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医学本科生《预防医学》课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2015-02-24陈玉娟黄月娥陈佰锋常微微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5年1期
关键词:预防医学程度医学

陈玉娟,黄月娥,陈佰锋,常微微,朱 玉,石 玮,袁 慧

皖南医学院预防医学系, 安徽 芜湖 241002

临床医学本科生《预防医学》课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陈玉娟,黄月娥,陈佰锋,常微微,朱 玉,石 玮,袁 慧

皖南医学院预防医学系, 安徽 芜湖 241002

目的

了解临床专业本科生预防医学教学现状及教学效果。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皖南医学院2011级临床专业本科生173人进行调查。

结果

有60.12%的学生认为预防医学重要,52.63%的对预防医学课程感兴趣,50.58%的认为教师的讲课方式不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77.33%的认为教师很少主动与学生互动,66.50%的认为课堂气氛不活跃,71.68%的学生预防医学知识掌握程度<50%。

结论

临床专业学生预防医学教学效果不理想。提出转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今后教学改革的重点。

临床医学本科生;预防医学;教学现状;教学评价

teaching; teaching evaluation

预防医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1]。尽管我国各所医学院校已将预防医学作为临床专业的必修课,但是很多临床专业的学生并不重视预防医学,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3]。为了解皖南医学院临床专业本科生对预防医学的认识、学习目的、学习兴趣及内容掌握程度,该课题组于2014年1月-2月对皖南医学院2011级173名临床专业本科生进行调查,其结果为改进该校临床专业预防医学教学方法、提高临床专业医学生预防医学学习兴趣及改善教学效果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皖南医学院2011级临床专业本科生200人。具体抽样过程为:2011级临床专业学生共18个小班,分4个大班授课,其中1-5班为1大班,6-10班为2大班,11-15班为3大班,16-18班为4大班。首先按照大班班级进行分层,共分4层,然后按照单纯随机的方法在每个大班里抽取2个小班(第4个大班抽取1个小班),共抽取7个小班。

1.2 调查方法

预防医学课程结束后,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开始前,任课教师将学生召集到教室,然后由专业的调查人员负责,使用统一的指导语指导学生填写问卷,调查结束后当场收回问卷。调查时间为2014年1月-2月。

1.3 问卷内容

问卷以选择题形式为主,内容包括以下四部分:

第一部分:对预防医学课程的认识:①课程的重要性(不重要=1,重要=2,非常重要=3,不清楚=4);②学习预防医学课程是否有意义(没有意义=1,有意义=2,非常有意义=3,不清楚=4);③学习的目的(扩大知识面=1,应付考试=2,提升能力=3,其他=4);④对毕业实习、将来工作、生活是否有用(没有用=1,有用=2,非常有用=3,不清楚=4);

第二部分: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①对预防医学课程的兴趣(不感兴趣=1,感兴趣=2,非常感兴趣=3);②哪部分最感兴趣,哪部分最不感兴趣(生活环境与健康=1,食物与健康=2,职业环境与健康=3,医学统计学=4,流行病学=5);③是否主动上课(否=1,有时是=2,经常是=3,总是=4);④是否有逃课现象(没有=1,有1-2次=2,有3-6次=3,有>6次=4);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评价;

第四部分:教学内容评价及掌握程度。

1.4 数据处理

对收集的数据整理后用Epidate 3.0进行录入,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用构成比、四个表χ2检验、R×Cχ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分析(a=0.05)。

2 结果2.1 对预防医学的认识

该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78份,回收率为89.00%,有效问卷173份,有效率为97.19%。其中男生75人(43.35%),女生98人(56.65%)。在被调查的173人当中,60.12%的学生认为预防医学这门课程对自己的专业重要,而且另有8.09%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对自己的专业非常重要;66.47%的学生认为学习预防医学有意义,另有9.83%的学生认为学习该门课程非常有意义;37.50%的学生学习预防医学的目的(该项有5名学生未作答)是为了应付考试,36.31%的是为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其中,男生主要的学习目的是应付考试(52.94%),其次是扩大自己的知识面(23.53%)和提升自己的能力(23.53%),女生主要的学习目的是扩大自己的知识面(51.14%),其次是应付考试(30.68%)和提升自己的能力(18.18%)。对以上数据进一步经统计学分析得出,性别不同,学生对预防医学知识的重要性(χ2=3.865,P=0.276)、学习的意义(χ2=0.436,P=0.933)的认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而对预防医学学习的目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718,P=0.002)。另外,分别有52.02%、60.69%及54.34%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对就业、今后的工作及生活有用,甚至有部分学生认为该课程的学习对今后的工作(17.34%)和生活(18.50%)非常有用(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预防医学课程的认识 (n=173)

