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闻报道的编辑教育理念发展导向研究
2015-02-28李龙
李 龙
(九江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0)
基于新闻报道的编辑教育理念发展导向研究
李 龙
(九江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0)
新闻报道的编辑理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我国新闻报道的编辑理念主要受社会发展、科技变革、媒体定位、行业竞争及党的指导思想等众多的媒介生态环境的影响。本文详细探讨了新闻报道的编辑新理念,并梳理我国新闻报道编辑理念的发展脉络,详细阐释了新闻报道编辑理念的变迁,以及新理念在报道中的具体体现。
新闻报道;编辑理念;发展脉络
一、相关研究综述
关于新闻编辑理念的阐述,许多论文都是纵向梳理,阐述编辑理念的历史变迁。如河南大学王振铎的著述《编辑学原理论》,张祖乔的一系列论文《美国报纸编辑理念的演变》《报刊编辑理念流变》《网络时代编辑该具有什么样的理念》,详细阐述了国内外媒体编辑理念的历史发展进程,其中《报刊编辑理念流变》具体阐述了我国自唐代以来各历史阶段媒体的编辑理念。罗小萍的《报纸编辑理念的流变分析》比较了传统编辑理念和现代编辑理念,分析其变化的原因,李秀云的《中国报纸编辑理念的历史变迁》亦属于此类。
谭丰华、易冰源的《“大编辑”理念初探》阐述了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趋势及文化发展、数字技术和社会分工三种力量作用下,媒体编辑面临重大变革,认为大编辑时代已经到来。大编辑理念的内涵包括编辑功能立体化、编辑资源网络化、编辑手段信息化、编辑能力一体化和编辑过程柔性化五个方面。闫隽的《报纸版面视觉传播与传统编辑理念的二律背反》一文认为,我国报纸的传统编辑理念是以最大限度地刊载传播信息为核心理念的,视觉传播理念在报纸版面设计上的运用与之产生了直接的冲突。创新和坚守是一对矛盾,视觉传播和传统以信息量为主的编辑理念是一对矛盾。在著作方面,裴毅然主编的《新闻学概论》第七章《新闻编辑策略》主要探讨了经济类纸质媒体的编辑工作,具体落实到了新闻的稿件编辑、版面设计等实际操作上。沈毅主编的《中国新闻史》详细探讨了从古至今,我国新闻报道的发展情况,案例丰富,说理翔实清晰,其中不少篇幅探讨了新闻的编辑手段,包括新闻报道的内容的安排,版式安排等,很有参考意义。
二、新闻编辑理念的内涵
根据马克思的物质和意识理论,借用了唯物主义的理论的概念。编辑理念是指编辑在系列报道中一种的媒介作用,根据整体自我知识与修养,并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等文化环境情况,对媒介主流意识形成的认识和看法的展现,是对编辑活动的理性认识和认知的升华。其思想主要体现在编辑主体的编辑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编辑的概念有一个内在的力量,它对媒介的创造、更新、改革和发展具有普遍的影响和约束力。
在整个媒介文化结构中,编辑哲学的核心是“灵魂”的作用。媒介文化的发展是编辑思想的运作与发展的体现。作为一种媒介文化关联结构的编辑能力主要体现在其编辑理念的爆发力和再生能力,而基于媒体的选择(图像、文字、声音、色彩、光)的符号、操作、使用和制作的创意,最终构成了媒介文化的生命力。编辑具有一定的文化理想和文化结构活动意识。什么样的编辑有什么样的媒介,媒介与受众之间,具有联通的角色。编辑概念的扩展和渗透,决定了媒体的生活和价值。没有正确的、科学的、先进的编辑思想,媒体是苍白而无生气的。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各种正确的、科学的、先进的编辑思想对媒体尤其重要。
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过去的编辑和编辑方式。编辑在互联网时代的数字信息将扮演一个在前所未有的重要角色。针对以上内容,指的是新闻编辑在编辑和创建媒体、关联结构文化方面的概念,根据整体自我修养和社会活动的形成情况,了解并形成有关媒体主流意识和主导意识的新闻报道,对社会活动的理性认识和编辑活动的升华。反映新闻报道理念的编辑是从事新闻报道的编辑们的思维和理解以及文化创新思维。
三、新闻报道编辑教育理念导向的发展脉络
(一)1949~1965年新中国成立初期新闻报道的编辑理念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全国新闻行业进行清理整顿,形成了以党报为核心的新闻报道结构,新闻媒体成为党和政府促进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的强大舆论工具。新闻总署1950年发布的《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新闻要报道人民生产劳动的情况,宣传生产工作和社会管理工作中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讨论解决这些工作中所遇到的各项困难的办法。此项指示直接影响了我国当时新闻报道的编辑理念的形成,“指导性、思想性”也因此成为了新闻报道的编辑理念,在大力宣传人民群众的生产劳动的时候,其报道视角多从领导角度出发,束缚于上级的政治命令。1957年之后,报道中的阶级斗争的色彩强烈,有失偏颇,新闻报道违背客观规律,成为推进“大跃进”的工具,助长了浮夸风,报道走向极端。
