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拉伯世界的中国形象探析——基于中阿交往历史进程背景下的形象审视

2015-02-25朱建荣

学术探索 2015年11期
关键词:中国形象

阿拉伯世界的中国形象探析
——基于中阿交往历史进程背景下的形象审视

朱建荣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陕西西安710061)

摘要:阿拉伯的中国形象,可以从四个不同的认知与评价视角进行考察,得出的结论虽有一定差异,但总体上是以正面、积极的良好形象为主流。工艺大国的形象、巨人的国度和逐步融入世界并飞速发展的大国形象是阿拉伯中国形象的几个基本形态。传统友谊、大众传媒、政治互信和重大事件是对阿拉伯中国形象生成与演变产生影响的几个基本因素。

关键词:中国形象;中阿交往;阿拉伯历史

作者简介:朱建荣,男,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2011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K207.8文献标识码:A

“阿拉伯”一词最早出现于公元前9世纪。欧洲人称之为“萨拉森人”。阿拉伯世界幅员辽阔、国家众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在埃及的倡议下,阿拉伯国家联盟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正式成立,随后其他一些阿拉伯国家陆续加入,该联盟成了阿拉伯世界团结、合作的重要象征和代表机构,国际影响力也日益凸显。研究阿拉伯的中国形象,对于进一步延续、完善良好的中国形象,提升我国在阿拉伯国家中的地位和声誉,显然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阿拉伯中国形象认知与评价的几个视角

形象是人们对认知对象的一种感知与评价的结果。受不同主体、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利益需求等因素影响,即使对同一对象的认知,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有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

(一)经验主义的视角

经验主义属于认知论范畴,认为知识与感觉密切相关,并且以感觉领会为认知基础。经验主义的代表主要有洛克、贝克莱和休谟等哲学家。洛克在其著作《人类理解论》中就提出“我们全部的知识建立在经验上面;知识归根结底都是源于经验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直到现在还在彼此争论,但在国家形象的认知上,经验主义显然有其独特的影响力,毕竟人类的许多认知是和自身的经验有着太多联系的,是一种经验式的体验而非一贯理性的认知。

讨论阿拉伯中国形象时,经验主义还面临一个如何面对和处理源自历史的许多史实及资料的问题。也就是如何用经验主义的做法正确还原历史语境和历史现实的问题。历史语境是指历史发生时的具体条件和现状。对于思想性的史料来说,编纂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知识、思想及其他社会性因素共同构成了该时期的历史语境。并且,时间越久远,文化差异性越大,研究者就越难以领悟和把握其“原意”。受地域差异、文化差异和时空阻隔的多重制约,阿拉伯中国形象研究面临诸多困难。

《史记·大宛传》和《前汉书·张骞传》是我国最早记录中阿交往的历史文献,唐朝时期的《丹经》,宋朝时的《萍洲可谈》中也对中阿交往进行了一定的记录,当然散落于民间的各类古籍还有不少。阿拉伯著名学者贾希兹(约公元775~869年),埃及著名学者吉布·班纳,14世纪著名的阿拉伯大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公元1304~1377年)等为研究阿拉伯中国形象提供了丰富的史料。理解和把握这些丰富的历史史料,并结合现时代的许多资料,可以对阿拉伯中国形象做出一个基本的判断,也可以得出中国形象在阿拉伯一直是比较正面、积极而富有活力的,但也绝不能因此就断定,阿拉伯中国形象永远会这样延续下去,无论中间会发生什么事件。2011年爆发的“阿拉伯之春”对中国形象的冲击显然给了我们更多启示。就像齐泽克(SlavojŽižek)所说的那样,“真相就在那里”,就看我们有没有眼力,有没有看透它的视角或立场。[1](P6)

(二)建构主义的视角

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经验、信念和心理对学习者产生广泛的影响,成为建构知识的基础。认识本身是主体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有效建构,着重强调学习的主观性、情景性及其社会性。国家形象讨论就面临这样的境况,一国形象,特别是国外形象并不是先验的、既定的,而是在国家间的交往互动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是被建构的。

