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结合PBL在七年制学生临床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2015-02-24赵海英孟凡冬吴咏冬张澍田
宗 晔,赵海英,孟凡冬,杨 迅,吴咏冬,张澍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北京消化疾病中心, 北京 100050
案例教学法结合PBL在七年制学生临床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宗 晔,赵海英,孟凡冬,杨 迅,吴咏冬,张澍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北京消化疾病中心, 北京 100050
目的
运用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结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ro- blem-based learning,PBL)进行教学查房并与传统教学查房所取得的教学效果相比较,以探讨对七年制学生最优化的教学方法。
方法
将2011年10月-2013年7月进行临床实习的75名七年制学生分为2组,一组进行传统的教学查房,一组进行CBL结合PBL法进行教学查房,随后进行调查问卷,并比较2组学生出科考核成绩。
结果
学生主观上评价CBL结合PBL法在自学能力的培养和知识面的拓宽上优于传统教学法(P<0.05)。出科考试成绩比较显示,在问诊、回答问题和病例书写方面,CBL结合PBL组成绩优于传统教学查房组(P<0.05)。
结论
CBL 结合PBL 的教学查房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有助于其自学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这对七年制学生的培养非常有帮助。
案例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教学查房;七年制临床医学
program of clinical medicine
对七年制医学生的培养是高层次临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的是使其毕业后能够具备良好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1]。所以,对七年制学生的临床教学查房,既要做到巩固基础知识,培养临床思维,又要发挥学生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拓宽知识面,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我们通过在临床教学查房中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结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与传统的教学查房比较,探讨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 研究对象
将2011年10月-2013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科进行临床实习的75名七年制学生纳入研究。
2 研究方法
学生随机被分为2组,两组间性别、年龄无显著性差异。一组进行传统的教学查房,共37名;一组进行CBL结合PBL法进行教学查房,共38名。随后进行调查问卷,并比较2组学生出科考核成绩。具体方法如下:
2.1 传统的教学查房
根据教学查房的主题,教师选择2-3例典型病例,带领学生进行患者床旁问诊、查体、收集相关辅助检查,随后提出初步治疗方案并复习相关的基础知识。
2.2 CBL结合PBL教学查房
在教学查房前2-3天,教师根据查房的主题选择2-3例典型病例,并根据病例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分为2组,每组有1名组长,学生通过思考,查阅教科书及相关文献,并在小组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小组讨论并寻找问题答案,以及提出自己相应的问题,一起进行讨论。例如:查房主题是“上消化道出血”时,可以事先提出以下问题:根据患者“呕血、黑便”的病史,“患者存在消化道出血,如何判断是上消化道还是下消化道出血?”从而引出基本概念:上消化道出血的定义;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有哪些?如何判断出血量?如何判断患者有无活动性出血?设计许多诸如此类的问题,以期达到复习基础理论知识,并能结合临床实际,培养临床思维的目的。因为是七年制学生,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拓宽知识面,查房前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查阅相关的消化道出血指南,并提出相应的问题。比如运用Rockall评分系统来评估该患者的危险程度,等。在学生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后开展教学查房。教学查房时,首先由1名临床见习学生采集病史,其余学生可根据自己对疾病的判断,进行补充询问遗漏的、特别关注的或与预后相关的病史,教师在旁观察并记录可能漏掉的问题。由1名学生进行重点查体,其余学生可对遗漏的体征进行补充检查,并对可能出现的错误手法及时进行纠正,教师在旁观察并记录遗漏的问题。在病例资料收集和查体结束后,各小组中1名学生总结患者的病史特点,提出可能的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以及进一步确诊需要做的检查和下一步的治疗方案,等,其他学生补充。并回答其他组学生的问题,对疾病的诊断、病情的轻重判断、各种相关检查结果的判读、治疗方案的选择进行充分的讨论,最后由每组组长对该组的病例进行总结。随后教师对教学查房中的每个环节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对可能遗漏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未能明确的预设问题给予明确答案,强化基本理论知识,对讨论中未能解答的新问题给予答复,并且对该主题目前新的医学发展给予简单的阐述,指导学生课下对相关文献学习。
2.3 教学效果的评价2.3.1 调查问卷
采用自制式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以下方面,通过教学查房有助于:①基础理论知识的巩固;②临床思维的培养;③临床基本技能的培养;④自学能力的提高;⑤知识面的拓宽。采用5分制评分法,对以上5个方面进行评分:非常赞同计5分,比较赞同计4分,一般计3分,不太赞同计2分,不赞同1分。调查问卷在教学查房后立即发放,无记名形式,学生填写后收回。
2.3.2 出科考核
学生在消化科轮转结束后进行临床考试,考试分为5部分:①问诊;②体格检查;③辅助检查的判读;④回答相关问题;⑤病例的书写。每部分计20分,共100分。
2.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的比较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3.1 两组调查问卷评分比较
问卷调查显示,学生主观上评价传统教学法与CBL结合PBL法在基础理论知识的巩固、临床思维的培养和临床技能的培养上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自学能力的培养和知识面的拓宽上,学生认为CBL结合PBL方法优于传统教学法,有显著性差异(P<0.05)(如表1所示)。
组 别基础理论临床思维临床技能自学能力 拓宽知识面 传统组(4.14±0.62)(3.88±0.39)(3.93±0.29)(3.17±0.51) (3.08±0.32) (CBL+PBL)(4.22±0.49)(4.04±0.31)(3.97±0.38)(4.01±0.44)*(3.94±0.41)*
注:*表示与传统教学查房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3.2 两组出科考核成绩的比较
两组出科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如表2所示)显示,在问诊、回答问题和病例书写方面,CBL结合PBL组的成绩优于传统教学查房组(P<0.05),在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判读方面,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组 别问 诊 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回答问题 病例书写 传统组(14.89±1.39) (14.67±1.33)(15.18±2.05)(13.21±2.01) (14.03±1.69) CBL+PBL(15.71±1.46)*(14.81±1.78)(14.56±1.92)(15.11±2.41)*(15.45±1.73)*
