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职业道德自律和受众媒介素养培养
2015-02-26尚志伟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我们步入了一个全民传播的社会,为受众的批评与监督提供了便利开放的平台,而且,受众监督批评的分量也越来越重。媒体的一些报道不断遭到受众的质疑和舆论声讨,其中有的是因为记者做得确实违背了职业道德甚至是法律,有的是因为受众媒介素养不高,不懂新闻采编的专业要求,跟风批评。这种媒体和受众之间的非良性互动,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创造和谐局面。
1 受众和媒体的非良性互动事件回顾——质疑声中的媒体人
近些年来,灾难性事件频发,所以关于灾难性事件的报道特别受到人们的关注,比如,上海踩踏事件中,遇难的复旦大学女生社交媒体上的东西被曝光在媒体上,媒体遭到人们关于隐私保护问题的讨论。还有一些本身结果很残酷的事件,比如,姚贝娜事件中,朋友圈疯狂转发的两篇文章分别为《记者们在病房外,焦急地等待着她的死亡》、《每人都有15分钟站上道德高地骂记者》的文章,激起了人们对于报道缺乏人文关怀的讨论。
特别是关于国际灾难性新闻事件的报道和国外的媒体报道相比,中国媒体的表现备受争议,比如,马航事件各国媒体新闻大战中,中国一些媒体显得很无力,虽然有些是技术上的限制问题,不能全归咎于媒体实力。而且随着韩国电视剧《匹诺曹》的热播,里面涉及到的另外一些媒介伦理道德问题,比如,记者是应该救人还是报道新闻让更多人关注这件事之间的矛盾,想看的新闻和该看到的新闻之间的矛盾的大讨论。
随着自媒体的逐渐发达,网民的层次提高,时代环境更加开放,受众对于媒体的报道解读不再是和制作者态度一致了,有时候甚至是对抗式的,对于报道提出很多批评和反对意见,网络的便捷和快速,使舆论的发酵和扩散非常迅速,形成大规模的舆论声讨媒体,使之处于风口浪尖之上,媒体本该有舆论监督功能,现在却被监督了。比如,新华社记者两会期间的一篇采访手记《陈道明席地而坐,为我改稿子》备受争议,被批评缺乏记者专业性,像个追星族。
而且,加上还有媒体人和媒体的丑闻,比如陈永洲受贿事件和21世纪网涉嫌严重经济犯罪事件,使受众对媒体的信任度和好感度降低,丧失了公信力,这样媒体再说什么,受众都不会轻易相信了。还有些媒体为了抢头条快速新闻,结果出现乌龙事件,比如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去世事件,还没有准确消息宣布去世,各大门户网站就推出了专题报道。还有成都女司机被打的视频,导游骂游客的视频,这些都是有的媒体没有调查清楚就盲目下结论,事实可能并不是视频剪辑的蒙太奇那么简单。媒体应当调查清楚事实再报道,并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但是,我们不得不说这其中包括了一些受众在非理性和从众的心理下,对媒体人过分谴责和误解,强加给媒体很多道德包袱。由于一些人的媒介素养不高,对于媒体的采编流程和原则不懂,就从感性角度发出评价,遇事把愤怒情绪直指某个媒体或个人不放,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进行舆论抨击,把记者的专业性给予过多质疑,使舆论转向攻击人物本身。比如柴静的雾霾调查推出后,开始一片支持声,后来就出现了她开豪车、怀孕期间吸烟才导致其孩子生病的言论,柴静本来做的是一件好事,却饱受诟病,这对媒体人来说有些不公平,会降低他们维护公众的利益的积极性和进行舆论监督的坚强决心。
2 媒体人加强职业道德自律,增强专业素养
在希望受众给予媒体多些理性宽容的同时,自身也要做到无可挑剔才好,打造和受众的良性互动,这种和谐的舆论氛围需要双方的努力。媒体人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2.1 恪守新闻职业道德
