建立在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上,不仅缺乏对金融合作基本内涵和理论根基的清晰阐述,也未能揭示出金融合作的发展脉络,及其与金融一体化的深层关系。因此,对区域金融合作的研究往往重视短期的政策建议和宏观设想,缺少对金融合作乃至金融一体化的战略性把握。

本文以金融地域运动——即鉴于金融具有内在的资源性、层次性、地域性和空间运动性特点,金融资源遵循特殊规律而进行的地域流动、配置、组合的时空变化过程——为理论根基,全面阐释金融合作的基本内涵、运行机制及其与金融一体化的深层关系。在此基础上,考察粤澳金融合作的进展以及束缚粤澳金融深度合作的因素,研究在珠海横琴自由贸易区的背景下,粤澳金融深度合作的战略目标以及推进设想,以期为理解及深化粤澳金融合作提供新的视角。

一、金融合作:基于金融地域运动的阐释

(一)金融地域运动视角下的金融合作

金融合作主要指金融产业的合作,它描述的是双方或多方金融主体的金融产业之间交流、合作、协调、互利的金融关系。金融合作从合作持续时间看,有长期合作也有临时合作;从合作范围看,有全面合作也有拘于某一方面的合作;从合作程度上看,既有松散型合作也有紧密型合作。可以说,它没有合作强度、规格、类型等方面的统一限定,双方能够在金融产业各个层面开展广泛、方式各异、规格不等、深浅不一地合作,充分显示了金融产业成长的时空特定性。

金融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实体,是由初始配置、积累、沉淀的金融资源以及参与地域运动后的金融资源与各地域空间的具体条件凝集而成的专业部门组织,主要包括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其中,金融资源的层次属性十分突出,一般可以概括为三个层次:以广义的货币资金为代表的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包括金融组织体系和金融工具体系在内的实体性中间金融资源;包括金融制度、法规、标准、惯例、意识等要素在内的整体功能性高层金融资源。不同层次的金融资源构成了金融产业的微观基础。金融产业是金融资源积累、增值愿望和实践的部门化、产业化、地域化的结果,金融资源各层次要素的配置和组合形成了金融产业的肢体、关节和血液。同时,金融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不仅具备配置性、层次性等基本特征,还具有“地域性”“空间运动性”等内在属性。因此,只有将金融资源的“层次性”“地域性”“空间运动性”等内在属性有机结合,才能揭示金融产业的实际运行过程,进而正确理解金融合作的基本内涵。

第一,金融合作的初始催发点是金融资源的禀赋差异。金融的资源属性决定了金融具有地域差异秉性,即金融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非均质或不连续的特征,这为金融资源的地域互补提供了可能。为了实现金融资源整体最优配置,金融资源必须打破包括金融产业边界、金融体制边界在内的金融系统边界,进行金融资源在空间上的重组,继而开展金融合作。

第二,金融合作的本源驱动力是金融效率帕累托改进。金融效率自始至终贯穿金融合作整个过程,无论是金融资源突破地域交易壁垒参与地域运动,还是金融资源进行产业化组织、配置,抑或金融产业发挥外部关联效应,都是追求金融效率帕累托改进的结果,没有金融效率帕累托改进的驱动,金融的内在属性就会荡然无存。

第三,金融合作的生成基体是金融地域系统。一般地,金融核心(即金融中心)是辐射源——发起者;金融腹地(由金融中心周围诸多的金融增长极和金融支点构成)是具体接受辐射的地域范围——合作者;金融网络体系是承载辐射的渠道(只有通过空港、交通走廊、能源和信息网络才能实现金融资源的地域传输、流转、配置与组合)。因此,只有基于金融中心的地理空间整合扩展建立的成熟、健全的金融地域系统,才能以增强金融的内部规模效应与外部规模效应为目标,生成金融合作。

(二)金融合作的运行机制

金融合作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实现金融一体化,即通过金融核心扩散效应的发挥,促进金融腹地的金融产业成长状态逐渐改善,从而带动整个金融地域系统的金融产业成长水平,最终实现金融地域系统的金融资源效率帕累托最优。

