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新技术”背后的简单粗暴
2015-02-13
封面反馈
@tina圈圈:在出租车覆盖较少的区域,短途坐专车,加上赠券抵掉部分金额,还是很划算的。但如果没有券了呢。
@雪机的四号位:坐专车确实是一种冒险,如果出现意外,怎么索赔,好像都是空白。
@军团作战:专车只是打车软件服务的一部分,关键是叫车方便了,为什么出租车公司从来没想过开发这类软件提高效率,方便乘客和司机呢?
中国新闻周刊编辑部微博
http://weibo.com/inewsweek
《中国新闻周刊》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hinanewsweek
记者手记
警惕“新技术”背后的简单粗暴
本刊记者/闵杰
去年12月,一个朋友问我,说老家的亲戚听说在北京干“专车”司机很赚钱,能很轻松地月入万元,到北京买辆车来干“专车”,问我是否可行。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专车”没有营运资格,实质上不就是“黑车”吗?
很快,上海、北京相继认定私家车利用“专车”平台营运为非法,沈阳也在1月4日发生出租车“罢运”事件,以抗议“专车”对出租车行业造成的冲击。
舆论几乎倒向“专车”一方。出租车行业的“垄断”和“暴利”似乎已经坐实,所有对出租车行业的不满都可以继续往这个筐里塞。
甚至在我们负责此次封面报道的几个记者之间,也有一些分歧。
出于记者的职业本能,我一直对很多言之凿凿“人心所向”的笃定结论保持警惕。在对沈阳出租车罢运事件的采访中,也尽可能提醒自己不要对事件中的任何一方产生随意的批评和偏见。
实地采访发现,打车难并非都是因为出租车行业“饥饿管理”导致的供需失衡,或许很多人只感受到了早晚高峰期和特殊天气下难打车,却没有想过除此以外很多出租车在空驶。如果只是靠简单增加出租车数量来解决问题,可能问题会越来越糟糕。
“专车”服务自有其存在的问题。很多人或许真的因此忽略,一旦发生严重交通事故,这些“专车”的后续服务是否还能跟上?而大部分出租车不仅有正规保险,在保险之外,不少出租车公司还会进行兜底赔偿。
至于“专车”是否抢了出租车生意,有人认为目前“专车”主要服务的是“价格不敏感人群”,不存在抢生意之说。而在我的采访中,很多真正“对价格不敏感”的有车族很少使用“专车”,用“专车”的仍然是“对价格敏感”的无车族,他们目前使用“专车”的最重要原因,仍然是“专车”会发放大量优惠券——折算之下,实际发生的费用甚至比出租车还低。
但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供需关系,还是交由市场来调节吧。专车优惠券只是一个营销手段,不可能无限期发放下去,在常态下,让打车者自己选择吧。管理者要做的是让市场充分地竞争,而不是只给出租车发“独生证”。
当一项新技术在挑战旧格局的时候,我们当然应该警惕旧格局的一成不变,也应该警惕监管者简单粗暴的“收”或者“放”。
详见本刊2015年1月19日出版总第69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