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1世纪宗教对话的可能性与基础*

2015-02-25杨春华

新疆社会科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佛教

杨春华

一、宗教引发的社会隔阂与冲突

鉴于“宗教”概念本身的复杂性和分歧性,①〔德〕韦伯:《宗教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页。本文不讨论其定义,只是首先说明本文中的宗教主要指世界性的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但文中所论述的理念对于道教、印度教、犹太教,甚至古印度的婆罗门教 (主要针对 《吠陀》、《奥义书》中的“梵我合一”思想)同样具有参考价值;但其中不包括原始巫术、图腾崇拜、民间宗教以及现代形形色色的新兴宗教,主要是因为这些信仰形式虽然具备宗教的某些特征,但缺乏系统的神学理论、宗教伦理和“形而上学的观念理性化”作基础。②邓子美:《超越与顺应》,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59页。

经典社会学家在论证宗教的社会整合正功能③〔法〕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51~553页。的同时却对宗教制造社会隔阂和冲突的负功能没有给与足够重视,宗教引起的社会隔阂与冲突主要存在于有宗教信仰者和无宗教信仰者之间、不同宗教信仰者之间以及同一宗教不同教派的群体之间。

首先,宗教信仰者与非信仰者之间的隔阂。典型如在中国这样一个无神论占据主流意识形态的国家,许多人持有马克思的“宗教鸦片论”④《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中央编译局,1972年,第2页。,认为那些信仰宗教的人都是一些愚昧无知、迷信懦弱之人,在宗教中寻求虚幻的麻醉和自我安慰。但是,这些无神论者用科学的强势话语对宗教的解读却并不被宗教信仰者们所认可,后者也不加辩驳,只用无声表示着自己的不屑;大学等研究机构中无宗教信仰的研究者们在自己的领地里对着宗教自说自话,宗教信仰者在自己的庙宇里自得其乐,两个群体之间存在深深的隔阂。

其次,不同信仰者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虔诚的宗教信仰者往往有较高的宗教热情,这种热情一旦和现实利益隐秘地结合,往往就会爆发宗教群体间的冲突。中国历史上的佛道之争、儒佛之争,西藏历史上的苯教和佛教冲突,①弘学:《中国佛教简史》,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年,第178页。西方延续一百多年的十字军东征、二战期间针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伊斯兰教信众的大肆扩张,以及当代的印度教信众、伊斯兰教信众之间的冲突,等等,都给我们展现了原本以救赎为己任的宗教如何给人类造成大大小小的灾难的。

再次,同一宗教内部的不同教派之间也会产生冲突,有时甚至是你死我活的惨烈斗争,比如伊斯兰世界的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的冲突。②金宜久:《伊斯兰教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01页。西方社会宗教改革后基督教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之间的斗争更为典型。1572年8月24日,历史上的“圣巴托罗缪之夜”,武装的天主教信众向尚在熟睡的胡格诺教信众发动了袭击,当夜法国巴黎血流成河,以后的几周,这种屠杀扩散到法国各地,成千上万人死亡,这次大屠杀之后,法国陷入了分崩离析的状态。

二、宗教造成社会隔阂与冲突的原因

上述社会群体之间的隔阂和冲突从表面看是由宗教引起的,但真正的根源并非是宗教本身,而是源于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宗教文本之间的误解。前者是指无宗教信仰者对有宗教信仰者的精神需求与宗教心理缺乏移情式理解,后者是指人们对宗教经典文本中的教义执着于文字表象的狭义解读。因此,宗教间的对话首先需要对宗教和人的深入洞察。③罗明嘉:《宗教间对话促进跨文化交流》,卓新平主编:《宗教与当代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82页。

有些人信仰宗教是因为宗教满足了信仰者的某些需求。那这些需求是什么,如何理解这些需求?人类的心灵需求大致有两种:一种属于理智,另一种属于情感。理智需求是指人类天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一部分人来说,这种求知欲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最终会在某一思想体系中找到答案;而另外一种人,随着生命的成长,因为谋生、教育历程等各种事务的干扰,逐渐放弃了这种看来“奢侈”的精神追求,或者满足于一些似是而非的回答而不去深究。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宗教信仰者具有很高的文化,他们主要是被宗教理论体系中对宇宙万物的解释所吸引和折服,基督教中奥古斯丁与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理论、穆斯林对科学的追求、佛教的唯识宗等,都是这种理性追求的典型反映。人类的情感需求表现为趋乐避苦,趋利避害,追求快乐的本能。现实世界的痛苦主要表现为两类:一类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生命有限性的无奈,第二类是现世生活中遭遇的各种不幸事件。每一种宗教都极好地回应了第一类情感需求,它们描述了一个彼岸世界来解决人类对死亡的恐惧和对永恒的快乐的向往。对于第二类不幸和痛苦,一个人如果在生活中遭遇到偶发困境而又完全超出了他的应对能力,他往往会求助于宗教,因为宗教中的上帝、基督、安拉、佛是全知全能的,获得帮助的条件就是对其虔敬信仰,并依据其教化而行,就会获得感应和拯救。老百姓都知道“心诚则灵”的道理。目前中国农村地区绝大多数信众都是因为自身或者家人长期的病痛折磨而皈依基督教。①欧阳肃通:《转型视野下中国农村宗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278页。此与相反,那些沉醉于现实世界中舒适享乐的人基本不会去关心所谓的拯救和来世的幸福,而往往和宗教比较疏离。佛教把这种现象称为“富贵学道难”②〔后汉〕《四十二章经》第十三章,迦叶摩腾、竺法兰译。。

