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送文化—育文化—享文化”与群众路线的关系及启示*

2015-02-25仇文利

新疆社会科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民主群众农村

仇文利 王 跃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吸取背离群众路线的经验教训,在农村文化工作中,始终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先后出台相关政策,构建了“送文化—育文化—享文化”的发展模式,实现了“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文化惠民、共享成果的宗旨,也彰显了党一直以来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追求及文化治理能力的提高。认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提高当前正在进行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促进民主政治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送文化—育文化—享文化”的历史演进轨迹

(一)“送文化—育文化—享文化”的历史演进过程体现了我国民主意识形态逐步发展的过程

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或统治形式,是实现人类解放的手段;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政治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在心灵深处的反映。结合国内外学者对民主的认识和我国的国情,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就是人民充分享有自己的政治权利,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真正做自己的主人。①洪涛:《试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2009年广西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5页。

当前,我国民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二:一是不完善的政治体制与民主制度;二是落后的民主文化。②洪涛:《试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2009年广西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5页。包心鉴认为民主文化具有两重含义:“从广义上说,人类社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不断发展着的民主概念、民主理论、民主制度、民主体制以及民主的社会生活方式,都属于民主文化;狭义上讲,民主文化就是指民主的社会意识形态。”③包心鉴:《现代民主文化论纲》,《天津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由于历史的影响,在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活动中,民主意识还较为薄弱,主动参与意识不强。文化的发展,很多时候表现出来的还是臣民文化,那种被灌输、安于接受的思想还广泛存在,这在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的农村尤为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的、与中国国情相符合的民主意识形态的总和,是一种将民众对国家民主制度的深刻认识与理解内化为民族心理和思想的文化,它实现了政治与文化的结合,也是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一个必备条件。①洪涛:《试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第8~9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到加强,也就意味着我国民主文化进入现代发展阶段,党的群众路线贯彻践行越来越到位。“送文化—育文化—享文化”的发展模式,是政府部门对人民群众民主意识的唤醒,也是人民群众民主意识的逐步自觉。

(二)“送文化—育文化—享文化”的历史演进过程体现了我国农村文化及城乡发展政策调整的过程

我国自1996年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以来,在繁荣农村文化、服务农民群众、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文化下乡的暂时性满足不了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建立长效机制,在继续“送文化”的同时,加强“育文化”,变“常下乡”为“长在乡”成为必然。胡锦涛曾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2006年2月14日)一文中强调:“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牢固占领农村阵地……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尤其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全国各地农村开展的文化惠民工程,从培育乡土人才、打造精品创作、开展文化下乡三方面着力,使农民在接受文化教育、参与文化活动的同时,享受人类文化的文明成果。

我国在农村文化建设政策调整之时,城乡发展政策也在调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始终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提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中之重”。十七大又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八大报告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 ‘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加强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②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3~24页。国家城乡发展政策的调整变化,为农村文化软实力、硬实力的加强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使“送文化—育文化—享文化”发展模式的实施成为可能。

(三)“送文化—育文化—享文化”发展模式的形成是我国农民自身文化素质提升和农村文化硬件设施改善的结果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致富途径开始多元化,多种经营方式逐步成为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常态模式,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成为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从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2)的统计数据来看,全国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的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苏五个地区的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趋势,初中占44%~63%,小学占7%~30%,高中占11%~21%,中专、大专及大专以上、不识字或认字很少的所占比重很少。另外从2009~2011年全国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状况来看,大专及大专以上的占比为2.1%、2.4%、2.7%呈上升趋势,不识字或认字很少的占比为5.9%、5.7%、5.5%呈下降趋势,这说明改革开放后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在国家“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科教兴农”政策之下,农民文化素质逐步提升,是“送文化—育文化—享文化”发展模式得以形成的一个内在因素。

200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 《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提到我国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2006年我国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政策之后,农村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2)数据显示全国乡镇文化综合站2007~2011年分别为32976个、33367个、33378个、34121个、34139个,在乡村人口逐年减少趋势下乡镇文化综合站总数却逐年增加。面向农村、服务农民的农村综合文化站是政府举办的、集图书阅读、宣传教育、科技推广和文娱活动等于一体的公益性的综合性文化服务机构,具有承担乡镇文化管理、传播先进文化和提供公共文化娱乐服务的职能。①何华青:《论农村综合文化站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2006~2009年,江苏省文化厅、财政厅在各级文化、财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省基本实现“乡乡镇镇有文化站”,乡镇文化站建设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财力、物力、人力支持下,全省推进“农村文化繁荣计划”,新建文化站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阵地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文化服务和文娱活动都能按要求经常开展,“农村文化工程”建设得到进一步推进。②仇文利:《江苏农村基层党组织推进文化发展繁荣的对策研究》,《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另外,农村成人教育资源的整合,使得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集中、优化且俱全,为“送文化—育文化—享文化”提供了重要平台。

