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量体裁衣,因材施教——以“偷”治偷,矫正学生偷窃行为

2015-02-26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湘城小学汤晓桉

新教育 2015年24期
关键词:铅笔盒心爱陶行知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湘城小学汤晓桉

量体裁衣,因材施教
——以“偷”治偷,矫正学生偷窃行为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湘城小学汤晓桉

作为一名心理教育工作者,我时刻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作为自己工作的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征,抓住教育时机,因地制宜地针对学生出现的不良行为进行矫正和干预。现在此举例探讨。

首先,我从多方面了解孩子,掌握孩子的基本情况。

我所了解的孩子的基本情况:王XX,男,10岁,小学三年级学生。父母离异,现在和父亲一起生活,但是由于父亲工作比较忙,孩子长期和奶奶住一起。老师反映王XX平日性格开朗,积极主动,学习成绩优异,最近一段时间老是喜欢拿别人的东西(铅笔、零花钱、橡皮泥等),老师什么方法都用过了,效果不佳。同学反映王XX很调皮,学习成绩好,喜欢偷别人的东西。家长反映孩子很懂事,也很有主见,但比较任性,想要什么就必须买什么。但由于家庭经济条件限制,大多数时候都不能满足他的需求。最近得知孩子有偷窃行为,家长狠狠揍了他一顿。

其次,我对孩子的情况进行了必要的分析。

王XX的父母离异后,对孩子的关心和家庭教育可能比较缺乏,导致孩子的行为习惯偏离了正常发展的方向;三年级以下的孩子自我意识还不够明确,孩子的自制力不强,思考问题又比较肤浅片面,很容易受到物质的引诱;王XX已经有过多次“偷窃”行为,他似乎尝到“偷窃”带来的“甜头”;班主任采取过多种方法,但是效果都不是太明显。

再次,采取可行性的措施帮助孩子矫正不良行为。

面对这样一个孩子,我认为纯粹的理论教育可能很难达到教育目的了。我决定以“偷”治“偷”,让孩子体验一下“被偷”的感受,意识到偷窃行为给别人带来的伤害。我在征得班主任的同意和配合后,在孩子吃饭时间,“偷”走了王XX的学习必需品——文具盒。然后,回到办公室,努力让自己的心情平静,期待孩子的到来。

孩子吃完饭,回到教室,准备做作业。突然发现自己的铅笔盒不翼而飞,非常着急。他在教室里大声质问:“是谁偷走了我的铅笔盒?真可恶!”找了许久,他都未曾找到心爱的铅笔盒,他站在那儿,眼泪汪汪。这时,班主任走到教室,对同学们说,请同学们赶快做作业,待会儿还要单元测验呢。同学们都安静地做起了作业,只有王XX在座位上焦灼不安。“王XX,你怎么还不开始做啊?抓紧时间啊!”“老师,我的铅笔盒不见了”。王XX终于忍不住伤心地大哭起来……后来,班主任老师按照我们事先商量好的说辞,让孩子来找我帮忙解决。

孩子眼泪汪汪地站在我的眼前。我突然感到有些心慌。我努力让自己平静!开始和他交谈。(以下对话中,我简称“汤”,学生简称“王”)

汤:“怎么哭成这样了啊?发生什么事情了?”

王:“我的铅笔盒被人偷了。”孩子哽咽。

汤:“你确定是别人偷走了你的铅笔盒?”

王:“我很确定,吃饭之前我把它收好放书包里的。”

汤:“哦,你丢了心爱的铅笔盒,你现在一定很难过……”

汤:“老师和你一样,感到很难过。因为老师更喜欢看见你开心的样子。”

王:“这只铅笔盒是我妈妈买给我的,我很珍惜的,而且里面有很多的学习用品,没有了它,我没办法学习了!”

汤:“是啊,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爱的东西,丢失了就会很难过的……如果偷你铅笔盒的人现在站在你的面前,你会和他说什么呢?”

王:“我当然会很讨厌他(她),我会骂他(她)是个可恶的家伙!”

汤:“为什么这么讨厌他(她)?”

王:“因为他偷了我的铅笔盒,害我作业没法完成,还让我难过了这么久。”

汤:“是啊,别人的偷窃行为给你造成了伤害。你此时希望偷你铅笔盒的人应该怎么做呢?”

王:“我希望他赶快把铅笔盒还给我。”

汤:“你的意思是说,你希望偷你铅笔盒的人马上把铅笔盒还给你,然后你就可以正常学习,你的难过程度就会降低甚至消失,是吗?”

王:“是的。”

汤:“如果他(她)把铅笔盒还给你了,你会原谅他(她)的行为吗?”

王:“这次我会原谅他的,但是希望他(她)下次不要再这样做了。赶紧把文具盒还给我啊!”(说完又哭了起来)

汤:“很好。汤老师试试,能否帮你实现愿望,请你闭上眼睛,数3个数字,然后睁开眼睛。”

当孩子睁开双眼,看见了躺在办公桌上心爱的铅笔盒时,他惊呆了,大声质问,“是你拿了我的铅笔盒?”我说,“是的。”他接着问我为什么。我顺势把问题抛给他,“你这么聪明,你一定会明白的。”他恍然大悟说,“我知道了,以后我再也不干坏事了!请相信我!”我微笑着点点头,轻轻将他揽入怀中。“老师相信你!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我们喜欢的,只有通过正确的方法获取,才会得到很多快乐,非法获取的东西,只会换来不安和别人的责备!”孩子微笑着对我说:“老师,我懂了。”

我的“偷窃行为”能带来这么显著的教育效果,能让一个“问题”孩子快速地回到快乐健康的成长轨道中来,正是陶行知先生“因材施教”理念的魅力所在!在今后的教育道路上,我还将进一步深入实践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理念,用心关爱、尊重学生,因地制宜地尝试各种“偷”,在不知不觉中“偷”走孩子们的各种不良行为。

猜你喜欢

铅笔盒心爱陶行知
陶行知研究四十年,桂子山成果丰硕
我的心爱之物
我的心爱之物
便携彩铅笔盒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心爱的东西
介绍一下你最心爱的玩具吧
小袋鼠的新家
放弃后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