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语文课堂的几点看法

2015-02-28陈玲丽

学语文 2015年6期
关键词:比作语文课课文

□陈玲丽

(作者系安徽师大文学院2012级教育硕士 安徽东至县葛公中学教师)

在日常教学中,我时常的困惑:“课堂上该上些什么,该怎么样的去上”。以至于有了类似于上课强迫症的症状,上课之前总是纠结于此。说语文课上语文老师不知道说什么,这在人看来实在是笑话,可这却是鄙人的现下的状况。深感语文教学的复杂,一场文学的盛宴却不知道该从何处下箸。

理论与实践的结果上存在着很大的一段距离。现在的学生年龄偏小,在家庭生活富足的情况下,情感的体验显得就不足了。我们学习和阅读文章能够找到共鸣的地方,才能够真正的懂得欣赏,才能够体会其中的情感的变化。这些实践的经验不是我们在文字中就能够简单的获得的。即使在习题的练习中学生能够得到“模式”的答案,口里大喊体贴父母,感恩父母恩,实践的生活中却半点不识父母恩!我想我们语文课终究的目的该是“人”,而不是“书”。

我们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可我们在课堂上太忽视我们的孩子了,教科书上的课文选择固然的具有很高的审美的价值,可是再怎么美好的东西,对于超出孩子理解范围的东西又怎么能够说是好教学材料呢?另外,我们现在出现目标的错位或者是没有目标意识的现象,拿到课本不知道什么该说,什么是不该说的。于是只能是教师空泛的去一字一句的讲解课文,毫无美感而言。

七年级下册有这样的一篇课文《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文章开始就点明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遇到艰难险阻的境界是要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要弄清“艰难险阻”的真正内涵就必须补充说明当时的社会背景,国外的巴黎和会的谈判失败才有国内的五四运动。而就七年级的历史知识来说,了解到这样的社会现实显然太过困难。稍作补充讲解反而会让学生越来越不明白,起到一个反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只能够让学生从比喻句下手。长江大河遭遇平原和逼狭被比作民族生命的进程,旅人旅行遇到山谷平原被比作人类历史上的生活,崎岖险阻的道路被比作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历史道路,扬子江、黄河被比作民族精神,仅此而已。学习完之后我询问了些接受能力较好的同学,都表示不理解。这个时候,我在想,我是否该把这节语文课变成历史课呢?我们做了许多其他课老师该做的事情,学生却并不买账,如果这是历史课,我的语文课该在哪里呢?

学习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这是一篇感情非常细腻的文章,而感情的变化是从作者对于景物的细致描写上面得以体现的。体会作者在文中流淌着对于生命的正视,对于生命的活力的憧憬,是身心遭劫后寻求的精神的寄托,是人生在历史的沧桑中解脱重负的心灵搏斗;掌握作者借一株紫藤萝的描写,抒发对美本质的追求,对生命的意义的拷问,让学生体会生命的意义;这是学习的目标。这是一篇对生命的大彻大悟的散文,欣赏的层次提升到生命的意义,学生很难理解,就连我本人也讲解不清。王荣生曾经强调过一个观念“教学内容是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的”,也就是说同一个文本在教学上面的具体操作都是由教师来操作的。那么在这一课堂上,是不是可以闭口不谈人生的经历和遭遇,将学生缺乏的情感体验淡化呢?单单以一个普通的抒情散文的眼光来看待呢?也许这样会比沉重的文化背景和人生意义容易理解的多,许多的散文也能够“单纯”的“回归自然”。文学是一个“意会”的过程,简单的就是想的比说的内容、意义丰富,“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在有“答案”的情况下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学生宁愿去记一些死的“答案”也不愿意抓住那些“不入流”的思想火花,情感体验。能够得到分数就可以了,能吃到鱼何必去想怎么捕鱼呢?在课堂上面有一个教学细节,让我深感无力。在讲解字词的时候,我让学生默写一些词语,许多学生根本不愿意动手,于是我质问原因,谁知得到这样的回答:“反正不会写又没关系,考试可以携带字典,有什么不会写的查一下字典就能解决,何苦在现在浪费时间来记汉字呢?”,于是我反问:“那你是不是认为只要教会你查字典就可以不学习写字了呢?这样的方式是行不通的”,“反正只在结果,过程怎样无所谓吧!”。孩子们,你们怎么本末倒置了呢?学习不是为了分数啊!语文是一个很美的学科,要细心的去呵护她,去发现她,去认真对待她以获得美的熏陶和体验。

语文不是一门“脱产”的学科,它是与生活实际密切的结合在一起的。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去思考,积累更多的生活阅历,将语文放到生活中去,真正的“学以致用”,从基础做起。同时我也希望我们的语文教材的编写上面能够更加的贴近生活,既能够让学生对其他知识起一个巩固的作用,又便于我们教师深入地展开教学。

猜你喜欢

比作语文课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比作诗
背课文的小偷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语文课上做游戏
油菜花开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