二、群众路线与“送文化—育文化—享文化”关系透析

“送文化—育文化—享文化”发展模式是我国进行农村文化建设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也是我国进行民主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我国的民主文化建设,不仅体现了民主政治建设的程度,也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阐述了群众路线与民主政治的关系,提出:“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因此,“送文化—育文化—享文化”可以说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农村文化领域的重要体现。

(一)高度契合的价值取向

群众路线是一种在实践中的方法论,它的价值取向就是群众观。“送文化—育文化—享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社会主义民主,其价值取向和 《共产党宣言》对未来理想社会及人的发展的描述是一致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特性。一方面,它强调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和一切人的自由发展都是目的,而最终目的是要彰显人的自由、尊严和价值,“送文化—育文化—享文化”中的“育、享”就体现了这种最终目的。另一方面,它强调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条件,体现了人作为工具的一面,“送文化—育文化—享文化”的过程是人民群众逐步实现广泛参与、享有民主权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又是实现目的的工具。人民群众从参与积极性不高到广泛参与其中 (工具性),最终实现享受文化建设文明成果(目的性)的目标,说明群众路线和“送文化—育文化—享文化”在价值取向上是高度契合的,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把人作为工具性和目的性的统一”的基本观点。①张光辉、虞崇胜:《群众路线:协商民主的生动实践》,《社会科学报》2014年1月9日第3版。

(二)相嵌补充的基本主张

在“送文化—育文化—享文化”的“送”阶段,党和国家政府部门自上而下主动关心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实际上是在贯彻实施党的群众路线,也有群众参与到如何“送文化”的决策中来。但是,这个阶段扮演“主角”的是领导干部,他们能否准确地表达人民的心声和掌握群众的疾苦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人民群众只是“配角”,缺乏主动权、话语权,参与也只是处于“被动”状态。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真正的主人。因而,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经济文化等事务方面的参与如果仅仅停留在被动参与的层面,与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是不相符合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只有把群众的主体性作用发挥出来,把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发扬起来,把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调动起来,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而“送文化”“育文化”“享文化”三种形式并存的现代发展模式,实际上就是主张人民群众有序参与文化活动,且这种参与是广泛的:既有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的文化“下乡”活动,也有农村文化站自己组织的文化活动,还有多元社会主体自办的各类文化活动。这些多层次、多样化的参与形式和原来的人民群众担任“配角”“被动”参与相比,更多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主动参与。在参与中共享文化建设的文明成果,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终极目标,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终极目标。国内有学者认为,公众参与与群众路线并不相互排斥,完全是可以互补的,公众参与与群众路线的制度建设如果能够同时得到加强,则是对中国式民主政道的创新。②张光辉、虞崇胜:《群众路线:协商民主的生动实践》,《社会科学报》2014年1月9日第3版。

(三)相互促进的发展过程

群众路线与“送文化—育文化—享文化”的关系不仅体现在高度契合的价值取向及相嵌补充的基本主张上,还体现在相互促进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群众路线为“送文化—育文化—享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生动、具体而丰富的实践资源。群众路线这种民主政治路线更多地是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中广开言路、从谏如流、深入群众、体察民情,更多地有一种官民合作、协同治理国家与社会的咨询性民主性质,有一种与人民群众互动的过程。我们党有坚持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对这种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扬将会促进“送文化—育文化—享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送文化—育文化—享文化”发展模式为贯彻实施群众路线提供了制度层面的载体和强大的驱动力。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送文化—育文化—享文化”的农村文化发展模式是多层次制度化的结集,它从制度层面为群众路线贯彻的制度化、常态化、具体化提供了载体。同时,“送文化—育文化—享文化”的发展所形成的自下而上的倒逼机制,为群众路线的贯彻实施也提供了驱动力。此外,群众路线与“送文化—育文化—享文化”的相互促进,也带动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民主文化建设。③张光辉、虞崇胜:《群众路线:协商民主的生动实践》,《社会科学报》2014年1月9日第3版。