受众对媒体的信任度降低,对媒体报道的内容进行对抗式解读,媒体的社会瞭望哨功能和媒体报道事实、传递消息的传声筒功能受到质疑。想要挽回这种局面,需要全体新闻人加强新闻职业道德自律,恪守2009年修订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里面的每一条都应该指导媒体人的职业行为,并且内化为职业道德。
目前新闻立法比较滞后,希望记者能够主动做到职业道德自律,记者拥有着话语权应该合理利用手中权利,不能去伤害公众权益。比如,进行灾难性报道要避免二次伤害,不要过分挖掘遇难者的隐私信息以博取眼球,要掌握好隐私权限。
2.2 加强行业自律
充分发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对于媒体人监督,各个媒体也要配合监督。并且,目前中国各省市建立了新闻道德委员会,这是加强新闻事业道德建设和队伍建设的创新举措,通过这种管理和监督来解决新闻界的一些突出问题。形成一个全行业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氛围。也可以通过展开一些学术交流会议,指导新闻道德实践。
2.3 时刻以专业性要求自身
在市场化经济时代,媒体拥有的经济性和社会性双重属性,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不能忘记社会责任,要保证公众利益至上,不能过于媚俗,不能受众想看什么新闻就报道什么,应该告诉他们应该知道的新闻。媒体是社会公器,要时刻以专业性要求自己,不要过分商业化,追求盈利,更不要出现很多假新闻和错误的舆论导向,甚至是一些新闻敲诈等既违背职业道德又违法的行为,给整个行业造成负面影响。
3 受众提升媒介素养,多些理性宽容
受众在指责记者缺乏专业素养、报道灾难性事件缺乏道德关怀,过分消费遇难者的隐私的时候,应该做到有理据,而不是非理性地情绪宣泄,不懂专业性知识就不要盲目跟风评说,造成舆论的混乱,更不能以偏盖全地看问题。受众应尽力做到以下两点。
3.1 提升媒介素养
姚贝娜事件中,记者报道事实本身无可厚非,因为传媒本身就有报道事实,传递消息的功能,不能因为报道的结果很悲惨,就把情绪宣泄到记者身上,如果出现的是好结果,是否就没有这么强的反对声音了,如果没有记者在现场,受众怎么会知道消息。还有新华社记者让采访对象改稿子本身符合规范,新闻采访完,一些采访对象的信息和说过的直接引语,出于报道的准确性考虑找采访对象核实,是符合操作规范的,至于她手记中的用词暂且不去评说。灾难性事件中,涉及到的遇难人物,作为被动的公众人物,隐私权会相应的减少,不能过分指责媒体,但是需要确保的是记者报道的东西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是大家必须要知道的,而且最好征得当事人的同意,不要消费别人隐私来获得关注。
3.2 学会理性宽容
1994年,南非摄影师凯文·卡特拍摄《饥饿的苏丹》获得了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但是,人们质疑他为什么不去救那个孩子,而是拍照,最后他无奈地选择自杀。其实,记者的个人救助的力量是单薄的,但是,如果把事实报道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就能有助于事件的解决,这个主张也是韩剧《匹诺曹》中记者做出的选择,受众不应该去指责这种选择。在电影《1942》中美国记者白修德也是通过拍摄新闻图片,使当时的国民政府救助河南灾民的,因为记者的一人之力帮助不了那么多人,但是通过报道事实却能促进事件的解决。比如,新华社记者汤计促进呼格吉勒图案的解决。如果受众学会理性宽容就不会有卡特的自杀,和现在的一些对于记者选择的非理性指责了。
如果受众能够提高媒介素养,知道这些都是媒体的正确操作,就不会掀起舆论狂潮攻击记者了,特别是,有的人其实不懂但是跟风进行声讨,这样造成的舆论很情绪化和非理性。而且,不能因为个别媒体和记者,就给整个新闻传媒业打上不可信的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