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民生新闻直播报道的探析与思考

2015-02-27孙大伟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14期
关键词:叙事方式角色转变

孙大伟

(作者单位:吉林省松原市松原广播电视台)

对民生新闻直播报道的探析与思考

孙大伟

(作者单位:吉林省松原市松原广播电视台)

摘 要:在当今的电视节目体系中,直播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节目样式和制播状态。民生新闻运用直播的方式进行报道,直接打破了以往的采编播制作流程,进而改变了新闻报道的叙事方式,也给民生新闻采访团队提出挑战。

关键词:民生新闻直播;叙事方式;角色转变

直播不只是录播的反义词,还意味着电视节目制作体系的全方位改变,它改变了电视新闻的传播模式、传播语态、叙述方式、制作流程、技术设备、思维方式、监管体系。如果我们只将直播作为一种节目呈现方式,一种播出形态来简单化理解,就无法真正理解直播的精髓,无法使电视新闻的实践和观念跟上直播时代的步伐。

1 真正意义上的直播

民生新闻直播报道是以地区为视角,以地区内百姓所关心的故事为题材,以人民生产生活为中心。在这个基础上,考虑到新闻的时效性和重要性,力争以老百姓身边的小事为基础阐述大道理、从而引申开来达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群众的目的。

经常可见的直播形式有两类,即“演播室直播”及“演播室直播+现场连线”。前者指演播室的主播处于直播状态,其他内容都是录播。尽管节目中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地有出境报道,并说自己在新闻事件发生“现场”,但观众一眼就能看清这个“现场”不是直播中的现场,而是节目录制时的现场。后者是指演播室的主播处于直播状态,其他内容是通过现场报道记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对话实现的,现场演出的画面可以让观众感受到现场的真实感。

到底什么样的直播形式是真正意义上的直播?我们可以概括为“演播室直播+多次实质性的现场连线+录制内容”,也就是指除了演播室处于直播的状态以外,其他内容都是在演播室与记者之间的连线中报道给观众的。这种真正的直播状态有两个要素决定:一是有现场才叫直播。现场是直播的第一生命,它具备吸引观众的核心力量。二是有连线才叫直播。看起来好像非常简单的连线,却会对电视新闻直播节目的效果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它是节目获得“现场感”的重要环节,也是电视新闻节目直播化的关键步骤。正是连线报道这种形式将后方(演播室)与前方(新闻事件现场)联系起来,使得观众产生了跨越空间同时共享异地信息的强烈感受。

2 直播改变了新闻叙事方式

在电视新闻直播中,主持人是整个信息传播过程的控制中枢,无论是与记者连线还是特约评论员的评论,都是由主持人引入和结束的。主持人既是所有信息的导出者,又是观众的代言人,所有的信息都是由主播带给观众,所有观众关心的问题都是由主播向记者或嘉宾提出。所以,电视新闻直播中,需要重视主播、记者、观众三者之间的关系。

用接受理论的观点来看,受众在大众传播的过程中实际上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主持人与记者的交流其实是以不在场的观众为对象的,观众在双方的交流中缺席,却又仿佛在场,主持人与记者之间的交流是实际存在的,但他们说话的真正对象是观众。通过这样的方式,作为大众传播的电视很好地利用人际传播的元素,但人际传播显然不是其目的,它最终是为了改善大众传播的效果。新闻直播就是要用简单的传播方式,向受众传播信息。

我们可以以凤凰卫视对连战大陆行进行的直播为例。凤凰卫视的这次直播在结构上比较复杂,通过连战参访团的随行记者陈淑琬、现场记者吴小莉和分演播室评论员何亮亮等不同位置,不同角色的人员设置,在空间转换和人际交流上做足了文章。整个直播过程实际上都围绕观众展开,主播向记者和评论员提问,记者和评论员回答主播问题,各种人际交流的最终指向都是“潜伏”的观众。

3 直播对民生新闻记者团队提出挑战

录播时代,电视新闻的制作过程大致是这样的:摄制组在电视台接到了新闻线索或报道任务,赶到新闻发生地点采访拍摄,再回到电视台进行编辑制作,最后将做好的节目送播。这种传统的节目制作方式存在的问题在于,记者从电视台赶到事发地点需要较长时间,如果是一个持续时间很短的突发事件,等记者赶到事发地点时,“现场”已经不复存在,新闻报道的最佳时机已经错失,这对于电视新闻而言是一个极大的遗憾和难题。而直播为其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方法。不过,这也对民生记者的反应能力和直播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当有新闻事件需要直播时,编辑部在其后的几十分钟内完成获知消息、分析判断、决策筹谋、分工落实的全过程。在做出直播流程之前,各级主管、编辑、记者、导播、直播、剪接、技术人员等已经进入直播状态,主持人需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新闻事件的基本情况,这一切需要所有人的快速反应。

尽管各地方台在民生节目题材的选择上确实以民生内容为主,但其实质性突破和创新之处并不在于“民生题材”,而在于采用了完全不一样的技术手段和报道方式来处理“民生新闻”。我们要正确解读直播在民生新闻中的意义、形式及方法,不断提升直播团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依靠直播手段驱动民生新闻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崔林.电视新闻直播报道现场的叙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2]朱羽君.现代电视纪实[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叙事方式角色转变
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的叙事策略分析
谈新课改后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转变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师角色的转变
我对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理念的浅显认识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教师的角色转变
电影《千万别丢下我》的叙事学分析
从《夏洛特烦恼》看青春片叙事方式的走向
《沉睡魔咒》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一年级新生入学教育探究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政治教师角色转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