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1世纪翻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评《翻译学研究指南》

2015-02-23梅阳春

当代外语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论文文本语言

王 宏 梅阳春

(苏州大学,苏州,215021;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泰州,225300)

21世纪翻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评《翻译学研究指南》

王 宏 梅阳春

(苏州大学,苏州,215021;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泰州,225300)

Bermann,S.&C.Porte.2014.A Companion to Translation Studies.Oxford:John Wiley-Blackwell.638pp.ISBN:9780470671894.

1972年,詹姆斯·霍尔姆斯(James Holms)在提出“翻译学”(translation studies)术语的同时就勾勒出了翻译学研究的路线图。1980年代末,西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理论得以广泛传播。从1990年代初开始,西方翻译研究又出现“语言学回转”(王宏2011:85)。国内学界则在1990年代末“对翻译学是否是一门独立学科取得了大体一致性的意见”(吕俊2006:1-2)。然而,对于翻译学研究在21世纪头十年取得的最新进展,国内外展开的系统研究较为鲜见。2014年由前美国比较文学协会会长桑德拉·伯尔曼(Sandra Bermann)和前美国现代语言协会会长凯瑟琳·波特(Catherine Porter)编纂出版的论文集《翻译学研究指南》(A Companion to Translation Studies)①恰谓这一方面的杠鼎之作。

该书收录了45篇翻译领域内知名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折射了当今翻译学研究的新方向。全书除“导论”外共分为三部分,每一部分又分为三到四个章节,第一部分“翻译学研究路径”由“翻译历史与理论”、“翻译方法论”和“翻译新技术”三个章节构成;第二部分“全球语境下的翻译”又分为“翻译的文化间性视角”、“翻译与后殖民”、“翻译中的身份”以及“翻译与世界比较文学”四个章节;第三部分“不同体裁的翻译”包括“翻译实践的诸多类型”、“宗教文本的翻译”以及“语内翻译以及翻译史上的一些问题”三个章节。该书的观点对于国内译界同仁厘清翻译学的学科渊源,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开展翻译学的整体研究、过程研究和关系研究颇具参考价值。

1.内容简介

本书“导论”由两位主编撰写。他们指出,翻译的隐身状态在人类历史与文化不断全球化的20世纪及21世纪才得以改观。尽管霍尔姆斯早就勾勒出“翻译学”研究的路线图,尽管很多学者声称人文学和社会学研究已经迎来了“翻译转向”(translation turn),但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却一直未能为世人很好地理解,也未被足够仔细深入地研究。因此,两位主编编纂这部论文集以期协助译界同仁能更充分地了解和研究这门学科。除了阐明编纂该书的缘由外,“导言”还论述了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建构过程、21世纪以来的翻译学研究现状和现今翻译学研究的六大方向,并言简意赅地概述了该书三大部分各章节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翻译学研究路径”收录的11篇论文勾勒出了经历“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之后的翻译学研究的主要面貌。其第一章节“翻译历史与理论”由四篇论文组成,探讨全球化语境下的翻译如何再现他者,如何应对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的地位差异问题,翻译面临的日益严峻的伦理性问题以及翻译的哲学思辨等问题。第二章节“翻译方法论”包括五篇论文,详细解析应用于翻译教学和翻译学研究中的一些特色鲜明的方法路径。重点探讨的方法有:(1)文本分析(纵览雅各布逊、莫娜·贝克、吉迪恩·图里和切斯特曼等人对文本分析的不同解读);(2)翻译的社会学解读(论述中心为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对翻译学研究的借鉴意义);(3)风格分析(重点论述译者翻译风格研究而非原文风格研究);(4)翻译的认知心理学解读(解析神经科学对翻译学研究的新启发);(5)翻译的复合性研究(阐析进入信息时代的翻译学的跨学科性和符际间性,同时明晰读者在译文构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最后一节两篇论文探讨应用于翻译学研究的最新科技手段。第一篇梳理机器翻译所经历的复杂历史进程,第二篇辨析由信息技术生发的诸如文本“组块”(chunking)、“本土化”(localization)以及“作者民主化”(authoring being democratized)等文本变形模式对翻译的影响,即译文“内容”在电子环境下与语境和文本呈现方式隔离。