中古时期,随着中阿交往的逐步增多和深入,阿拉伯关于中国的一些信息、史料和见闻渐现丰富,特别是“丝绸之路”和“香料之路”的开通,为中阿交往打开了便捷通道。这个时期的阿拉伯中国形象就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逐渐建构了起来。以后“工艺大国”的形象、“巨人大国的形象”也随之逐渐丰富和完善了起来,阿拉伯中国形象形成的过程实际就是一个被建构的过程。当然,其中包含了诸多的不可控因素,就像17、18世纪随着西方列强对阿拉伯侵略程度的不断加深,受西方殖民思想的影响,阿拉伯中国形象出现了一些变化,特别是由于双边交往的减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彼此间的认知和评价,但总体上还是延续了正面的、积极的主流形象。

到了近现代,由于网络媒体以及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以及中阿间交往互动的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在建构一国形象时可参考、可借鉴的资料更是浩如烟海,即使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国家形象在建构过程中同样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主体因素的影响在很多情况下会被认为是起关键性、决定性作用的。随着社会发展,国家形象的建构主义色彩受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等因素左右的情况,会更加明显而突出。阿拉伯的中国形象同样面临这样的考验,并非如我们所认为的那样——中国形象在阿拉伯世界会一直是正面的、积极的,不会发生巨变。

(三)现实物质主义的视角

关于国家形象,国外现实主义学者的应用性研究相对起步较早,但相关研究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过分沉迷于对物质的追求和欲望,就可能导致对精神层面生活的漠视,一切以物质为基础,一切以物质为衡量的价值标准,从而走向了另一种极端。当然,以物质为基础,审视、研究一国形象,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却容易走向一种误区。国家形象需要以一定的物质为基础和依托,但物质只是其形象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全部,在网络、传媒如此发达的今天尤其如此,一个物质极其富足的国家并非就是一个形象完美而强大的国家。强大“硬实力”支撑下的美国形象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外。[2](P88~89)

阿拉伯的中国形象,最早其实就建立在坚实的物质基础之上。中国的丝绸、瓷器,中国的物产成为早期阿拉伯人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主要载体。大批陶瓷、丝、绢、绫、棉等物品的流入,托勒密王朝末代女王“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公元前69年—前30年)对中国丝绸的情有独钟,以及中国商品的较好品质,为阿拉伯人认识中国提供了基本的物质基础。当然,中阿人民的传统友谊也是在这样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绝非天然的、先验的。

反思近年来,中国形象在国际社会,特别是在西欧等发达国家所遭遇的种种不平等待遇,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反思。强大物质实力支撑下的国家形象未必会尽如人意,阿拉伯的中国形象现在没有遭遇这样的情况,但决不能保证未来就一定不会发生。物质对于一国的国家形象而言,显然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但并非决定性因素。在讨论阿拉伯的中国形象时,这一现象同样值得认真去思考。

(四)国际新闻传媒的视角

研究结果显示,媒体通过设置报道、报道数量、媒体态度等方式有效影响并左右着公众的态度和关注点。媒体关注度高、报道密切、报道数量大的社会性事件,往往也是公众最为关注的。在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媒体对公众的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深刻,也会越来越复杂。美国学者埃博(Bosah Ebo)就提出,并且认为:那些拥有绝对信息技术优势的国家因为对全球信息流向的有效控制而对国际社会产生强大而深刻的影响,一国的国家形象同样面临这样的境遇。埃博的“媒体外交”(media diplomacy)理念也因此而备受关注。[3](P44)

从国际新闻传媒的视角分析、解读阿拉伯的中国形象,同样面临诸多问题。西方式报道和东方式报道显然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而阿拉伯世界的报道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也存在明显的差异。那么如何在这种存在明显差异性的新闻媒体报道中,有效解读阿拉伯的中国形象,同样需要更多的耐心。

总之,无论从经验主义、建构主义的角度,还是现实物质主义的角度,抑或是国际新闻传媒的视角,阿拉伯的中国形象存在多种形态,中间虽然出现了一定的波动起伏,但中国形象在阿拉伯始终以正面、积极和友好的形态出现,却是值得肯定也是值得庆贺的。中国和阿拉伯的传统友谊成为中国形象一直处于良好状态的坚实基础,尽管也有想象的成分,但总体上却是对现实中国的一种有效映射。

