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灰姑娘到简爱
——浅析在爱情关系中女性地位的提升

2015-02-28祁传博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29期
关键词:瑞拉夏洛蒂灰姑娘

祁传博

(甘肃政法学院 甘肃兰州 730000)

从灰姑娘到简爱
——浅析在爱情关系中女性地位的提升

祁传博

(甘肃政法学院 甘肃兰州 730000)

灰姑娘和简·爱同属于普通女性追求至爱的典范,爱得积极主动、不卑不亢,然而细窥之下,却又能从中感悟到作者不同的创作经历所折射出的人物独特的精神内蕴。男女双方地位的高下不仅仅是情感上的胜负之辨,更是时代的呼号和女性地位变化的表征。本文拟通过对比灰姑娘和简·爱这两个人物,来说明爱情关系中女性地位的提升这一问题。

女权主义 性格内蕴 爱情关系

灰姑娘[1]与简·爱[2]两部作品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两位主人公也成为各自时代普通女性追求和获得爱情的代表。然而,两位代表又具有显著的差异,本文立足于此,着重分析其中差异及原因。

辛德瑞拉家世普通,母亲去世早,父亲再娶给她带来一位后母和两位姐姐,生活中备受欺凌,以至于被称为“灰姑娘”,依然任劳任怨。依靠仙女教母得以参加王子的舞会,并获得王子的爱情。简爱自幼父母双亡,寄养在舅妈家里,受到各种欺负,被打发到寄宿学校,生存条件依然恶劣。到桑菲尔德应聘家庭教师,与男主人罗彻斯特产生感情,一系列波折之后二人最终结合。

在“普通女子获得爱情”的外衣之下,二者有着本质的差异。

首先,在灰姑娘的故事中,辛德瑞拉社会地位较下,身上带着低阶层的普遍性,处于被动位置,只是向往上层生活,并没有明确目标,也没有明确行动。王子社会地位较高,也体现着高阶层的共通性,处于主动位置,举办舞会等。在舞会上,二人建立联系主要依靠的辛德瑞拉美丽的外貌和华丽的服饰,这些偏于人物外在的方面。最后二人依靠华丽的水晶鞋而确立关系,也是外在装饰。故事流传开来以后,“水晶鞋”成为灰姑娘爱情故事的象征,也标榜着女子外在的重要性。

在简爱的故事中,简爱虽社会地位较下,但内在独立,积极主动,不卑不亢,有着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执行力。罗彻斯特社会地位较高,但是并没有所处阶层的陋习。二人建立联系主要是内在性格的相互吸引。

其次,在灰姑娘的故事中,在辛德瑞拉和王子之间的主要障碍是前者也即女方的家世,辛德瑞拉在社会地位和财产方面都处于劣势。解决障碍依靠的是仙女教母的超自然魔力,魔杖一挥,泯灭掉所有差距,提升了辛德瑞拉的地位,使二者平等以便缔结婚姻关系。

在简爱的故事中,简爱和罗彻斯特之间的主要障碍是后者也即男方的家庭,罗彻斯特有妻子,同时简爱在外貌和财产方面也都处于劣势。解决障碍依靠的是疯婆娘伯莎·梅森——罗彻斯特的妻子,一定程度上也与魔法一样属于不可控因素,一把火烧光了罗彻斯特的外貌和财产,降低了罗彻斯特的地位。简爱又获得了一笔遗产,地位有所提升,二者最终缔结婚姻关系。

显而易见,灰姑娘通过提升女性地位得以达成的爱情模式,关系缔结的主要关键点在外貌财产等外部因素。简爱中通过虽然更看重男女内心的谐调一致,但最终也主要依靠降低男性地位才得以达成。精神的和谐与物质的和谐相互统一。而达成地位转变的关键在于仙女和疯女,两者共同点在于现实中很难见到,又暗示了生活基础匮乏,难以实现。

从提升女性地位到降低男性地位,这一显著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两位作者不同的人生经历决定了不同的创作目的。