金融合作作为金融一体化实现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与金融一体化有着阶段性的差异:首先,金融合作承认金融的地域差异,但不以彻底消除金融差异为主旨,而是在不触动各方金融产业的根本体制和机制的前提下,提倡沟通和协调;而金融一体化则要彻底消除金融差异,并且要求各方金融产业的根本体制及机制要保持一致。其次,金融合作强调金融联合,主张基于主观意志的包容性金融操作,以此替代金融一体化严格的一致性要求,从而在增强各方的国际金融竞争力的同时,避免出现因时机不成熟盲目金融一体化所导致的金融波动。再次,金融合作是金融一体化客观规律与具体区情相结合的产物,金融一体化是以同代异,金融合作则是异中求同。因此,金融合作是金融一体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也是金融一体化的次优模式。为实现金融一体化这一终极目标,金融合作是绝大多数地区金融产业的必然选择。然而,金融合作的推进无法一蹴而就,为保障金融合作的顺利运行,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一方面,搭建金融地域运动的平台。金融合作必须以宏观金融地域观为理念基础,以具体开放的地理空间为执行着眼点,搭建金融地域运动的平台,才能为区域间金融资源的和谐、有效、及时运动创造必要的条件。金融地域运动并非一朝一夕的工程,每一道执行工序均涉及金融产业的方方面面,任何环节的断裂或缺失,都会直接影响到金融资源的传递、接受、磨合及整合的效果。由此要求金融地域平台具备三个特征:第一,规模性。在金融制度环境稳定、金融制度安排既定和各种投入要素质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要素数量的增加,产出增加的比例超过投入增加的比例,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降低。第二,通畅性。由金融效率帕累托改进所引导的金融资源地域运动是市场需求的客观反映,金融体制、制度、法规的束缚和障碍自然会增加金融地域运动的成本,限制金融地域运动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前景,构建发达的金融网络、丰富的运动载体和开放的交流环境是建立金融地域运动平台的必要条件。第三,现实性。金融合作是双向互补性行为,其本身就是金融一体化的现实路径选择结果,更需要区域间政府的协作,政府与民间的交流,以及政府与市场的联合协调,从而有效地降低金融合作摩擦,弥补合作空白领域,确保金融地域运动的持续和安全。

另一方面,搭建金融产业融合的平台。金融合作主要表现为金融产业的合作,金融合作的顺利进行有赖于两地金融产业的融合,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着手:第一,以金融机构的互动为突破口,加快区域间互设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机构间的交流及合作。第二,积极探索金融机构创新路径。通过建立区域间货币过境流动渠道、密切监控货币过境流通状况、建立区域间货币清算系统等方式,保障金融合作的顺利运行。第三,强化金融业务经营范围的渗透,强化区域间银联的双向联网,提升两地银行卡业务合作水平。第四,促进金融市场的衔接。通过鼓励发展离岸金融业务等方式,促使两地金融市场有效衔接。第五,加强金融监管合作。通过建立政府一级的信息交流机制、金融机构层面的信息交流机制及民间组织的信息交流机制等方式,强化金融监管合作的效果。

