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聚合体的形成与传播机制
2015-02-28许方聪
许方聪
(南开大学 文学院,天津 300071)
浅析网络聚合体的形成与传播机制
许方聪
(南开大学 文学院,天津 300071)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的人际交往方式和群体状态,网络聚合体正是传统的社会群体在网络世界的反应。网络聚合体在对内及对外传播上具有异于传统群体的传播特征,并产生“反沉默的螺旋”效果。经过对其形成过程和传播机制的分析,笔者认为“网络聚合体”将成为未来舆论空间的主要力量。
网络聚合体;缺场交往;弱纽带;反沉默的螺旋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中国迅速崛起并日益显示出巨大的变革力量。进入21世纪后,我国网民数量和互联网普及率不断增长。伴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人们传统的交往、互动、传播行为与方式被大大改变。如同克莱·舍基所言,电子媒介工具使人们打破了工业社会发展而来的组织化、机械化的僵化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一种“湿乎乎”的、富有黏性和弹力的状态而存在,并因此形成了无数的隐形群体。这些群体的产生,是基于群体成员之间的爱、理解、共识、兴趣或利益,它通过群体成员互相分享、合作和集体行动等方式迸发出力量,最终切实地改变或影响着现实生活。网络社会正是依靠着这些“无组织”群体的自我运作与彼此互动而得以建构和维系的。
一、何谓网络聚合体
网络聚合体作为互联网时代下传统社会群体的新枝,天然地具备传统社会群体的一些形态、结构、功能特征,同时由于聚合方式、维系手段以及目的与效果的巨大差异,又显示出显著的独特性。
社会群体的形成基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而社会关系则来源于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和互动。人类的交往和互动可以分为行为层面和意义层面两类,其中又以意义层面为重心,因其是群体归属感与共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在互联网时代,由于网络传递信息的便捷性,现实生活中的面对面的交流与行动相比之下成本较高,人类的交往活动因而从行为层面逐渐向意义层面转移,由此形成的网络群体可以看作是传统社会群体在网络社会中的反映。
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社会中的人际交往具有巨大的随意性和流动性,在网络中游走的个人随时可能结识任何原本毫不相干的他人,当人际交往的效率提高了,群体形成的速度也随之加快。但另一方面,由于人际关系注意力的分散,网络形成的群体大多具有结构松散、边界模糊的特性,它们可能只是因为群体成员的临时利益诉求或兴趣而聚合产生,并以“接力棒”的形式得以传递和扩大,与传统社会群体持续、稳定的形态相去甚远。
基于以上特点,笔者认为网络聚合体的定义可以归纳如下:网络聚合体是指在互联网或其他数字化系统环境中,以电子媒介为交往渠道,以议题、共识、兴趣或利益为诉求,以意义交换为目的而自发形成的相对松散、开放的网民群体。
二、网络聚合体的传播机制
(一)缺场交往形式
交往是社会学和传播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交往产生社会关系,形成社会群体。传统社会中的交往,多以“面对面”的形式出现,交往双方处于同一时空场域中。网络社会的到来,打破了交往的时空限制,“缺场交往”成为主流。
其表现之一在于,与现实世界中“人——人”的直接互动方式不同,网络聚合体的信息传播与人际交流依赖于计算机媒介,这体现了传受双方在空间上的互不在场。美国社会学家C.H.库利曾提出初级群体概念,指具有面对面交往特征的、非制度化群体,如家庭、邻里、伙伴群体。与此相对应的是制度化的、以间接交往为特征的次级群体,如学校、社团等。网络聚合体通常不具备完整的规章制度,网民们凭借共同的兴趣或话题产生联系,没有明确的社会目的,可以视为网络社会中的初级群体,但网络聚合体中的网民成员不是直接产生联系,而是必须以计算机为中介,人与人的交流,在现实中体现为计算机之间的联络,天各一方的人们通过操控计算机而与彼端的他产生联系。
在另一方面,网络环境下,传受双方在时间上也可能是彼此缺场的。互联网海量的信息储存功能使得人们传送出的信息不会像口头传播那样稍纵即逝,也不会像书信那样易于损灭,人们可以跨越时间产生联系。对于网络聚合体而言,通过这种交往方式,其成员之间可以因信息产生联系,而不依赖于特定条件下的社会关系。
因为这种“缺场交往”的存在,人们得以不受时空阻隔地传递经验、分享信息、建立联系,网络聚合体也就以一种边界模糊、结构分散的状态存在。在特定的议题之下,不同时间、地域的网民以信息为纽带发生“隐形交往”,而在议题不断得以发散和延伸之后,聚合体的范围逐渐扩大,其紧密程度也相应降低。
