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电影如何使观众心理产生代入效用
2015-02-26张晓璐
摘 要:从集体观影的“仪式感”和观影氛围的“去背景化”及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表现的“耐受性”等要素论述观影环境对于观众进入情境所起到的前奏作用,以及达到的效果。其次论证商业电影的表意系统与观众建立起信任机制并力求符合道德验证、逻辑验证以达到对观众的情绪吸引等要素所要达成的综合效果,以及如何协助观众顺利进入影片情境。
1 观影环境的作用
1.1 仪式感
电影院集体观影的氛围,封闭黑暗的观影环境是观众产生带入心理的一个关键前提点。这种自愿将自我置于黑暗中的集体性行为,像“柏拉图的洞穴”一般具有一定的仪式感。村上春树更认为当人们主动选择在漆黑的环境中和银幕对峙,像极了将自己的灵魂搁置于某个临时场所。这种强烈的仪式感从本质上就把集体观影与个人观影相区别。
演员置身于戏剧舞台上,在镁光灯的作用下,会更容易产生紧张、兴奋等激烈的心理状态。反之,观众席上享受表演的受众,即使同样投入也无比轻松。快餐店会采用明亮的灯光达到促进客人食欲和加快用餐速度的作用。咖啡馆则用昏黄的光线营造缱绻慵懒的情调。让·科克托认为影院里的黑暗和银幕上月光似的光线恰好能够引发集体催眠状态。如此,电影院为观众心理裹上一层黑色罩衣,将其与外部明亮的世界剥离,照亮的荧幕更能强调和凝聚观众的注意力,使观众更容易产生代入感。
就技术方面来看,全球一般的IMAX电影院的银幕达到五层楼高,截至2010 年4月,全世界最大的IMAX电影院银幕有九层楼高(29.42米)。带有专门设计的声源均衡系统,让影院内每个地方的音量和音质尽量相同,连座位的倾斜度都有考究。更是看出在家观影和在影院观影的技术上的差距。
就观者个人而言,完成选定电影,进入影厅,凭票找到座位,灯光暗下,银幕亮起这一系列社会活动的过程里,观众头脑中就已经存在对于电影的不同预期。于果·明斯特伯格认为“电影不存在于银幕,而存在于观众的头脑里”。当然,随剧情的发展和情节的转化,潜意识会不断调整预期。感知心理学中对于思维部分也曾提及“电影欣赏在不断的预期与调校预期”。
1.2 去背景化
影院中暗下的灯光还可以达到的效果就是让观者将自身社会属性进行暂时性搁置。即无论你周围落座的人有怎样的身份背景,从电影开始直至电影结束都处于一种休眠的无意义状态,你们并肩面对的是同一块幕布和同一个光影勾勒的世界。这种类似于“去背景化”的形式也是便于观众产生代入心理的前提点。
1.3 耐受性
克里斯蒂安·麦茨在其作品中指出“观众在电影放映期间使自己进入一种活跃减弱的状态,在完成到电影院去这一社会活动时,他被促动在事先就把自我防御机制降低一等,并且不去抵制他在别处会抵制的东西,按照一种非常有限然而又独一无二的测量,他具有某种对于原发过程有意识的变现形式的耐受性。”观众在进入观影大厅时通常不会防卫自己的感情,潜意识传达出一种相对的安全意识,并告诉我们,无论接下来电影中发生了什么并不会威胁到身体安全,即弗洛伊德所认为的,“自我”的任务“在于通过权衡外部世界的情况而找到一种以最有利,最没有危险的方法来获得满足”。人的意识在观影前就会自动提示这所有的一切都只是电影原理中运用的一种瞬间闪烁融合的似动效应。
这第一个部分中观众的思维还停留在意识层面,即弗洛伊德论述的人的精神的三个层级中精神活动的表层,是人能够觉察到的感觉和体验。
2 信任机制的建立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会更加容易对自己原本熟悉(信任)的事物产生情感连接,而信任感的打破就是间离效果的产生和分裂状态的开始。
电影生动完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的首要前提是一套完整的表意系统,即剧本故事本身。这个表意系统由人物、场景、对白、矛盾、音乐等要素共同组成。这当中的任何一个部分都必须指向真实,各个部分在整个系统中的配合度和总体效果的完成度都决定了你对银幕中世界能否快速建立信任感。比如在《唐山大地震》这部投资高达1.2亿人民币的巨制影片中,导演力求在每个细节中还原真实,据悉在剧组搭建的长300米,间道200米的街道布景中,理发店、电影院、邮局、医院、学校等建筑都与“文化大革命”后期的时代特色相吻合,其真实的环境设计使观众更加快速地产生趋同心理,从而移情入梦达到共鸣。
在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潜意识是一个不断产生效用的过程,随着观影过程的不断推进,潜意识会不自觉地将影像中的世界与现实社会,以及日常生活中各种符号进行比较,建立连接,以寻求主人公情感诉求与自身心理之间的微妙关联。毫无疑问,这种相似性具有局限性,“也许仅仅共享一个素质”基于人类社会性的本质属性,便会产生一种类似《阿凡达》里纳美人之间连接发梢所达到的沟通效果。这也是“电影通过调节其事件使之适应内心世界的方式,即注意力、记忆、想象、情感,向我们讲述人类的故事”。无论何种题材的影片,科幻片、动画片、鬼片或其他任何类型与题材,探讨的本身都是人性的通感。
