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院校非医药类大学生心理弹性对其学业压力与学校适应的影响*

2015-11-21韩英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29期
关键词:学业医药弹性

韩英

(江西中医药大学 江西南昌 330000)

中医药院校非医药类大学生心理弹性对其学业压力与学校适应的影响*

韩英

(江西中医药大学 江西南昌 330000)

本研究以中医药院校非医药类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该类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对其学业压力和学校适应的影响作用。通过研究发现非医药类大学生的心理弹性与学业压力和学校适应呈负相关,心理弹性在针对与学业压力导致的学校适应不良反应问题中有调节作用,学业压力大导致的学校适应不良可以通过提高心理弹性得到改善,即心理弹性好的学生,学业压力对学校适应的不良影响会减少,学校适应情况也良好。由此得出结论,中医药院校非医药类大学生心理弹性有助于降低学业压力对学校适应带来的不良影响。

中医药院校非医药类大学生 心理弹性 学业压力 学校适应

目前我国几所中医药大学都陆续向综合性大学发展,在优秀的医药类专业基础上,发展非医药类专业。建设初期,非医药类专业的学生大多是因分数不够被调剂至非医药类专业,致使很多就读于中医药类高校的非医药类大学生承受着较大的学业压力和学校适应困难等问题。

学业压力是大学生活中的重要应激源,过高的学业压力会引发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并削弱其学习效能。伴随着学业压力会产生如焦虑、抑郁、情绪不稳甚至失眠、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面对外在压力,个体的内在心理因素可以帮助其应对与适应,如性格、认知方式、调节能力等。心理弹性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能够帮助个体缓冲或抵御压力、危机的消极影响。国外心理弹性研究已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在心理弹性如何应对压力、维护心理健康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结论不一致,需要进一步探讨。国内心理弹性研究也在逐年增加,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弹性重视度也在提高。心理弹性的概念由Block于1950年提出,相关研究则始于1979年Rutter对母爱剥夺进行的研究,至今相关研究开展已有近四十年。最早的研究专注于灾难或遭遇不幸的儿童的发展中心理弹性的作用,后延伸至各种压力情境下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研究。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发展至今已经历了三次研究浪潮,研究重点也逐渐从纯理论研究过渡为实证研究,再到临床预防和干预的应用。心理弹性现已成为心理学界一个很重要的研究领域,但学术界对心理弹性的概念、理论、构成、作用机制等问题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

本研究采取了心理弹性的“特质论观点”,认为:心理弹性是指一种人格特质或能力,是稳定的个人心理特征,是个体应对压力、挫折、创伤等消极生活事件的能力或特质。理论依据是Richardson的过程理论,他构建的理论模型旨在阐述个体如何获得心理弹性品质。主要研究中医药院校非医药类专业学生心理弹性与学业压力的关系,从心理弹性的角度出发,研究中医药院校非医药类专业学生的学业压力和学校适应问题,期望能够为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心理学依据。

本文以江西中医药大学非医药类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5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成功回收调查问卷450份,其中有效问卷414份,大二学生209人,大三学生205人。因大一学生存在新生适应的问题,对学校适应的测试结果会有干扰性,故只选择了大二、大三的在校生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比例分析详见表1。

表1

研究中对于学业压力采用的是2008年金东源编制的学业压力量表,该量表的整体信度为.95,各因子的信度在.80到.91之间。心理弹性使用2010年金美香等编制的心理弹性量表,该量表的整体信度为.96,各因子的信度在.77到.93之间。学校适应使用2004年金泰浩编制的量表,该量表的整体信度为.97,各因子的信度在.93到.95之间。

假设非医药类大学生的心理弹性与学业压力和学校适应呈负相关,心理弹性在针对与学业压力导致的学校适应不良反应问题中有调节作用,学业压力大导致的学校适应不良可以通过提高心理弹性得到改善,即心理弹性好的学生,学业压力对学校适应的不良影响会减少,学校适应情况也良好。具体研究模型如下图所示。

通过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学校适应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学校适应在男女性别比较上没有明显差异,t值为-1.46。学业压力和学校适应呈明显负相关(r=-.80,p<.01);心理弹性和学校适应呈明显正相关(r=.88,p<.01),学业压力和心理弹性呈明显负相关(r=-.77,p<.01)。为了研究心理弹性对于学业压力导致的学校适应不良反应是否有调节作用,进行了回归分析。其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由结果可以看出,学业压力对学校适应的影响作用是非常明显的(β=-.802,p<.001)。学业压力对学校适应有着消极影响(β=-.320,p<.001),而心理弹性对学校适应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β=.629,p<.001).同时,心理弹性和学业压力同时作用于学校适应时,也可以看出明显的相互作用(β=.097,p<.01)。

为了更清楚地看到心理弹性在学业压力导致的学校适应不良的调节作用,将学业压力和心理弹性的相互作用项进行了程度的划分,各分为程度高和程度低两个集团,再进行相互作用效果分析。学业压力值在45以上的为程度高,以下的为程度低。心理弹性值在142以上为心理弹性程度高,以下的为心理弹性程度低。调节作用结果如下图显示。

如图所示,在同等学业压力情况下,心理弹性程度高的学生,学校适应不良问题明显少于心理弹性低的学生。所以可以认为心理弹性在针对学业压力给中医药院校非中医药类学生造成的学校适应不良问题上有明显的调节作用。提高中医药院校非医药类大学生心理弹性有助于降低学业压力对学校适应带来的不良影响。

[1]田澜,向领.大学生学业压力研究综述[J].江苏高教,2010(4)

[2]唐本钰,候晓靖.大学生一般生存图式与心理弹性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12(5)

[3]刘婷婷.新环境下高校生一般生存图式以及心理弹性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2013(12)

[4]刘恋,葛喜平.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2)

[5]耿立卿,张野,王倩.大学毕业生心理弹性及其与就业压力关系的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2)

本论文是江西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课题2013RW0059研究结果。部分经费受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心理重点学科资助。

猜你喜欢

学业医药弹性
艰苦的学业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
传统医药类非遗
医药下一个十年 创新为王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