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芜湖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情况调查研究

2015-02-26马骏吴本连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芜湖241002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6期
关键词:芜湖市体育设施体育锻炼

马骏 吴本连(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芜湖 241002)



芜湖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情况调查研究

马骏吴本连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芜湖241002)

摘 要:为促进芜湖市社区体育的发展,该文运用了多种调查方法对该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做调查研究,分析了其居民体育锻炼的情况及社区体育设施配备情况和改进策略。研究表明:(1)50%社区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且更倾向于健身性活动,开展状况一般;(2)<30岁和>45岁的居民重视体育锻炼,30~45岁之间的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较低;(3)其体育设施器材未能满足居民需要;(4)居民建议加大社区设施建设,提高社区体育活动服务质量。

关键词:芜湖市社区体育居民体育设施

1 社区体育的概述

1.1社区体育的内涵

社区体育是城市社会主义物质建设和精神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体育发展的产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发展,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已有了较高的水平,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发展中不断改善和提高,对体育运动的要求也日益增加[1]。安徽省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是安徽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次中心城市,芜湖市社区居民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很高,奥体中心、赭山公园、南瑞湖边等等地方,随处可见锻炼身体的市民[2]。

1.2社区体育的意义

社区体育是群众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中兴起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全面贯彻执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3]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不仅使人们合理利用休闲时间,还有效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因此,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社区体育的工作[4]。

1.3社区体育的发展趋势

社区体育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1)社区体育在群众体育中的地位不断提高。(2)体育设施建设将逐步得到改善。(3)社区体育将更加普及与科学。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进一步实施,国家会根据国民身体素质的发展情况制定更加科学的依据,这对提高国民体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5]。(4)社区体育的内容与形式更加多样。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芜湖市部分社区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询相关核心期刊,到校图书馆获取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查阅关于社区体育开展的研究成果,分析其中可借鉴的理念和方法。

2.2.2实地访问法

亲身走进社区,观察居民锻炼情况,与居民进行交流。

2.2.3问卷调查法

根据选题设计问卷,了解芜湖市社区体育的开展现状。总共发放给居民8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0份,问卷有效率达100%。

表1 芜湖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情况调查

2.2.4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软件对回收的问卷数据进行处理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芜湖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情况和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

芜湖市社区居民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分析:体育锻炼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体育锻炼可以调节情绪,陶冶情操,增强心理品质,培养良好的竞争合作意识,保持健康的心态,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为了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居民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和态度深刻影响着其参与体育锻炼的行为和选择。调查发现(见表1),55%的居民认为体育锻炼非常重要,平均每周参加4次或4次以上体育锻炼;20%的居民认为重要,平均每周锻炼3次;认为比较重要的占到15%,他们平均每周锻炼2次,只有10%认为重要性一般,这些居民平均每周锻炼1次或者几周锻炼一次。数据说明,芜湖市社区居民已经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健康的重要性,发展社区体育的目的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效。

3.2芜湖市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3.2.1社区体育建设的状况

通过调查问卷可以发现,社区场地设施不足是制约社区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小区的用地面积都被车辆占据,人们可进行体育锻炼的地方少之又少。街道办事处及居委会没有进行完善的组织管理,许多居民前往芜湖市奥体中心附近寻求体育锻炼的场所。调查中发现,相当比重的社区体育设施严重缺乏,并且从未举行过社区体育活动和竞赛。还有一些社区占地面积本来就很小,自身的环境限制了其社区体育的发展。

3.2.2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状况

调查发现,芜湖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有组织管理型和锻炼指导型两类,然而这些社会指导员的思想较为落后,没有进行更加专业的培训,专门性的社会体育指导人才较为缺乏[6-7]。就目前看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太少和素质不高是阻碍社区体育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两大因素,严重限制了社区体育的发展[8]。

3.2.3居民对体育活动内容选择的状况

社区体育的开展使城市居民的身体素质大大提高,群众喜闻乐见的项目开展得广泛,同时近些年兴起的广场舞更是规模变得日益庞大,可谓健身益智,样样俱全。调查发现,芜湖市居民参与体育活动较多的项目分别是:球类、跑步、登山、武术、太极拳、气功、广场舞等等。不同年龄段的人选择体育活动不同,年轻人倾向对抗性竞技性的活动,中年人喜欢趣味性强的活动,老年人喜欢一些能够健康长寿且不受场地限制的活动。然而由于一些社区并没有很好地开展体育活动,导致居民会选择去公园或者街边的小广场进行体育锻炼,由此一来,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问题就显而易见了[9]。

3.3芜湖市社区体育发展改进策略

芜湖市社区体育发展改进策略的分析: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闲暇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需求也越来越高[10],但是芜湖市约40%的社区体育场地器材还比较落后,具有完善体育设施的社区体育组织太少,没有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指导人员的水平不够专业[11]。希望全社会共同承担供给体育资源的责任,为社区居民创设良好的体育锻炼坏境。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我国社区体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城市体育仍以社区行政管理为主,城市社区体育的消费热情不够,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问题明显,社区体育教练人员匮乏明显等等。芜湖市社区体育锻炼情况表现如下:

(1)在众多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居民中,年龄在30岁以下和45岁以上的居民重视体育锻炼且积极性较高,年龄在30~45岁之间的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较低。

(2)不同年龄段的社区居民选择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不同。

(3)社区的体育设施器材不能够很好地满足居民的需要且一些社区组织管理不完善。

(4)社会体育指导员年龄较大且思想较为落后,严重缺乏专门性的社会体育指导型人才。

(5)部分社区的自身环境限制了其社区体育的良好发展。

4.2建议

(1)加大社区设施建设,增加政府对社区体育建设的投入。

(2)完善社区体育组织管理机构,调动居民参与社区体育建设管理。

(3)建立合理的社区体育收费标准,让居民消费得起,在消费中达到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目的。

(4)增加专门性的社会体育指导型人才,对年龄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培训,提高社会指导人员的水平,加大对指导人员的重视和保障。

(5)提高社区体育活动的服务质量,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6)开发小区用地,增加体育锻炼的场地,让更多人参与其中。

参考文献

[1]谢琼桓,刘德佩,白君玲.2010年中国社会体育的战略构思[J].体育科学,1997(5):1-5.

[2]杜伟,闻扬.社会体育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28-31.

[3]侯雁春.社区体育的内涵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4):196.

[4]黄文仁,刘英杰.社会转型期的城市社区体育整合问题[J].体育科学研究,2003(4):1-4.

[5]王凯珍,任海.中国社会转型与城市社会体育管理体制变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4):433-439.

[6]苗治文,岳超.居住分异环境下社区体育的非均衡发展[J].体育学刊,2012(5):63-66.

[7]黄渭铭.发展社区体育,促进全民健身运动更广泛开展的思考[J].福建体育科技,2001(2):1-3.

[8]王芹.我国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4):22-26.

[9]江岚.我国城市社区体育自治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6):17-21.

[10]卢元镇,编著.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

[11]严津.关于城市社区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1):112-113.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6.140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9(b)-0140-02

猜你喜欢

芜湖市体育设施体育锻炼
全民健身视域下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策略的探讨
芜湖市银鸿液压件有限公司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比亚迪集团扶贫
我国公共体育设施供需矛盾与解决路径
悄悄地
芜湖市金帆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商水县城关乡居民体育设施满意度调查研究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胡亚楠、张国英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