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压联合温灸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研究
2015-02-26戚相芝宋瑞国王小青
戚相芝,宋瑞国,王小青
(1.河北省平泉县中医院,河北 平泉 067500 2.河北省平泉县医院,河北 平泉 067500)
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脑卒中、冠心病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病因至今未明[1]。当今,对高血压病的治疗与控制仍是我国乃至全球面临的重大课题,建国以来我国曾先后进行4次高血压病抽样调查,60年间高血压的患病率从50年代的5.11%,约为3千万增加到2002年的18.8%约有1.6亿,到目前为止,这一记录被再次刷新,且近年来农村的患病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1991年我国普查高血压控制率城市仅4.1%,农村仅1.2%。西欧五国11613例调查中,高血压控制率仅27%。而高血压病得不到很好的控制,由其引起的心脑血管并发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目前,对高血压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口服药物控制,且原发性高血压很难根治,只能靠药物维持,并且患者需要终身服药,长期大量的口服药物,会产生各种副作用,而且给患者及家庭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本研究采用传统中医耳压联合温灸疗法治疗高血压病取得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选择标准:高血压诊断参照JNC7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制定的原发性高血压诊断及评估标准[2],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及有其他合并症的高血压病。
1.2 临床资料:选取180例来我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个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治疗组男52例,年龄42~80岁,平均年龄为(65.5±1.2)岁,女 38 例,年龄 45~79 岁,平均年龄为(62±1.5)岁,病程为 1~18 年,平均病程(10.5±0.6)年;对照组男50例,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为(63.6±1)岁,女 40 例,年龄 43~80 岁,平均年龄为(64.3±1.3)岁,病程为 1~17 年,平均病程为(11±0.8)年。严格按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选择,确保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3 方 法
1.3.1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尼群地平每次10mg,3次/d,连续服用两个月为一个疗程。实验组给予耳压联合温灸疗法,耳压取耳穴敏感点心、肝、肾、降压沟为主穴,神门、交感、高血压点、皮质下、脑为配穴,主穴必用,配2~3个配穴,用王不留行籽贴压穴位,胶布固定,首次贴双耳,以后两耳交替,嘱患者每日按压3~4次,每次按压1~3min,以局部产生酸麻胀热痛感为度。耳压同时联合温灸治疗,温灸主穴取足三里、涌泉、百会、曲池穴,配穴:以头疼头晕为主症的配风池穴、大椎穴;以失眠健忘为主症的配神门、肾俞穴,温灸时取艾灸条1支,分成两段,对准穴位,距皮肤约1.5~3cm,点燃艾条,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每次15min,1次/d,7次为 1个疗程,休息 3~5d,治疗 2 个月观察疗效。
1.3.2 观察:观察患者身体全般状况,自觉症状,每日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每周检查血糖、血脂、心电图。
1.3.3 疗效判定:每日测量血压并记录。显效:收缩压和舒张压显示正常;有效: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所下降,但没有恢复正常;无效:高血压症状没有改善或出现加重[3]。有效率=(显效+有效)/总病例数×100%,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比较两样本,总有效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在血糖、血脂、心电图方面检查结果均无明显差异,全般状况及自觉症状方面无显著差别。
2.2 两组患者降压效果比较情况:治疗前后血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实验组降压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有效率95.6%,且显效例数高,对照组有效率为78.9%,且有效例数较低,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比较P<0.05,两组有显著差异。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降压效果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在我国已成为常见病,而高血压又是引发此病的重要根源,千百年来,中医在防护我国人民健康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自古以来中医便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来解释穴道的效果。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有记载“气血不顺百病生”的句子。所谓的气血,就是支配内脏的一种能量,而这种能量若流动异常,就会引起各种疾病。而穴位就位于能量流动的通道上。这种通道被称为“经络”,穴道的正确称法应是“经穴”。内脏若有异常,就会反应在位于有异常的内脏经络上,更进一步地会反应在能量不顺的经穴上。因此,通过给予穴道刺激,而使能量流动顺畅,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这就是穴道疗法的目的。穴道疗法对疾病具有极高的治疗效果已广泛地被现代医学所证实。生物全息论认为,耳廓是人体的一个缩影,人体的各个部位均在耳廓上有固定的位置,人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廓上的相关穴位区出现反应,通过对耳廓上相应位置的治疗,达到祛病保健的目的[4]。耳压即耳穴压迫法是采用王不留行籽(或磁珠、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5]。温灸是中医学中的一种传统理疗手段,将点燃的药媒或加热的矿物,放置在人体经络、穴位所在位置的表层皮肤上,通过热和能量输入,引起人体“应激反应”来进行肌体自我调节,疏通脏腑,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提高人体免疫力和防病治病的作用。本研究旨在应用传统中医耳压联合温灸疗法探索治疗高血压病的新途径,为高血压病的非药物治疗提供依据和方法,为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实践依据。中医认为高血压的病因由于机体内部肝、肾、心、脾、冲任二脉等脏器经脉阴阳虚实失去平衡所致,引起这种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七情六欲过度、饮食劳伤、年老体衰等。肝阳上亢和肝肾阴虚是高血压的主要发病机制。通过耳穴压豆和取穴施灸的方法,两者联合,物理性的刺激穴位和经络,达到平肝潜阳,祛痰化浊的作用,从而达到更好的降压效果,对降低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病率起到积极的防治作用。
在人们越来越重视提高自身生活质量的今天,维持血压稳定,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社会和国家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原发性高血压属于慢性疾病,目前西医主要采取药物控制的治疗方法,且需终生服药,存在依从性差、费用高、副作用大等诸多缺点,因此,包括耳压、温灸在内的替代疗法越来越受到患者的青睐,不仅操作简便易行,费用低,且绿色无毒副作用,能够较好地控制血压稳定,延缓病情发展,有效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可以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节约国家医药开支,是一种值得推广普及的绿色疗法。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27.
[2] 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8):701~703.
[3] 李桂祥.桑蒺温胆汤治疗老年高血压病中肝阳痰火型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3,(12):1883~1884.
[4] 刘隽,杨晓艳.耳穴压豆法治疗1级原发性高血压病160例[J].河南中医,2012,(7):899~900.
[5] 张喜锐,高晓玲,刘彩云,等.河北省中医护理规范[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