二、阿拉伯中国形象的几个主要形态

千百年来,阿拉伯人始终以好奇和友善的目光注视着中国。“丝绸之路”和“香料之路”为中阿交流架起了桥梁,从古老的工艺大国、巨人的国度到如今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世界性大国,中国在创造历史的同时,也在阿拉伯世界不断生成和塑造着新的国家形象。

(一)工艺大国的形象

阿拉伯地区是中国中古时期对外交往最频繁、最重要的地区之一。早在中国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时,中国和阿拉伯就有了一定的交往。《史记·大宛传》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早记录中阿交往的历史性文献,当时的波斯(现伊朗)被称为“条枝”,“在安息西数千里,临西海” 。西海则是指波斯湾。《前汉书·张骞传》也有所记录,这是见诸中国史籍的中阿交往的开始。

公元前139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另据记载,公元97年,东汉西域都护班超奉命再度出使西域,它的副使甘英到达条枝,即现在的伊拉克和叙利亚一带。“丝绸之路”和“香料之路”成为中阿交往的两条主要通道,延续了数千年的历史,到现如今,他们即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丝绸之路由长安(今西安)出发,经敦煌西出阳关或玉门分为南北两路。据《汉书》记载:“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道。自鄯善(新疆罗布泊南及西南若羌、和田一带)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自车师前王庭随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今新疆喀什),为北道。”中国人通过这条交流之路带往西域的商品多为丝绸,因此被后人称之为“丝绸之路”。当然,随之交流的商品还有纺织品、漆器和瓷器等等日常用品,而中亚和阿拉伯地区的特产也随之到了中国。

香料之路又称“陶瓷之路”或“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泉州、广州、明州(今宁波)、扬州等地为起点,波斯湾或红海为终点,途径锡兰(今斯里兰卡)和印度半岛南端。双方交流运输的物品多为陶瓷、丝、绢、绫、棉等货物,物质、商品交往有效带动了沿线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有效促进了双方的文化交流。[4]

“丝绸之路”和“香料之路”为中阿之间的交流往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快捷,来自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工艺品成为阿拉伯民众,特别是上层社会的必需品,无论是品质、材质都获得了阿拉伯人的一致称赞。据记载,有“埃及艳后”之称的托勒密王朝末代女王克娄巴特拉(公元前69年~前30年)非常喜欢中国丝绸,其丝袍所用的丝就来自于中国。中国丝绸在阿拉伯根据产地的不同被区分为杭州货和泉州货。阿拉伯人不仅购买中国瓷器、丝绸,而且仿制这些产品,并逐步形成一定规模。

最早的中国形象实际上就是通过这种具体的商品交流和往来,而逐步形成并得以丰富和完善,中国工艺品的精湛、细致,得到阿拉伯人的普遍认同。当然,交往中的平等、友好与和谐为日后中阿交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由此开启了中阿传统友谊之门。这期间,中国的风俗、人文、地理和物产等等相关信息、资料也都在阿拉伯得以广泛传播,但丝绸、瓷器等工艺品显然得到了更多阿拉伯人的关注和重视,工艺大国的形象也成为该时期阿拉伯中国形象的最突出、最典型的形象之一,并久久流传。

此后,随着中阿交往的不断深入,中国的先进技术,特别是工艺制作技术,中国的长城及其他古建筑,中国的皇帝,中国的风土人情、政府管理、传统习俗,包括诸多到过中国的阿拉伯商人、游客的见闻和描述,成为这一时期阿拉伯中国形象的主要内容。中国这个传统的、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与阿拉伯人民和平往来、友好合作,不断开创并传承着友好的中阿关系,一直到15、16世纪,可以说阿拉伯的中国形象几乎是清一色的赞誉和肯定。阿拉伯的中国形象是中阿外交和谐、友好的最好见证,也是中阿传统友谊的友好载体,反映了中阿之间历史悠久的传统友谊和兄弟般的感情。正面、积极而友好的阿拉伯中国形象称得上是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个成功典范,是值得称赞的。

(二)巨人的国度

中古时期,中阿交往日益密切,大批阿拉伯使节、商人和民众涌入中国访问、观光和旅游。有关中国的大量感知信息和印象,包括一些真实的、虚假的信息在阿拉伯广泛流传。这一点在如今的阿拉伯文献中,也有很多的记载。中国地大物博、应有尽有;中国皇帝英明、公正,中国行政管理卓有成效;中国十分安全。总之在阿拉伯人的眼里中国什么都是好的,对中国的评价相当正面。中国是一个富庶、友好而地域广阔的国家。

