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目标的合理设置

2015-02-28郑林伶

学语文 2015年6期
关键词:文言本课设置

□郑林伶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2013级教育硕士安徽天长中学教师)

现代教学论主张以学定教,把教学目标定义为预期的学习结果,基本属性是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朝着预期方向发生的变化即形成或获得一定的学习结果[1]。学习结果是指学习者在一定的言语情境中由于言语经验的习得而导致的言语行为、语文能力等稳定持久的变化。因此,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有助于学习者获得一定的学习结果,形成相应的能力。

有教师将《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教学目标设置为:1.知识与能力:识记和掌握文言现象,翻译课文;背诵经典文段。2.过程与方法:理解孟子“浩然之气”的基本内涵;学习孟子运用多种论证形式说理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孟子的“养气说”中借鉴立身处世的智慧。文言知识的掌握和“浩然之气”内涵的领悟是内容知识中的主题因素。朗读背诵和对“浩然之气”进行句子仿写分别体现了语文的基本技能和高级技能。过程与方法体现了认知策略。就情感与态度而言,学生容易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产生兴趣,而这成为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内部动机。“养气说”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道德感、理智感、审美感,丰富了个体对事物认知评价时产生的情绪体验。学生对“大丈夫”行为的探究活动情有独钟,积极参与,实现了学习结果。

现代教学论把语文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认知策略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2]。该课例设计了“浩然之气”的内容、特点等问题,设计了文言现象的掌握过程,设计了论证方法的分析,设计了感悟“浩然之气”的美和神圣这一环节。这四种目标,使学生透过古文现象体会民族精神,运用比较法分析解决问题,提高道德修养。

本课例教学目标的设置存在哪些不足呢?

1.学生学习诸子散文,旨在具备古文的翻译理解能力,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汲取民族智慧。本课例侧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忽略了文言知识的强调,有重道轻文的倾向。“识记和掌握文言现象”,这样的表述过于笼统。

2.学生对魏晋唐宋散文具备了初步的阅读鉴赏能力,对诸子散文感到艰深晦涩。林格说:“教育者在帮助学生设立阶段目标时要注意尺度,‘跳起来正好够得着’应是目标设立的基本原则。”有关“浩然之气”的培养态度和方法有偏仄附会之嫌,脱离“最近发展区”,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热情。

3.教材是课例的第一手素材,单元提示、文下注释等都能体现出课文展现的认知策略。“浩然之气”说是孔子仁礼学说的继承与发展,教学目标没有体现对孔子仁礼学说的追本溯源,弱化了知识点间的联系,学生会有前锋突兀的错觉。

本课例教学目标如何合理设置呢?我结合现代教学论陈述如下。

1.知识目标

a.能准确说出“直”“馁”“袭”等实词和“徒”“乎”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倒装句的正常语序。

b.能说出“浩然之气”的内涵,积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警句。

c.能说出喻证、例证等论证方法及其表达效果。

2.技能目标

a.能运用语法规则准确翻译课文,达到“信”、“达”、“雅”的程度。

b.能流利的朗读课文,顺畅的背诵课文。

c.能依据例句仿写,表达对“浩然之气”的延展性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a.能从“养气说”总结立身处世的智慧,体悟一代亚圣的精神价值。

b.能运用“大丈夫”标准,说出“浩然之气”对仁人志士产生的激励和对当代社会的价值。

对于教学目标的设置,从语文课程的基本功能来看,应把技能目标作为教学目标的核心;从学生学习特点来看,认知策略是教学目标的重点。这都是由语文课程和语文学习的特殊性决定的。具体设计应以单元目标为上位目标,以本篇课文所要学习的子技能为子目标,就能形成一套逻辑严密、层次清晰的教学目标体系。处理好各个层次、各个阶段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就能形成一个脉络分明、序列清晰、错落有致的教学目标网络。

[1]何更生:《新课程语文怎么教》,安师大出版社2013年。

[2]裴娣娜:《现代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猜你喜欢

文言本课设置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