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护理在提高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分析

2015-02-24黄梅英郑美娟江西省玉山县中医院3347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1期
关键词:呼气康复心理

黄梅英 郑美娟 江西省玉山县中医院 334700

康复护理在提高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分析

黄梅英郑美娟江西省玉山县中医院334700

摘要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在提高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急性期症状得到控制后加用康复护理。结果: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后,试验组的肺功能、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试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阻肺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康复护理慢阻肺生活质量

慢阻肺(简称COPD)是以气流阻塞为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该疾病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WHO评估COPD是我国疾病负担序列的第一位[1]。因为此病常反复发作、渐次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因目前尚无治愈方法,故肺康复方案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为了评价康复护理在提高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中的效果,笔者展开了相关分析,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于我科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其中男52例,女48例。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COPD诊治标准[3]。其中肺气肿22例,肺心病19例,慢性支气管炎40例,支气管哮喘19例。所有入选对象按住院号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干预前的用力呼气1s量 ( FEV1)、50%肺活量位用力呼气流量(V50)、PaCO2、PaO2、生活质量评分、SAS、SDS评分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急性期症状得到控制后加用康复护理。(1)康复心理疏导。如帮助患者确定压力源,制定并实施相应心理护理措施,消除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使其积极配合治疗。(2)康复健康教育。包括指导患者进行合理氧疗和戒烟,采用合理饮食疗法等。(3)康复训练。包括:缩唇呼吸训练、主动呼气训练、呼吸体操及有氧体操、腹式呼吸训练、耐寒锻炼、有效的咳嗽、排痰训练。

1.3评价指标分别在实施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评价。(1)肺功能评价指标。测定用力呼气1s量(FEV1)、50%肺活量位用力呼气流量(V50)、PaCO2、PaO2。(2)生活质量的评价采用GQOLⅠ-74评价量表,包括躯体、心理、社会、物质四方面功能评共4个层面的评价,评分越高,则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3) 患者的心理状况得分采用SAS和SDS量表作为评定工具,评分大于50分为存在焦虑或抑郁[4]。

2结果

2.1两组肺功能评价比较试验组患者的FEV1、V50、PaO2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则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肺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s)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试验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s)

2.3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的比较试验组患者的SAS和SD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s)

3讨论

伴随着近年来我国老龄化人口的日益增加,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数量也相应增多,目前医学界尚无行之有效的治愈方案,因而以改善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减少反复发作的次数,最终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康复护理方式成为了受人关注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因为COPD患者具有反复发作渐次加重的临床特征,故常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极不利于康复。护士应和患者进行积极沟通,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减轻不良情绪,以稳定的情绪状态主动配合治疗。本文结果表明,对慢阻肺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康复心理疏导,在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方面是积极有效的,这与何忠英[5]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目前已有研究证实,戒烟可以对慢阻肺患者自然病程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而合理的饮食疗法则是慢阻肺患者实惠、经济、安全的治疗保健方式。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科学有效的康复知识宣教也是一种治疗手段。应指导患者以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高维生素的无刺激性饮食为主。

护理人员除了要对慢阻肺患者实施高质量的康复心理疏导和康复知识宣教外,还要积极帮助患者掌握康复训练的正确方法。(1)缩唇呼吸训练。指导患者家属将白纸悬挂于距离患者约30cm处,让患者以收缩嘴唇的方式呼出气体,象吹口哨样渐次减慢呼气速度,在其不感吃力的情况下吹动白纸。(2)主动呼气训练。指导患者呼气时尽可能有力地做收腹运动,尽量升高膈肌,使胸廓下降,有意识地主动延长呼气时间达到充分呼气的目的,继而使肌肉放松轻轻做吸气动作。 (3)腹式呼吸训练。指导患者放松上身肌群并深呼吸,呼气时使腹部尽量下陷,反之,吸气时要使腹部尽量鼓起。(4)呼吸体操和有氧体操。指导患者做扩胸运动、下蹲运动等呼吸体操;有氧体操方式有慢跑、上下楼梯、练气功、太极拳等。(5)耐寒锻炼。指导慢阻肺患者从夏季开始耐寒锻炼,方法是用冷水洗脸洗脚,待适应后再用冷水对面颈部进行揉洗。(6)有效的咳嗽。排痰训练。

本文结果显示,对慢阻肺急性期症状得到控制后的患者实施包括康复心理疏导、康复知识宣教、康复训练三方面内容的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秀桃,李晓霞,陈丽华,等.慢阻肺患者康复期健康教育信息需求的调查〔J〕.现代医院,2011,11(11):25-26.

[2]许萍.康复教育对提高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4):121.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6.

[4]李启芬.社区康复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4):85.

[5]何忠英.慢阻肺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康复护理探讨〔J〕.中外医疗,2011,(2):166-167.

(编辑羽飞)

收稿日期2014-05-05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01-0122-02

猜你喜欢

呼气康复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如何掌握歌唱训练中吸气与呼气之技巧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