二、金融地域运动框架下的粤澳金融合作

(一)粤澳金融地域单元的形成与发展

金融是现代地理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资源在空间地域上的分布、金融合作的开展状况不可避免地受到地域区情的影响。探讨粤澳金融合作,首先要了解两地的地缘及人缘特征。从地缘上看,澳门位于广东省珠江口西侧,北以关闸为界,与珠海经济特区的拱北接壤;东隔伶仃洋,与香港隔海相望;西连磨刀门,与珠海市的湾仔、横琴岛隔水相对。粤澳两地相互毗邻,具备唇齿相依、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从人缘上看,粤澳的历史渊源极深,从秦朝开始,澳门便隶属于广东省香山县(今珠海)。同时,两地居民有共同的地方方言和风俗习惯,相互的认同感十分强烈。粤语为澳门社会通用语,在居民日常、工作、政府办公、文化娱乐中广泛使用,是澳门的官方用语之一。粤澳在地缘与人缘上的优势表明两地具备相同的文化背景,为粤澳金融地域单元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粤澳金融地域单元的形成和发展为两地金融合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粤澳金融合作的开展不仅仅是由于两地交往的便利,而且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即两地金融资源的互补性与两地金融产业成长的内生诉求,粤澳金融资源的禀赋差异催发了两地金融合作的开展。粤澳金融资源禀赋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货币流通上看,广东的货币流通以人民币为主,而澳门流通中的货币主要为港币,占澳门货币供应量的55%,澳门币所占的比重不到31%。二是从金融机构结构上看,广东金融产业结构较为完善,有股份制商业银行1家,城市商业银行5家,农商行8家,农信社1家,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16家,外资银行1家,信托公司3家,财务公司7家,汽车金融公司1家。*资料来源: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http://www.cbrc.gov.cn/guangdong/yqlj/xnyh/17.html。与之相比,澳门的金融产业结构略显单一。三是从监管体系上看,与澳门相比,广东在金融监管体系的完善性、运营模式的高效性以及国际化程度等方面有待提高。总之,广东具备澳门所缺乏的较为完善的金融产业结构等优势,澳门具备广东所欠缺的完善金融监管体系、高效运营模式以及较高的国际化程度等优势,这就意味着粤澳金融资源具有互补性,这种互补性促使粤澳金融资源打破两地金融系统边界,进行金融资源在空间上的重组继而开展金融合作。更为重要的是,从金融合作的物质载体——金融产业上来看,粤澳金融产业产值占当地GDP比重较低(参见图1),并且两地金融产业都处于低级成长阶段,有迫切发展的诉求。

图1 粤澳两地金融产业占当地GDP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广东统计年鉴》2014年与《澳门统计年鉴》2013年相关数据绘制。

对于广东而言,其金融产业虽然已是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部门,但是广东金融产业的产值在广东地区生产总值所占比重一直保持在6%左右,无法形成对其他产业的引导和带动。同时,广东省内金融资源受地域特点的影响呈现非均匀的分布状态,珠三角地区集中了广东80%以上的金融资源,其余3/4的地区,只拥有不到20%的金融资源。*周高雄:《广东金融发展中的几个问题》,见《学术研究》2009年第7期。阻碍金融产业持续、安全成长的隐患广泛而严重。对于澳门而言,其经济的核心支柱为博彩行业,金融业并不发达。从金融市场结构上看,金融业的市场结构相对单一,仅有单一的信用市场;从金融机构体系上看,金融业对外依赖程度高,澳门银行主要为外资银行,其数量占澳门银行总数的60%。此外,澳门的金融集聚力度不足,截至2014年6月7日,在澳门仅有29家银行(其中10家为本地注册,另外19家为外地注册)。*资料来源:澳门金融管理局,http://www.amcm.gov.mo/banking_sector/cBank.htm。

不难判断,粤澳两地的金融产业都处于低级成长阶段。在金融产业开放度日益扩大的宏观背景下,粤澳金融产业出于自身成长的内生性需求,必然会在金融效率帕累托改进的驱动下开展金融合作。

(二)粤澳金融合作进展

在长期的金融活动实践中,伴随着粤澳金融产业成长步伐的推进,双方金融合作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并在金融互动、金融联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其一,从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层面上看,粤澳两地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合作以及两地支付结算业务不断增强。由于广东与澳门具备的地理优越性,澳门一直是广东省跨境业务开展的主要对象。截至2014年9月末,粤澳跨境人民币结算为1 800亿元,占全省业务比重的3.2%,*唐柳雯:《广东连续五年领跑跨境人民币结算》,见《南方日报》,2014-10-25。并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同时,广东与澳门金融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推动跨境支付结算合作,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有:2011年12月1日,中国银联分别联合中国工商银行和澳门通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牡丹中山通联名银联卡和澳门通银联双币闪付电子现金卡,促使银联卡跨境使用,进而实现人民币、澳门币双币应用;2013年9月25日,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发行长城环球通多种币种借记卡,该卡具有人民币、澳门元、美元三个币种账户,为持卡人提供方便的跨境、跨货币支付,这为粤澳两地的支付结算提供了便利。