调查项目 1(n,%)2(n,%)3(n,%)4(n,%)课程重要性*30(17.34)104(60.12)14(8.09)25(14.45)课程的意义#25(14.45)115(66.47)17(9.83)16(9.25)学习的目的※61(36.31)63(37.50)32(19.05)12(7.14)对就业是否有用☆33(19.08)90(52.02)9(5.20)41(23.70)对工作是否有用☆20(11.56)105(60.69)30(17.34)18(10.41)对生活是否有用☆26(15.03)94(54.34)32(18.50)21(12.13)

注:*1=不重要,2=重要,3=非常重要,4=不清楚;#1=没有意义,2=有意义,3=非常有意义,4=不清楚;※1=扩大知识面,2=应付考试,3=提升能力,4=其他☆1=没有用,2=有用,3=非常有用,4=不清楚

2.2 对预防医学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

表2为临床专业学生预防医学课程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共调查5项内容,其中内容是否感兴趣有2名学生该项未作答,最感兴趣的内容有18名学生未作答,最不感兴趣的内容有12名学生未作答,是否主动上课有2名学生未作答。由表2可见,有45.03%的学生对预防医学不感兴趣,仅有2.34%的学生非常感兴趣。学生对预防医学课程中食物与健康部分最感兴趣的人数最多,占调查总数的51.61%,而对流行病学最感兴趣的人数最少,只占调查总数的3.23%。学生对对预防医学课程中医学统计学部分最不感兴趣的人数最多,其次是流行病学,分别占调查总数的59.63%及19.88%,而且性别不同,学生对预防医学最不感兴趣的内容也不同,其中,男生最不感兴趣的内容排在前三位的是医学统计学(58.57%)、流行病学(18.57%)及生活环境与健康(17.14%),女生最不感兴趣的内容排在前三位的是医学统计学(60.44%)、流行病学(20.88%)、生产环境与健康(10.99%),进一步经统计学分析,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867,P=0.028)。另外,有54.39%的学生总是主动去上课,但也有31.21%的学生有逃课现象,其中以逃课1-2次为主(21.39%)。

表2 临床专业学生预防医学课程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 (n=173)

调查项目 1(n,%)2(n,%)3(n,%)4(n,%)5(n,%)内容是否感兴趣*77(45.03)90(52.63)4(2.34)——最感兴趣的内容#19(12.26)80(51.61)15(9.68)36(23.22)5(3.23)最不感兴趣的内容#16(9.93)3(1.86)14(8.70)96(59.63)32(19.88)是否主动上课☆ 9(5.26)19(11.11)50(29.24)93(54.39)—是否有逃课现象※119(68.79)37(21.39)14(8.09)3(1.73)—

注:*1=不感兴趣,2=感兴趣,3=非常感兴趣;#1=生活环境与健康,2=食物与健康,3=职业环境与健康, 4=医学统计学,5=流行病学;☆1=否,2=有时是,3=经常是,4=总是※1=没有,2=有1-2次,3=有3-6次,4=有>6次

2.3 对预防医学内容的评价

结果显示,被调查的教学内容中,仅有6.94%的学生认为环境与健康这部分内容较难理解,认为医学统计学较难理解的学生比例较高(57.80%),其中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比重(71.10%)最高,其次是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67.05%)。对流行病学,选择理解程度不难的学生比例(54.91%)为最高(结果如表3所示)。进一步经统计学分析,学生对环境与健康、医学统计学及流行病学的理解难易程度评价不同(χ2=143.279,P=0.000)。