当然,除了上述造成一个人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的根本原因外,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成员、朋辈群体、社区环境、文化教育等也会对其宗教信仰产生影响。但一个人只要放弃自我主体视角、深入宗教信仰者的心灵深处,就会发现宗教信仰者和无宗教信仰者的心灵其实都是可以理解的理性行为,③〔美〕罗德尼·斯达克、罗杰尔·芬克:《信仰的法则:解释宗教之人的方面》,杨凤岗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04页。因而可以在不同群体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化解两者之间的隔阂。

造成宗教隔阂与冲突的第二大原因是人们对宗教文本和宗教教义的狭义解读。一个人要真正理解某种宗教,仅了解宗教文本的字面含义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找出与宗教术语相关联的宗教思维或者某一宗教仪式下隐藏的宗教教义。④〔英〕亚奇伯德·亨利·萨伊斯:《古巴比伦宗教十讲》,陈超、赵伟佳译,合肥:合肥黄山书社出版社,2010年,第5页。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核心分别是 《大藏经》、《圣经》和 《古兰经》。宗教本质上是一种教化体系,如果一个人对宗教思想的真实内涵缺乏灵活辩证的深度理解,却执着于文字的表面意思,那么不同宗教信仰者之间的冲突就不可避免。比如在基督教发展史上,对于教会存在的必要性、个人对 《圣经》的态度、《旧约》和 《新约》的矛盾、一神论与多神论的分歧、偶像崇拜的罪恶、甚至如祷告过的圣餐仪式上的饼和酒究竟是不是变成了主的真实血肉,等等,都产生了极大的意见分歧和冲突。如果我们对宗教思想从精神实质层面进行把握,宗教间的对话就可以发生,很多宗教矛盾都可以化解,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宗教的目的地是相同的,但具体途径可以有八万四千法门 (佛教语)。比如对于基督教圣餐仪式的理解,如果承认圣餐仪式只是一种教育的方式,是为了时刻提醒信徒牢记圣人的旨意、践履圣人的精神、时刻用圣贤的情怀来熏陶灵魂,那么为什么一定要执着于祷告过后的酒和饼是不是真的变成了主的血肉呢?!如果忘却了圣贤的精神,那么它们即使真变成了主的血肉又如何?!如果因为这种意见的分歧而视对方为仇敌,那就从根本上违背了主的教义。东西方宗教体系的一个极大差别就是两者运用了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东方宗教使用的是直接的哲学思辨话语,西方宗教使用的是文学性的寓言方式。如果不认清这一点,那么意见的分歧就会纷至沓来。

宗教是一种思想教化体系,宗教的创立者或者因为对教育方式的偏好,或者因为处于不同的文化环境,宗教思想表达的方式就存在差异。宗教间要达成对话,必须穿透宗教文本的表象差异,深入把握宗教神学思想的实质。佛教刚刚传入中国的时候,其显著的出世特征迥异于注重家庭和现世的儒家文化,曾被误解为“入家破家,入国破国”(《旧唐书·傅奕传》)。但是经过漫长的浸染与对话,到了宋明理学时期,儒释道三家已经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实际上在梁武帝时期,傅大士就有诗曰:“道冠儒履佛袈裟,和合三家作一家”(《感山云卧纪谈》下),提出儒释道三家本质一致互补的理念。对于互联网时代,全球范围内的宗教越来越频繁地碰面,人们在最初惊讶于不同宗教表面上的巨大差异之后,将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掩藏在这些表面差异之下的宗教思想在实质内容上有着惊人的一致。正是这些一致奠定了宗教对话的可能性与基础。