三、现实启示

(一)注意顶层设计与底层需要的无缝对接

“送文化—育文化—享文化”的农村文化发展模式表明,只有自觉贯彻群众路线,主动面向群众、热忱服务群众,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多次指出,改革是全国人民的长远利益所在,改革必须以人民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和满意不满意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新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为人民群众多办实事,多谋利益。①蔡林慧:《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新论》,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12~13页。进入21世纪之后,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的科学论断,其中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主体,也是目的。②江泽民:《论“三个代表”》,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3页。十六大以来,我党又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把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作为我们的工作重点”(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及2013年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再次凸显了执政党对坚持群众路线的深刻认识。中央高层的群众观及对群众路线的坚持,在各个时期、各个领域的政策设计中都得到鲜明反映,“送文化”更多地体现了为人民、更多地体现了政府的主体性,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文化建设策略的设计与安排。我国当前对农村文化建设政策与时俱进的调整,尤其是“育文化”“享文化”更加体现了顶层设计与底层需要的无缝对接,是真正坚持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是对民意的充分反映、对民智的广泛集中、对民力的切实珍惜,也是真正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二)促进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渗透融合

从空间上来说,外来文化,就是从农村外部产生、发展的通过隐性或显性的方式进入农村内部的文化。它主要包括两部分:一个是我国城市社区文化,一个是西方文化。本土文化,这里是相对上述外来文化而言的,指具有本地区特色、民族特色的农村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在世情、国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兼容并蓄是不可避免的。为保护本土文化,人为地抵制外来文化、实行文化发展地方保护主义,都会对本地区农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很大障碍。“一切为了群众”只有在农村文化建设政策中考虑群众的文化权益,坚持“送文化”及“育文化”的内容“贴近实际、贴近民生、贴近群众”,才能最终实现“享文化”。新时期,发展农村文化不能固步自封,农村文化和外来文化一样,都是开放型的文化。中华民族不仅是一个具有独特文化的民族,而且是一个能够不断学习、汲取他人长处的民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重视民族文化作用的发挥。深度挖掘和阐发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不受时空及国度限制、魅力永恒、价值深远的文化精神,按照“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坚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城为乡用”,主动、自觉地将西方文化和城市社区文化的优秀成果进行筛选并加以吸收、接纳、融汇,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③《习近平论中国传统文化——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选编》,《党建》2014年第4期。实现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培育具有中国农村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及民主文化,才是真正了解民情、符合民意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

(三)实现政府主导与市场配置的角色转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不仅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同时在财力、人力、物资等方面也给予相当的投入,一直扮演着办文化的角色。直到现在,政府部门还在实行“一厢情愿”式的“送文化”,实质上并没有尊重农民在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尊重农民的意愿,在一定程度上也脱离了农村文化发展的“土壤”。因此,有些地区的“送文化”活动收效甚微或者缺乏生命力。而“两情相悦”式的“育文化”,是在政府相关部门引导、鼓励和服务及社会力量协作之下,形成合力共同培育具有本土特色的农村文化。十八届三中全会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市场主体等提出新要求,“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文化非盈利组织”①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40~41、39、248~249页。。政府部门从办文化到管文化的角色转换,表明党对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能力自信,充分体现了政府对人民群众在文化领域民主权益的重视。“《决定》还提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以激发整个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必须做到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②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40~41、39、248~249页。中宣部副部长雒树刚认为,只有不断增强文化体制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在文化资源配置中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把文化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创造热情激发起来,才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进程中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③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40~41、39、248~249页。“送文化—育文化—享文化”,不仅是我国的民主、“三个让”的重要思想在文化领域的反映,也是我国改革的根本目的。

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处理好农村文化建设中政府和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引导、服务作用,不断创新农村文化工作方式,符合 《决定》提出的新要求。“送文化—育文化—享文化”的发展模式顺应了我们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一以贯之的“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造福人民,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思想。“送文化—育文化—享文化”的发展模式,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在农村文化工作中的践行与发展,也体现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的追求及文化治理能力的逐步提高。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文献》(1922年3~4月),《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在出席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会议的布尔什维克代表的会议上的报告》(1917年4月17日),《列宁全集》第2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全俄工兵农代表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文献》(1918年1月下旬),《列宁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猜你喜欢

民主群众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