第二部分“全球语境下的翻译”以全球化语境为背景开启翻译学研究,该部分分为四节,共计21篇论文,不仅有理论概述,还辅以大量的文本实例开启分析经典作品的全新模式。这些丰富且生动的文本分析证实了以全球化为视阙开展翻译学研究不仅能为翻译实践提供启示,而且还能从更高的层面革新学界对翻译学研究的认知。

第一节“翻译的文化间性视角”收录的五篇论文不仅追溯翻译学发展历史,描绘当今翻译研究现状,而且展望翻译学研究的未来。该节中的三篇论文“翻译即文化间性交际:源于中国的翻译论述”、“阿拉伯语与翻译:翻译与文化交汇中的关键时刻”和“没有翻译的世界:汉字对现代化之前的东亚的影响”对翻译发展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进行新的阐释,用无可争辩的事实论述了东方文化尤其是汉语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贡献,一定程度上驳斥了盛行于文化及翻译研究领域内的“欧洲中心主义”(Eurocentric)观念。另外两篇文章“文化霸权及其对翻译界的侵蚀”和“世界性语言和民族语言”解析当今翻译学研究领域内开展的一些跨文化研究,论述世界性语言和特定区域的语言在全球化进程中和全球化语境下各自扮演的角色,展望翻译学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学界人士承担的责任,同时也提出了翻译研究所面临的一些悖论性问题。

尽管本书的许多篇章都或多或少地从后殖民视角研究翻译,但第二部分第二节“翻译与后殖民”收录的三篇论文的观点最为尖锐与深邃。三篇论文详细深入地阐释了由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导致的语言不平等和文化不平等现象,以及这种不平等对文化发展和翻译实践留下的挥之不去的负面效应,并进而提出译者需要从文化间性和语言间性的视角深层次理解原文,读者也需要抵制各种源于对他者的陈见而曲解文本的倾向。

第三节“翻译中的身份”收录的六篇论文也从后殖民视角研究翻译,但研究方法不同于第二节中的三篇文章。这六篇论文在对移民与易位、执行与执行能力、性别与性、出版商与读者在译文构建中的合作行为进行深入的后殖民解读之后,指出翻译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创造性行为,而不是简单的复制性行为,这种创造性行为通常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原文特征。决定原文语言以及身份特征呈现与建构的因素绝不仅仅限于原文文本特征,还包括译者、出版社以及译文读者。

第四节“翻译与世界比较文学”收录的七篇论文凸显翻译在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以及翻译在文学构建中的作用。该节作者引用阿拉伯语、波斯语、日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德语以及法语文本实例解析与翻译学关系密切的文学史、语言学以及文化学等学科中一些焦点性争论。该节还对传统文学研究对民族文学的划分提出质疑,并从翻译与文学建构的关系就传统的文学划分问题提出新的见解,着重指出,翻译具有地域多元性和语言多元性特质,应被视为一种集过程性与产品性于一体的行为,从面解析翻译对文化构建以及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三部分“不同体裁的翻译”涵盖“翻译实践的诸多类型”、“宗教文本的翻译”以及“语内翻译以及翻译史上的一些问题”三个章节,共计13篇论文,以不同语言及文化中的实例重新审视、批判并拓展20世纪早期的翻译学研究。

第一节“翻译实践的诸多类型”由七篇文章组成,探讨学术文本翻译、小说翻译、诗歌翻译、戏剧翻译,以及可能不太常见但同样值得重视的伪翻译。此外,该章节还就影视(字幕)翻译中符际转换模式以及汉语文学典籍翻译中的文字与文内图解之间的互动模式提供建构性理念。作者认为,汉字书法以及图解赋予读者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美感,还包括重要的语义内涵。“宗教文本的翻译”的三篇论文集中探讨翻译在《圣经》、《古兰经》、佛教经卷等宗教文本传播中所起的独特作用。论文博采众家,从不同语言、文化的宗教典籍中选取大量实例,辨析在殖民语境下和后殖民语境下宗教文本需要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最后一节“语内翻译以及翻译史上的质疑”选取的三篇文章对雅各布逊的语内翻译进行新的阐释(详见后文)。