其二,从实体性中间金融资源层面上看,以银行业为代表的粤澳金融机构合作不断增强。广东与澳门在长期合作中注重积极推进两地互设金融机构,取得的标志性进展有:1993年7月5日,广东发展银行在澳门设立分支机构,致力于为澳门提供多元化的银行服务;2014年1月24日,澳门国际银行正式进驻横琴,成为第一家获准进驻横琴的澳门地区银行机构,同时也是第一家获准进驻横琴的外资银行机构,这是粤澳金融合作的新突破。

其三,从整体功能性高层金融资源层面上看,粤澳双方政府一直致力于构建良好的金融合作环境。2002年3月,经过人民银行的授权,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与澳门金融管理局建立粤澳金融合作联络机制,开启了两地金融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对话平台。2003年10月13日,中央政府与澳门特区政府共同签署的《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中涉及了金融合作领域,主要有以下内容:支持内地金融机构到澳门开展业务;支持内地银行以收购方式发展网络和业务活动;鼓励、协助和支持澳门与内地银行、证券和保险机构之间的业务交流;加强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近年来,随着CEPA以及六个补充协议的签订,广东省将深化粤澳金融合作作为金融发展的重要战略,并成立了粤澳金融合作专责小组,建立起两地长期金融合作的有效机制。

粤澳两地所开展的一系列金融合作为粤澳金融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带动了粤澳经济的共同繁荣与发展。然而,粤澳金融合作的层次还不够深入,尚停留在“要素互补”阶段,发展速度也不够迅速。究其原因,粤澳金融资源的地域流动受到体制上的束缚,阻碍了两地金融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三)粤澳金融深度合作的束缚

粤澳金融深度合作的实现必须以金融地域运动能够顺利进行为前提。然而,广东与澳门在金融体制上的巨大差异增加了金融资源在粤澳之间运动的障碍,这无疑束缚了粤澳金融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首先,从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层面看,粤澳的货币资金不同。广东省境内唯一的合法通货是人民币,其发行权集中在中国人民银行,并由总行集中管理发行基金。人民币流通实行计划管理,人民币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而对于澳门而言,其法定货币为澳门币。澳门是不设中央银行的地区,政府授权大西洋银行及中国银行澳门分行在澳门发行纸币。两家发钞行发行纸币时必须按照联系汇率制度以指定的汇率,即1港元兑1.03澳门币,向澳门金融管理局交出港元。由于香港政府于1983年10月15日规定港元与美元挂钩,澳门币自动跟随港币与美元挂钩,形成了固定汇率制度。

其次,从实体性中间金融资源层面看,粤澳的金融市场体系不同。广东银行体系的商业化改革已经进行多年,但计划经济模式对金融管理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四大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轨并未完全到位,受制于国家政策与地方保护主义的干预,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仍没有彻底分离,金融经营活动难以完全按照市场化原则运作。对于澳门而言,其金融业的市场结构相对单一,没有包括同业拆息的资金市场,也没有外汇市场、黄金市场、证券市场等资本市场。澳门仅有单一的信用市场,主要进行中、短期资金存、贷业务,整个金融业基本上是银行一统天下,企业和居民融资主要通过向银行信贷。同时,澳门本地金融业不发达,澳门金融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香港,港币与澳门币同时流通,大宗交易一般以港币结算,港币在澳门占主导地位。