所以为了建立完整的信任机制和巩固并不牢固的信任感,“传播者通过三种方式影响或说服观众,即道德验证、情绪吸引和逻辑验证”。
2.1 道德验证
道德验证指的是影片所要表达的道德观点必须符合普遍的人性要求,例如对善的赞美、对恶的指责、对爱的期待、对被理解的渴望、对受害者的怜悯、对罹难者的同情、奸人落网的快慰,符合普世意义之下的道德验证的影片同时也对观众情绪进行抚慰,使之得到满足。又例如一系列战争题材的影片中所表达的,对战争的控诉和人性的追问。如《英国病人》《赎罪》等影片中战火纷飞的折磨和生离死别的宿命,生者缅怀的壮烈。再比如,大量科幻电影中所遵循的“机器人三大定律”。(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他人,也不得见人受到伤害袖手旁观;二机器人应服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三机器人应保护自身安全,但不得违反第一第二定律)虽然在现实社会中并不需要机器人遵循这些定律,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三点都是符合人类逻辑,和一种社会规律、雇佣关系的,甚至是宣扬一种对于他人的爱护。符合这三点定律的机器人才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否则必将反食恶果。比如科幻电影《终结者系列》《变形金刚》《人工智能》等。
2.2 情绪吸引
情绪吸引是建立信任和将观众拉入梦中很重要的一步。精确到影片当中体现为背景环境、剧本叙事、人物建立、画面结构、音响音效、镜头的运动、蒙太奇的组接、悬念的设立,以及故事本身的情节与节奏,这些都需要非常高的可信度和吸引力,以及影片自身设立的一套与所讲述故事相符的严密逻辑,且符合朴素的社会伦理以及普遍人性,才能达到对观众的情绪吸引。
2.3 逻辑推论
逻辑推论指影片需要建筑一套属于自身的逻辑规律,为故事服务的同时也让观众信服。
只有将这种信任感完整建立起来才能使观众(感知主体)投身于影片情境之中,克服银幕本身的平面局限,达到更加深刻的情绪体验之中。正如“平面性质的知识绝不排斥深度的实际感知,和对于这种难以置信的自愿搁置,将情感投掷进光影的魂器。
影片中的画面的概念很宽泛,大体可分为环境可信、表演可信和蒙太奇可信。这几者都需要共同符合格式塔心理学整体性原则。
让·米特里认为故事不变,蒙太奇能使观众的印象、情感、思想和情绪完全不同。叙事蒙太奇、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重复蒙太奇、心理蒙太奇、理性蒙太奇等蒙太奇类型共同作为电影语言的基础,通过不同的剪辑组合,力求达到将观众从主动投入拉入被动跟随的移情入梦一般的心理状态,是从一种有意识的投射到被影片本身吸引达至无意识的被动跟随。如此就进入了一种前意识的范畴,前意识逐步放松,并向潜意识迈进。
3 剧本故事
当观众与影片建立信任后,故事逐步推进,这时观众的预期未得到满足或者被满足的过多都会迫使观众无法全情投入。
剧本故事本身的精彩度、节奏感,和导演镜头语言的运用(即导演的讲述方式)能否恰当地满足观众预期并促使观众的潜意识跟随情节深入不断调整而产生新的预期,就是影片最终能否使观众移情入梦的最重要因素。
弗洛伊德认为,人天生具有趋于快乐的欲望,但此欲望会受到“现实原则”的压抑,得不到满足,于是就潜伏在潜意识之中。一旦这种压抑超过极限,就导致精神失常。然而梦正是人的前意识(理性)放松之后的产物,常人平时压抑的本能冲动在梦中可以获得充分的松弛。满足第二部分中与影片建立起充分的信任之后,观众会逐步达到一种思维松弛的状态。当观众进入到这种松弛的状态中去,即一种“逃避前意识的稽查凝缩和移置”,这时的“观众以一种连自己爱人都不知晓的方式向故事中的人敞开心扉,迎接欢笑、眼泪、恐怖、暴怒、同情、激情、爱恋和仇恨。这场仪式常常令他们筋疲力尽”。
4 结语
观众能否完全投入故事之中,与主人公绑上紧密的纽带。“我们在视觉上看到的各种形式的情感表达在我们的心理中同我们意识到表达的情感融为一体。我们感到仿佛我们就在直接观看体验情感本身。”
沃尔特·本雅明勾勒电影观众的形象是“一个心神涣散的主考人”。而商业电影指向普通大众,观众作为研究主体跟随情节发展和观看深入,潜意识逐步被影像中的世界牵引,以一种渐进式的状态参与到故事中去。观影的“仪式感”和观影氛围的“去背景化”及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表现的“耐受性”所起到的前奏作用,以及商业电影的表意系统与观众建立起信任机制并力求符合道德验证、逻辑验证以达到对观众的情绪吸引等要素所要达成的综合效果将共同协助观众顺利进入影片情境。而最终能否使主考人产生代入心理全情投入便决定这张试卷的最终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