15、16世纪,伴随西方列强的迅速崛起,东方和阿拉伯世界成了西方侵略扩张的目标。1517年1月随着中古时期阿拉伯世界最后一个伊斯兰王朝——马木鲁克王朝的灭亡,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逐步蚕食了阿拉伯世界的大部分地区,也由此拉开了阿拉伯世界被殖民的序幕。公元16世纪初,葡萄牙人逐步占领红海入口附近的索科特拉岛和波斯湾入口处的忽鲁谟斯,大体上截断了阿拉伯与近东和远东的海上贸易往来。自16世纪中叶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干扰,中阿间的友好往来遭遇了严重障碍。“尽管中国在17世纪前一直是国际经济的心脏和东方的发达中心,并以先驱者的身份迎来了工业革命,但是,它像先前的殖民地一样,毫无例外地因西方殖民而遭受压迫和落后。”[5](P187~188)

由于贸易、交流活动的相对减少,加之西方列强在文化领域的有力控制,可以说,这一时期的中国形象更多的是依赖于传统友谊和历史资料及相关传闻而生成,但传统友谊仍然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清朝统一中国后,中国逐步成了亚洲东部最强大的封建国家,该时期的阿拉伯中国形象依然是友善而美好的,是一个经得起考验的传统大国。

到了19世纪,西方列强一方面加强了对中东的入侵,同时也加强了对亚洲的侵略。伴随鸦片战争的开始,中国也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一系列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的签署,西方列强强取豪夺,中国这个曾经的大国面临巨大的灾难。1919年“五四运动”开启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幕,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更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历经几十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和战争,中国这个曾经的大国依然站立了起来,并昂首前进。

(三)逐步融入世界并飞速发展的大国

埃及著名学者阿巴斯·马哈茂德·阿卡德在《中国的智慧》中就提到:“然而今天,中国已经是一个被揭开了面纱的国家,它正在被世界各种语言所书写,就像对欧洲国家那样”。[6](P73~74)万隆会议之后,埃及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随后叙利亚、也门、阿尔及利亚、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约旦等等阿拉伯国家逐步与新中国展开合作交流。1949~1957年,新中国在阿拉伯国家眼里是一个朝气蓬勃,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东方大国。

“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加之西方资本主义的封锁与孤立,中国面临诸多的困难和问题,这个曾经的大国在曲折中徘徊前进。“虽然每个西方政府,甚至全世界的每个政府都意识到现代中国对它的前途的直接重要意义,但是它却竭力向它的人民隐瞒这种事实,也许是因为它害怕中国的缘故。但是那种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政策,得逞的时间并不长。”[4](P47~48)就像埃及总统纳赛尔曾经提出的那样“现在中国已经站起来了,这是铁一般的事实……”。随着1990年7月21日中国和沙特阿拉伯的正式建交,自此,阿盟22个成员国全部与中国建交。1998年中国与欧盟达成并开始建立建设性伙伴关系,并与日本加深了良好的外交关系。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在中阿共同倡议下成立,中国同不结盟运动、77国集团等国家组织间的关系逐步得以加强和完善,并且经过14年的艰苦谈判和努力,中国于2001年11月10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4](P47~71)对于世界来说,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具有丰厚回报率的国家。《世界投资报告》显示,中国已经连续10年位居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吸收外资首位,平均每年吸收外资近511亿美元,有400家全球500强企业来华投资。

“通过30年的改革开放,国民经济以世界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人民生活得到巨大改善。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中国‘神舟七号’飞船圆满完成太空行走,向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中国的强大使它在世界政治和经济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巴林]首相,哈利法·本·萨勒曼·阿勒哈利法,2008年10月在南京出席世界城市论坛,接受新华社记者李志平等采访时的讲话,2008年10月31日新华网。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国正在加速融入国际社会,并得到了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的认可和支持,特别是在阿拉伯国家。中阿间的传统友谊依然在双方的友好合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阿拉伯中国形象总体上一直是正面、积极而友好的,就是一个很好的见证和说明。