17世纪法国封建君主专制正处于鼎盛时期,君主集权制度之下整个社会等级森严,古典主义兴盛,各方面都追求秩序井然,男女关系也不例外,男尊女卑为正统观念。夏尔·佩罗出生于一个富足的家庭,父亲是议员,他接受了正规教育,学生时代就开始文学研究,在路易十四期间先后担任法兰西学士院会议秘书、修缮部总督查等。他有更多机会参与融入到当时的社会,接受正统的男尊女卑观念,并在创作中宣扬这种观念,捍卫社会秩序。在灰姑娘中,王子是未来的国王,他将管理整个国家。被他挑中的女人将来都有可能成为国家的王后,受人尊敬。辛德瑞拉除了等待王子到来之外,她没有权利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女性获得幸福的决定权还是在于男性。在获得男性青睐之后,女性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成为当时女性的代表。

19世纪,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女权主义也在迅速发展,女性要求在人格与精神上获得平等与自由,但那时的女性仍然没有社会地位,更谈不上文学创作,平民出身的夏洛蒂·勃朗特曾向诗人骚塞写信,却得到了“文学不应该成为妇女的终身职业”的打击,以至于《简·爱》出版的时候只能署名为柯勒·贝尔。夏洛蒂·勃朗特的生存环境很贫困,母亲很早去世,父亲是清贫牧师。先后柯文桥和罗海德求学,毕业后担任过两次家庭教师。之后在布鲁塞尔求学期间爱上了自己的法语老师埃热先生,夏洛蒂深知自己长相平凡,个子矮小,而且当时的埃热先生是有妇之夫,对夏洛蒂也完全只是师生情谊,碍于埃热夫人的关系,夏洛蒂只得离开布鲁塞尔。很久之后接受了父亲助理牧师的求婚,并生活终老。饱含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夏洛蒂把感情宣泄在了《简·爱》中。夏洛蒂将简·爱塑造成从小就懂得反抗和拒绝的勇敢者形象,无论是在舅妈家、洛伍德学校还是桑菲尔德她都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女子,有着自己的思想,不畏惧强权势力,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在作品中拒绝了牧师的求婚,最终和与埃热境况条件都非常相似的罗彻斯特结合,让简·爱得到理想爱情的方式实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完美的爱情梦想,借简·爱之口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夏洛蒂·勃朗特认为:“既无财产又无美貌的妇女把婚姻当做她的愿望的主要内容的话,是极为愚蠢的。我决不会这样做,并且也看不起这种做法。” 因此在她的作品中就与夏尔·佩罗的女性发展方向完全不一样。无论是简·爱对罗彻斯特的追求、离开、回归,都是她自己在做决定。而另外一个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则是“疯女人”伯莎·梅森,如果说简·爱是夏洛蒂正面在道德允许范围内的抗争,那么伯莎则是夏洛蒂安排在阴暗面以极端行为反抗的受压迫女性。而象征着男权主义的罗彻斯特先是被简·爱拒绝结婚,在简·爱离开后又被伯莎一把火烧的一无所有,瞎眼断手。简·爱却意外继承了一笔遗产,其实简·爱的财富与地位已经高于罗彻斯特,强弱关系发生了对调,而这时简·爱选择回到罗彻斯特身边,再次表明她的爱情并不是依附在丈夫的财富地位之上,而是纯洁的爱情。这正是来自女性内心深处对男权社会的挑战和对女性解放独立的呐喊。

[1]夏尔·佩罗著,倪维中译.《佩罗童话》.人民文学出版社

[2]夏洛蒂·勃朗特著,吴钧燮译.《简·爱》.人民文学出版社

祁传博,讲师,任教于甘肃政法学院人文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

猜你喜欢

瑞拉夏洛蒂灰姑娘
借钱不可尽力
帮灰姑娘数红豆
那篮叫灰姑娘的插花
永远不要停止相信自己
翡翠面具④
倒霉的灰姑娘
久久地等待
助人别尽“全力”
镇上最漂亮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