再次,从整体功能性高层金融资源层面看,粤澳的正式约束不同。广东及内地的中央银行为中国人民银行,而澳门不设中央银行,其金融监管机构为澳门金融管理局,导致粤澳两地金融遵循着不同的金融法规体系。自1995年以来,广东及内地相继出台了几部重要的金融法规,如《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票据法》《保险法》《贷款通则》《证券投资基本法》等。《证券交易法》《国债法》《金融市场管理法》《外资银行法》等重要的金融法规及实施细则均未出台,使得金融产业的发展与监管缺乏全面、系统、稳定、持续、合理的调整,导致金融监管中“以权代法”的随意性,致使一些金融违规行为难以得到有效的遏制。相比之下,澳门的金融管理法规极为健全及完善。以银行业为例,有保障金融体系运行的第32/93/M号法令、规范融资租赁公司行为的第51/93/M号法令、确定金融及保险机构合并及分立程序的第3/95/M号法令、规范本地货币使用的第16/95/M号法令、保障汇兑制度实施的第39/97/M号法令、规范离岸业务的第55/99/M号法令、监管金融公司行为的第15/83/M号法令,等等。*资料来源:澳门金融管理局,http://www.amcm.gov.mo/rules_and_guidelines/cRules.htm。这些法规不仅细致、全面、体系化,而且遵循国际惯例和通行准则。

粤澳金融业之间存在着制度性的差异,这种差异会增加金融资源运动的摩擦成本以及交易成本,阻碍粤澳金融合作的深化。因此,如何协调和适应粤澳金融体制上的摩擦便成了深化粤澳金融合作的题中之义。珠海横琴自贸区因其地理上的便利性、制度上的创新性以及政策上的优越性为粤澳金融深度合作提供了契机。

三、珠海横琴自贸区内金融深度合作的战略构想

(一)自贸区金融合作的优越性

任何一个金融地域系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多国、多地区的现实状况,这种不容忽视的区域壁垒对金融合作具有直接和关键的影响。因此,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合作的深化必须以成熟、开放的并能保障金融地域运动顺利进行的宏观地域背景作为基本前提,而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区)便是这样的宏观地域。自贸区具备的地缘、政策等优势有利于扫清阻碍金融资源运动的壁垒,为区域间金融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就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货币资金而言,自贸区内资金流动的便利有利于推动本国货币的跨境使用以及离岸金融的发展,从而保障货币资金的跨国界、跨地域运动的实现。自贸区的建立有利于增强人民币这一货币资金跨境使用,促使国际各主要金融机构使用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扩大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市场规模,增强中国在国际市场上金融资源的配置能力,提高中国在国际金融合作中的地位。同时,在自贸区的推动下,离岸金融逐渐衍生和发展起来。由于离岸金融具备货币资金的流动性强、融资规模大、交易不受货币发行国限制可以自由兑换、市场范围不受地理限制等优势,备受各国青睐。自贸区放宽金融管制及外汇管制的政策,便于跨境资本的流入流出,为离岸金融的发展提供了便利。以上海自贸区离岸保险业务为例,截至2014年12月底,自贸区内保险机构开展离岸直保业务保费收入2 600万元,跨境人民币再保险业务保费收入1 700万元,离岸保险业务合计4 300万元。*高嵩:《上海自贸区离岸保险起步,仍期政策支持》,见《中国保险报》,2015-05-06。

其次,就实体性中间金融资源——金融机构而言,自贸区政策上的便利有利于区域间银行不断重组、兼并及整合。自贸区内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设立外资银行以及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与外资金融机构共同设立合资银行,从而有利于加强不同地域银行之间开展金融合作。以上海自贸区为例,截至2014年底,共有49家银行业机构获批,在自贸试验区设立54家区内营业网点,包含1家中资民营法人银行,16家中资银行分行,5家中资银行支行,25家外资银行支行,2家金融租赁公司,3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2家资产管理公司分公司。同时,在沪70%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已与自贸试验区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截至2014年底49家银行业机构入驻上海自贸区》,上海招商网,2015-01-30,http://shzs.wincn.com/html/2015/zskx_0130/2203.html。极大加强了银行业之间的合作。此外,区域间利率市场化有利于银行的商业化改革。根据罗纳德·麦金农及爱德华·肖的金融抑制及金融深化理论,政府行政干预下采取的使金融价格扭曲的利率会使得资本市场效率降低。因此,“进一步的利率市场化将继续推动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结构的转型,促使商业银行更加注重拓展债券承销、债券投资、与债券相关的理财业务,增强债券市场的发展活力”,*卓贤:《利率市场化改革研究》,第115页,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年版。形成较为合理、规范的资产结构。