三、阿拉伯中国形象生成与演变的几点启示

阿拉伯的中国形象是在中阿交往互动的历史进程中逐步丰富和完善起来的。历史语境、传统文化、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等现实因素会对阿拉伯的中国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总体上以中阿间的传统友谊为基础,阿拉伯的中国形象始终呈现了良好的正面的形态。

(一)传统友谊始终是阿拉伯中国形象生成与演变的历史底蕴

同一类别的国家,更容易产生认同感和共同观念,更倾向于认为对方是“朋友”;不同类别的国家,则可能更倾向于认为对方是“敌人”。[7](P281~291)2006年10月,世界著名的民意调查机构美国佐格比国际民意调查公司对6个阿拉伯国家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他们心目中,中国的整体形象最佳,超过了美国、俄罗斯和印度。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据统计的国外近30个国家,67家报纸,近500个版面,几乎90%的报纸在头版头条报道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大部分报道是客观公正且积极而正面的”“而特别需要指出的则是,阿拉伯国家对北京奥运会的负面报道一条都没有”。[8]中阿间传统友谊,为中国和阿拉伯的交往互动,奠定了坚实的人文基础,注入了持续的生机与活力。数千年来,中阿间的和平共处、和平往来,特别是20世纪后期随着交往的不断扩大和深入,中阿不但在双方交往中体现了深厚的历史情谊,同时在国际社会上也达成了更加广泛的共识。阿拉伯中国形象持续的、一贯的正面和积极,就是一个最好的见证。历史传统,特别是双方间的传统友谊对阿拉伯的中国形象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并且还将继续发挥持久的作用。

(二)大众传媒是阿拉伯中国形象生成与演变的主要动力

媒体被称为是第三种力量,有着巨大的社会潜能,通过改变人们思考什么、关注什么而左右人类社会。媒体还存在一定的宣传导向,不同国家、地区的导向存在一定的差异。随着时代发展,阿拉伯地区涌现出了不少有一定影响力的媒体,埃及的《金字塔报》《消息报》《共和国报》、中东社和国家电视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联合报》《宣言报》;沙特最大的英文报纸《阿拉伯新闻》发行量最大的《利雅得日报》;在阿拉伯国家颇具影响力的《经济电子报》《十月》;叙利亚的《复兴报》,阿尔及利亚的《圣战者报》和《约旦时报》等大众传媒和传媒机构的影响日益突出。而公众接受的信息大多来自于媒体,媒体的作用无处不在。阿拉伯著名杂志《十月》主编拉吉布·班纳先生在其游记中感叹“中国在短短20年内就获得如此巨大的腾飞……她在维护自身独立性方面也是一个赢家,而正是这一独特性赋予她持续改革、持续创新的动力”。而关于西方的一些报道,埃及广电联盟新闻与政治分析中心主任阿迪勒·努尔·丁则表示,西方关于中国的不实报道,违背了新闻道德,旨在丑化中国形象,破坏中国的发展与进步。这也增强了阿拉伯媒体了解中国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以便向阿拉伯人民客观公正地报道和展示中国。阿拉伯关于中国的许多如实报道为广大阿拉伯公众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提供的大量的信息,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阿拉伯的大众传媒尽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壮大,但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媒体占主导性地位的世界大背景下,其媒体影响力,尤其是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依然显得捉襟见肘、微乎其微。就像美籍华裔学者刘康所指出的:“中国的国际形象,主要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为主的全球化传播体系来塑造的,中国媒体的作用微不足道。”[9]阿拉伯的中国形象同样也面临这样的尴尬境地。这也是我们在讨论阿拉伯中国形象时所必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现实问题之一。如何在西方主导的信息领域里有效开发现有资源,并使其效应最大化,值得付出更多的努力。

(三)政治互信为阿拉伯的中国形象生成与演变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中国成立后,埃及成为最早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随后中国在联合国地位的逐步巩固、提升,国家影响力的稳步拓展,乃至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都得到了大多数阿拉伯国家的支撑和拥护,中阿实现了一定意义上的双赢。高层间的政治往来,彼此信任、彼此坦诚,显然在阿拉伯中国形象生成与演变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

