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纪录片的传播特性研究

2015-02-28袁振宁董成双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24期
关键词:通俗化传播方式纪录片

袁振宁 董成双

(青岛农业大学,山东 青岛 266109)

新媒体背景下纪录片的传播特性研究

袁振宁 董成双

(青岛农业大学,山东 青岛 266109)

在如今这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电视、互联网这些新媒体在人们生活中的利用也越来越频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纪录片想要得到持续、稳定地发展,就一定要在利用互联网等媒介的前提下结合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使得纪录片能够将其独到之处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以增加其自身的可接受性。坚持纪录片纪实的特点,将历史事件真实地呈现给广大观众,与此同时,还要进行创新,在传承其原有模式优点的同时创造出更多吸引人眼球的题材和内容,这样才可以在这个信息泛滥的环境下,做到不被时代潮流所淹没。本文就新媒体背景下纪录片的传播特性做简要的分析和研究,希望可以对当下我国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并带来一定的帮助。

新媒体;纪录片;传播特征;研究

随着近几年来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都有了极大的改变,新媒体这一新型媒介也逐渐成为当代社会的一大趋势。迅猛发展的新媒体同时也为纪录片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和传播环境,使纪录片走向了大众化、媒体化、开放化的新型道路。与此同时,纪录片也日益走入广大观众的视野,并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其发展形势一片大好。在这样的大前提下,纪录片更应该充分利用当代新媒体的发展和传播优势,切实提升其本身的质量,并加快其传播速度,进而达到纪录片自我改革、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终极目标。

一、新媒体的发展给纪录片带来的转变

(1)从官方记录转变为全民记录。在相关技术未发展成熟前,纪录片的录制、制作、播放耗资巨大,一般人根本承受不起,所以以前的纪录片难免存在被垄断的情况。现在随着各类新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大大地降低了纪录片的各种成本,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加入到纪录片的录制、制作的队伍中,这无疑打破了先前其被垄断的情况。而且,现在纪录片的一系列过程都与新媒体完美结合,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纪录片的发展。同时,以上叙述的内容都充分说明了纪录片从官方记录转变为全民记录,这不但可以增加相关的题材和资料,还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

(2)从宏观叙事转变为微观叙事。现在的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都有拍摄这一功能,而且拍摄效果都很不错,所以现在每个人都能够完成纪录片的制作了。同时,因为纪录片的制作方法在不断改变,其所记录的事件也随之不断地变化,由先前的宏观叙事渐渐转变为微观叙事,而且个人情感的纪录片占了主导地位。这样的转变无形中使得纪录片与观众之间的距离缩小了,作品比较容易引起观众的心灵共鸣。除此之外,微观叙事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它能够放大生活中的细微小事,从而更好地深化作品的主题。

(3)纪录片转播受众的转变。现代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了,它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具有良好的时效性和广泛的传播性。纪录片通过网络这一平台与新媒体完美结合,成功地吸引了众多观众的注意,同时也成为众多网站突破点击率的新型作品。而且,纪录片的受众对象很广,来自不同区域和拥有不同的身份,这一点使广告商家也愿意赞助纪录片,从而对于纪录片的拍摄和转播都有一定的帮助。

二、纪录片的三大美学特性

(1)纪录片的生产之美。借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纪录片也迅速发展,其中微型纪录片越来越成为观众喜爱的作品。而且,微型纪录片具有亲民、真实等众多优点,成为社会各阶层群众关注的热点,渐渐往草根化的方向发展,并渐渐改变了传统的传播媒体对审美的定义和追求。

(2)纪录片的接受之美。当代的审美要求已经不同于旧型的审美要求了,大众化的审美需求才是现代最为重要的。这一新型的需求就要求审美主体和受众之间必须拥有较近的心灵距离,这样才有利于纪录片被广大受众所接受。这样的近距离不但转变了以往的审美观和生活观,而且也符合了纪录片大众化的新时代需求。

三、在新媒体的影响下,纪录片的新型传播方式

(1)通俗化的传播方式。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纪录片通俗化的传播方式也渐渐实用起来。这种通俗化的传播方式使得纪录片的观众不再限制为固定的社会阶层,而是慢慢扩大了其受众范围。这种通俗化的传播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使纪录片的传播愈加的通俗化、细致化,从而进一步让广大观众更加乐于接受并认可。

(2)开放式的传播方式。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开放式的新型时代,凡事都提倡民主及自由。在新媒体盛行的时代中,纪录片采用的也是开放式的传播方式,其与观众间进行的交流和互动是自由、开放、无限制的,这很好地提高了受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更好地接收广大受众的意见和建议,从而达到提升纪录片质量和传播效果的目的。而且,开放式的传播方式可以同时满足受众的多种需求,并丰富纪录片的多重特色,从而展现纪录片的独特影响力和魅力。

四、总结

在新媒体广泛应用的这一大背景下,现代纪录片的传播对象、传播形式、传播特征等众多方面都发生了许多的改变。现如今,新媒体和纪录片两者间的完美结合不但有效改变了观众的审美观念,同时也为今后纪录片的制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从而为纪录片今后的顺利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地利用当今新媒体的各大优势,切实为纪录片后期的发展带来有效的帮助,以促进纪录片的多方向传播。只有这样,纪录片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提升自身的制作质量,并更好地为广大观众所接纳和认可,从而有力地促进纪录片朝着长久、稳定的方向发展。

[1]贺艳,梁珂.试析新媒体背景下纪录片的传播特性[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104-107.

[2]周胜,安立国.新媒体背景下纪录片的传播特性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4(22):70.

[3]赵涧石.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纪录片的传播特性研究[J].科技传播,2015(18):15-16.

[4]张昊.新媒体背景下我国纪录片的网络化传播分析及展望[J].新闻传播,2014(11):61-62.

J952

A

1674-8883(2015)24-0036-01

袁振宁(1984—),男,就职于青岛农业大学农业传播与教育技术中心,研究领域:影视传播,影视美学。

董成双(1961—),男,教授,就职于青岛农业大学农业传播与教育技术中心,学科领域及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农业科技传播,影视传播。

猜你喜欢

通俗化传播方式纪录片
节日宣传,让传统传播方式换“新颜”
让传统诗词通俗化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自媒体”与“把关人”——微博作为一种传播方式的法律问题
古典音乐广播节目的通俗化表达探析
论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方式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
通俗化、民族化、科学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