三、宗教对话的可能性与基础

(一)不同宗教具有相同的追求目标——现世的平安幸福,来世的永恒解脱

所有宗教的最终目标就是使人获得来世的永恒解脱,但同样承诺可以得到现世的平安幸福。在佛教里面,最典型的拯救现世苦难的形象就是观世音菩萨,保证来世永恒解脱的代表是阿弥陀佛;在佛教的 《华严经》中,观世音菩萨的心愿和理想就是随时感受到众生在苦难中的呼救,该菩萨会用各种各样的权巧、智慧来帮助困难的人渡过难关。在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当中,同样可有数不清的处于困境中的人通过对主的祷告,以求得对现实困境的解决。①〔美〕威廉·詹姆斯:《宗教经验之种种》,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15页。

但宗教的核心目标是对现实世界的超越,把生命引向一个彼岸的世界。尽管各种宗教对彼岸世界的描述不同,但彼岸世界的本质是一样的,就是一种永恒的、超越一切痛苦烦恼的存在状态。至于把这个彼岸的世界称为伊甸园、涅槃、净土、极乐世界、天国等,那又有什么重要?!所以,宗教的目标是同一的,差异的只是一个“名”而已。既然两千多年前中国先哲老子就睿智地指出:“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第一章)为什么我们今天还要执着于名相的差异而争执不休呢?!

(二)不同宗教具有相同的宇宙本体论——道

人类心灵中最大的理智需求就是渴望解开宇宙万物的奥秘,宇宙万物的奥秘又可以归结为一个终极的问题:世界的本质与起源是什么?如果穿透文字的名相差异,同样可以发现各大宗教的答案是相同的。

道家思想开门见山地提出,“道生万物”,其具体过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什么是道?老子又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道德经》第二十一章)佛教中更换了一个概念,用了一个不同的名词——“如来”来描述世界的本源。佛教理论认为“如来者,无所从来,无所从去”(《金刚经》)。在法相唯识宗的教义中,佛教明确指出,“万法唯识所变”,世界万物都是“如来藏识”的变化 (《解深密经》)。儒家文化的 《周易》对万物起源的表述也几乎一样,只是用了另外一个名词,叫太极。“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系辞》上传,第十一章)

有人认为,固然东方宗教对宇宙起源的阐述确实是文字表象的差异,“道”“如来”“太极”只是不同的文字,指向着同一个客体,但是在基督教、伊斯兰教的思想体系中,世界的创造者不是上帝、不是安拉吗?他们和东方的无形无相的“道”相去甚远啊!岂不知,《圣经》的文字教化方式是充满了隐喻和寓言的。鉴于原始初民的思维特性是形象直观的思维,比如,看到电闪雷鸣,一定要找出背后的雷神,狂风背后的原因就是风神,等等。②〔美〕包尔丹:《宗教的七种理论》,陶飞亚、刘义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8页。在这样一种万物有灵论的思维氛围中,用一个人格上帝来隐喻世界的起源就是再方便不过的教化方式了。所以,西方宗教采取了一种更为“亲民”的教义体系:寓言,上帝是一种隐喻。在圣经哲学体系中,充满了象征和隐喻的教学法。比如牧师和羊群,圣餐中酒和饼转化为主的血肉,伊甸园、蛇和智慧树,巴比塔,等等,都是一种隐喻;因此,上帝是以隐喻的方式来描述宇宙的起源——“道”,所以,我们才能在基督教神学中看到对上帝的有和道类似的描述:上帝无形无相,无处不在。①〔美〕希克:《上帝道成肉身的隐喻》,王志成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03页。正因为上帝原本就没有形象,所以教化者就用禁止偶像崇拜的方式,甚至禁止称呼上帝的名字,这些都不单纯是出于尊敬,而是最大限度地避免隐喻造成的对上帝或者安拉的想象偏差。如果我们再看到佛教所说的,“若人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金刚经》),就会发现两者不仅在精神实质上,而且的语言表述上都几乎一致了。同样, 《古兰经》中对真主的描述与对“如来”“道”的描述如出一辙:“真主是最高的实在,唯一的真宰,无始无终,永恒,无形无相”。

(三)不同宗教具有相同的后世生命观——相信死后生命的延续

各个宗教的世界观中有一个极其关键的共性就是相信死后生命的延续。无论是西方宗教中的死后接受审判,还是东方宗教的轮回理念,宗教都相信人类的生命由肉体和灵魂组成,灵魂可以脱离肉体而存在,死亡只是肉体生命的终止。灵魂轮回的思想甚至在西方哲学鼻祖柏拉图那里也同样存在。②〔古希腊〕《柏拉图对话集》,王大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42页。考虑到这一点,哲学和宗教之间的隔阂可以打破。如果世界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式的、如果死亡就是生命的断灭,那么生命的一切意义就失去了建立的根基,因为一切的意义都只能归为个体的偏好。随之而来,伦理道德、善恶判断也成了无本之木。在时间的瞬息万变之中,一切都沦为心灵中虚幻的记忆,人们可以采取最极端的相对主义的价值观来生活,其实质就是没有任何的价值标准。宗教之所以能成为道德约束的重要来源,就是因为它走出了这种唯物断灭的泥潭。因此,一切宗教信仰者都对生命抱有来世主义,他们在对来世的信奉之中,会约束现世的利益纷争和欲望,诸多宗教信仰者的行为只有结合其来世观才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