注:*表示与传统教学查房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4 讨论
教学查房是临床实习中的重要环节,是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逐步培养临床思维的重要过程[2]。七年制医学生的培养,不仅包括临床医学技能的培养,还包括医学科研的训练,使其毕业后既能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又具有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能力,成为临床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人才[3]。所以在七年制学生的临床教学中,要不断地创新改革,寻找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查房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结合患者的病情,逐步讲解。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能满足七年制学生培养的需要。CBL根据教学目的,选择适当的病例,组织学生通过对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和讨论,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对基础理论和概念的理解,同时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PBL则是一种自主学习模式,是把学习者置于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让学习者通过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达到学习目的,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5]。PBL教学法必须是一个高度计划性和可实施的教学过程,才能达到教学目的,而教案是PBL教学法实施的灵魂。所以,必须选择合适的案例,按照学习目标设计不同,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发现问题,层层深入学习和解决问题[6]。所以,CBL
结合PBL教学查房的方法,可以取长补短,始终以学生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研究也表明,学生主观上认可CBL结合PBL教学查房,认为对自学能力的提高和知识面的拓展有帮助;客观上通过测试,CBL结合PBL教学查房对学生的问诊水平、解决问题及病例书写方面均比传统的查房更有帮助。表明该教学查房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自学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学生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七年制学生的培养要求,值得在教学中推广。
[1]牟晓玲,唐良萏.七年制妇产科临床实习教学初探[J].医学教育探索,2009,8(11):1421-1422
[2]李红宾,梁红敏,罗志勇,等.医学生临床实习教学查房的制度和流程规范管理[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3,34(12):136-138
[3]胡健,龚民,李浩,等.如何带教7年制医学生进行胸外科见习[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8):157
[4]王韵,陈俊,陈静,等.案例和问题为导向相结合的教学查房模式与传统教学查房模式对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4):166-168
[5]李慧,付勤.PBL教学法在骨科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1):2565-2567
[6]胡明冬,徐剑铖.医学教育实施PBL教学法的优缺点[J].重庆医学,2010,39(16):2145-2146
Case-based learning combined with PBL in clinical teaching ward rounds for seven-year-program students of clinical medicine
ZongYe,ZhaoHaiying,MengFandong,YangXun,WuYongdong,ZhangShutian
DepartmentofGastroenterology,BeijingFriendshipHospitalofCapitalMedicalUniversity/BeijingDigestiveDiseaseCenter,Beijing100050,China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case-based learning (CBL) combined with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an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in clinical teaching ward rounds for seven-year-program students. Methods We divided 75 seven-year-program students who took clinical practice from October 2011 to July 2013 into 2 group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ward round and CBL combined with PBL. Subsequent questionnaires and clinical scores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wo teaching modes. Results Students made a positive evaluation of CBL combined with PBL over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hancing their self-study ability and broadening knowledge (P<0.05). The scores of history taking, question answering and case writing in CBL combined with PBL group upon leaving the clinical departmen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ward-round group (P<0.05). Conclusion CBL combined with PBL in teaching ward rounds can improve seven-year-program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and enhance their self-study ability and ability to find and solve clinical problems, which is helpful to training seven-year-program students.
case-based learn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teaching ward round; seven-year
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基金(13JYY80)
2014-07-22
宗晔(1976-),女,北京人,博士,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消化疾病的诊治,临床教学工作。
G642.0
A
1004-5287(2015)01-0077-03【DOI】:10.13566/j.cnki.cmet.cn61-1317/g4.2015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