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分析
2015-02-24魏丽丽
魏丽丽
(中山大学眼科中心海南省眼科医院,海南 海口571000)
21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分析
魏丽丽
(中山大学眼科中心海南省眼科医院,海南 海口571000)
摘要:目的评价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及指导治疗的作用。方法应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分期并指导进行眼底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结果424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Ⅰ期30眼,Ⅱ期55眼,Ⅲ期77眼,Ⅳ期256眼,Ⅴ期6眼。合并黄斑部水肿278眼。结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是早期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较好的方法,能准确地进行分期,指导治疗的方案和时机。
(ChinJLabDiagn,2015,19:0778)
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糖尿病在我国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其致残和致死率非常高,糖尿病主要出现全身小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然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往往在其早期不易觉察其血管性病变,而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可以发现在检眼镜下不易发觉的视网膜血管循环和血管病变,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行正确的分期和制定合理的治疗时机和方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经内分泌科确诊为2 型糖尿病患者212例424眼,男113 例,女99例,年龄32-75岁,平均56 岁。糖尿病病程6个月至13年。眼科常规检查视力、眼压,散瞳检眼镜下眼底检查。检查前行肝肾功能,血压,血糖及心电图检查排除造影禁忌症,询问药物过敏史排除过敏体质人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及分期按2003年国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黄斑水肿严重度临床诊断标准及荧光血管造影分期。
1.2检查方法使用KOWA 眼底照相机拍摄双眼彩色照片及海德堡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检查前稀释为1%的荧光素钠1 ml静脉注射进行过敏试验,观察15 min无异常反应方行正式检查,用20%荧光素钠3 ml于肘前静脉注射,选择一眼作主照眼,荧光素钠注射后出现脉络膜背景荧光开始对主照眼动态拍摄,之后间隔0.9 s交替双眼拍摄,然后再间隔一定时间交替拍摄双眼静脉期相及晚期相。
2结果
2.1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分期
见表1。
表1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分期
2.2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DME)分级
见表2。
2.3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力损害分析
根据2003年国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及分期,记录中心视力,以视力损害分为四级,分别为≤0.04,0.05-0.25,0.3-0.8和≥1.00四组,结果见表3。
表2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的分级
2.4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眼底荧光造影(FFA)的特点
Ⅰ期无明显的视网膜病变;Ⅱ期为散在的点状高荧光(微血管瘤);Ⅲ期散在的点状高荧光(微血管瘤)较Ⅱ期多,后极部毛细血管荧光轻度渗漏,部分表现为轻度黄斑高荧光。Ⅳ期高荧光(微血管瘤)、点片状荧光遮蔽、片状低荧光区,黄斑区片状荧光遮蔽(硬性渗出),黄斑拱环结构破坏,晚期呈荧光积存。Ⅴ期除了含有Ⅰ-Ⅳ期表现外,尚发现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及异常小血管吻合支或其他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渗漏,玻璃体出血,黄斑区可见强荧光,外围或呈以中心窝为中心的花瓣状外观的黄斑囊样水肿。严重者纤维增殖改变。合并黄斑部水肿278眼。
表3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力损害与分期关系
3讨论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主要以微血管病变为其特征,单纯通过眼底镜检查往往难以发现其早期病变,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可以有效的发现眼底镜检查尚未发现的视网膜的早期病变36%,同时还发现比眼底镜检查数目更多、更大的微血管瘤(66.7%)[1]。本研究分别为26%及78.6%,和本研究中入选病人Ⅲ期以上病变的比重较大(80%)有关。眼底镜对其严重程度估计不足,其他作者也有报道[2]。
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对观察病情变化及进行及时的治疗提出充分的依据[3]。有利于发现眼底镜检查无法准确判断的无灌注区的存在及其大小,无灌注区的存在与否及其大小对下一步决定是否需要激光治疗至关重要,如造影检查发现无灌注区存在,可根据其面积的大小决定暂不行眼底激光、部分视网膜光凝还是全视网膜光凝。眼底出现无灌注区提示视网膜血管闭塞,视网膜处于缺氧状态,进而诱发新生血管的产生,早期的新生血管纤细,眼底镜下不易发现,在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时发现新生血管早期即出现强高荧光,晚期渗漏明显,新生血管的出现说明了视网膜微血管闭塞面积大,视网膜缺血缺氧严重,因视网膜缺氧产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GF),进而诱发更多的新生血管产生,临床上可玻璃体腔注射抗VGF的药物,抑制新生血管的产生,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改善视网膜缺血缺氧的状态,从而使新生血管消退,避免造成玻璃体积血、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致盲性损害。
眼底荧光造影检查还可区分点状视网膜出血和早期的微血管瘤。眼底镜下点状出血及微血管瘤都表现为暗红色斑点,而眼底荧光造影下点状出血为点状荧光遮蔽,随时间延长荧光无改变,而微血管瘤则为点状高荧光,随时间延长荧光渗漏。眼底镜下的“点状出血”往往为微血管瘤,而非真正的出血[1]。
糖尿病黄斑水肿是引起患者视力下降的一个常见原因[4],眼底荧光造影早期可见黄斑区毛细血管扩张,重者黄斑毛细血管拱环结构破坏,管壁呈高荧光,随时间延长荧光渗漏,晚期黄斑区呈花瓣状荧光积存,本组病例有278眼存在黄斑水肿,轻度的黄斑水肿眼底镜下不易发现,本研究中45眼眼底镜下未发现黄斑水肿,荧光造影中可见黄斑水肿。可见眼底荧光造影对诊断糖尿病黄斑水肿具有重要价值。诊断黄斑水肿后应用激光治疗可有效消除黄斑水肿以保存或改善患者的中心视力[5]。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在糖尿病患者中多发,并易造成不可逆性的损害,故早期诊断及合理的治疗对患者保存有用视力至关重要。眼底荧光造影可为早期诊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提供重要依据,并有效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根据病变部位及严重程度有的放矢,还可避免过度治疗给病人造影不必要的损伤及经济负担。眼底荧光造影还可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治疗后是否进展进行观察,根据病情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及补充治疗,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随访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钱志成,段艳华.107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底荧光造影分析[J].广东医学,2002,23(5):522.
[2]Starup K.Fluorescein angiography in diabetic children[J].Acta Ophthalmol,1995,58:347.
[3]郭丽,张向东,刘大川.1 062 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9,17(5):289.
[4]欧穗珍.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J].临床眼科杂志,2001,9(2):107.
[5]齐慧君,黎晓新,孙心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技术标准探讨[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1,19(2):96.
关键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Analysis of Fundus Fluoescein Angiography in 212 Diabetic Retinopathy CaseWEILi-li.(HainanEyeHospitalofZhongshanOphthalmicCenter,Sunvat-senUniversity,Haikou571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fundus Fluoescein Angiography (FFA)for the clinical value in diagnasis of Diabetic Retinopathy(DR).MethodsThe results of FFA examination on 424 eyes in 212 cases of DR were analyzed.ResultsFFA showed among 424 eyes in 212 cases,30 eyes in stage Ⅰ,55 eyes in stageⅡ,77 eyes in stageⅢ,256 eyes in eyes,6 eyes in stage Ⅴ.ConclusionFFA can be uesdto offer valuable effect for treating and preventing DR in clinic.
Key words:Diaetic Retinopathy;Fundus Fluoescein Angiography
(收稿日期:2014-09-17)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R774.1
文章编号:1007-4287(2015)05-077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