(四)不同宗教具相同的实践原则——戒恶行善

表面看来,不同宗教,甚至同一宗教不同教派的实践修持手段各异,但是,在各种表面差异之下隐藏的是相同的行为准则。佛教的修行方法多样,被称为八万四千法门,但是诸法门虽然表象各异,其实质可以表述为四句话:“众善奉行,诸恶莫作,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甚至可以更进一步归纳为“戒、定、慧”三学。而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修行方法虽然也有多样,但三大宗教的方法本质一致,同样是戒恶行善。就戒律来说,东西方宗教列出的恶行清单的数目都惊人一致:佛教的 《十善业道经》中列出的准则是十条,“摩西十诫”也是十条,且戒律的内容几乎一样。

几大宗教的许多具体修行方法也惊人相似。比如佛教净土宗的修行方法是“执持名号,念佛不断”;而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重要功课就是祷告与礼拜上帝。透过表象的差异,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不断念诵佛陀的名号还是祷告上帝、祈祷安拉,其本质都是使得自己心中时时刻刻忆念着造物主,执持名号或者祷告,只是表象的差异。因此,在佛教之中,也可以不执持名号,而只在心中观想佛的形象也可 (《观无量寿经》)。

除此之外,所有宗教修行的不二准则就是对“德”的强调,“万法归宗,重德为本”是一个普遍准则。儒家文化的实践基础是修身,以仁为根本,要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推己及人、反求诸己,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而老子 《道德经》全文围绕“道”和“德”展开论述,其中慈爱是道德的内在动力源泉,所以老子说“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道德经》第六十七章)。至于 《圣经》《古兰经》和 《大藏经》中,如提倡要“爱邻居如同爱自己;爱人如己”(《路加福音》10:25)的品德强调俯拾皆是,兹不一一枚举。

四、结论:宗教对话与21世纪宗教的发展趋势

西方世界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从宗教改革到科学革命,人类的理性在其中不断得到锤炼和增长,这种理性的文明已经扩展到世界每个角落。①〔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6页。宗教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必将在现代理性的审视下被重新认知。另一方面,现代信息科学使得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大宗教必将频繁碰面,宗教间开放式的对话成为最明智的选择。异文化的碰撞与冲击使得人类原本坚固的文化本位主义和自我文化中心主义开始松动,在这样的心态下,21世纪的宗教对话必将日益频繁。在此过程中,人们会逐渐发现宗教信仰者和非信仰者一样,都是可以理解的理性行为。不同宗教之间也没有天然的隔阂和鸿沟,佛陀、上帝、安拉、耶稣等圣贤和先知们的思想本质上并无二致。浸染在不同宗教文化中的人都不应该固守先入之见、唯我独尊,而应该以谦虚甚至谦卑的心态尊重任何一种异文化,真正用投入式理解的方式,寻求与异文化的视域融合,才能搭建沟通的平台,从而取长补短,并汲取对方文化中的营养,使得本土宗教更加枝繁叶茂。

正如食品有不同的口味,宗教也具有不同的风味,各大宗教都是人类社会的精神大餐。我们不会攻击在自助餐厅里选择了与自己不同食品的人,对于宗教也应当同样如此;喜欢自己的美食的同时,尝一尝别的风味对于均衡营养会很有好处。当然,这样的理念并非是毫无原则的相对主义,因为上文已经论证,各大宗教在目标追求、本体论、生命观、方法论上都是一致的——只要我们使用人类不断增长的智慧,穿透纷繁的语言文字所营造的表象差异,整体性地深度把握宗教的实质,那么21世纪宗教对话的基础与可能性就具备了。

21世纪的宗教研究者应该以促进宗教对话为手段,努力消除宗教隔阂与冲突,营造一种全新的、多元的、适合现代世界的、崭新的宗教文化体系,并以其博大的内涵和宽广的视野滋润人类永恒的、渴望洞悉宇宙奥秘、获取世界和平和追求人生幸福的心灵。

猜你喜欢

佛教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佛教艺术
从几枚官印看辽统治者如何以佛教来巩固他们的统治
徐日昇的中国佛教观
敦煌佛教疑僞經疑難字詞考釋
敦煌佛教疑僞經疑難字詞考釋
大乘佛教慈悲观的内在逻辑及其现代阐释
金代佛教艺术论纲
从敦煌本佛教灵验记看佛教的传播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