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四种课堂文化摭谈

2015-02-27周文忠

学语文 2015年2期
关键词:智叟愚公语文课堂

□周文忠

初中语文四种课堂文化摭谈

□周文忠

语文课堂文化是指在长期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形成并为师生所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共同的课堂精神、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它是师生教学实践赖以展开的前提、背景和氛围。这里阐述对话式、发现式、质疑式和感受式四种课堂文化的内涵。

语文;课堂;文化

语文课堂文化是指在长期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形成并为师生所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共同的课堂精神、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语文课堂文化是师生教学实践赖以展开的前提、背景和氛围。一个好的语文课堂文化,能让课堂变得有趣,充满活力,并富有挑战性,让教师对教学满怀兴趣与激情,体验到教学的成功、智慧和幸福;让学生尝试求知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和关爱的情怀。下面阐述对话式、发现式、质疑式和感受式四种课堂文化的内涵。

一、对话式课堂文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式课堂文化是教学过程中学生说出自己对作品的感受、体验、欣赏、评价的文化样态,对话可以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进行。在语文这个广阔神奇的天地里,师生可以与古人、今人、平凡人、巨人,与自然、社会进行心灵的对话。通过各种形式的对话,学生才会乐学,接受真善美的熏陶,提高语文素养。一位教师教学《湖心亭看雪》一文,是这样对话的——

师:张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痴人呢?是因痴迷而痴呆了,还是因白痴而痴迷呢?他的痴表现在哪里?大家在文中找找看。

生1:我觉得他“痴”在大雪下了三天,还不怕寒冷,独自去看雪。

师:张岱的“痴”表现在行为上。哪个字最能表现他的“痴”?

生2:我觉得从这个“独”字能看出。下着大雪,他还一个人去湖心亭,对山水太痴迷了。

生3:我从“用毳衣炉火”看出的。这样的冷天,平常人都在家“用毳衣炉火”,他却要去看雪,可见他的痴迷。

生4:我补充一下,张岱这样郑重其事地去赏雪,就像对待很重要的工作,和常人不一样。师:张岱是一个非“常人”、非“凡人”,是一个独特的“痴”人。

生5:“湖中人鸟声俱绝”,人与鸟都没了,而张岱却独自去湖心亭,反衬出他的痴迷。

这里设置了“张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痴人”这个话题,实现了生生对话、师生对话。这样的课堂文化,使课堂充满着活力,学生能感受到求知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在对话式教学中,教师要建立平等、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对学生的“创见”要鼓励,对学生的“异见”要理解,置学生于平等的地位,让学生愿意对话。

二、发现式课堂文化

发现式课堂文化是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或者教师启发学生通过对文章的阅读、思考,自行发现未曾认识的道理、结论的文化样态。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在发现过程中,学生要独立思考,自己去解决问题。钱梦龙老师教学《愚公移山》一文,是这样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

师:接下来让我们根据这张人物表上出现的人物,来看看他们对待移山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文章里有两个人讲的话差不多,你们看是谁啊?

生:愚公妻和智叟,他们两个人的态度差不多。

师:我们就先把他们两个的话一起读一遍,比较比较,看看两个人的态度是不是一样。

生:智叟讲愚公很笨,太不聪明了,愚公妻没有讲。

师:你再说说看,智叟讲的这个句子是怎样组织的?

生:倒装的。

师:那么不倒装该怎么说呢?

生:汝之不惠甚矣。

师:你知道为什么要倒装吗?

生:强调愚公不聪明。

师:对,把“甚矣”这个表示程度的副词提前,强调愚公不聪明到了极点。这句话愚公的妻子是不讲的,这里有一点不同。我们再来看一看称谓,愚公妻称愚公什么?

生:(齐)君。

师:那智叟称愚公?

生:(齐)汝。

师:这两个词有区别吗?

生:“君”表示尊敬,“汝”很不客气。

师:嗯,好!我再把这个“汝”简单地讲一讲。长辈对小辈,地位高的人对地位低的人,一般用“汝”。平辈之间用“汝”,就有看不起的意思。智叟叫愚公为什么用“汝”啊?

生:智叟看不起愚公,因为他觉得愚公笨。

在钱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共有两个发现:一是通过倒装句式,发现智叟批评愚公,嘲笑他笨到了极点;二是通过称谓的不同,发现智叟看不起愚公。这样的课堂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受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质疑式课堂文化

质疑式课堂文化是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质问、怀疑教师观点或教材内容及其他权威观点的文化样态。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朱熹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培养学生的质疑态度,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王君老师教学《松树金龟子》一文时,是这样通过标点质疑文本的——

屏幕显示:

松树金龟子长得仪表堂堂,它身披黑色或棕色外套,外套闪着金属的光泽,上面还点缀着一些白色斑点,显得既朴素又高雅。

我抓住机会跟踪它们,观察它们。雄虫满怀激情地展开触角末端的折扇,悄悄地反复向停有雄虫的树枝飞去,它们的黑色身影掠过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飞飞停停,左右盘旋。

师:昨晚啊,法布尔托梦给王老师(众笑),他老人家生气了。法布尔不满意中国人对他作品的翻译呢,他说,连标点符号都有问题。大家看看大屏幕上的这两段文字,都有标点符号用得不恰当的地方,请指出来改正。

生:第一句的“仪表堂堂”之后应该打句号。因为它是一个总起句。

师:真敏锐!除了句号,还可以用什么标点符号?

生:也可以用冒号,表示解释说明。

师:活学活用,好!

生:第二句的“飞去”的后边也应该用句号。这个句子在这个地方已经结束了!

师:为大家喝彩!低阶挑战没有难倒大家。其实这些问题都是一目了然的问题,为啥编者就没有注意到呢?大家看,几乎每一篇课文我们都有质疑性阅读的内容,认真学习课文,但不迷信课文的态度非常珍贵。

这里抓住标点,大胆质疑文本的错误,有利于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我们培养的不是“书奴”,而是有个性、有思想的人!这样的课堂文化,对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大有裨益。

四、感受式课堂文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感受式课堂文化是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文字的桥梁,感悟、体验文字背后的情感、意蕴、文采的文化样态。郑桂华老师教学《安塞腰鼓》一文时,先让学生看一段视频,说感受,然后引导学生这样感悟文本——

师:带着这样的一种感觉我们再来朗读《安塞腰鼓》,肯定会有新的感觉。

(生自由读)

师:有同学愿意用新的词语来描述你的感觉吗?

生:剑拔弩张。

(请同学写在黑板上)

师:“剑拔弩张”是什么意思?

生:形容形势紧张。

师:这里是形容形势紧张吗?用“剑拔弩张”来形容安塞腰鼓,你认可吗?

生:也许是场面雄壮有力。

(教师有点疑惑的样子)

生:雄壮。

师:这个词好,它突出了一种充满活力的状态。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教学时,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接触语言后有所感、有所思。这样的课堂文化,使学生有较大的自

主感悟的时间和空间,也使他们个性化的阅读方式和体验得到了较充分的发展。

精心打造属于自己的课堂文化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内容,好的语文课堂文化,在教学方法上,体现关注学生发展以及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的基本理念;在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上,建立起师生平等、师生互动、共同研讨、和谐活泼的课堂气氛。这样的课堂文化,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展示探究的魅力,让课堂真正成为生命的课堂。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初中教学文化构建的实践研究”(编号:2013JK10-L098)之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张家港市合兴初级中学)

[责编木子]

猜你喜欢

智叟愚公语文课堂
现代愚公
愚公和智叟新传
愚公和智叟新传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愚公移山
谁更应当“愚公”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愚公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