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商品化的负面影响分析

2015-02-28刘古云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24期
关键词:商品化负面影响大众

刘古云

(西北政法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3)

媒体商品化的负面影响分析

刘古云

(西北政法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3)

媒体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正义、客观和公正的代名词。然而,在市场经济浪潮席卷下,媒体的商品化趋势日益严重,且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媒体逐渐丧失了社会责任意识,嫌贫爱富,使利益与公信错位,也存在着助长放纵欲望、逃避现实心理的倾向。

媒体;商品化;负面影响

一直以来,媒体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体向大众传达来自方方面面的消息和资讯,在某种程度上充当小到社区、学校,大到政府、国家消息的传递者和评论者。然而,随着我国物质社会生活的日趋丰富,民众开始普遍有了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许多媒体为了谋取利润开始有意夸大,甚至虚构事实,其商品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对社会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将对媒体商品化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及其商品化原因略作分析和阐释,以求就教于方家。

既然是探讨媒体商品化趋势的负面影响,那么,什么是媒体商品化呢?在这一概念中,出现了两个名词,即媒体和商品化。何谓媒体?按照一般意义上的理解,所谓媒体,就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通俗地说,就是宣传的载体或平台,能为信息的传播提供平台的就可以称为媒体。而关于商品化,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商品化专指原本不属于买卖流通和通过货币实行交换的事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转化或变异为可以进行买卖和货币等价交换。”那么,该定义应该是:原本不具备商品属性的事物受到外界市场经济的影响而具备了一定的商品职能。因此,笔者以为,信息的传播平台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被赋予了商品属性并开始被利润化的媒体形态,就是媒体商品化。

如本文开头所述,媒体的价值是多方面的,拥有政治价值和道德价值,其对自身的经济价值并不突出。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媒体追求利润这一对自身的经济价值越来越被突显出来。追求利润比重的增加,势必压缩政治价值和道德价值的存在空间,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其负面影响之表现有如下几点:

其一,严重的从众心理,使媒体丧失了社会责任意识。许多媒体为了造成轰动效应,牟取暴利,抓住了大众爱好“猎奇”的心态,对一些原本不起眼的新闻加以放大,有时甚至伪造能够引起轰动效应的新闻。尤为令人担忧的是,片面追求新闻报道的刺激性、猎奇性、轰动性,负面信息居高不下,使民众特别是青少年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恐慌和不满,也给其内心留下了阴影。新闻界有所谓的“四大公害”之说——虚假报道、有偿新闻、低俗之风、不良广告,这“四大公害”污染心灵,给社会和个人造成了严重不良后果,这正是媒体商品化后,丧失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表现。

其二,强烈的势利眼光,使媒体“嫌贫爱富”。笔者窃以为,一个媒体是否真正称职,一个重要的指标便是该媒体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关注民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反映民众的声音。故而,对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人民群众的关注是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一些媒体出现了“嫌贫爱富”的倾向,由于媒体的商品化状态,它们对大款、富豪、高级官员等成功人士的关注度远远超过了对普通百姓的关注,而对反映弱势群体的愿望、要求、呼声的东西却越来越少。

其三,错位的利益与公信,使媒体陷入尴尬境地。受到利益的驱使,大众媒体在利益与公信之间难以兼顾,很容易发生二者的错位。据有关部门统计,仅在全国卫星电视广告中,违法或涉嫌违法的药品广告,占违法广告总量的50%以上;在都市类报纸中,违法药品和医疗服务广告,占违法广告总量的比例竟高达87%。大众一方面跟着媒体走;一方面又形成了依赖媒体却又不信赖媒体的矛盾心理,而媒体也陷入了受制于大众的尴尬境地——既难以舍弃大众,又对大众不负责任。

媒体的商品化绝非一朝一夕而形成,也绝非平白无故而形成,其原因复杂而众多:

首先,利益的驱使乃是直接原因。君子爱财,本无可厚非,然而媒体却抛弃社会责任,以利益为重,违反了赚钱需“取之有道”的原则,这也正是导致其被商品化的直接原因。

其次,造成媒体商品化的另一重要原因便是大众喜好的扭曲。所谓有需求就有市场,正是如此。现在公众多对于一些负面消息似乎兴趣更大,仿佛他人的痛苦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读者的快乐需求,而那些被歌颂的好人好事却门可罗雀,鲜有人问津。这不能不说是整个社会的悲哀。媒体也正是抓住了这一公众心理,为获得高点击率、为获得社会关注,就只爆黑点,更有甚者则直接制造无中生有的诽谤新闻,企图抓住大众眼球。

第三,社会的大环境导向乃是根本原因。卖木耳的用福尔马林浸泡,卖火腿的用敌敌畏熏制,卖食盐的用工业盐充数,卖黄鳝的给黄鳝喂避孕药,水银鱼、三聚氰胺奶粉、石灰面粉、神奇牛肉、坑渠油、涂色馒头,这些化学食品接二连三出现,使中国人再度成为新时代东亚病夫。那些地产开发商们,更是蓄意炒作,抬高房价,让一批又一批平民百姓住不起房,让一代代中国人沦为“房奴”、“蚁族”。商品化的浪潮席卷着一切,也不断地冲击人性的底线。可以说,不仅媒体被商品化,整个中国社会都濒临着被商品化——住宅商品化、艺术商品化、教育商品化、文化商品化,甚至连学术也被商品化,学术已不再是教授学者的信仰,俨然蜕变成为谋取金钱的看家本领,这实在是令人咋舌。

媒体的商品化,其原因是复杂的,其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严重的。如何遏制媒体商品化,使其重新真正为社会服务是我们应该去积极思考的问题。媒体掌握和传递信息已越来越迅速,直接而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更影响着社会方方面面的运作。因此,我们应该控制媒体的商品化,对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更是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其为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富强贡献力量。

[1]陈俊良.传统媒体策略[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马办公,罗青.新媒体传播[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4]卡伦.媒体与权力[M].史安斌,童关鹏,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5]中华民族向钱看到了最缺德时候[N].香港:东方日报,2011-4-19.

G206.2

A

1674-8883(2015)24-0071-01

猜你喜欢

商品化负面影响大众
网络暴力对大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及其治理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论虚拟角色名称商品化权益的独立性
大众ID.4
上汽大众
明清时期陕西果树商品化趋势及殖民采掠初探
日本商品化权的历史演变与理论探析
劳动报酬偏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当代流行文化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