(二)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新闻报道的编辑理念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运动,“新闻为政治斗争服务”成为统治新闻界的主流观点,也成为当时新闻报道的编辑理念,新闻事业也成为开展和推动文化大革命的舆论工具,以致使整个新闻事业失信于民。在这个畸形的年代,经济类报道的版面和栏目成为报纸上可有可无的陪衬,新闻报道也紧密契合政治斗争。在抓革命、促生产的各类经济报道中,语录、口号和革命导师著作中的言论充斥着版面,高大全式的典型报道层出不穷。
(三)1977~1992年改革开放时期的新闻报道的编辑理念
这一时期的在编辑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中国开始了“文革”的国家狂热,进入了一个自由开放的新时代。在此时期中国新闻报道似乎是在领导的政治口号中发展而来。新闻本身的特点是被忽视的,主要以政治需要为导向。在1976粉碎“四人帮”的团伙到1978年底三季度,涉及新闻报道这一时期仍然很窄,新闻仍处于为政治斗争服务。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央宣传部召开全国新闻工作会议,将在新时期建立的新闻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国家新闻出版局恢复出版管理工作。学术界大多数人认为,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新闻事业要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职能转变。在新形势下,新闻不仅具有政治宣传功能,而且还与传播信息、引导经济、服务社会、舆论等功能。
二是结构变化。新闻以共产党的报纸、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一结构整合到中国共产党报纸的商品经济体制下的多层次结构。最后,法治改革。新闻业不仅是一个政治宣传部,而且是一个独立的行政机构。新闻管理应根据宪法和法律法规进行。
四、结论
新闻改革在1989个经历了跌宕起伏。在吸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以前的经验中,中国新闻业采取了更加稳定的步伐。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完善,促进了新闻的转变,从单纯的政治需要集中于经济活动本身。因此,报纸、互联网等媒介在新闻报道数量激增,报告形式多样化,并逐步摆脱“政治命令经济”的左翼思想。对新闻报道的编辑理念的时期可以用1984邓小平同志的“经济参考”成立题词总结:信息资源的开发,为“四个现代化”建设服务。在编辑理念的影响下,各种媒体都放弃了传统编辑的观念,新闻媒体有了新的面貌。1987是被称为“深度”的一年,已经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新闻深度报道。深度报道的兴起,显示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也极具建设性,在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此期间,编辑非常重视与读者的互动,读者的信件成为新闻媒体与群众之间的纽带。
新闻是人类社会最新的经济活动和最新的自然经济现象的报道。新闻是伴随着新闻事业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形态发展的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精神生活由社会的物质生产所决定。新闻媒体作为舆论工具,是不可能不反映社会的经济生活的。同样,新闻编辑理念的产生及发展变化是受社会的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和受众对信息的需求而发展演进的。我国自新闻媒介产生以来,关于新闻报道的编辑理念在不断改变与创新,对新闻报道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经济生产生活产生了推动作用。
[1]张卡琳.对期刊编辑创新素质培养的思考[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11).
[2]吴秀萍,徐伟.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在竞争中共同发展[J].中国新通信,2008(19).
[3]冯焕君.培养良好的编辑心理[J].记者摇篮,2008(06).
[4]薄云山.传统报纸在网络媒体时代如何生存[J].新闻采编,2007(05).
[5]李献英.期刊编辑创新意识漫谈[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3).
[6]任春香.论期刊编辑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育[J].出版科学,2007(03).
[7]陈峰.传统媒体要找网络的短处下手[J].新闻导刊,2007(02).
[8]王培玲.浅议网络媒体对传统新闻传播方式的冲击[J].魅力中国,2007(01).
[9]艾琳.传统媒体如何应对网络媒体的挑战[J].甘肃科技纵横,2006(01).
[10]戴群.网络媒体对传统新闻媒体的冲击[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5(06).
G214.1
A
1674-8883(2015)24-017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