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G技术对中国电影本土化尝试的推动——浅析CG技术与徐克的武侠神怪世界

2015-02-27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11期
关键词:新技术

张 璐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

CG技术对中国电影本土化尝试的推动——浅析CG技术与徐克的武侠神怪世界

张 璐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

摘 要:CG技术的出现,大大地推动了电影类型的多样化发展,观众对电影的要求不再仅是故事好、情节新,对观影的视觉体验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中国的武侠神怪电影,作为中国电影人对中国电影本土化的一种尝试,新技术的融入,更利于其“奇观化”的表现。

关键词:新技术;武侠神怪电影;中国电影本土化

2013年,徐克的《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在各大院线上映,虽然影片票房成绩不俗,上映一月便突破6亿大关,同时也刷新了徐克自己的票房纪录,但观众口碑却远不如票房漂亮,观众大批其故事平淡,情节单调。

早在20世纪20年代,武侠神怪片曾盛极一时,1928年,明星电影公司拍摄了《火烧红莲寺》,连拍18集,掀起了中国类型电影之神怪片的发展热潮,徐克的狄仁杰电影也被很多人看作是传统武侠神怪片的回归之作,对其抱有很大的期待。其实,纵观当今电影发展大势,在好莱坞利用其强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力量将世界变成美国电影的超级市场的同时,各国的导演们也在电影本土化和类型化上做着积极的努力,而中国的部分导演却急于追求和世界接轨,生产影像唯美、人文缺失的所谓“中国大片”,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徐克却一直在坚持拍摄在中国传统电影类型中曾占据重要位置的武侠神怪片,假如徐克的狄仁杰系列拍成,相信它应该会给中国电影在未来的本土化道路上提供一个范本,到底拍怎样的电影才是有着鲜明中国电影特色的电影。

这样的设想并不是空想,美国《时代》杂志在2010年出炉的年度十大影片名单中,《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位列第三,排名仅次于《艺术家》和《雨果》,这充分说明这样的中国电影是很受欢迎也是很有市场的,徐克导演也曾在接受采访时说:“其实外国人很有兴趣去了解中国的文化跟它的历史背景。”

CG技术应用于影视领域只有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但在这几十年中,借助于CG技术涌现出了很多让观众一直念念不忘的超级大片。1968年,《太空漫游》的出现为当时的特效树立了新的参考标准;1973年的《未来世界》,第一次使用了电脑制图;1977年的《星球大战》第一次使用了3D成像技术;1993年的《侏罗纪公园》中的那些恐龙就是CG技术制造出来的第一批生物;之后在1999年的《星球大战》中出现了第一个能与真人演员对戏的CG人物加加。这些影片无一不成为观众记忆里无法抹去的经典之作。尤其是2003年《指环王3》的上映,让电脑特效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各种技术大片不断涌现。

近两年的《阿凡达》《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地心引力》,都在这一技术的支持下创造出一幕幕刺激观众感官的精彩场面,而徐克导演正是应用这一技术将中国的武侠片从传统武侠片带进了一个“科技武侠”和“魔幻武侠”的新时代。导演尔冬升曾说,徐克是电影里面的科学家,特别喜欢尝试新技术,徐克导演在接受采访时也说,希望我们能证明电影技术不是华语片的软肋。徐克的尝试是给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在立足于自己特色的基础上与国际电影市场接轨。

在经历了《七剑》《深海寻人》《女人不坏》等几部找不着北的电影之后,徐克拍摄了《狄仁杰之通天帝国》,虽然这部电影没有像徐克最初设想的那样拍成3D版,但以其大气的视觉效果征服了观众。高六十六丈的通天浮屠、富丽堂皇的明堂、神秘阴森的洛阳鬼市,这些在片中重要的场景,都是利用3D建模技术和蓝幕技术等电脑后期特效技术制作完成,在特效技术还没有出现的几十年前,电影中的场景基本都是人工搭建,当今这样的电影在那时看来也许永远都只能成为导演的一个幻想。尤其对于中国的武侠片来说,各种江湖技艺和功夫的施展更是要在技术的支持下,才能营造出刚柔相济的动作美感以及意境美。

虽然《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没有完成徐克的3D梦,但在2011年的电影《龙门飞甲》中,徐克大胆尝试了3D技术并大获成功,影片夺得了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视觉效果等5项大奖,这部电影也成为了华语首部3D武侠片,片中场景大部分是演员在绿幕前表演然后进行后期合成而来,这部电影也确实没有辜负观众,虽然故事依旧老套,但强大的视觉特效所制造出的质感和真实感,已经满足了观众的胃口,让他们化身武林中人,感受了江湖中的血雨腥风。

之后,徐克又拍摄了《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在《龙门飞甲》3D拍摄经验的基础上,在这部电影中,徐克还使用了水下摄影技术,徐克说:“这次挑战世界罕见的水下3D拍摄,难度比《通天帝国》大得多,为此我们请来了拥有水下3D经验的澳大利亚摄影师,并带来了全球顶级的拍摄设备。”

不管是对于曾经的徐克,还是现在的技术狂人徐克,他对于电影技术的追求,对中国电影发展的贡献,都值得敬佩。即使他现在的几部电影在剧情上一直受人诟病,但至少作为华语导演,作为一个中国的导演,他一直在追求改变和进步,他还放出豪言:“如果可以让中国电影工业更进一步,让我做什么都可以。希望中国电影将来可以是世界第一。”

猜你喜欢

新技术
互联网和新技术下的资产管理业务变革与创新
探讨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
绿色建筑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的应用分析
新技术让我们不断接近新闻真相
当传播遇上新技术,媒体人需怎样的新闻坚守?
警惕“新技术”背后的简单粗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