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女子优秀拳击运动员比赛制胜因素表现特征研究①

2015-02-26皮传胜鲍善军武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6期
关键词:战术次数运动员

皮传胜 鲍善军(武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9)



国外女子优秀拳击运动员比赛制胜因素表现特征研究①

皮传胜鲍善军
(武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 要:运用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等对国际拳联新规则实施下2014年世界女子拳击锦标赛10个级别决赛录像进行研究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外女拳运动员较多使用前后手直拳进攻、前后手摆拳重击与迎击对手;惯用间接迎击战术,且击中效果明显高于直接迎击战术运用效果;较多运用防守效果和反击击打效果较好的格挡、躲闪、后仰防守反击战术;国外女拳运动员两拳、三拳进攻动作迅速、发力准确、后撤及时、防守较严密,步法移动有章法,真假结合、左右结合、动静结合,击打效果较佳。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我国女子拳击运动员有针对性的训练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国外女子拳击新规则制胜因素

鲍善军(1982—),男,江苏宿迁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运动训练(拳击)。

该文对2014年第八届世界女子拳击锦标赛10个级别冠亚军运动员表现出的制胜因素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比赛制胜因素特征,为我国女子拳击项目科学训练提供理论参考与借鉴。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第8届世界女子拳击锦标赛10个级别冠、亚军的决赛。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以拳击、制胜因素等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进行检索、下载并整理具有较高参考价值论文24篇,并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分析。

1.2.2录像观察法

对2014年世界女子拳击锦标赛决赛阶段各10个级别冠亚军运动员相关制胜因素指标进行采集、统计与处理。

2 国外女子优秀拳击运动员技战术运用分析

2.1国外女子优秀拳击运动员单拳技术使用分析

表1数据显示:国外优秀女拳运动员使用前手直拳221次、占总使用率为32.99%,每回合使用7.37次,成功击中79次击中率为35.75%;使用后直拳164次,击中55次,击中率为33.54%,每回合使用5.47次;国外女拳运动员使用前后手摆拳为158次、86次,每回合使用5.27次、2.86次,击中39次和33次,击中率为24.68%和38.37%。通过比赛录像发现:国外女子优秀拳击运动员较多使用前手直拳试探、引诱,真假虚实进攻,辅以后手直拳或后手摆拳重击对手,并在对手反扑时进行前手摆拳的侧身迎击。

2.2国外女子优秀拳击运动员战术运用对比分析

2.2.1迎击战术运用分析

表1 2014女拳世锦赛10个级别冠亚军运动员单拳使用次数对比情况

表2 2014女拳世锦赛10个级别冠亚军运动员迎击战术运用情况

表3 2014女拳世锦赛10个级别冠亚军运动员防守反击战术运用情况

表4 2014女拳世锦赛10个级别冠亚军运动员主动进攻战术运用情况

表2显示:在国外女拳优秀运动员中,冠军和亚军运动员运用间接迎击战术的次数为92次和61次,比冠亚军运动员运用直接迎击战术的次数多出35次和8次;击中次数为50次和27次,也比直接迎击战术高出24次和8次,成功率也相对高一些;可以看出:当前国外优秀女子拳击运动员惯用间接迎击战术,且击中效果明显高于直接迎击战术运用效果。

2.2.2防守反击战术运用分析

表3数据显示:国外女拳运动员较多运用格挡防守反击战术、为302次,后仰防守反击次数为197次、躲闪防守反击战术为135次,

较少运用后撤步和其他防守反击战术;而且后仰、格挡、躲闪防守反击击中次数为50次、91次、57次,占据击中率的32.13%、42.22% 和25.38%。这也说明了在当前激烈的世界女拳比赛中,运动员较多运用防守效果和反击击打效果较好的格挡、躲闪、后仰防守反击战术,这也为我国女拳运动员进行防守反击训练提供了有益参考。

2.2.3主动进攻战术运用对比分析

在主动进攻战术运用次数上(表4),国外优秀女拳运动员使用237次两拳进攻、164次三拳进攻、其他几种拳法进攻运用次数较少;在击中次数上,两拳进攻最多、为79次,三拳进攻为56次,四拳进攻为13次,但在击中率上三拳进攻战术为最高,两拳位次,四拳进攻为28.89%。观看比赛录像发现:国外女拳运动员两拳、三拳进攻动作迅速、发力准确、后撤及时、防守较严密,步法移动有章法,真假结合、左右结合、动静结合,击打效果较佳。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国外女拳运动员较多使用前后手直拳进攻、前后手摆拳重击与迎击对手;惯用间接迎击战术,且击中效果明显高于直接迎击战术运用效果;较多运用防守效果和反击击打效果较好的格挡、躲闪、后仰防守反击战术;国外女拳运动员两拳、三拳进攻动作迅速、发力准确、后撤及时、防守较严密,步法移动有章法,真假结合、左右结合、动静结合,击打效果较佳。

3.2建议

我国女拳运动员应加强前后手直拳的出拳次数和速度、前后手摆拳的力度和迎击时机的把握;多运用击打效果好的间接迎击战术;在主动进攻时多使用两拳、三拳进攻,且提高出拳速度、力度和精准度;多运用格挡、后仰和躲闪防守反击战术。

参考文献

[1]王海峰,祁国鹰,王宾.第29届奥运会拳击决赛中运动员防守技术特征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0(3):82-86.

[2]王海峰,王宾,祁国鹰,等.新规则对拳击运动员技战术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3):120-124.

[3]王海峰.北京奥运会拳击比赛迎击拳功效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9(8):121-123.

[4]鲍善军.灵敏素质训练对不同水平拳击运动员技、战术运用效果的影响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2,48(6):72-76,83.

作者简介:①皮传胜(1988—),男,浙江温州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拳击教学与训练及体育教育。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6.023

中图分类号:G88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9(b)-0023-02

猜你喜欢

战术次数运动员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战术精确打击“多面手”亮相航展
最后才吃梨
俄罗斯是全球阅兵次数最多的国家吗?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美国正在升级的小型战术无人机
如何对抗毛球!全方位战术考察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美国战术供应公司AR10执法战术步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