再次,就实体性中间金融资源——金融市场而言,自贸区内的汇率自由汇兑有利于国内外金融市场的融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中国国内外金融市场接轨和中国金融开放的重要内容。改革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对于保证中国金融开放的健康发展,是完全必要的。但中国目前并不具备汇率完全市场化的条件,因而自贸区内的汇率制度改革是探索中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

总之,自贸区的优势在于为不同层次的金融资源运动、重组提供制度上的保障,从而为金融合作的开展及深化提供了便利。作为自贸区的一员,珠海横琴自贸区在具备上述优势的同时,还有着自身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二)珠海横琴自贸区金融合作的战略目标

从某种意义上讲,珠海横琴自贸区是自贸区的缩影,它折射出自贸区金融合作的形成机理、运行机制及发展趋势,这也是其他自贸区所具备的共性。除此之外,珠海横琴自贸区还有着特殊的使命,即成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新载体”。*《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国务院_中国政府网,2015-04-2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4/20/content_9623.htm。对于珠海横琴自贸区而言,不仅要“以横琴为载体,通过创新合作机制与管理模式,共同打造跨界合作创新区”,从而“弥补港澳土地资源有限和劳动力相对短缺的劣势,为逐步改变澳门经济结构比较单一的问题提供新的空间”,*《横琴总体发展规划》,中国·珠海,2010-09-01,http://www.zhuhai.gov.cn/tzzh/tzzc/201009/t20100901_141420.html。实现两地的优势互补,更为重要的是,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促进内地与澳门经济深度合作,尤其是金融领域,在发挥自贸区金融合作优越性的同时,“深化金融领域开发创新”,促进粤澳金融深度合作。

金融深度合作是处于金融合作与金融一体化之间的阶段。与初级的金融合作相比,金融深度合作仍然承认金融的地域差异,在不触动各方金融产业的根本体制与机制的前提下,提倡基于主观意志的包容性金融操作。但是其金融操作的范围、金融产业的融合程度等高于金融合作。与要求金融产业、地理空间、根本制度以及利益基础完全一致的金融一体化相比,金融深度合作的实现要求相对较低,它突出的是金融产业、地域空间、金融体制的局部一体化,即在保障根本体制与机制不变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实现区域内金融产业的融合。对于粤澳而言,推进金融深度合作无疑是促使两地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结合《中国(广东)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的具体内容,两地金融深度合作的战略目标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层面,要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发展”,促使人民币成为粤澳金融深度合作进程中的关键货币。这一目标的核心内容在于“推动人民币作为自贸试验区与港澳地区及国外跨境大额贸易和投资计价、结算的主要货币”。通过“推动自贸试验区与港澳开展双向人民币融资”“允许自贸试验区金融机构和企业从港澳及国外借用人民币”等方式,增加跨境人民币的业务范围,扩大人民币境外结算区域,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同时,要拓宽投融资渠道,“推动投融资便利化”。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加快粤澳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过程。在支持符合条件的澳资企业通过国内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澳资金融机构按有关规定在内地设立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合资证券公司、合资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的同时,支持符合条件的广东证券期货法人机构在澳门开设分支机构,按有关规定提供金融中介服务。通过拓宽粤澳金融机构投融资渠道的方式为粤澳金融投融资提供便利。

其次,在实体性中间金融资源层面,要推动金融创新,为粤澳服务贸易自由化提供保障。在“完善金融业负面清单准入模式,简化金融机构准入方式,推动自贸试验区金融服务业对港澳地区进一步开放”的同时,支持粤澳金融机构跨境互设分支机构,降低澳门银行、保险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进入自贸区的门槛,支持其在自贸区设立分支机构。从而,“在自贸试验区建立与粤港澳商贸、旅游、物流、信息等服务贸易自由化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为粤澳服务贸易自由化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最后,在整体功能性金融资源层面,要完善粤澳金融合作的联络机制,共同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控体系。珠海横琴自贸区的建立为粤澳金融合作带来契机的同时,也为金融风险的滋生提供了土壤。因而,针对跨境假币、洗钱、银行卡等犯罪行为以及金融自由化带来的诸如利率变化的不确定性、信贷膨胀等金融风险,加强粤澳金融合作的联络机制,“构建自贸试验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完善跨行业、跨市场的金融风险监测评估机制,加强对重大风险的识别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珠海横琴自贸区内金融深度合作的推进设想

