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专题节目的叙事策略探讨
2015-02-26赵楠楠
摘 要:当前,电视专题节目叙事策略存在一些问题,如表面化的悬念与冲突,过度展示刺激性元素以及过度的包装。因此,在激烈的电视节目竞争下,要不断丰富叙事策略,制作出纪实性、价值性、观赏性、情感性为一体的电视专题节目。
当前,电视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众多栏目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不断创新编辑技巧,提高节目的吸引力,满足受众的心理和需求,而采用叙事化策略已经成为当前电视专题节目一贯的手段,使节目观赏性大大提升。
1 当前电视专题节目叙事化存在的问题
1.1 表面化的悬念与冲突
对于电视专题节目,设置悬念本身就是叙事的一种手段,但是一些电视专题节目却在悬念设置的“度”上有所迷失,悬念设置结构不合理,流于表面,甚至是为了设置悬念而设置悬念,受众一目了然,而主持人还在故意回避。同样,在叙事中强调冲突,也是为了节目更加贴近现实,提高节目观赏性,让节目引人入胜,但是对于电视专题节目的编辑来说,强调冲突不是简单的对立面的言语与肢体冲突,而是深层次的冲突,社会、制度、人伦的冲突。
1.2 过度展示刺激性元素
不得不承认,当前观众的需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电视专题节目元素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需要。于是一些电视编辑就开始寻找“卖点”,对一些人物的不幸,不是去挖掘深层次的原因以及社会背景,而是以人物的“缺陷”“反常”“穷”“哭闹”等方式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虽然可以换取观众一时的同情心,但是久而久之观众也就识破这一“伎俩”。
1.3 过度的包装
电视专题节目本身具有纪实性,但是也具有艺术性,有时还需要编辑加入一些主观意味和个性化思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通过制造巧合,营造戏剧性情景,采取夸张手段、特效方式使节目过度渲染,而丧失节目的真实性。
2 电视专题节目叙事化的策略
2.1 巧妙地设置悬念
电视专题节目的素材大多是已知、前期可收集的,因此编辑可进行科学的策划,在已知的素材上加入叙事元素,找出可以设计的冲突与矛盾,科学巧妙地设置悬念。
2.1.1 在文本叙事结构中设置悬念
一是预设悬念,在节目开始就提出悬念,短时间内吸引观众,而悬念贯穿节目始终,在节目中一步步揭开,让观众跟着编辑的思路去走。
二是倒叙悬念,将事件顺序打乱,提前抛出节目悬念,让观众“一头雾水”,充满猜疑,带着悬念去观看节目。
三是叙事中设置小悬念,不管是预设悬念还是倒叙悬念,都是结构性悬念,总体悬念,有可能无法吸引观众的持续性关注,这就需要在叙事过程中设置一些小的悬念,与总悬念紧密联系,衍生而来,持续不断地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通常每隔三分钟就应当设置一个小悬念。
2.1.2 在电视语言表达中表现悬念
电视节目与平面媒体不同在于,它可以充分利用画面与声音,并依此设置悬念。
一是利用电视画面展示悬念。通过跟移镜头与慢镜头的方式,来营造节目的神秘感,放慢叙事的节奏,制造信息落差,设置时间落差,这本身就是一种悬念。
二是利用声音引起悬念。通过音乐配合悬念,选择可以再现悬念情景的音乐声,可以更加渲染悬疑气氛,展现节目的层层递进与悬念的步步紧逼,增强观众的临场感。
三是利用语言压制悬念。主持的对白、当事人的叙事,节目中的讲解,都可以在合适的时机下暂停悬念的进行,让观众的猎奇情绪得到压制,压制的目的是为了下一步的爆发。
2.2 情节与节奏的变化
通过情节与节奏的变化所呈现的浓厚情感、亲近特质与人文关怀,使电视专题节目更具完整的生命力。
2.2.1 选题
也就是电视专题节目在切入点上,要从素材中找出有故事的部分进行加工,制造出矛盾与冲突,悬念与兴奋点,同时故事还要有意义,一个有意义的故事才能发人深省,久久回味,从而提高节目的质量与内涵。
2.2.2 情节
故事离不开情节,情节带有观念与情感,同样都要曲折变化。因此要展现并把握矛盾与冲突。“文喜看山不喜平”,电视专题节目也一样。矛盾在节目的进行中可以给观众带来感官和心理的冲击,并跟随节目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与认同。
2.2.3 节奏
电视专题节目节奏要有变化,一种是外部表现形式动感的节奏变化,如镜头的运动、导视、镜头的剪辑以及音乐的插入;一种是内心情感及情绪的起伏变化,增强叙事的感染力。总之,外部表现的节奏变化是手段,内心节奏是目的。
2.3 合理选择与运用细节
细节就是具体描写,是艺术形象的升华。它可以渲染节目的气氛,增强节目的感染力,推动节目情节的发展,丰富人物的形象,增强节目的真实感与趣味性。
在电视专题节目编辑中,要善于发现生动细节,发现动作与声音的细节、神态与表情的细节、环境与气氛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