2.述评

2007年4月,由英国华威大学翻译与比较文化研究中心皮尔特·库赫乌茨扎克(Piotr Kuhiwczak)和埃塞克斯大学卡琳·里陶(Karin Littau)主编的同名书籍《翻译研究指南》(A Companion to Translation Studies)出版。笔者在相关书评中指出,该书除了编排体例新颖、跨学科性强、提供了大量翻译参考书籍外还具有三个方面的新意:一是系统总结了当代翻译理论,详细阐述了与翻译相关的九个重要领域;二是既关注英语国家的翻译研究,也关注德国、法国等其他国家的翻译研究动态;三是强调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良性互动(王宏2012:286-88)。时隔七年之后,一部新的《翻译学研究指南》横空出世,该书除了具备前者的优点外,还折射出如下新意:

(一)明确勾勒出了当今翻译学研究的六大倾向,为有志于从事翻译研究的人员提供了开启翻译研究的六扇窗户。这六大倾向分别是:(1)翻译的创造性研究,即翻译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复制行为,而是一种创造性行为;(2)翻译与权力关系,翻译与语言多元性之间关系研究;(3)翻译与身份构建、翻译与移民、翻译与性及性别的关系研究;(4)信息互联网语境下的翻译合作性研究,尤其是读者在译文构建中的角色研究;(5)文学与文化发展历史的重新思索,即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中的“翻译转向”;(6)翻译伦理的复杂性研究。

(二)赋予翻译以新的内涵,将其视为一种转变行为(transformation)(7),拓展了翻译研究领域,将传统翻译研究忽视、批判甚至排斥的诸如机器翻译、口译、复译、伪翻译等内容纳入研究范围。论文集中有两篇论文专论机器翻译,一篇论文涉及口译,一篇专论自我翻译,一篇专论复译,还有一篇论文集中深入探讨伪翻译。

(三)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中国古代译论、中文典籍翻译以及汉字对世界文化以及翻译学发展的贡献。论文集中专论此贡献的论文有三篇。

“翻译即文化间性交际:源于中国的翻译论述”首先对学界时常混用的两个术语“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文化间性交际)和“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际)做了区分。作者指出,“‘cross’表示移动,但移动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发生联系,而‘inter’不仅有移动之意,更意味着联系与互动”(Cheung 2014:179),所以“‘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意指不同语言、文化和种族之间的复杂多样的交流互动”(同上)。翻译既可能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也可能是一种文化间交际行为,前者强调语义的跨界转换,后者强调翻译所引发的形态复杂多样的交流互动,即文化同化、文化交汇、文化调节以及文化区分。论文随后引述中国古代三位佛学典籍翻译大师道安、法琳、玄奘关于佛经翻译的论述,阐释翻译的文化间性特质。

“没有翻译的世界:汉字对现代社会之前的东亚的影响”详细描述了汉字如何使东亚国家尤其是日本得以用文字形式描述自己的民族文学,如何使现代社会之前的东亚国家里受过一定程度教育的人在没有共通口语的情况下依然可以直接交流。作者以无可争辩的事实证明汉字的这种功能对当今翻译学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文学翻译中的视觉副文本:汉语文学典籍翻译符际论”极力挖掘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和陆游《入蜀记》中的文内图解—文字—语义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这种互动关系在英语译文中的呈现效果。作者藉此指出研究文内图解能助益文学文本意义的构建,能为学界重新认识副文本的本质提供重要启示,对语际翻译亦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重新解读并拓展前人研究,如风格分析、语内翻译等问题在本书中得到了新的解读与拓展。论文“翻译中的风格问题以及译者的翻译风格”指出翻译风格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原文的风格,“译者的翻译风格也应该被承认,也应成为文学(翻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Saldanba 2014:98)。翻译中的作者风格研究和译者风格研究并不是泾渭分明、互不关联的两个独立体,而是一个连续体的两端,两者之间存在中间元素。论文在比读蒂姆·帕克斯(Tim Parks)、鲍厄斯-贝埃尔(Boase-Beier)、马尔姆卡佳尔(Malmkjar)、莫娜·贝克以及作者本人的风格分析研究后指出,帕克斯的风格分析属于典型的作者(原文)风格分析,鲍厄斯-贝埃尔的风格分析属于基于作者以及原文的译文风格分析,马尔姆卡佳尔的风格分析进一步迈向译者的翻译风格,因为“她更强调译文折射了译者的哪些特征”(同上),贝克和作者本人的风格分析则属于译者的翻译风格分析,因为他们关注的焦点不是原文风格,而是一位译者在翻译不同风格的原文时在译文中展现出来的独特且持续连贯的风格特征。