(二)弱纽带结构
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拉诺维特提出弱纽带理论。他指出,强纽带关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频繁接触的社会关系,如亲友、同学等。这种关系十分稳定,但我们从中获取的新的社会认知是有限的,与之相对应,通过弱纽带和我们联系在一起的是我们偶然认识的网友、生意场上的客户、被朋友无意间提起的人等等。他们与我们的交往频次极少,但可供获取的认知范围却是广泛的。因此,一个人的弱纽带越多,他有可能涉足的圈子就越多。同样,两个互不熟悉的圈子也依赖于弱纽带将它们相连。
互联网特别适于发展多重的弱纽带。有学者指出:“在网络社会之前的社会,也存在这样那样的弱纽带关系,但是,唯有网络这种媒介的出现能够使人们的弱纽带关系实现可以互动外化的形式。”[1]互联网承载着海量的信息,其传播和接收主体都是活跃于互联网社会中的人,当我们游走于网络世界时,也就等于穿梭于无数的弱纽带之间。网络聚合体并非是界限分明的排他性群体,相反,由于每个成员所接触的圈子差异甚大,网络聚合体之间也呈现出一种彼此交叉叠加的状态,那些处于重合区域的成员,也就扮演了群体之间的弱纽带角色,成为其他成员通往新群体的一扇大门。正是在这种弱纽带的联系中,松散的网络聚合体彼此相连,达成平衡,同时,不断有新的网络聚合体在弱纽带的广泛牵引下破土而生。
(三)“反沉默的螺旋”效果
“沉默的螺旋”是由德国传播学者诺依曼提出的著名传播理论,指基于个人在“害怕被孤立”的心理压力之下趋向于附和社会多数意见或保持沉默,从而形成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另一方则无限沉默的公共舆论现象。这种沉默现象主要受心理上的恐惧、痛苦、尴尬、从众以及社会权力结构与文化的影响。但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公众表达获得很大程度上的解放,为“反沉默的螺旋”式的意见和言论提供了生长的土壤。
许多学者关于“反沉默的螺旋”的研究都从网民个体视角出发,分析个人意见表达时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其实,许多网络聚合体有意无意间也正是充当着“反沉默的螺旋”的载体。首先,由于互联网具有高度开放的特征,各种观点得以表现、碰撞,弱势意见群体在这样一种环境中比较容易寻觅到与自身意见一致的其他群体成员,他们彼此相互联系后就能够形成网络聚合体,从而利用弱纽带网络将弱势意见不断扩大。其次,网络聚合体中的成员多为网络匿名,且聚合体以一种非制度化的形式呈现,优势意见聚合体中的成员在接触了弱势意见之后立场发生动摇,可以随时摆脱现有群体加入弱势聚合体,这种“意见叛变”是一种自由行为,没有制度惩罚的压力。
“反沉默的螺旋”效果可能会拯救少数人的真理,同时也可能造成非理性意见的极化,但总体而言,在维持公众舆论平衡方面,这种效果的存在是必要且合理的。
三、“网络聚合体”的未来——“聚合体社会”
网络聚合体作为互联网时代中社会交往与运动的重要角色,已经显示出强大的影响力。本文刻意避免了以“群体”为其命名,而是选择了“聚合体”的说法,有两方面考虑:一是为了显示出其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群体的特征——“聚合”。传统的群体均是以“群”的方式出现,整体性较强,凸显其结构的紧密性多于个体成员的作用和地位。而聚合体则是数字化个人彼此交往组合而成的异类群体,其强调“聚合”的意义。有“聚合”,便也有“离散”,这喻示着个体成员在其中较强的能动性和主体地位。二是为了淡化个体成员的身份色彩。在现实社会中,某一群体成员出现时往往带有群体身份标签,群体的意见直接转嫁到个人身上。而在网络社会中,在个人之间形成联系的不是身份与角色,而是意见与观点,这是一种意义层面上的关系,而非群体制度那般僵化生硬。
随着“网络聚合体”抢占舆论空间,“聚合体社会”即将到来。这并不是否定正式组织和制度性群体存在的意义,而是认为“聚合体”形式更能够适应网络时代人们意见自由交换、个性充分释放、人际交往范围日益扩大以及广泛参与社会发展进程的需求。在缺场交往的形式之下,以弱纽带彼此相连的聚合体,实际上构成的是一种桥接型社会。在这种条件下,以一座桥连接另一座桥,以一群人沟通另一群人,随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加湿”了,社会的运动加速了,这便是“聚合”迸发而出的强大力量。
[1]郑志勇.网络社会群体研究[A].中国传播学论坛: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Ⅲ)[C]. 2006.
G206
A
1674-8883(2015)24-0084-02
许方聪(1991—),女,安徽宿州人,南开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