金融合作最终体现为金融产业,即银行、保险、证券、信贷等金融实体的融合,粤澳金融合作竞争力能否提升,有赖于两地金融产业整合和协作所产生的合力作用。从另一个角度讲,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信贷业、基金业既包括了金融场所、金融基础设施、金融人员等有形要素构件,也不能缺失品牌认识度、国际信用度、业务质量等级、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程度、金融制度与政策体系、金融创新机制等无形要素成分。因此,保证金融产业最大程度的衔接,是实现粤澳金融深度合作所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需要充分发挥珠海横琴自贸区内金融合作的优越性,广泛地动用各级金融实体,推动粤澳金融产业在运营工具、组织体系、管理体系各个层面的融合,促进粤澳金融产业的磨合、融合。

(一)金融产业运营工具的融合

在中国实行“一国两制”的背景下,粤澳金融地域单元存在着两个政治实体,反映在金融领域则集中体现为粤澳都拥有自己的货币。币种的差别必然形成金融交易屏障,随之而来的便是复杂的汇率问题。金融深度合作需要金融地域运动的推动,而币种的多样性无疑增加了国际实体交易和金融交易的成本和风险。因而,推动统一货币,并配以单一中央银行和单一货币政策等辅助工程,是金融深度合作的基本项目。

在珠海横琴自贸区内人民币、港币、澳门币等多种币种共存的背景下,应积极推动人民币作为粤澳金融产业运营的主要工具,增加人民币的跨境使用以减少粤澳金融产业的运营成本。具体措施包括:(1)推动澳门人民币资金参与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粤澳跨境人民币双向融资业务以及其他资本项目交易使用人民币结算;(2)推动粤澳两地企业开展集团内部跨境人民币资金集中运营业务;(3)推动广东银行机构为个人办理其他经常项下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扩大人民币在粤澳货物、服务贸易结算中的使用,促进对澳水、电和食品供应等项目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4)鼓励广东银行机构单独或与支付机构合作,为粤澳跨境电子商务以人民币计价结算提供服务。稳步开展粤澳两地银行机构人民币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业务;(5)继续支持澳门作为广东金融机构发展葡语国家业务合作的平台,推动广东与葡语系国家的贸易往来经澳门金融机构以人民币结算;(6)深化粤澳支付结算合作,争取尽快启动澳门地区银联商户收单以人民币结算,便利广东居民到澳门刷卡消费。*《实施〈粤澳合作框架协议〉2015年重点工作》,广东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15-03-11,http://zwgk.gd.gov.cn/006939748/201505/t20150506_579694.html。

通过以上措施,既可以规避国际实体交易和金融交易风险,又可以减少粤澳金融产业运营成本,进而保障人民币这一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地域运动的开展,从而为粤澳金融深度合作奠定基础。

(二)金融产业组织体系的融合

金融组织体系包括了金融机构体系与金融市场体系,两者相互竞争、并行发展,可以通过竞争改善金融交易条件,为金融交易双方提供更多的金融选择机会和对称分布的信息,减少摩擦成本,有利于最佳交易策略的实现。