论文集里有三篇相关论文对雅各布逊的翻译三分法以及语内翻译进行了深入解读。论文“语内翻译:翻译学研究内部探讨——以土耳其语语内翻译为例”对雅各布逊的翻译三分法,尤其是语内翻译与语际翻译划分的合理性提出质疑。作者以突厥语系中语言与方言界限模糊的事实为例,指出这种划分没有考虑到语言界限划分的复杂性,如语言与方言的区分、英语与洋泾浜语及克里奥语的区分、一门语言在其不同发展阶段的界限划分等,同时引述学界对雅各布逊基于符号学视角对翻译做三分法的批评指出该划分有待进一步完善。作者在纵览多位研究者对土耳其语语内翻译所做的研究后指出,语内翻译绝不仅仅是一种以同义表达完美复制原文的语言行为,而是超越了寻找对等词的、需要结合语际翻译理念予以分析的文化、历史乃至政治行为。论文“语内翻译以及语言建构”则以16~19世纪古英语文学典籍的翻译为例论证翻译与语言尤其是英语的身份建构之间的关系。作者强调,英语的建构离不开持续不断的翻译的事实说明了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的划分绝不简单。论文通过大量实例论证翻译并不仅仅斡旋同一语言的不同历史阶段,它还促成了语言谱系和语界的生成,而语谱和语界是界定统一的民族语言的最关键元素。最后一篇论文“将日语译为日语:从雕版式到便携式的书史翻译”另辟蹊径,描述日本古代雕版书籍在现代社会重新印刷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形式的西化(western style)现象。这种西化现象折射的并不仅仅是书本排版形式上的变化,还折射出了一种新型语内翻译——“书史翻译”(bibliographic translation)。书史翻译在各种形式的文学创作以及翻译过程中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这种作用不一定为世人知晓,可成为而且应该成为翻译研究的新领域。

然而,本书也有一些尚待完善的地方。首先探讨应用翻译的论文较少。霍尔姆斯在“被公认为翻译学派的奠基之作”(谢天振2008:201)《翻译学的名与实》(Holms 1972/2000:172-83)中将翻译学研究划分为纯翻译研究(包括描述翻译研究和理论翻译研究)和应用翻译研究(包括翻译教学、翻译政策和翻译批评)两个部分。本书虽然以霍氏勾勒的路线图为框架,但探讨描述翻译研究和理论翻译研究的论文在其中占压倒性多数,鲜有专门探讨翻译政策和翻译批评的论文,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其次,本书虽然探讨了多类体裁文本的翻译,但探讨文学文本的翻译研究占据了绝大部分席位,探析实用文本翻译的论文较少,文本类型的丰富性有待提升。这可能是因为“绝大部分的翻译理论都源于文学翻译,且文学翻译较易为普通读者理解”(6)以及本书的目标读者为知识水平处于本科阶段的读者,难以理解过于专业化的文本的缘故。

此外,虽然本书收录了批判文化霸权以及“欧洲中心主义”的论文,也收录了一定数量的论述诸如汉语典籍翻译、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典籍翻译、非洲大陆语言典籍翻译的论文,收录了一篇探讨中国古代翻译理论的论文以及一篇探讨影视翻译的论文(作者来自香港),而且本书收录的数篇论述中国翻译理论和汉语典籍翻译的论文也肯定汉语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贡献,但这些论文却无一篇出自中国本土学者之手。由此可见,虽然两位编者声称他们本着“少一点欧洲中心主义,进一步面向全球”(6)的理念编纂这部论文集,但“欧洲中心主义”对西方翻译研究的影响依然根深蒂固。对国内学者而言,建构中国翻译理论、提升其在世界翻译研究领域内的地位,这一使命依旧任重而道远。