2.4 对教学过程评价

结果显示,有77.33%的学生认为教师上课很少主动与学生互动,66.50%的学生认为课堂气氛不活跃,23.26%的学生对教师讲课方式表示非常满意,60.80%的学生满意,而不满意及非常不满意的学生极少,分别占总数的6.98%及1.16%。50.58%的学生认为教师的讲课方式不能够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但对知识的理解(77.91%)及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62.94%)有帮助。

表3 临床专业学生对预防医学课程内容理解难易程度评价(n=173)

调查内容较难(n,%)不难(n,%)较容易(n,%)环境与健康生活环境与健康 7(4.05)82(47.40)84(48.55)食物与健康 9(5.20)82(47.40)82(47.40)职业环境与健康18(10.40)89(51.45)66(38.15)总评12(6.94)85(49.13)76(43.93)医学统计学基本概念、资料类型、工作步骤58(33.53)78(45.09)37(21.38)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100(57.80)62(35.84)11(6.36)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116(67.05)50(28.90)7(4.05)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114(65.90)54(31.21)5(2.89)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123(71.10)46(26.59)4(2.31)秩和检验115(66.47)49(28.33)9(5.20)直线相关和回归91(52.60)67(38.73)15(8.67)医学科研设计80(46.24)68(39.31)25(14.45)总评100(57.80)59(34.10)14(8.10)流行病学疾病分布35(20.23)109(63.01)29(16.76)现况研究48(27.75)104(60.12)21(12.13)病例对照研究73(42.20)88(50.87)12(6.93)队列研究79(45.67)79(45.67)15(8.66)筛检63(36.42)95(54.92)15(8.66)偏倚及其控制61(35.26)94(54.34)18(10.40)病因推断60(34.68)93(53.76)20(11.56)总评60(34.68)95(54.91)18(10.41)

2.5 对预防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表4为临床专业学生预防医学课程内容掌握程度,其中直线相关和回归调查项有1名学生未作答,医学科研设计调查项有2名学生未作答,其他选项173人均作答。调查结果显示,环境与健康掌握程度在30%~50%范围内的人数最多(35.84%),医学统计学掌握程度在<30%范围内人数最多(39.88%),二者掌握程度在80%以上的人数均极少,分别为10.40%、5.20%(结果如表4所示)。进一步经统计学分析,学生对环境与健康、医学统计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χ2=8.615,P=0.035)。

3 讨论及建议3.1 对预防医学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有多数学生认为预防医学很重要,学习很有意义,并且对今后的工作生活很有帮助,但是对预防医学非常感兴趣的学生极少(2.34%),甚至有45.03%的学生对该门课程完全不感兴趣,有37.50%的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31.21%的学生有逃课现象。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临床专业学生对预防医学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深刻[4],重临床、轻预防的传统思想依然存在,

表4 临床专业学生预防医学课程内容掌握程度自评 (n=173)

调查内容 <30%(n,%)30%~50%(n,%)50%~80%(n,%)>80%(n,%)环境与健康生活环境与健康45(26.01)64(36.99)44(25.44)20(11.56)食物与健康46(26.59)57(32.95)49(28.32)21(12.14)职业环境与健康52(30.06)66(38.15)43(24.86)12(6.93)总评48(27.75)62(35.84)45(26.01)18(10.40)医学统计学统计学概念、资料类型、工作步骤61(35.26)59(34.10)38(21.97)15(8.67)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66(38.15)65(37.57)32(18.50)10(5.78)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70(40.46)62(35.84)32(18.50)9(5.20)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71(41.04)64(36.99)32(18.50)6(3.47)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72(41.62)64(36.99)29(16.76)8(4.63)秩和检验73(42.20)65(37.57)28(16.18)7(4.05)直线相关和回归66(38.37)56(32.56)38(22.09)12(6.98)医学科研设计69(40.35)57(33.34)38(22.22)7(4.09)总评69(39.88)62(35.84)33(19.08)9(5.20)