金融机构体系与金融市场体系是支撑金融产业的载体,从一定意义上讲,金融机构体系的运营效率是国家和地区金融产业竞争力的直接体现,而它不仅取决于金融机构的规模、业务范围、管理、技术,也受到机构网点地域布局的影响。在边界壁垒严格的条件下,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封闭式的经营管理容易造成无序竞争,导致成本高昂。因此,金融深度合作不仅需要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实现经营业务的地域接轨和统一,也需要推进各自网点的地域整合和市场化设置,藉此为金融专业技术的传播扩散、金融信息资源的贡献、金融人才的培育与合理流动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所以,为充分提高粤澳金融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应以珠海横琴自贸区为载体,努力推进粤澳金融产业组织体系的交流与融合。在金融机构体系方面,要强化粤澳两地金融机构的交流。不仅要“支持澳门银行在广东设立营业性分支机构,鼓励澳门银行在广东设立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参与广东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改革和建设”,而且要“争取支持符合条件的澳门金融机构在广东试点设立消费金融公司”,“推动符合条件的广东法人银行机构在澳门设立分支机构”,积极推动两地金融机构的合作。

在金融市场体系方面,应以珠海横琴自贸区为桥梁,推进粤澳金融市场的衔接。尤其是在资本市场,应通过“支持自贸试验区内港澳资企业的境外母公司按规定在境内资本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等措施,吸引澳门机构投资者在广东资本市场开放中充当更积极的角色;利用澳门上市制度透明度高等优势,继续支持广东企业到澳门发行股票和借壳上市,并加强这些公司的财务监管,加大资产重组力度,促使澳门金融衍生工具不断创新。与此同时,以澳门为平台,促进广东与葡语系国家金融市场的衔接。

通过金融产业组织体系的融合,缩小各经济地域在金融技术、金融工具及金融设备等方面的差异,避免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及其分支结构被地域分割的现象,从而减少摩擦成本,实现实体性中间金融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带动粤澳金融产业竞争力的整体提升。

(三)金融产业管理体系的融合

金融制度、政策、法规、标准、惯例等“正式约束”和金融意识、金融文化和职业道德等“非正式约束”共同形成了金融产业的管理体系。它是立法部门、政府和金融界都认为应该达成一致并颁布的,是金融产业正常运营以及健康成长的基本保证,也是政治实体维护自身权利的最后堡垒,因此充满矛盾冲突和利益纠葛。适当的、有效率的金融“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能降低交易成本,为金融深度合作提供服务和激励,使金融深度合作这样一种相互作用关系和行为纳入规范化、经常化的轨道。如何协同融合具有强烈地域特征的金融产业管理体系,增强整个金融地域系统承受和消化金融动荡的能力,是金融深度合作应该重视的问题。

因此,在珠海横琴自贸区内,从粤澳金融产业长期稳定发展的角度上看,要创新策略,促进粤澳金融产业管理体系的融合。粤澳金融产业管理体系的融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粤澳两地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所以,在继续加强以粤澳金融合作专责小组为代表的政府一级信息交流机制的同时,一方面,面对两地金融机构跨境展开业务日趋活跃,金融机构客户过境流动日益频繁的局面,建立金融机构层面的信息交流机制,以减少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防范金融风险;另一方面,支持和鼓励两地金融同业协会开展经常性、制度化的交流,通过举办合作论坛、银企交流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建立民间组织的信息交流机制,以期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实现粤澳金融合作路径的研究探讨。与此同时,要积极推动粤澳两地在金融制度的创新、学习和传播,以及金融法规的创新、示范、模仿和调整等方面逐步达成一致。只有充分发挥整体功能性高层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才能保障粤澳金融产业长期高效的成长。

[1] 汤凌霄,欧阳峣,黄泽先.国际金融合作视野中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中国社会科学,2014(9).

[2] 张凤超.金融地域系统——关于金融一体化的一种解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 左连村,陈德宁,黄耀婷.中国内地自由贸易区的开放措施与CEPA开放措施的协调性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4] 张春生,蒋海.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化与资本项目开放的次序:理论、经验与选择.经济学家,2015(5).

【责任编辑:于尚艳】

2011-06-25

F127.9,F832.7

A

1000-5455(2015)06-0115-08

张凤超,黑龙江哈尔滨人,理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明,内蒙古乌兰浩特人,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澳门金融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澳门回归20周年:“一国两制”的回溯与思考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资源回收
澳门回归日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P2P金融解读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