2006年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在开罗国际会议中心接受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国驻埃及新闻机构负责人的联合采访时就表示,埃及于1956年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埃中在国际事务上相互协商与协调,两国政治关系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独特的高度,并会持续发展,形成中埃间的“特殊的政治关系”。同样2006年11月27日,苏丹总统巴希尔在喀土穆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对日前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成功大加赞赏,并称赞“中国在向他国提供帮助时没有任何政治图谋,而且从不干涉他国内政”。的确,“使人们产生一种对世界模式化预测……一旦……已经具有对另一个国家的某种认知,他就会保持这一认知,即使出现大量与其认知不相符的信息,他们仍然很难改变原来的认知”。[10](P143~144)中国在阿拉伯的形象应该说具备向好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基础,但仍然充满了诸多变数,一直维护和塑造良好的阿拉伯中国形象同样面临不小的压力和挑战。

(四)重大事件是改善和提升阿拉伯中国形象的重要机遇所在

重大事件作为公共交流的大平台,依靠其强大号召力可以在短时期内促进事件发生对象的口碑爆发性的提升。近年来发生在中东以及阿拉伯的重大事件、冲突一直持续不断。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叙利亚冲突、巴以间的长期冲突和争斗,加之西方国家对阿拉伯世界持续进行的西化、分化政策。西方所谓民主政权对阿拉伯民众产生深远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阿拉伯地区的稳定与和平。可以说,如今的阿拉伯正处于一个急剧变革和冲突的时期。阿拉伯国家一方面急于找到解决自身的出路问题,同时面临西方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的干预。来自中国、俄罗斯等世界性大国的支持对于苦苦探索中的阿拉伯世界而言,常常会给他们以极大的鼓舞。当然,处理此类问题需要很大的政治智慧和勇气,同时对于有效提升、塑造中国在阿拉伯的国家形象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议程设置、媒体利用,被认为是提升国家形象的上佳策略。反之,如果处理不当,中国形象就可能遭受一定的损伤,甚至是颠覆性的破坏。

总之,阿拉伯的中国形象历经千年的沉淀和延续,见证了中国和阿拉伯世界交往互动的历史进程,体现了中阿间的传统友谊。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在西方媒体的强大影响之下,如何维护、塑造良好的阿拉伯中国形象,仍然面临诸多的压力和挑战。

[参考文献]

[1]斯拉沃热·齐泽克.幻想的瘟疫[M].胡雨谭,叶肖泽,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2] 朱建荣. 西欧历史视阈下的中国形象[J].学术探索, 2014,(8).

[3]Bosah Ebo.“Media diplomacy and Foreign Policy : Toward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in Abbas alek ,ed .,News Media and Foreign Foreign Relations: A Multifaceted Perspective Norwood ,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97.

[4]李荣建.阿拉伯的中国形象[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5]穆罕默德·努曼·贾拉勒.埃及人眼中的中国[M].王有勇,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6]易卜拉欣·那菲阿.中国——20世纪末的奇迹[M].埃及金字塔翻译出版社,1999.

[7]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秦亚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8]李希光.多种声音讲述同一个故事——世界五大洲主流报纸对北京奥运会头版分析[N].文汇报,2008-09-09.

[9]李希光,孙静雅,全球新传播[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

[10]罗伯特·杰维斯.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M].秦亚青,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Analysis of China’s Image in the Arab World

——The Image Review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Arab

ZHU Jian-rong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Economics,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1, Shaanxi, China)

Abstract:The image of China in the Arab world can be investigated from four different cognitive and evaluative perspectives. With some difference in the conclusion, the mainstream is, in general, positive and good, among which several basic images are a state of handicrafts, a great country and a country that is integrated gradually into the international world and is developing rapidly. As for the causes for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China image in the Arab, primary factors include traditional friendship, mass media, political mutual trust and major events.

Keywords:Arabian history; China; image

〔责任编辑:李官〕

猜你喜欢

中国形象
解构电影《面纱》里的中国形象
美国保守主义权势集团对杜鲁门政府对华政策的影响
东方主义在大正日本文学中的探讨
西班牙媒体眼中的中国形象
19世纪中后期东西方画报中的晚清中国镜像
从香港恐怖片看中国内陆形象的演变
讲好中国故事:政府对德传播媒体该怎么做
欧美公众对中国形象的认知与误读
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及其文化意义
新媒体中的中国形象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