附注

①为与2007年出版的《翻译研究指南》相区别,且该论文集以霍尔姆斯翻译学研究路线图为潜在主线,笔者将其译为《翻译学研究指南》。下引此作仅注页码。

Bermann S.&C.Porter.2014.Introduction[A].In Bermann S.&C.Porter(eds.).A Companion to Translation Studies[C].Oxford:John Wiley &Sons.1-11.

Cheung M.2014.Translation a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Views from the Chinese discourse on translation[A].In Bermann S.&C.Porter(eds.).A Companion to Translation Studies[C].Oxford:John Wiley &Sons.179-90.

Holmes J.1972/2000.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A].In L.Venuti(ed.).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C].London &New York:Routledge.172-83.

Saldanba G.2014.Style in,and of,translation[A].In Bermann S.&C.Porter(eds.).A Companion to Translation Studies[C].Oxford:John Wiley &Sons.95-106.

吕俊.2007.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视角[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谢天振.2008.翻译学的名与实导言[A].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C].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王宏.2011.怎么译:是操控,还是投降?[J].外国语(2):84-89.

王宏.2012.走进绚丽多彩的翻译世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责任编辑 玄 琰)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孚教育2015年高等学校外语教师研修班通知

为提升国内高校外语教师的教学实践和科研水平,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和英孚教育集团拟联合开展“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孚教育2015年高等学校外语教师研修班”项目,为期4天(2015年7月9日~12日)。欢迎感兴趣者积极参加!

1.学费:

教学实践班(2天):1200元(含资料费)

教学研究班(2天):1200元(含资料费)

全程班(4天):2000元(含资料费)

2.报到时间:2015年7月8日全天。

3.报到地点: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外语楼。

4.付款方式:报到时学费一次性支付,研修班将出具正式收款凭证。

5.其它费用:学员交通费及食宿费自理。

6.报名要求:所有感兴趣者请于2015年6月30日之前通过电子邮件报名,研修班联系人会将具体信息发送至报名者。

7.联系人:杨东东

电话:021-34204731

邮箱:sjtu_waiyuan@163.com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概况

上海交通大学的外语教育拥有悠久的历史,发端于交通大学前身南洋公学创立之初所设立的英文科。1898年春,南洋公学译书院成立。1928年秋建立外国文学系。1943年后,外国文学系改名为英文科。1952年,英文科改称俄语教研组,负责全校公共俄语教学。1957年9月更名为外语教研组。1979年,我校设立科技外语系,开始招收英语专业本科生。1997年成立外国语学院。1999年设日语本科专业,2006年开始招收德语专业本科生。1986年和1993年分别获得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建立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2003年开始招收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生,并设立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获得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10年我院获得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现由英语系、日语系、德语系、大学英语教研部、语言文字工程研究所、国外考试中心、语音语言实验教学中心、《当代外语研究》编辑部、加拿大研究中心、翻译与词典学研究中心、外国文学研究所、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中心,以及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等教学与科研机构组成。

学院承担外语专业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以及英语、日语、德语第二学位的教学任务。学院还承担全校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外语教学工作。

外国语学院拥有一批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日语和德语语言文学学科的教授、副教授,其中教授19名,副教授61名,高级工程师2名;博士生导师9名,硕士研究生导师39名。教师中有45人具有博士学位,82人获硕士学位。经过多年建设,我院形成了一支具有梯队结构的科研教学队伍,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界、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界享有一定的声誉。我院拥有国家教学名师和上海市教学名师1人。多位教授在全国学术团体或机构任职,包括全国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

王宏,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典籍英译、翻译理论。电子邮箱:hughwang116@163.com

梅阳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典籍英译、翻译理论。

猜你喜欢

论文文本语言
语言是刀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我有我语言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