对预防医学课程的认识仅停留在为毕业修学分层面上;②预防为主的大卫生观念意识不强。现代“健康观”认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5],按照健康的标准,整个人群中仅有15%的人健康,另有15%的是患者,而大部分人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即“亚健康”状态,这意味着疾病不仅要治,更重要的是防。临床医学生错误的“健康”观念—没有疾病就是健康—使得他们未能真正领会预防为主的大卫生观所蕴含的思想—疾病以预防为主;③教师强调不够。传统教学过程中,只是在绪论部分对预防医学的重要性、疾病预防为主的观念、群体的观点、大卫生的观点等内容进行讲解,未能将这些内容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这使得学生对预防医学缺乏足够的认识。

鉴于以上分析,为了使该校临床专业预防医学教学效果能够进一步得到提升,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首要的任务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加强临床专业学生对预防医学的认识,转变其对预防医学的态度及看法,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预防医学。

3.2 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多数学生(84.06%)对教师的讲课方式表示满意,认为对其知识的理解(77.91%)及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62.94%)有帮助,但同样高比例的学生认为(77.3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主动与学生互动,课堂气氛不活跃(66.50%),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0.58%)。这可能与教师的教学方法较单一有关。目前该校主要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讲授方法,在课程内容多,学时少的情况下,教师主要关心的是教学内容能否按时完成,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将其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法相结合,教师与学生互动很少,教师成为课堂的中心,而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未能被充分调动起来。

建议教师应该转变其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将单一的讲授法与案例讨论、现场参观、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相结合,使其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方法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将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及教师的教学效果。

3.3 对教学内容难易程度的评价及知识掌握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环境与健康这部分内容,虽然多数学生认为生活环境与健康(47.40%)、食物与健康(47.40%)、职业环境与健康(51.45%)这部分内容不难理解,而且分别有48.55%、47.40%及38.15%的学生认为这三部分内容较容易理解,但对该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调查结果则显示,掌握程度在>80%范围内的学生较少,多数学生掌握程度少于50%,总体掌握程度较差,学生对该部分内容难易理解程度的评价与其知识掌握程度不一致。医学统计学部分,多数学生(57.80%)认为这部分内容比较难理解,且多数学生(75.72%)知识掌握程度不到50%,学生对该部分内容难易理解程度的评价与其知识掌握程度相一致。

目前,该校临床专业预防医学课程内容含有环境与健康、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三大部分,其中环境与健康这部分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尤其是生活环境与食物,所涉及的内容通俗易懂,所以学生认为容易理解,相反,医学统计学与流行病学是学生初次接触,所涉及的概念、基本原理,具体方法较多且抽象难懂,所以学生认为难理解。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仅

Survey an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preventive medicine teaching for clinical medicine students

ChenYujuan,HuangYue'e,ChenBaifeng,ChangWeiwei,ZhuYu,ShiWei,YanHui

SchoolofPublicHealth,WannanMedicalCollege,Wuhu241002,China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current status and effects of preventive medicine teaching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clinical medicine. Methods By using stratified and cluster randomization sampling, we carried out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mong 173 clinical medicine undergraduates of Class 2011 from Wannan Medical College. Results 60.12 percent of the students think preventive medicine is very important, 52.63 percent are interested in the course of preventive medicine, 50.58 percent think that the teachers' teaching method could not stimulate their interest in learning, 77.33 percent think that the teachers rarely interact with students, 66.50 percent think that the classroom atmosphere is not active, and 71.68% percent have grasped less than 50% of preventive medicine knowledge. Conclusion The effects of preventive medicine teaching for clinical medicine students are not satisfactory. Changing the teaching model, improving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course and cultivating their interest in learning should be the focus in future teaching reform.

undergraduate student of clinical medicine; preventive medicine; present situation of

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2012jyxm320;20100612)

2014-09-02

陈玉娟(1979-),女,兰州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预防医学、医学统计学教学与研究。

袁慧(1971-),女,安徽芜湖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预防医学。 电话:13955362912;E-mail:yuanhui0553@163.com

G642.0

A

1004-5287(2015)01-0099-04【DOI】:10.13566/j.cnki.cmet.cn61-1317/g4.201501030

猜你喜欢

预防医学程度医学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高职高专《预防医学》课程中统计学案例设计初探
《预防医学》课程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改革及创新
初探卫生职业教育中预防医学课程改革
MOOC优质教学资源在高专《预防医学》课程中的应用初探
医学
医学、生命科学类
断裂对油气富集程度的控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